基本信息
书名:清代广式家具
:160.00元
作者:蔡易安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1-01
ISBN:9787806228296
字数:
页码:25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家具的历史源远流长。概而言之,分“席地而坐”与“垂足而坐”两大阶段。在两晋以前,人们起居活动的中心,大抵以席和床为主,所用家具,大都比较低矮。周代有曲几、屏风、衣架;在战国墓中,曾出土精美髹漆彩绘的床和案;于汉代画象石裹,也可以看到当时家具组合的使用情况。无疑,几和案是使用多的,人们工作累了,可以靠着“凭几”歇歇,或用名叫“隐囊”、即形如大袋的软垫靠一靠。南北朝时,高形家具渐次面世,除高櫈外,还有一种叫作“筌蹄”的细腰的高形坐具。人唐以后,高形的桌案也出现了,这样,人们便由“席地而坐”发展到“垂足而坐”的新阶段。我们如果查看一下唐宋时代的人物画,如《唐人宫乐图》、《韩熙载夜宴图》、《西园雅集图》等等,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宋人在居室的活动,并不在床上,早已转移到地上,可以从容自若如今人般生活了。
目录
马国权序
前言
清代广式家具综述
清代广式家具彩色图版
引 言
章 广州酸枝家具长街今昔
第二章 海外交通贸易和广东家具业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 外来家具文化对清代广东家具的影响
第四章 清代广式家具的风格及其历史地位
附录一 中国传统家具的分类
附录二 广东家具常用木材
附录三 广东家具常用镶嵌材料
清代广式家具图样
《广东五常酸枝家私》及照相原稿残叶
一 橱柜类
二 床榻类
三 几案类
四 椅櫈类
五 其它类
后 记
作者介绍
蔡易安,一九三二年生,广东潮州人。一九五三年毕业于华南文艺学院本科美术系,一九五六年毕业于中南美专本科绘画呆,随后任教于武汉水利工程学院及广州美术学院。六十年代初调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设计,美术教育和理论研究。蔡君治学严谨,身体力行,对传统工艺美术、绘画、雕塑……均有深的造诣。著作有:《凤的艺术初探》和《中国龙凤艺术研究》等。
文摘
序言
评价十: 读到《清代广式家具》这个书名,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在历史博物馆里,或者在一些古色古香的园林中见过的、带着浓郁地方特色的家具。我一直觉得,广式家具,总是有那么一股子“海味儿”,它既有中国传统家具的厚重,又带着一种南方特有的灵动和精致。而清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对外交流非常活跃的时期,广州作为重要的贸易口岸,那里的家具,一定承载了那个时代的独特印记。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如何解读“广式”这个概念?它是否会深入探讨,在清代,广式家具是如何在材质、造型、工艺、装饰等方面,展现出其独特的风格?比如,在木材的选择上,是否会侧重于一些耐湿热、纹理美观的南方硬木?在雕刻上,是否会运用一些更加繁复、生动,甚至带有异域情调的题材?在漆饰方面,是否会有一些独特的配色和工艺?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场视觉的盛宴,让我能够欣赏到那些精美绝伦的广式家具,同时,也希望它能通过扎实的考证和深入的解读,让我能够理解这些家具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它们在那个时代所体现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评分评价三: 这是一本我非常感兴趣的书,书名《清代广式家具》准确地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国古典家具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看到一些拍卖会上那些造型别致、工艺精湛的家具时,更是心生向往。广式家具,给我留下的印象总是带着一种特别的奢华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我总觉得,它不像北方家具那样浑厚大气,也不像江南家具那样婉约细腻,而是有一种独属于岭南的热烈和奔放。我特别想知道,在清代这个相对集权和统一的时代,广式家具是如何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的?它在哪些方面受到了海洋文化的影响?例如,是否在材质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一些耐湿热的木材,或者在装饰上会使用一些更具热带风情的元素?我还对它的制作工艺非常好奇,清代广州作为重要的商贸中心,接触的工匠和技术想必也很多样,广式家具在榫卯结构、漆艺、雕刻等方面,是否有一些特别的创新和发展?这本书如果能从材料、工艺、造型、装饰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讲解清代广式家具的特点,并且配以大量的实物图片,那将是对我极大的帮助。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和理解清代广式家具在整个中国家具史上的独特地位。
