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概论
1.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1.1.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起源
1.1.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1.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1.2.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定义
1.2.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分类
1.3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1.3.1 基于三层模式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1.3.2 基于组件模式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1.4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1.4.1 集中式客户机/服务器系统
1.4.2 多客户机/单服务器系统
1.4.3 多客户机/多服务器系统
1.4.4 服务器一服务器系统
1.4.5 对等客户机/服务器系统
1.5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1.5.1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1.5.2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
1.6 其他非集中式数据库系统
1.6.1 对等数据库系统
1.6.2 多数据库系统
1.7 分布式数据库目录系统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
1.7.1 分布式数据库目录系统的主要内容
1.7.2 分布式数据库目录系统的主要用途
1.7.3 分布式数据库目录系统的组织方式及逻辑结构
1.7.4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目录的分布方式
1.8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技术
1.9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应用
1.10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优点和存在的技术问题
1.10.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优点
1.10.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11 小结
习题
第二章 基础知识回顾
2.1 数据库技术回顾
2.1.1 数据库技术基本概念
2.1.2 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
2.1.3 关系数据模型
2.1.4 实体联系模型
2.1.5 soL语言
2.1.6 关系代数与关系数据库的查询优化
2.1.7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模式设计
2.1.8 数据库系统设计
2.1.9 数据库管理系统
2.1.10 数据库保护
2.2 计算机网络回顾
2.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2.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2.3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2.2.4 网络协议
2.2.5 Internet
2.3 小结
习题
第三章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3.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目标
3.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内容
3.3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
3.3.1 自顶向下设计方法
3.3.2 自底向上设计方法
3.4 数据分片设计
3.4.1 分片设计的基本目的
3.4.2 数据分片的基本类型和方法
3.4.3 水平分片
3.4.4 垂直分片
3.5 数据分布设计
3.5.1 数据分布策略
3.5.2 数据片段位置分配的方法
3.5.3 数据片段分配的费用和得益估算
3.6 DATAID-D方法
3.6.1 DATAID-D方法概述
……
第四章 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查询处理和优化
第五章 分布式数据库中的事务管理和恢复
第六章 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并发控制
第七章 分布式数据库的可靠性
第八章 分布式数据库的安全性
第九章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应用
第十章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翰
终于入手了这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第3版)》,早就听闻这套丛书的学术严谨性和前沿性,这次终于有机会一探究竟。拿到书的那一刻,厚重的纸张和精美的装帧就让我感受到了它的分量,不愧是科学院的出品。我是一名正在攻读研究生的小硕,平时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大数据和分布式相关的技术,但总觉得基础理论不够扎实,对分布式数据库的理解也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次。这本《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第3版)》的出现,恰好能弥补我这方面的不足。尤其是看到它涵盖了分布式数据库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比如分布式事务、一致性模型、容错机制等等,这些都是我目前最迫切想深入了解的内容。我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分布式数据库的知识体系,不仅理解其核心原理,更能掌握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合理地设计和运用分布式数据库,解决更复杂的技术挑战。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渴望提升专业技能的研究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作为一个对前沿技术充满好奇的开发者,我一直密切关注着数据库领域的发展。近年来,分布式数据库无疑是整个行业最炙手可热的赛道之一。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这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第3版)》时,立刻被它所吸引。中国科学院的背景赋予了它强大的学术权威性,而“第3版”则意味着它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和内容的更新,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分布式数据库的各种模型,例如CAP理论在不同场景下的取舍,以及各种一致性协议(如Paxos, Raft)的实现细节和优缺点。此外,分布式事务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部分,希望书中能有详细的解答。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学习的资料,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我相信它能帮助我构建起对分布式数据库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为未来的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是一名在某大型互联网公司从事后端开发的工程师,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的数据量级非常庞大,而且对系统的可用性和扩展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团队技术分享会上,同事们经常会提到分布式数据库的各种优势,但对于我这种非科班出身的开发者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困难。当我看到这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第3版)》时,感觉就像找到了“救星”。书名中的“研究生教学丛书”让我预感到它的内容会非常系统和深入,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则点明了它的实用性。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分布式数据库原理的清晰阐释,例如数据分片、复制、负载均衡等核心概念。同时,我也非常关注书中关于不同类型分布式数据库的对比分析,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这对我进行技术选型和方案设计会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真正掌握分布式数据库的核心技能。
