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及实例
:69.00元
作者:钟翔山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22282446
字数:468
页码:272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钟翔山主编的《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及实例》一书切合生产实际,注重实用技能,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介绍了冲压模具常用机构的结构和冲模各类零部件结构设计方法。
2、归纳了冲压加工中常见的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复合模、级进模等冲模结构的典型实例。
3、对冲压模具结构中所涉及的机构、零部件、模具分系统的结构等设计要素进行了全方位剖析。
冲压模具是实现冲压加工的重要工艺装备。
本书在介绍冲压模具常用机构的结构和冲模各类零部件结构设计的基础上,重点选取了冲压加工中常见的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复合模、级进模等冲模结构的典型实例,分别对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设计要点等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
本书内容贴合生产实际,突出**技能,对冲压模具结构中所涉及的机构、零部件、模具分系统的结构等设计要素进行了全方位剖析。
本书可供从事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校相关**师生学习参考。
第1章冲压模具常用机构的结构
1.1送料机构的设计1
1.1.1送料机构的种类及工作原理2
1.1.2常用送料机构的结构14
1.2卸料机构的设计21
1.2.1卸料机构的种类及工作原理22
1.2.2常用卸料机构的结构25
1.3侧冲与斜楔机构的设计27
1.3.1侧冲与斜楔机构的种类及工作原理27
1.3.2常用侧冲与斜楔机构的结构32
1.4侧压、导料机构的设计32
1.4.1侧压、导料机构的种类及工作原理33
1.4.2常用侧压、导料机构的结构36
1.5安全检测机构的设计37
1.5.1安全检测机构的种类及工作原理38
1.5.2常用安全检测机构的结构40
第2章冲压模具零部件结构设计
2.1凸模的结构设计48
2.1.1凸模长度的确定48
2.1.2凸模强度校核计算48
2.1.3凸模的结构形式及其固定50
2.2凹模的结构设计53
2.2.1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53
2.2.2凹模刃口的形状及应用55
2.2.3凹模强度的校核56
2.2.4凹模的结构形式及其固定56
2.3定位的方式及结构设计59
2.3.1设计原则59
2.3.2定位零件结构及选用60
2.3.3送进导向零件的选用64
2.3.4定位板及定位销的选用65
2.4卸料及压料零件的设计及选用67
2.4.1卸料装置中关系尺寸的计算67
2.4.2弹簧的选用及计算71
2.4.3橡胶的选用及计算75
2.4.4推杆、顶杆、顶板、顶件器和废料刀的选用77
2.5凸(凹)模固定板、垫板的设计与选用79
2.6模架的设计及选用80
2.6.1模架的精度等级80
2.6.2模架类型的正确选用80
2.6.3模架零件的选用要点81
2.7紧固件的设计及选用83
2.7.1紧固件性能等级和标志83
2.7.2螺钉的设计及选用84
2.7.3圆柱销的设计及选用86
2.8冲模零件的材料及其技术要求87
第3章典型冲裁模结构设计实例
3.1冲裁排样的方法92
3.2冲裁力的计算93
3.3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95
3.3.1凸模、凹模刃口尺寸计算的原则95
3.3.2冲裁间隙的确定96
3.3.3凸模、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98
3.4常见落料模的结构101
3.4.1圆片落料模101
3.4.2圆片无导向通用落料模101
3.4.3圆片下顶出落料模103
3.4.4薄板冲模105
3.4.5导板导向落料模105
3.4.6角板用自动挡料销的落料模107
3.4.7一模六件无废料落料模107
3.4.8前板拼块落料模109
3.4.9垫板锌基合金落料模110
3.4.10游轮聚氨酯橡胶模111
3.5常见冲孔模的结构111
3.5.1垂直冲孔模111
3.5.2快速装拆冲模112
3.5.3微电机罩冲孔模113
3.5.4凸模在内的悬臂式冲孔模115
3.5.5自动分度径向冲孔模115
3.5.6厚料冲小孔模116
3.5.7短凸模中厚料冲孔模118
3.5.8薄料密集小孔冲模 118
3.6常见切断模的结构120
3.6.1通用切断模120
3.6.2型钢切断模120
3.6.3型材切断模123
3.6.4异型材切断模124
3.6.5棒料切断模124
3.6.6封闭式棒料切断模126
3.6.7曲线形刃口管料切断模128
3.7常见管料冲模的结构129
3.7.1管料有芯冲孔模129
3.7.2管料无芯冲孔模131
3.7.3管料双向冲孔模132
3.8常见修边模的结构133
3.8.1垂直修边模133
3.8.2分段切边模134
3.8.3浮动式切边模135
3.8.4大型覆盖件切边模137
3.8.5方盒挤切模138
3.9其他常见冲裁模的结构139
3.9.1柱头冲槽模139
3.9.2切舌模139
3.9.3壳体冲槽模140
3.9.4表壳零件剖切模142
3.9.5非金属材料冲裁模143
第4章典型弯曲模结构设计实例
4.1弯曲力计算144
4.2弯曲凸、凹模尺寸计算145
4.3弯曲回弹值的确定148
4.4常见V、U、、Z形弯曲模的结构152
4.4.1通用V形弯曲模152
4.4.2简易V形弯曲模152
