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基础有机化学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基础有机化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兴明,康明 编
图书标签:
  • 有机化学
  • 基础有机化学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化学
  • 有机化合物
  • 化学教学
  • 大学教材
  • 十二五规划
  • 有机反应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33230
版次:1
商品编码:1092123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6
字数:73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采用问题式教材编写模式,利于教与学以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电子效应和杂化轨道理论为主线,阐明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及其关系,介绍了有机化学的新发展、新成果、新应用,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强化了有机合成的实际应用,适应工科不同专业、学时的教学要求。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基础有机化学》是为了适应现代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编写的,以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反应为主导,结合有机化学新进展和化学性质新应用,较好地融合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基础有机化学》重点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和反应规律,加强反应机理和有机合成的介绍。《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基础有机化学》采用问题式教材编写模式,各章正文均有多个讨论类型的题目,以利于课堂上师生的教与学;引进了绿色化学的概念和应用案例,在有关章节中编写了各类重要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各章均附有习题。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基础有机化学》可作为高等学校应用化学、化工、材料、生物、环境、制药、农林、畜牧和医学等各专业的有机化学教材,也可供自学考试者、相关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有机化学及其发展
1.1.1 萌芽有机化学时期
1.1.2 经典有机化学时期
1.1.3 现代有机化学时期
1.1.4 有机化学发展新趋势
1.1.5 有机化学与绿色化学
1.2 有机化合物及其特点
1.2.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2.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点
1.3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
1.3.1 共价键的形成
1.3.2 共价键的基本属性
1.3.3 构造式的表示方法
1.4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4.1 均裂反应
1.4.2 异裂反应
1.4.3 协同反应
1.5 有机化合物的酸碱理论
1.5.1 酸碱质子理论
1.5.2 酸碱电子理论
1.6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6.1 按碳骨架分类
1.6.2 按官能团分类
习题

第2章 烷烃
2.1 烷烃的概念和命名
2.1.1 烷烃的概念
2.1.2 烷烃的命名
2.2 烷烃的结构和同分异构
2.2.1 烷烃的结构
2.2.2 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2.3 烷烃的物理性质
2.3.1 物态
2.3.2 沸点
2.3.3 熔点
2.3.4 相对密度
2.3 5 溶解度
2.3.6 折射率
2.4 烷烃的化学性质
2.4.1 自由基反应和烷烃的卤化
2.4.2 氧化反应
2.4.3 裂解反应
2.4.4 烷烃的硝化、磺化反应及氯磺化反应
2.5 烷烃的来源和用途
2.5.1 烷烃的来源
2.5.2 几种常用的烷烃及用途
习题

第3章 脂环烃
3.1 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
3.1.1 分类
3.1.2 环烷烃的异构现象
3.1.3 脂环烃的命名
3.2 环烷烃的性质
3.2.1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3.2.2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3.3 脂环烃的结构
3.3.1 环烷烃的环张力和稳定性
3.3.2 环丙烷的结构
3.3.3 环丁烷和环戊烷的构象
3.3.4 环己烷及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3.4 多脂环化合物
3.4.1 十氢化萘的构象
3.4.2 金刚烷
3.5 脂环烃的制备
3.5.1 分子内偶联法
3.5.2 芳香化合物的催化氢化
习题

