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城市老地圖庋藏係列: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漢口街道詳圖

“在民國”城市老地圖庋藏係列: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漢口街道詳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硃萌 編
圖書標籤:
  • 民國史
  • 漢口
  • 老地圖
  • 城市地圖
  • 曆史地理
  • 地圖集
  • 檔案
  • 民國二十七年
  • 1938年
  • 地方誌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地圖齣版社
ISBN:9787503163722
版次:1
商品編碼:11023545
包裝:平裝
開本:2開
齣版時間:2012-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
正文語種:中文
審圖號:GS(2011)1874號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漢口是武漢三鎮之一,分彆隔長江和漢江與武昌、漢陽相望,有“九省通衢”之稱,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名鎮之首1858年,漢口被闢為通商口岸,外商蜂擁而入,漢口逐漸成為開放型的國際性城市。
民國時的漢口享有“東方芝加哥”的美譽,工業繁榮,航運貿易發達,金融業昌盛,新興教育體製成型,是當時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沿著長江一綫,各國租界從西南嚮東北依次排列,哥特式、洛可可式、巴洛剋式等歐式建築一應俱全。現在,這些建築洗去瞭屈辱曆史的塵埃,成為城市一道特彆的風景綫。
漢口不僅是民國時全國的經濟中心之一,更是政治風雲際會之處,著名的辛亥革命便首義於此,1927年,國民政府遷都至武漢,首次將漢口、武昌、漢陽三鎮閤並為京兆區,總稱武漢。
雖然“漢口”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域已成為曆史,但直到今天漢口人依然以它為自豪。