4.4.3简易U形弯曲模153
4.4.4U形带整形弯曲模154
4.4.5可转动凹模的U形弯曲模155
4.4.6圆杆件U形弯曲模156
4.4.7简易 形弯曲模156
4.4.8 形及U形通用弯曲模157
4.4.9 形摆块式弯曲模158
4.4.10Z形简单弯曲模159
4.4.11Z形双向弯曲模160
4.4.12回转式Z形弯曲模160
4.5铰链卷边模的结构161
4.5.1铰链立式卷边模161
4.5.2铰链卧式卷边模162
4.6常见多角度、多部位弯曲模的结构163
4.6.1矩形件摇板夹弯模163
4.6.2多角度弯曲模163
4.6.3摆动夹式圆筒弯曲模165
4.6.4簧夹铰链升降式弯曲模165
4.6.5簧片弯曲模166
4.6.6滚轴式弯曲模167
4.6.7弯钩类零件斜楔式弯曲模168
4.6.8圆锥式滑块弯曲模168
4.6.9滑轮弯曲模169
4.7常见其他弯曲模的结构171
4.7.1扭弯模171
4.7.2圆管弯曲模171
4.7.3弧形件弯曲模172
4.7.4一模两件对称弯曲模173
4.7.5弯曲机上的弯曲模173
第5章典型拉深模结构设计实例
5.1拉深力的计算176
5.2拉深设备的选用178
5.3拉深凸、凹模尺寸计算179
5.4常见拉深模的结构183
5.4.1敞开式拉深模183
5.4.2不用压边圈**后各次拉深模184
5.4.3用模架**拉深模184
5.4.4敞开式有压边拉深模185
5.4.5有压边圈以后各次拉深模185
5.4.6正装式拉深模186
5.4.7倒装式拉深模186
5.4.8有导向模架以后各次拉深模188
5.4.9无凸缘浅锥形件拉深模188
5.4.10锥形压边圈拉深模189
5.4.11球面压边圈拉深模190
5.4.12矩形盖拉深模190
5.4.13矩形罩第二次拉深模191
5.4.14矩形罩第三次拉深模191
5.5常见反拉深模的结构193
5.5.1引出环反拉深模193
5.5.2电机盖球头反向拉深模194
5.6常见双动拉深模的结构194
5.6.1圆筒双动拉深模194
5.6.2炒锅双动拉深模195
5.7常见正反拉深模的结构196
5.7.1筒形件正反拉深模196
5.7.2球壳正反拉深模196
5.7.3球头盖用压板圈正、反拉深模197
5.8常见变薄拉深模的结构198
5.8.1圆筒体变薄拉深模198
5.8.2圆筒体双层凹模变薄拉深模199
5.9常见不对称拉深件拉深模的结构200
5.9.1防尘罩拉深模200
5.9.2底壳拉深模201
第6章典型成形模结构设计实例
6.1常见成形加工的工艺计算202
6.1.1翻边的工艺计算202
6.1.2胀形的工艺计算205
6.1.3缩口与扩口的工艺计算209
6.1.4校平与整形加工211
6.2常见压筋模的结构212
6.2.1压筋模212
6.2.2波纹片压弯模213
6.2.3护网成形模214
6.3常见翻孔模的结构215
6.3.1翻孔模215
6.3.2黄铜套翻边模215
6.3.3变薄翻孔模217
6.4常见缩口模的结构217
6.4.1圆筒缩口模217
6.4.2齿轮套缩口模217
6.5常见扩口模的结构219
6.5.1碗形件扩口模219
6.5.2浮动凹模扩口模220
6.6常见胀形模的结构221
6.6.1防尘盖胀形模221
6.6.2线圈骨架胀形模221
6.6.3双动压力机用橡胶胀形模222
6.7常见翻边模的结构223
6.7.1端面翻边压平模223
6.7.2盖内、外缘翻边模223
6.8常见成形压合模的结构225
6.8.1密封圈装配模225
6.8.2内、外门板压合模225
第7章典型复合模结构设计实例
7.1复合模加工的特点及选用原则227
7.2常见工序的复合形式及其复合条件228
7.3常见分离类工序复合模的结构231
7.3.1一模三件垫圈倒装式复合模231
7.3.2一模二件号套裁顺装式复合模232
7.3.3焊片冲孔、落料复合模234
7.3.4上装式聚氨酯橡胶冲孔、落料复合模234
7.3.5下装式聚氨酯橡胶冲孔、落料复合模236
7.3.6云母片复合冲裁模236
7.3.7山字形铁芯片硬质合金复合模237
7.4常见分离类及成形类工序复合模的结构238
7.4.1冲孔、翻边复合模238
7.4.2电表指针弯曲、落料复合模238
7.4.3落料、拉深复合模239
7.4.4矩形罩落料、拉深复合模241
7.4.5表芯冲孔、落料、弯曲复合模241
7.4.6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244
7.4.7落料、冲孔、翻边复合模245
7.4.8振膜拉深、冲孔、落料复合模245
7.4.9浮室盖落料、拉深、冲孔、成形复合模245
7.4.10落料、冲孔、拉深、成形、翻边复合模246
7.4.11落料、拉深、冲孔、切边复合模247
7.4.12仪表罩壳落料、拉深、成形、切边、冲孔复合模248
7.4.13落料、拉深、穿孔翻边复合模250
7.4.14落料、穿刺翻边、成形复合模252
7.5常见成形类工序复合模的结构253
7.5.1弯曲、翻边复合模253
7.5.2扩、缩口复合模253
7.5.3弯曲、扭转复合模253
第8章典型级进模结构设计实例
8.1级进模加工的特点及选用原则257
8.2常见工序的组合形式及级进模结构258
8.3常见分离类工序级进模的结构259
8.3.1冲孔、落料级进模259
8.3.2锁垫冲孔、落料级进模260
8.3.3带钢珠夹持送料器的切断、压弯模261
8.3.4拉钩式自动送料接触簧片冲孔、落料级进模263
8.4常见成形类工序级进模的结构263
8.4.1弯曲、冲孔级进模263
8.4.2连续拉深、冲孔、落料级进模264
8.4.3连续拉深、冲孔、翻边、成形、落料级进模265
8.4.4支架冲孔、成形、弯曲级进模266
8.4.5连接座冲孔、翻边、弯曲、切断级进模267
8.4.6黄铜管帽拉深多工位级进模269
8.4.7正装式拉深、翻边级进模270
8.4.8电器插座冲孔、弯曲、切断级进模271
