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薄膜技术与薄膜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列)
定价:49.00元
作者:田民波,李正操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3022748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薄膜及微细加工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从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平板显示器、信息记录与存储、MEMS、传感器、白光LED固体照明、太阳能电池到材料的表面改性等,涉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本书内容包括真空技术基础、薄膜制备、微细加工、薄膜材料及应用等4大部分,涉及薄膜技术与薄膜材料的各个方面,知识全面,脉络清晰。《薄膜技术与薄膜材料》共17章,文字通俗易懂,并配有大量图解,每章后面附有习题,有利于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本书可作为材料、机械、精密仪器、化工、能源、微电子、计算机、物理、化学、光学等学科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也具有极为难得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1章 真空技术基础
1.1真空的基本知识
1.2真空的表征
1.3气体分子与表面的相互作用
习题
第2章 真空泵与真空规
2.1真空泵
2.2真空测量仪器——总压强计
2.3真空测量仪器——分压强计
习题
第3章 真空装置的实际问题
3.1排气的基础知识
3.2材料的放气
3.3排气时间的估算
3.4实用的排气系统
3.5检漏
3.6大气温度与湿度对装置的影响
3.7烘烤用的内部加热器
3.8化学活性气体的排气
习题
第4章 气体放电和低温等离子体
4.1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4.2气体原子的电离和激发
4.3气体放电发展过程
4.4低温等离子体概述
4.5辉光放电
4.6弧光放电
4.7高频放电
4.8低压力、高密度等离子体放电
习题
第5章 薄膜生长与薄膜结构
5.1薄膜生长概述
5.2吸附、表面扩散与凝结
5.3薄膜的形核与生长
5.4连续薄膜的形成
5.5薄膜的生长过程与薄膜结构
5.6非晶态薄膜
5.7薄膜的基本性质
5.8薄膜的粘附力和内应力
5.9电迁移
习题
第6章 真空蒸镀
6.1概述
6.2镀料的蒸发
6.3蒸发源
6.4蒸发源的蒸气发射特性与基板配置
6.5蒸镀装置及操作
6.7化合物膜的蒸镀
6.8脉冲激光熔射(pla)
6.9分子束外延技术
习题
第7章 离子镀和离子束沉积
7.1离子镀原理及方式
7.2几种典型的离子镀方式
7.3离子束沉积
7.4离子束混合
习题
第8章 溅射镀膜
8.1离子溅射
8.2溅射镀膜方式
8.3溅射镀膜的实例
习题
第9章 化学气相沉积(cvd)
9.1化学气相沉积(cvd)概述
9.2热cvd
9.3等离子体cvd(pcvd)
9.4光cvd(photocvd)
9.5有机金属cvd(mocvd)
9.6金属cvd
9.7半球形晶粒多晶si-cvd(hsg-cvd)
9.8铁电体的cvd
9.9低介电常数薄膜的cvd
习题
第10章 干法刻蚀
10.1干法刻蚀与湿法刻蚀
10.2等离子体刻蚀——激发反应气体刻蚀
10.3反应离子刻蚀(rie)
10.4反应离子束刻蚀(ribe)
10.5气体离化团束(gcib)加工技术
10.6微机械加工
10.7干法刻蚀用离子源的开发
习题
第11章 平坦化技术
11.1平坦化技术的必要性
11.2干坦化技术概要
11.3不发生凹凸的薄膜生长
11.4沉积同时进行加工防止凹凸发生的薄膜生长
11.5薄膜生长后经再加工实现平坦化
11.6埋人技术实例
11.7化学机械研磨(cmp)技术
11.8气体离化团束(gcib)加工平坦化
11.9大马士革法(damascene)布线及平坦化
11.10平坦化技术与光刻制版术
11.111c多层布线已进展到第四代
习题
第12章 表面改性及超硬膜
12.1表面改性
12.2超硬膜用于切削刀具
习题
第13章 能量及信号变换用薄膜与器件
13.1能量变换薄膜与器件
13.2传感器
13.3金刚石薄膜的应用
习题
第14章 半导体器件、记录和存储用薄膜技术与薄膜材料
14.1半导体器件
14.2记录与存储
习题
第15章 平板显示器中的薄膜技术与薄膜材料
15.1平板显示器
15.2液晶显示器
15.3等离子体平板显示器
15.4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
习题
第16章 太阳电池中的薄膜技术与薄膜材料
16.1太阳电池的原理和薄膜太阳电池的优势
16.2太阳电池和光伏发电的新进展
16.3硅系薄膜太阳电池
16.4cdte太阳电池
16.5cigs太阳电池
16.6超高效率多串结ⅲ—v族化合物半导体太阳电池
16.7有机薄膜型太阳电池
16.8色素增感(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习题
第17章 白光led固体照明与薄膜技术
17.1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的基础——发光过程
17.2发光二极管和蓝光led
17.3白光led固体照明器件
17.4激光二极管
习题
参考文献
作者书系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光学工程领域略有涉猎的从业者,我对薄膜在光学器件中的应用一直抱有极大的好奇心。从简单的增透膜、反射膜,到复杂的滤波片、光栅,再到更前沿的超材料和结构色薄膜,它们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制造过程都充满了精妙的技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薄膜的光学特性是如何与材料的微观结构、化学成分以及制备工艺紧密联系的。比如,对于抗反射涂层,我希望能了解不同材料组合、不同层数的优化设计,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波长范围和入射角度来实现最佳的减反射效果。对于一些高性能的光学薄膜,如用于激光器的损伤阈值高的保护膜,或者用于高光谱成像的窄带滤光膜,其材料的选择、制备的精度以及表征的复杂性,都是我特别关注的方面。书中如果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或者对不同类型光学薄膜的优缺点进行对比,那就更好了。我还对一些新兴的光学薄膜应用感兴趣,比如在柔性显示屏中的透明导电薄膜、在VR/AR设备中的衍射光学元件薄膜等。这本书能否为我解答这些疑惑,让我更清晰地理解薄膜技术在光学工程中的无限可能?
