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画传:兰谱

芥子园画传:兰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槩 等 著,王槩 等 编,尚佐文,沈樂平 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ISBN:9787547902875
版次:1
商品编码:1091582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芥子园,是明末李渔在江宁(今南京)建造的一座精致私家园林。在园中,李渔收集了大量文学、戏剧、书法、绘画典籍,并开始尝试自己刊刻图书。清康熙初年,李渔与女婿沈心友于园中讨论画理时,触发他起意编刻一部供绘画者自学的中国画技法教材。这便是《芥子园画传》的编纂和刊刻缘由。
康熙十八年,王槩首先编集完成了《山水谱》。此谱汇集明代李流芳课徒画稿并略增加篇幅而成。康熙四十年,二集《梅兰竹菊谱》、三集《翎毛草虫花卉谱》又相继编集而成,皆由王槩、王蓍、王臬三人编刻而成。由于前后刊刻时间很长,一集与二、三集出版时间相隔二十二年,故二、三集出版之时,李渔已然谢世,故一、二、三集的序言亦由不同的人写就,一集李渔序、二集王槩序、三集王蓍序。这三集画传是目前广为流传的《芥子园画谱》的最初版本,皆用开化纸、彩色木版套印而成,纸质细腻、颜色饱满。后世相传之嘉庆、民国版本与之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内页插图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画传合集例言
青在堂画兰浅说
画法源流
画叶层次法
画叶左右法
画叶稀密法
画花法
点心法
用笔墨法
双钩法
画兰诀四言
画兰诀五言
撇叶式十八则
起手第一笔
第二笔
起手二笔交凤眼
二笔拨根鲫鱼头
鼠尾
三笔破凤眼
三笔拨根鲫鱼头
螳螂肚
意到笔不到
右折叶
左折叶
断叶
三笔交凤眼
右发五笔交互
两丛交互
双勾叶式三则
正发密叶
偏发稀叶
折叶
撇叶倒垂式
写花式七则
二花反正相背
二花反正相向
二花偃仰相向
正面全放
正面初放
含苞将放
并头
点心式
三鼎正格
三鼎兼四点格
四点变格
双勾花式十一则
全放反正
仰花反正
偃花反正
二花右垂
二花左垂
二花并发
二花分向
折瓣
含苞初放
含苞将放
含苞
墨花发茎
钩勒花发茎
画兰诸法
迎风墨兰
数笔小兰
双钩细蕙
露根墨兰
着色建兰
带露墨蕙
折叶墨兰
双钩垂兰
竹畔墨兰
无骨色兰
舞风墨蕙
竹卜墨兰
倚石墨兰
石边墨蕙
正面墨兰
临流墨兰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确实是正品。复印版本。可以购买。有机会买。

评分

碑帖临习,就我的经验,可分为三个层次:“眼到”、“手到”、“心到”。其中后两个层次是当前认识比较模糊的地方;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势必影响到以后的创作水平。 先来谈谈“眼到”这一层次即是唐代孙过庭所谓的“察之者尚精”。对法帖中字的用笔、结构、章法要详察细审,既要在静态上把握笔画形态,又要在动态上理解点画间的呼应关系。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说:“字有藏锋出锋,粲然盈楮,顾其首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后学之士,随所记忆,图写其形,未能涵容,皆支离而不相贯穿。”在结构上既要看到线条本身在空间中的安排,又要对空白的分布予以重视。清笪重光《书筏》说:“黑之量度为分,白之虚净为布。”即是指出要懂得空间分布之理。而在整体章法上,要注意原法帖的字间行距,欹正关系,润燥疏密等因素。古人讲求章法要“变而贯”,“如织锦之法,花地相间须要得宜。”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的是观察能力的提高,要能看出法帖的微妙之处。许多临习者只得粗枝大叶,整体看去,似乎与原帖相去不远,但在细微处则失之甚多,这和抄书并无区别。前人妙处往往就在一笔一画,甚至一个小动作之中,就如同美人之美亦常在一颦一嗔之间一样。所以王僧虔说:“纤微向背,毫发死生。”姜夔说:“夫临摹之际,毫发失真则神情顿异,所贵详谨。”这时的眼睛要像放大镜,能够将常人注意不到的细节放大。能否做到“眼到”决定了能否“手到”,因此临习者不能盲目机械地照临,应多读帖,

评分

薄薄一本,内容相对比较少,凑单买的

评分

薄薄一本,内容相对比较少,凑单买的

评分

帮同事买的,应该不错吧

评分

开本不大,印刷好,适合随身携带

评分

这个版本的芥子园画传,比一般的芥子园画传精美多了。很好!很喜欢!

评分

开本不大,印刷好,适合随身携带

评分

嗯,还好吧,我也不懂国画,慢慢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