评分评价一: 这本书,我算是等了很久了。《清代广式家具》这个书名一出来,就勾起了我莫大的兴趣。我一直觉得,广式家具,尤其是清代的,那股子精气神儿,是与众不同的。你想啊,岭南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开放的港口,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点,这股子“海纳百川”的精神,肯定也渗透到了家具的制作里。书名既然是“清代广式家具”,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那些漆金雕龙的宝座,点缀着异域风情花纹的屏风,还有那些线条流畅、工艺精湛的官帽椅。我特别想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是用什么样的木材?采用了什么样的工艺?那些繁复的雕刻,那些华丽的漆饰,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讲究?是不是有那些我们现在看来“不合时宜”的设计,在当时却是风靡一时?我一直觉得,一件家具,不仅仅是坐卧起坐的功能性物品,它更是时代的缩影,是审美的载体,是文化的印记。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开清代广式家具的神秘面纱,让我能更深入地了解它们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希望它不只是泛泛而谈,而是能有扎实的考证,详细的图例,让我能从细节处窥见那个辉煌的时代。
评分评价四: 看到《清代广式家具》这个书名,我眼前立刻浮现出那些在博物馆里见过的、或者在一些古籍画册中瞥过的精美家具。我总觉得,广式家具,特别是清代的,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味道”。它不像我们传统认知中的那些四平八稳、规规矩矩的家具,而是带着一种更加活泼、更加自由的气息。我想,这可能跟广州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对外交流频繁有着莫大的关系。这本书,我期望它能告诉我,这种“味道”到底是怎么来的?是木材的选择?是造型的设计?还是那些繁复而又充满生命力的雕饰?我特别想知道,在清代,广式家具是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融入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它会不会介绍一些代表性的作品,例如那些为外销而制作的家具,或者是在宫廷中被使用的广式家具?这些家具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工匠们是如何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又追求极致的艺术美感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精美的画册,让我饱览那些曾经辉煌的家具,同时也像一位博学的老师,为我解读它们背后的故事和价值。
评分评价八: 当我的目光落在《清代广式家具》这个书名上时,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对未知探索的渴望。我虽然对家具史不算是什么专家,但总觉得,广式家具,尤其是在清朝那个繁华的年代,一定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它不像我们印象中的一些北方家具那样,带着一股子皇家气派,也不像江南家具那样,温婉细腻。我觉得,广式家具,更像是一种融合了东西方智慧的产物,它既有中国的传统,又有南洋的热带风情,甚至还可能借鉴了一些西方文化的元素。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解读这种“融合”?它会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展现清代广式家具的独特性?比如,在木材的选择上,它是否会介绍一些适合南方湿热气候的材质?在制作工艺上,它是否会展现一些独有的雕刻、漆饰、甚至是金属配件的制作技术?我还对那些家具的“故事”非常感兴趣,比如,它们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它们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否有一些为达官贵人定制的,或是为对外贸易而制作的精美家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本百科全书,为我全面地展示清代广式家具的方方面面,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
评分评价七: 《清代广式家具》这个书名,对于我来说,简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我一直觉得,广式家具,身上带着一种独特的“商都”气息,那是一种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兼容并蓄、大胆创新的精神。而清代,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和对外交流的时代,广州作为重要的贸易口岸,它的家具,想必也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特色。我特别好奇,在那个时代,广式家具的“广”体现在哪里?是材质的选择上,比如是否大量使用了南方的硬木,或者从海外进口的木材?是造型的设计上,是否借鉴了一些西方家具的元素,比如更为流畅的线条,或者更讲究人体工学?还是在装饰的手法上,那些繁复的雕刻、漆饰、描金,是否有独特的技艺和寓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展示一些家具的图片,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地挖掘它们背后的故事,比如它们的制作背景,它们的使用者,以及它们在当时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那些古老的作坊,听见木匠们的刨花声,看见他们手中的刻刀,去感受那种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评分评价六: 这本书的名字《清代广式家具》,让我立刻联想到了那些在历史画卷中闪耀着独特光芒的器物。