內頁插圖

前言/序言


《風華舊影:1938年漢口街巷圖誌》 一、 時代背景下的城市縮影:1938年的漢口 1938年,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的關鍵一年。在這烽火連天、風雨飄搖的時刻,漢口,這座被譽為“東方芝加哥”的繁華都市,正經曆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然而,即便在戰火的陰影下,這座城市的脈搏依然強勁跳動,它的街道、建築、居民生活,都在曆史的洪流中留下深刻的印記。 本書並非直接呈現20世紀30年代末期漢口具體的戰爭場景或政治事件,而是試圖通過一個更加靜態、微觀的視角,捕捉這座城市在那個特殊時期的“日常”狀態。它將我們帶迴那個時代,去探尋每一條街道的名字、每一個街區的構成、每一處建築的輪廓。我們看到的,不再是宏大的曆史敘事,而是構成曆史肌理的無數個細小單元。 1938年的漢口,是近代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西方租界的遺留、民族工業的興盛、商業貿易的繁榮,共同塑造瞭這座城市的獨特風貌。同時,抗日戰爭的硝煙也開始彌漫,城市的經濟活動、社會生活,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漢口既有其固有的曆史積澱,又麵臨著時代的巨大變遷。本書的研究,正是試圖在這個交匯點上,勾勒齣一幅鮮活的城市圖景。 二、 尋跡街巷:城市肌理的深度解讀 本書的核心內容,是對1938年漢口街道網絡進行的細緻梳理與解讀。通過對當時留存下來的城市地圖、檔案資料、曆史文獻以及相關迴憶錄的深入挖掘,我們得以重構當時漢口各主要街區的空間布局、街道走嚮、地名演變以及重要建築的位置。 街道的命名與演變: 每一條街道的名稱,都蘊含著一段曆史,承載著一段記憶。本書將追溯1938年漢口街道命名的曆史淵源,分析其背後反映的城市發展脈絡、行政區劃變遷、以及社會文化風尚。例如,一些街道可能以曆史名人命名,一些則可能源於早期的城市規劃,還有一些則可能與當時的商業活動或自然地貌相關。我們將考察這些名稱在不同曆史時期可能發生的更迭,理解它們如何反映瞭城市的時代特徵。 街區的功能與活力: 漢口的街區並非同質化的存在,它們各自承擔著不同的功能,孕育著不同的活力。本書將根據地圖信息,分析不同街區在1938年的功能定位:是商業中心、住宅區、工業區、還是交通樞紐?我們將考察當時的主要商業街區,如那些琳琅滿目的商店、繁華熱鬧的集市;也會關注居住區,想象當時居民的生活場景;還會探究那些工業區的廠房與煙囪,它們是漢口經濟活力的象徵。通過對街區功能的分析,我們能更清晰地理解當時漢口作為一個區域經濟中心的地位。 空間秩序與城市規劃: 1938年的漢口,已經形成瞭一套相對成熟的城市空間秩序。本書將審視當時城市規劃的特點,包括街道網絡的布局、公共空間的設置、以及建築與街道的關係。我們將分析租界時期留下的規劃遺産,以及民國政府在城市建設中的努力。通過地圖的尺度和比例,我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當時城市建設的理念和技術水平。 地標建築的印記: 城市地圖不僅記錄街道,更標注著重要的建築。本書將識彆並梳理1938年漢口地圖上所呈現的重要地標建築,如銀行、洋行、政府機構、教堂、學校、醫院、劇院、飯店以及一些有代錶性的民居。雖然本書不詳述這些建築的具體曆史變遷或內部故事,但通過標注其地理位置,我們可以感知這些建築在城市空間中的分布和影響力,它們構成瞭城市天際綫的一部分,也是當時漢口文明程度和對外開放程度的直觀體現。 交通脈絡的梳理: 街道是城市的血脈,交通則是血液的流動。本書將分析1938年漢口主要的交通脈絡,包括道路、橋梁、以及可能存在的軌電車綫路等。通過對交通網絡的梳理,我們可以理解當時城市的人流、物流是如何組織的,以及交通便利性對城市發展起到的作用。 三、 城市故事的潛在敘述者:地圖之外的想象 本書雖然以地圖為核心載體,但其意圖並非止於靜態的地理信息呈現。地圖,是凝固的曆史,是沉默的敘事者。它提供瞭理解城市豐富內涵的“坐標”,而真正的城市故事,則隱藏在這些坐標的背後,等待著我們去發掘和想象。 “看不見”的人們: 當我們凝視一張1938年的漢口地圖,我們看到的隻是街道、建築、地名。然而,在那條條街道上,曾行走著無數鮮活的生命。有行色匆匆的商人,有辛勤勞作的工人,有吟詩作對的文人,有穿梭街巷的孩童,也有在時代的洪流中掙紮求存的普通市民。他們共同構成瞭1938年漢口街巷的“動態風景”。本書的地圖,是他們活動的空間痕跡,是他們生活場景的舞颱。 “聽不見”的聲音: 繁華的商業街區,曾迴響著叫賣聲、討價還價聲;寜靜的住宅巷弄,曾流淌著傢長裏短、歡聲笑語;碼頭邊,曾充斥著汽笛聲、船夫的號子聲。每一個街區,都曾有過它獨特的“聲音景觀”。地圖上的標識,僅僅是這些聲音存在的空間指嚮。 “嗅不到”的氣息: 沿江的江風,街頭飄散的食物香氣,工廠排放的煙塵,甚至某些特定區域特有的氣味,都構成瞭城市獨有的感官體驗。1938年的漢口,在地圖上是具體的,但在感官上,卻是豐富的,而這些感官體驗,地圖本身是無法直接傳達的。 曆史的“切片”: 1938年的漢口,並非孤立存在於曆史長河中,它承載著過去的印記,也預示著未來的走嚮。它曾經是近代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是民族工業的搖籃,是文化交流的前沿。而在1938年,它又身處戰爭的陰影之下,經曆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本書提供的地圖,就像一張曆史的“切片”,讓我們得以窺見這座城市在特定曆史時刻的真實麵貌,從而引發我們對更廣闊曆史背景的聯想。 城市記憶的喚醒: 對於熟悉漢口(今武漢)的讀者而言,本書中的地圖或許能喚醒他們關於這座城市的集體記憶。那些曾經熟悉的地名、街區,在地圖上重新呈現,可能會勾起關於童年、關於傢族、關於城市變遷的迴憶。本書旨在提供一個“錨點”,讓讀者能夠將現代的城市認知與曆史的地理空間聯係起來。 四、 研究價值與讀者體驗 《風華舊影:1938年漢口街巷圖誌》的價值,體現在多個層麵: 曆史地理學研究: 本書為研究近代中國城市發展、城市空間變遷、以及曆史地圖學提供瞭寶貴的資料和視角。它填補瞭特定曆史時期漢口城市空間研究的空白。 城市史研究: 通過對漢口街道肌理的細緻梳理,本書有助於深入理解1938年這座城市在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麵的真實狀態,為城市史研究提供豐富的細節支撐。 文化與記憶研究: 本書不僅是一份地理學資料,更是一份承載著城市記憶的文化文本。它有助於喚醒和傳承關於漢口的地域文化和曆史記憶。 讀者體驗: 對於對中國近代史、城市史、地圖學感興趣的讀者,本書提供瞭深入瞭解1938年漢口城市麵貌的絕佳機會。讀者可以通過地圖,進行一次沉浸式的“時空穿越”,在想象中重現那個時代的城市景象,感受那段不平凡的曆史。 本書並非提供一段連貫的敘事,也不是一本詳盡的建築或人物傳記。它更像是一把鑰匙,一把打開通往1938年漢口城市空間的大門。通過這把鑰匙,讀者可以自行探索,在地圖的引導下,在曆史的想象中,構建屬於自己的漢口故事。我們相信,每一條街道,每一處地名,都隱藏著值得品味的細節,都等待著被賦予更鮮活的生命。本書的誕生,旨在提供一個堅實的起點,去迴顧、去理解、去珍藏那段屬於漢口的風華舊影。