评分我从事的是精密仪器制造行业,对于材料的表面处理和功能化有着很高的要求。薄膜技术在提升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导电性、绝缘性以及赋予特殊光学、磁学性能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重点阐述各种薄膜的沉积技术,比如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溶胶-凝胶法、电化学沉积等,并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制备不同类型薄膜时的适用性。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够实现高致密性、高均匀性、高附着力的薄膜制备技术,因为这些直接关系到最终器件的性能和寿命。此外,对于薄膜的性能表征方法,如SEM、TEM、AFM、XPS、XRD等,书中能否提供详细的介绍,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表征来理解薄膜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我还希望了解一些在精密制造领域,如微电子、MEMS、光学元件等方面的薄膜应用实例,以及它们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纳米材料和薄膜材料的交叉领域充满了好奇,特别是那些具有独特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的新型薄膜材料。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薄膜材料,例如二维材料(如石墨烯、MXene)在制备成薄膜后的性能表现,以及它们在传感器、催化剂、柔性电子器件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我还对智能薄膜和响应性薄膜非常感兴趣,比如那些能够根据外界刺激(如温度、光照、电场、磁场)改变自身性质的薄膜,它们在智能传感器、驱动器、自适应光学系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书中能否提供关于这些新型薄膜材料的理论模型、实验制备和性能分析,以及它们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可能影响?我期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设计、制备和应用这些具有革命性潜力的薄膜材料的深刻见解,从而激发我在这方面的研究灵感。
评分我是一名对新能源技术,特别是太阳能电池领域非常感兴趣的学生。我知道薄膜技术在光伏发电领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早期的非晶硅薄膜电池,到现在的铜铟镓硒(CIGS)薄膜电池、碲化镉(CdTe)薄膜电池,以及新兴的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它们都在不断地推动着太阳能发电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介绍这些不同类型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特性、制备工艺、性能评价以及发展前景。比如,对于CIGS薄膜电池,我希望能了解铜、铟、镓、硒等元素的配比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以及溅射、蒸发等制备方法的优劣。对于钙钛矿薄膜电池,虽然其稳定性仍是挑战,但其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潜力让我非常着迷,书中能否深入探讨其稳定性的提升策略,以及不同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材料的选择?此外,对于薄膜技术在其他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例如储能器件中的电极材料薄膜、燃料电池中的隔膜薄膜等,也希望能有所涉及,从而拓宽我对新能源材料的认知。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朴实无华,带着一种严谨的学术气息,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实打实的专业书籍。我一直对材料科学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改变我们生活、推动科技进步的创新材料。薄膜技术,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我常常想象,那些厚度只有纳米级的薄膜,是如何在半导体制造、显示技术、新能源、甚至生物医学等诸多前沿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最基础的制备方法,到各种薄膜的性能表征,再到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突破,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了解的内容。尤其是那些关于新型薄膜材料的探索,比如具有特殊光学、电学、磁学性质的薄膜,或者能够实现自修复、柔性化等功能的薄膜,它们代表着材料科学的未来方向,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这些内容详尽的阐述,无论是理论上的推导,还是实验上的数据支持,都能够让我对薄膜技术和薄膜材料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这些在相关领域学习和研究的学生、科研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它能够帮助我们搭建坚实的知识体系,也能为我们指明新的研究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