第4章 电子效应
4.1 共价键的极性
4.2 诱导效应
4.2.1 诱导效应的定义和传递
4.2.2 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和动、静态诱导效应
4.3 烷基的电子效应
……
第5章 烯烃
第6章 炔烃和二烯烃
第7章 对映异构
第8章 芳烃
第9章 卤代烃
第10章 醇、酚、醚
第11章 醛和酮
第12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13章 取代酸
第14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第15章 杂环化合物
第16章 周环反应
第17章 碳水化合物
第18章 多肽、蛋白质和核酸
第19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第20章 有机合成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跨越知识的边界:当代化学前沿探索 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宏大而精微的化学世界图景,聚焦于现代化学研究领域中最具活力和变革性的方向。我们避开了传统基础课程的既定框架,转而深入探讨那些正在重塑材料科学、生命健康以及能源未来的尖端课题。本书的结构和内容选择,旨在激发读者对化学学科深层原理的敬畏,并理解如何运用这些原理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挑战。 第一部分:结构、功能与超分子系统的精妙编织 本部分从分子层面出发,但迅速跃升至复杂系统的构建。我们不再仅仅关注单个官能团的反应性,而是探讨分子如何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自发地组织成具有特定功能的三维结构——即超分子化学的魅力所在。 第一章:动态共价化学与可逆键合 本章深入剖析了近年来化学界的热点——动态共价化学(DCC)。我们详尽阐述了如何利用可逆的共价键(如亚胺键、硼酸酯键等)来构建具有自修复能力、环境响应性或可重构性的复杂化学体系。内容涵盖了动力学陷阱、热力学控制下的平衡转换机制,以及这些动态网络在智能材料和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前景。重点分析了实现特定拓扑结构所需的反应路径设计与催化策略。 第二章:分子机器与机器分子 从简单的组装到有组织的运动,本章聚焦于“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实现。我们将详细介绍基于化学能、光能或电化学能驱动的分子马达、分子开关和分子梭。内容涉及分子拓扑学(如索烃、轮烷的合成难题)、运动机理(如几何异构化、转子运动)以及如何将这些微观运动放大到宏观可观测的尺度。我们还将探讨利用这些机器在纳米尺度进行精确物质操控的可能性。 第三章:功能性配位聚合物与金属有机框架(MOFs) 本章着重探讨无机化学与材料科学的交汇点。与传统的晶体学结构描述不同,我们将侧重于MOFs的“可设计性”。内容包括:选择不同几何构型的有机配体以精确控制孔道尺寸和拓扑结构;通过后合成修饰(Post-Synthetic Modification, PSM)策略,将催化活性中心、荧光团或手性位点引入预制框架的内部;以及这些材料在气体分离(如CO2捕获)、选择性催化和高密度储能方面的最新突破。 第二部分:合成化学的范式革新与催化前沿 本部分着眼于如何更高效、更绿色地制造分子,关注的是反应条件的根本性改变和催化剂设计的革命。 第四章:C-H键活化:从惰性到功能化 C-H键活化是现代有机合成的圣杯之一。本章系统梳理了过渡金属催化下(特别是钯、铑、铱体系)的导向基团辅助C-H键的区域和化学选择性官能化。内容细致区分了环金属化路径、氧化性加成路径,以及自由基机制下的C-H键功能化。特别关注了远程C-H键的精准活化技术及其在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潜力。 第五章:光氧化还原催化与电化学合成 这一章聚焦于非传统能源驱动的合成方法。光氧化还原催化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有机染料(如吖啶盐、曙红Y)或金属配合物(如铱、钌配合物)如何通过单电子转移(SET)机制,产生高活性的自由基物种,从而驱动传统上难以实现的偶联、环化和氧化反应。电化学合成部分,则展示了如何利用电势代替化学氧化剂或还原剂,实现对复杂分子结构的温和构建,强调了其原子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第六章:不对称催化:手性构建的精度控制 虽然手性合成是经典议题,本章将聚焦于最前沿的不对称催化策略。内容涵盖:有机小分子催化(Organocatalysis)中,新型双官能团催化剂的设计理念,特别是通过氢键或共价相互作用实现的高效对映选择性诱导;以及在过渡金属催化中,如何通过新型高立体位阻的膦配体或N-杂环卡宾(NHC)配体来微调金属中心的电子和空间环境,以达到近乎完美的对映体过量(ee值)。 第三部分:生命化学交界面与新材料的诞生 本部分将视角拓展到生物体系的分子理解以及面向实际应用的创新材料的开发。 第七章:生物正交化学与体内标记 本章介绍如何实现在活细胞或活体动物体内,不对正常的生物过程造成干扰的前提下,对特定生物分子进行化学修饰或成像。重点解析了“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的原理,尤其是基于张力环烯烃的SPAAC(Strain-Promoted Alkyne-Azide Cycloaddition)以及硫醇-烯点击反应的生物兼容性优势。讨论了如何利用这些反应探究复杂的信号通路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第八章:高分子科学的新维度:从拓扑结构到性能调控 摒弃传统的自由基聚合描述,本章侧重于精密聚合技术。深入解析了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如何实现对聚合物分子量、低分散性(PDI)以及复杂拓扑结构(如星形、梳形、嵌段共聚物)的精准控制。讨论了如何利用这些精确结构来设计新型弹性体、高折射率光学材料或用于软光刻的模板。 第九章:能源化学中的电化学界面 本章聚焦于化学如何驱动能源革命。我们不讨论基础电池化学,而是深入探讨固态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机制与界面阻抗问题;燃料电池中新型非贵金属催化剂(如Fe-N-C结构)的活性位点构筑与稳定性研究;以及人工光合作用中,如何设计半导体光敏剂与催化剂的集成系统,以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燃料(如氢气或碳氢化合物)。 本书的整体风格侧重于对前沿研究文献的提炼与归纳,强调概念的深度理解和实验设计的逻辑推导,旨在为有志于从事化学研究或高新技术开发的读者,提供一个坚实而开阔的知识平台。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即将步入大学,面对化学这门挑战性课程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之前听闻有机化学枯燥乏味,概念繁多,常常让人望而生畏,但拿到这本教材后,我才发现之前的顾虑都是多余的。作者们的叙述逻辑清晰,从最基础的原子轨道理论入手,层层递进,将抽象的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解释得生动形象。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各种命名法、立体化学概念,在这本书里都得到了详尽的阐释,配以大量精美的插图和示意图,仿佛我真的能亲眼看到分子是如何排列组合,反应是如何发生的。更让我惊喜的是,教材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还穿插了大量的实例分析和应用场景,让我体会到有机化学并非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比如,在介绍官能团时,它会联系到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香料、药物、塑料制品等,瞬间拉近了知识与现实的距离。这样的编排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平实易懂,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堆砌,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它没有采用那种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而是留白恰当,章节划分清晰,重点内容通过加粗、斜体等方式进行突出,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每章的开头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结尾则有总结回顾和思考题,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规划学习路径,并及时检验学习效果。更让我惊喜的是,教材中大量的化学结构式和反应式都绘制得非常规范、美观,这对于需要记忆和理解大量化学结构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一些复杂分子的三维结构图,更是生动形象,帮助我理解其空间构型。此外,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和进一步阅读的建议,这为我深入研究某个特定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线索。总而言之,这本书在细节上做到了极致,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愉悦和高效。