用戶評價

評分

哇,看到這本《在民國》城市老地圖庋藏係列之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漢口街道詳圖,簡直是穿越時空的寶藏!作為一名對近代史特彆是城市發展史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夢想著能有機會“親身”走一走那個時代的街頭巷尾。這本書的名字就一下子抓住瞭我的眼球,仿佛能聞到舊時武漢的煙火氣,看到車水馬龍的景象。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那個動蕩年代下的漢口,既有戰亂的陰影,又有百業興旺的勃勃生機。這張“詳圖”,我猜想一定不僅僅是一張簡單的地圖,它可能承載瞭太多曆史的信息,比如那些如今已消失的街巷名稱,曾經輝煌一時的商鋪老店,甚至是當年人們的生活軌跡。我特彆好奇,地圖上會不會標注齣一些重要的曆史事件發生地,比如當時的政府機構、學校、醫院,或者是文化娛樂場所?想想看,通過這張圖,我或許能復原齣當年人們的齣行路綫,感受那個時代特有的生活節奏和城市脈絡。這不僅僅是關於地理空間的記錄,更是關於曆史、文化和社會變遷的生動注腳。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城市史的研究者(姑且這麼說吧,雖然我隻是一個對曆史充滿熱情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認為老地圖是研究城市發展變遷最直觀、最生動的資料之一。《在民國》這個係列,特彆是這一本關於1938年漢口街道詳圖,聽起來就讓人興奮不已。我一直對民國時期的漢口頗感興趣,它曾經是中國最繁華的都市之一,素有“東方芝加哥”之稱。1938年,這個時間點尤其特殊,抗日戰爭正處於如火如荼的階段,武漢也經曆瞭艱難的保衛戰。我想象著這張詳圖,它或許能夠幫助我勾勒齣當時漢口在戰時狀態下的城市麵貌:街道的布局是否有所調整?一些重要的軍事設施或避難場所是否有所標注?商業區的活力又如何?普通市民的居住區域和生活動綫又是什麼樣的?我迫切地想通過這張地圖,去追溯那些曆史的痕跡,去理解那個時代的城市功能,去感受在巨大曆史洪流中,漢口這座城市所展現齣的堅韌與活力。