评分最近工作项目里涉及到了不少老旧系统的改造,其中一个棘手的难题就是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的存储和检索,传统的单机数据库已经力不从心。在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分布式数据库是应对这种挑战的利器。于是,我四处搜寻相关的书籍,最终锁定了这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第3版)》。从书名就能看出,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还强调了“应用”二字,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希望通过这本书,不仅能理解分布式数据库的架构、原理,更能学习到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分布式数据库,以及如何进行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我尤其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实际案例和部署经验抱有很大的期待,毕竟理论结合实践才是硬道理。我相信,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清晰的思路和方法论,帮助我更好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数据难题,提升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稳定性。
评分作为一名对计算机科学领域有着长期关注的爱好者,我始终对那些能够深刻影响技术发展方向的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分布式数据库无疑是当前信息技术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因此,当我得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第3版)》出版的消息时,我毫不犹豫地将其加入了我的必读书单。我非常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编撰团队,才能将如此复杂且前沿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以一种既严谨又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我期待书中能够系统地梳理分布式数据库的历史演进,从早期的研究探索到如今百花齐放的格局。同时,我也对书中关于分布式数据库的各种性能优化技术,例如索引优化、查询优化、缓存策略等,有着极大的兴趣。此外,书中对分布式数据库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应用案例的详尽描述,也必定能激发我更多关于技术落地的思考。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读物,更是一次深入理解现代信息基础设施演进的绝佳机会。
评分沟通中达成共识。
评分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修改,增加了与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密切相关的、新的网络与数据库的接口技术,基于组件的新的软件开发方法,WWW数据库,移动数据库,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内容,反映了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和应用开发的新的发展趋势。本书还增加了习题和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本书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内容提供了翔实的讲解,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开放式讨论,但对深奥的理论没有采用繁琐的证明方法,而是采用大量的图示和实例做浅显的解释,从而增加了它的知识性和易理解性。
评分是学校的指定教程,内容应该不错啦
评分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养成自己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习惯,你的一生就会受用无穷。事业的发展,生活的丰富多彩,爱情的幸福美满,身心的健康快乐等等,总之,生活工作中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学习当中。也许你仅仅把在学校,从书本上的学习当成学习了,但实际上那只是人生学习旅程的一部分。处处留心,培养对许多事物的兴趣爱好,你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心灵,增长见识,对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也就会更为理解。 其实,书对人的影响是逐步逐步积累的,就我的读书经验来说,一本书或是几本书对你影响深远那说明你读的书还不够多,古人云,开卷有益,就是说每本书里都有你值得吸收的东西,慢慢的,书读得多了,就会产生一种量变到质变的情况,书读得多了,才能有比较,才能升华。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呀!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看来,读书很重要。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以使人进步。 当我看到[SM]的标题时,我就决定买下来,[ZZ]的书每一本我都很喜欢,大家可以先看下这本书的简介![BJTJ][NRJJ][QY]从这里面就能看出这是一本多么优秀的书!所以我立马就下单购买了,前一天下午下单的,第二天上午就收到了,物流速度那是一个赞!快递员的态度也很好,到之前先短信通知的!书收到后打开包装,外面是有塑封的,看起来很赶紧全新的,赞一个!拆开塑封,纸张摸着很舒服,再赞一个,正版的就是不一样,很喜欢!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读书的感觉真好: 当读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不是为了自我标榜增加谈资时,书便会给心态平和的读书人带来无法比拟的快乐。 若作者怀着一片真情在倾诉,那读者就是有幸的听众。读者与作者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关系,不会有下对上的卑躬屈膝,也不会有宗教式的疯狂热烈。作者以真诚谱写文字,读者若真正读懂了作者,他们就成为了知己--读书更像是一种交谈,被吸引只因为心灵的魅力。正因为这种单纯与真诚,只要一个小小的空间,捧起一本好书就拥有了一分绝美的心境。 不论是读历史的厚重还是生活的轻松,生命的苦难还是自然的感悟,一首诗还是一个故事,当你的视线与文字相遇时,就是一种缘分。因为真心,没有所谓的深刻浅薄、智慧愚钝。正像黛玉所说的:“我是为了我的心。”读书也是为了自己的心。抛却了世俗的虚伪,生命充实,快乐。 闲坐无事时,总爱幻想坐拥书城的感觉。索性用我的画笔描绘幸福的未来:一个绝美的室外桃园,梧桐飘飞,满地金黄。一切爱书的人,可以在此读书品茗,谈书及书里书外的世界。于是,书使人心中有梦;于是,人间有爱。
评分④关系和谐,才能有轻松愉快;关系融洽,才能够民主平等。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环境和谐、氛围和谐,都需要教师的大度、风度与气度。与同行斤斤计较,对学生寸步不让,艰难有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关键在
评分高深
评分研究生用书,很实用!!!
评分④关系和谐,才能有轻松愉快;关系融洽,才能够民主平等。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环境和谐、氛围和谐,都需要教师的大度、风度与气度。与同行斤斤计较,对学生寸步不让,艰难有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关键在
评分好久没有看待评价订单,既然看到了,就不得不说一下了,这个单子,这本书很差,唯一该说的过去的,就是纸张,印刷效果还不错,但是,页码都是乱的,还有,装订质量也实在不敢恭维,具体见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