我对中国古代家具的迷恋由来已久,但广式家具,尤其是清代时期的,总给我一种神秘而又充满吸引力的感觉。我总觉得,它不像其他地区的家具那样,有着明确的地域界定,反而是一种更加兼容并包,更具商业气息的风格。它会不会讲述那些在广州府,那些世代相传的家具作坊,他们的工匠们是如何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又不断吸取新鲜的血液?那些精美的漆金、螺甸、象牙镶嵌,以及那些雕刻得栩栩如生的龙凤、花鸟,它们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了解清代广式家具的窗户,让我能够看到它们的历史演变,它们的工艺特点,以及它们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详细的图片,让我能够近距离地欣赏这些家具的细节,同时也希望能够有深入的文字解读,让我能够理解它们的美学理念和文化象征。
评分评价五: 《清代广式家具》这个书名,一下子就点燃了我对这个领域的探求欲。我一直觉得,中国不同地域的家具,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而广式家具,在我看来,更是其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它给我的感觉,总是带着一股子“南国风情”,那种繁复的雕饰、鲜艳的色彩,以及那种不拘一格的造型,都让人过目难忘。我尤其对清代这个时期感兴趣,因为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一个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期,而广州又是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我迫切想知道,这种开放的环境,是如何影响了广式家具的设计和制作?它是否在材质的选择上,引入了一些海 DFX 外的珍稀木材?在装饰技法上,是否借鉴了一些西方的雕刻或绘画风格?这本书如果能深入剖析这些问题,那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我希望它能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家具的图片,而是能够通过详实的史料和专业的分析,为我揭示清代广式家具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广式”这两个字,有一个更深刻、更立体的认识,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岭南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评分评价二: 说实话,一开始看到《清代广式家具》这个书名,我还有点犹豫。我对家具史算不上是专家,但平时也挺喜欢逛逛博物馆,看看古董。总觉得“清代”和“广式”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好像有点过于狭窄,或者说,听起来像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专著,担心读起来会枯燥乏味。但是,我又隐隐觉得,广式家具,在清代,一定有它独特的地位和魅力。毕竟,广州是当年的“广州十三行”,是对外贸易的窗口,那里的家具,是不是也沾染了些许西洋的风韵,或者说,是中国传统家具在与外国风格碰撞中,激荡出的独特火花?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我猜想,它可能会讲到那些在广州定制的家具,它们是如何融合了宫廷的规制和岭南的特色?又或者,它会介绍那些为外销而生产的家具,它们的造型、材质、装饰,是否与内销的有所不同?我尤其好奇,那些精美的描金、雕花,那些漆器的工艺,是不是有着一套不同于北方或者江南的独特技法?这本书如果能通过精美的图片和深入的分析,让我看到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广式家具,那该有多好。我期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我穿梭回那个繁华的时代,让我亲身感受广式家具的魅力。
评分评价九: 《清代广式家具》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了那些在老照片中,或者在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见过的、带着浓郁时代气息的家具。我一直觉得,广式家具,尤其是清代时期的,有一种独特的“混搭”风格,它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精髓,又巧妙地融入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形成了一种既奢华又接地气的美学。这本书,我期望它能为我揭示这种“混搭”背后的逻辑。它是否会讲述那些在广州,那些技艺精湛的工匠们,是如何在传承父辈技艺的同时,又大胆创新,将中西方的审美进行融合?我特别想了解,在木材的选择上,是否有用到一些本地特有的珍贵木材,或是从海外进口的特殊材料?在工艺方面,那些精美的雕刻,那些繁复的描金、漆饰,以及那些可能出现的金属镶嵌,是否有着一套独特的制作流程和审美标准?我还对家具的造型和功能非常感兴趣,清代的广式家具,在官帽椅、圈椅、书案、箱柜等方面,是否有着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设计?我希望这本书能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和深入的学术分析,让我能够领略清代广式家具的独特韵味,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岭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