評分

《在民國》這個係列的名字就充滿瞭懷舊和探索的味道,而“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漢口街道詳圖”更是讓人眼前一亮。1938年,那段充滿戰亂與抗爭的歲月,漢口作為中國中部的重要城市,其城市麵貌必然留下瞭深刻的時代烙印。我腦海中充滿瞭好奇:這張地圖究竟會呈現齣怎樣的漢口?是依然繁華的商業街區,還是因為戰事而改變的城市肌理?我期待它能展現齣那些曾經輝煌的老字號商鋪,那些承載著武漢碼頭文化特色的沿江街區,甚至是當時人們日常通勤的路綫和交通方式。更重要的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地圖上是否會標注齣一些重要的曆史地點,比如當時的軍事指揮部、重要的公共建築、或是曾經發生過重大事件的區域?通過這張地圖,我希望能更直觀地理解那個時代漢口的城市結構,感受那個時期人們的生活狀態,以及這座城市在曆史洪流中的獨特地位。

評分

聽到“在民國”城市老地圖庋藏係列,我腦海裏立刻就聯想到瞭一幅幅泛黃的老照片,一疊疊塵封的舊文件,以及一種穿越時空的沉浸感。而當我知道這其中的一本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漢口街道詳圖”時,我的興趣更是被提到瞭頂點。1938年的漢口,那是一個承載著太多曆史記憶的年份,既有日軍侵華的陰影,又有武漢保衛戰的壯烈。這張“詳圖”對我來說,絕不僅僅是一張簡單的地理圖。我期待它能夠幫助我理解那個時期漢口城市空間格局的細微之處,比如那些曾經存在的街巷名稱,它們的命名背後可能蘊含著怎樣的曆史故事?那些如今已經被高樓大廈取代的老建築,在地圖上又以何種形式存在?我希望這張地圖能給我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我能夠沿著當年的街道行走,想象著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百態,去感受那份曆史的厚重感和時代變遷的滄桑。

評分

讀到這本書的名字,我內心湧起一股強烈的共鳴。我一直對老物件、老照片、老地圖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總覺得它們蘊含著無盡的故事和時代的溫度。尤其是民國時期的老地圖,它們不僅僅是繪製的綫條和名稱,更是那個時代社會、經濟、文化縮影的載體。這本書的定位——“在民國”城市老地圖庋藏係列,本身就充滿瞭文獻價值和收藏意義。而“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漢口街道詳圖”這個具體的指嚮,更是讓人心生嚮往。1938年,正是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份,武漢作為重要的戰略要地,經曆瞭怎樣的變遷?這張詳圖又能揭示齣當時漢口城市格局的哪些細節?我期待它能展現齣當時各區域的功能劃分,比如商業中心、居住區、工業區,甚至是一些當時新興的區域。我希望它能讓我看到那些如今已消失的裏弄,那些曾經車水馬龍的繁華商業街,那些默默無聞卻承載著普通人生活點滴的小巷。這張地圖,就像一把鑰匙,能夠打開通往那個時代漢口城市肌理的大門,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這座城市的過去。

評分

還行

評分

這套民國地圖很不錯 有助於人們瞭解民國時的主要城市格局 漢口這張優點是圖相對較大 介於廣州與昆明成都等之間 碼頭街道描繪得比較清楚 有行政區劃界限 很有參考價值 有些小字能再清楚點就更好瞭

評分

漢口市、平漢鐵路終點站

評分

活動買的 還不錯

評分

漢口市、平漢鐵路終點站

評分

很好的一本瞭解武漢曆史文化的好書!

評分

這套民國地圖很不錯 有助於人們瞭解民國時的主要城市格局 漢口這張優點是圖相對較大 介於廣州與昆明成都等之間 碼頭街道描繪得比較清楚 有行政區劃界限 很有參考價值 有些小字能再清楚點就更好瞭

評分

好。。。。。。。。。。。。。。。。

評分

快要絕版的一套老地圖,盡現當年城市風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