评分

我对这本书最深刻的印象在于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与时俱进的视野。它在基础理论的阐述上,一丝不苟,对每一个概念的定义、性质、应用都做了详尽的介绍。在提及一些重要的有机反应时,它不仅列举了经典的反应例子,还穿插了一些近年来在有机合成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反应、新技术。这对于我们这些希望紧跟学科前沿的学生来说,非常有价值。它让我意识到,有机化学并非一门停滞不前的学科,而是在不断发展和革新。书中对于催化剂、绿色化学等概念的介绍,也体现了作者们对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的关注,以及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思考。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课程,更是在接触一门鲜活的、充满活力的科学。它让我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也激起了我对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框架。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在讲解复杂概念时,作者们会运用类比、推理等多种方式,引导读者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思考一下”和“你知道吗”的栏目,它们能够激发我的好奇心,让我主动去探索背后的原理。通过这样的设计,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记忆知识点,更是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还强调了实验的重要性,虽然这本书是理论教材,但它通过描述一些经典的实验现象和实验设计,让我对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实验课充满了期待。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它帮助我建立起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名已经接触过一段时间有机化学的学生,我对这本教材的整体感觉是扎实而全面的。它并非仅仅停留在概念的罗列,而是在每个知识点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拓展。尤其是在反应机理的讲解上,它非常细致地剖析了电子的流动方向、中间体的稳定性,以及各种可能影响反应进程的因素。我之前在其他地方学习时,常常对一些反应的发生感到困惑,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产物,而这本书通过对反应机理的清晰描绘,让我豁然开朗。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是什么”,更是“为什么”,这对于真正理解有机化学至关重要。此外,教材在习题设计上也颇为用心,题型多样,难度梯度合理,从简单的概念辨析到复杂的综合应用,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章节知识才能解答的题目,它们能够有效地检验我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体系。通过做这些题目,我不仅巩固了所学,还发现了自己理解上的盲点,以便及时复习和纠正。

评分

书是不错,就是折扣太小了!

评分

觉得还不错,没什么好说的了

评分

书是不错,就是折扣太小了!

评分

还好。。。。。。。。。。。。

评分

教材不错,有参考价值。

评分

觉得还不错,没什么好说的了

评分

觉得还不错,没什么好说的了

评分

觉得还不错,没什么好说的了

评分

觉得还不错,没什么好说的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