参考文献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提升自己在冲压模具制造方面的技能。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远不止于制造层面,它对“原理”的阐述也非常到位。书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冲压过程中的力学原理、材料变形规律以及各种工艺对模具结构设计的影响。例如,在讲解冲裁力计算时,它不仅给出了公式,还解释了每个变量的含义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最终计算结果的。对于一些常见的冲压缺陷,比如毛刺、起皱、裂边等,书中也从原理上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这让我意识到,要做好模具制造,就必须先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才能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这本书就像一个“侦探”,帮助我一层层剥开冲压模具工作的奥秘。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非常地道的“硬核”技术教程。它并没有过多地追求华丽的语言或者花哨的排版,而是直奔主题,用大量图纸、表格和专业的术语来阐述冲压模具的各种结构和原理。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复杂结构时,不仅仅是给出结论,而是详细地分析了每一步设计背后的逻辑和考量,比如在某个零件的尺寸选择上,它会考虑到材料的强度、加工的精度以及模具的寿命等多个因素。书中对各种冲压工艺的原理讲解也相当到位,比如拉深、冲裁、弯曲等,配合着三维图示,即便是第一次接触这些概念的人,也能比较直观地理解。而且,书中提供的实例也并非是简单的复刻,而是对不同类型、不同复杂度的模具进行了深入剖析,让读者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整体而言,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着你一步一步地学习,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简单地“怎么”做。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看重的就是它的“实例”部分。毕竟,理论学得再多,如果没有实际的运用,终究是纸上谈兵。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没有把实例当作附属品,而是将其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几乎贯穿了整个讲解过程。每一个实例都附带着详细的图纸,从整体布局到零件的细部设计,都进行了清晰的展示。更难得的是,书中还对每个实例的设计思路、关键技术难点以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个复杂冲压件的实例,设计者是如何通过合理的模具结构和工艺流程,来解决材料回弹、起皱等问题,真的是让我茅塞顿开。这些真实的案例,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设计现场,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思路。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冲压模具“结构”的深刻剖析。它并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模具设计层面,而是真正地把模具当作一个精密的机械系统来讲解。书中详细描述了各种零件的构成、配合以及它们在模具工作过程中的作用。例如,在讲解导向机构时,它不仅列举了不同类型的导向柱和导套,还详细分析了它们在保证模具精度、延长模具寿命方面的作用,以及在选择和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此外,对于卸料、出件等辅助结构,书中也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并给出了多种解决方案。这让我明白,一个成功的冲压模具,不仅仅是几个零件的简单堆砌,而是各个部件之间精密配合、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模具的“骨架”和“血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能理解为何某些设计会更高效、更稳定。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看起来很朴实,虽然封面设计算不上惊艳,但简洁的排版和清晰的字体倒是让人感觉很专业。拿到手的时候,分量感十足,比我想象的要厚实一些,这让我对内容量的期待值又高了几分。翻开目录,看到“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实例”这些关键词,心里就踏实了不少。我一直觉得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结合是学习任何技术最有效的方式,而这本书似乎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从章节的安排来看,它应该是从基础讲起,逐步深入到具体的结构设计和应用,理论与实践并重,这样的体系化学习方式非常适合我这种初学者。尤其看到“实例”章节,我更是充满期待,希望能看到一些真实项目的设计过程,学习别人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哪些经典的案例可以借鉴。整体感觉这本书是为那些希望系统掌握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读者量身定做的,内容应该会比较扎实,干货满满,不会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