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道教仪式音乐:香港道观之“盂兰盆会”个案研究》共分七个部分。第一章是对道教历史发展过程的概观,这为近现代道教全真派在香港发展的历史探究提供了必要背景。第二章讨论香港圆玄学院的地理环境、观史、建筑、管理组织以及经生的训练等。第三章在实地考察基础上,以仪式执行者(经生、醮师)的视角,描述1987年在馆内举行的“盂兰盆会”仪式过程。由于仪式的主旨涉及召请诸神诸仙和借助他们的力量以普度孤魂野鬼,本章兼带叙述了中国传统宇宙观之对神/仙、鬼和祖先等一些概念。第四和第五章分别分析和讨论了七天“盂兰盆会”仪式中所运用的声乐和器乐,尤其关注其固定与非固定因素的内在机制。第六章以“盂兰盆会”中的四个重要科仪环节为例案,将音乐置于仪式框架内视之,从而揭示音乐是如何在仪式环境中展现的。第七章探讨了道教科仪音乐与世俗民间音乐之间的关系,以显示道教信仰体系中的“神圣”、“世俗”的一统、二合一宇宙观。最后则是本文的总结部分。
作者简介
曹本冶:香港中文大学资深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主任。师承国际著名民族音乐学家Nketia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对中国仪式音乐传统的研究以及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学科建构。
秦思: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2008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本科,2010年硕博连读,研究方向为音乐人类学。求学期间,一直专注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尤其是戏曲曲艺音乐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曾在《中国京剧》等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并多次参与相关学术研讨活动。
吴艳:201 1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类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青年骨干研究员。主要学术论文成果包括:《黄梅戏的起源及其形成探析》(2006)、《淮剧陈派形成原因探析》(2007)等。
目录
前言
导言
上篇 仪式语境
第一章 历史背景
第二章 全真道观圆玄学院
第三章 1987年“盂兰盆会”仪式展现
下篇 仪式中的音乐
第四章 韵曲曲目分析
第五章 器乐音乐
第六章 科仪框架:四个仪式环节之案例
第七章 道教仪式音乐与世俗民间音乐
总结
附录 韵曲记谱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祖先是家庭或族群内的亡者,家庭或家族的祭坛上设有他们的牌位,他们享有子孙后代的悼念、祭拜和供奉,同时,他们以存在于“阴、阳”两界的特殊身份起着保护子孙后代的作用。祖先和鬼魂的不同在于前者被看做是家庭成员,而后者则是陌生人。
宇宙“阳”界的“神”,象征着纯洁、长寿、永生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与财富。人们对神仙敬拜,希望能够得到神仙赐予的健康、财富、好运,甚至添丁。道教把神仙世界划分为神仙居住的天界、人类的自然界以及山川河流底下的阴界(Saso1972:38)。道教敬奉的多层等级化神仙体系中,至高者是“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三清”之下有“四御”: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上帝和后土皇氏。在他们之下,道教的神仙体系再分成掌管三十六层神仙的居住空间,五方、五山、五行等,还有一些是历史英雄的人一神转化、传说人物、佛教的菩萨等。另外,得了“道”的凡人也可以成为“仙”,加入神仙世界,过着长生不老的极乐生活,其中最为大众熟知的就是“八仙”②。
仪式中,对鬼、祖先和神的祭拜场合有所分别。鬼被认为是脏的,祭品设在“坛”外露天的空地,神仙在道观的“坛”内设有固定的地方被祭拜,祖先则都在其家族祠堂或家属自家祭坛接受祭拜③。
正如很多学者指出,神、鬼和祖先与现实生活中的官僚体制、外人(陌生人或流浪汉)和自己人(家族成员)三种社会类型相互关联(Ahem1981、DeGlopper1974、Feuchtwang1974b、Freeman1974、HarreU1974、Weller1987、Wolf1974一)。神的组织体系与现实世界的政府机构十分相似,神仙身穿帝王和官臣的服饰;供奉他们的道观,其建筑类似皇宫衙门;他们身边伴随着侍女和差役,听从随时差遣,还有威武的将军守护其安全。
……
前言/序言
道教仪式音乐:香港道观之“盂兰盆会”个案研究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