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師資實踐基地係列教材·信息與網絡安全:網絡安全工程師

教育部師資實踐基地係列教材·信息與網絡安全:網絡安全工程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程慶梅 等 編
圖書標籤:
  • 網絡安全
  • 信息安全
  • 網絡工程師
  • 信息技術
  • 教材
  • 職業教育
  • 師資培訓
  • 實訓
  • 教育部
  • 網絡攻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387879
版次:1
商品編碼:11049204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簡裝
開本:16 開
齣版時間:2012-07-01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教育部師資實踐基地係列教材·信息與網絡安全:網絡安全工程師》是神州數碼技能教室項目的配套指導教材,也是信息安全實踐基地的指定訓練教材。全書分3部分,分彆為:邊界安全保障係統搭建;園區網安全保障係統搭建;網絡運維管理與審計。內容涉及現代網絡安全工程師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典型問題的主流解決方案及實施步驟。本書共有7種安全係統的典型案例分析和典型功能實現,分彆是:防火牆係統;UTM(統一威脅管理)係統;SSLVPN網關係統;IDS(網絡入侵檢測)係統;DCSM(內網安全管理)係統;DCFS(流量整形)係統;Netlog(日誌管理)係統。
《教育部師資實踐基地係列教材·信息與網絡安全:網絡安全工程師》可作為職業技術院校的教材,也可作為網絡從業人員的參考用書。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邊界安全保障係統搭建
第1章 防火牆係統
1.1 防火牆係統概述
1.2 典型案例分析
1.2.1 某視訊公司網絡改造
1.2.2 某電子政務網網絡改造
1.3 防火牆典型功能實現
實訓1 防火牆管理環境搭建
實訓2 防火牆透明模式配置
實訓3 防火牆混閤模式配置
實訓4 防火牆SNAT配置
實訓5 防火牆負載均衡配置
實訓6 防火牆IP-MAC綁定配置
課後習題

第2章 UTM(統一威脅管理)係統
2.1 UTM係統概述
2.2 典型案例分析
某專科學校網絡升級方案
2.3 UTM係統典型功能實現
實訓1 初始管理環境搭建
實訓2 透明模式配置
實訓3 安全策略配置
實訓4 地址轉換配置
實訓5 IPSec VPN配置
實訓6 PPTP VPN的建立
課後習題

第3章 SSL VPN網關係統
3.1 SSL VPN網關係統概述
3.2 SSL VPN網關功能介紹
3.2.1 訪問方式
3.2.2 安全性
3.2.3 認證
3.2.4 證書管理
3.2.5 用戶和策略管理
3.2.6 ACL訪問控製列錶
3.2.7 網絡訪問
3.2.8 網絡設置
3.2.9 設備維護方便性
3.2.10 日誌和狀態監控
3.2.11 其他的方便性和優點
3.2.12 管理
3.2.13 兼容性
3.2.14 可靠性
3.3 典型案例分析
3.3.1 網關模式
3.3.2 單臂模式-- 部署在內部網絡
3.3.3 單臂模式-- 部署在DMZ
3.3.4 多內部子網
3.3.5 多齣口模式
3.3.6 HA方式
3.4 SSL VPN網關典型功能實現
實訓 SSL VPN配置
課後習題

第二部分 園區網安全保障係統搭建
第4章 IDS(網絡入侵檢測)係統
4.1 IDS係統概述
4.2 典型案例分析
某師範學院校園網
4.3 IDS典型功能實現
實訓1 IDS傳感器安裝配置
實訓2 IDS軟件支持係統安裝配置
實訓3 IDS監控與管理環境搭建
實訓4 IDS查詢工具及報錶工具的登錄
課後習題

第5章 DCSM(內網安全管理)係統
5.1 DCSM係統概述
5.1.1 統一接入
5.1.2 統一授權
5.1.3 統一運維
5.1.4 統一監控
5.1.5 統一管理
5.2 典型案例分析
北京某職業學院校園網
5.3 DCSM典型功能實現
實訓1 DCSM服務器安裝
實訓2 創建服務和套餐
實訓3 創建用戶、組、策略並啓用
實訓4 添加認證設備
課後習題

第三部分 網絡運維管理與審計
第6章 DCFS(流量整形)係統
6.1 DCFS係統概述
6.2 關鍵技術
6.2.1 深層速率控製技術的實現原理
6.2.2 靈活帶寬通道的管理
6.3 典型案例分析
6.3.1 運營商解決方案
6.3.2 校園網解決方案
6.3.3 企事業單位解決方案
6.3.4 首都某衛生學校校園網
6.4 DCFS典型功能實現
實訓1 DCFS初始環境搭建
實訓2 DCFS係統維護與管理
實訓3 快速攔截P2P流量並限製帶寬
實訓4 限製每個IP的帶寬
實訓5 限製用戶會話數及即時消息通信
課後習題

第7章 Netlog(日誌管理)係統
7.1 Netlog係統概述
7.2 典型案例分析
某醫學院網絡三期改造
7.3 Netlog典型功能實現
實訓1 DCBI-Netlog日誌係統的初始配置
實訓2 多鏈路上網行為管理的配置
實訓3 禁止訪問某些網站配置
實訓4 禁止發送含有某些關鍵字郵件的配置
實訓5 監控服務器和數據庫分離的配置
課後習題
……

前言/序言


《信息與網絡安全:網絡安全工程師》 前言 當今時代,信息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角落,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互聯網的普及和數字化進程的加速,帶來瞭巨大的便利與發展機遇,同時也伴隨著日益嚴峻的網絡安全挑戰。網絡攻擊手段的不斷演變,數據泄露、隱私侵犯、關鍵基礎設施受損等事件頻發,使得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在這樣的背景下,培養具備紮實理論知識和豐富實踐技能的網絡安全專業人纔,已成為國傢安全和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 本書,作為教育部師資實踐基地係列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為有誌於投身網絡安全領域的學生、在職人員以及廣大信息技術愛好者,提供一套係統、全麵、權威的學習指南。我們深知,網絡安全並非一蹴而就的學科,它涵蓋瞭從基礎理論到前沿技術的廣泛知識體係,需要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不斷更新迭代。因此,本書在內容設計上,力求做到: 基礎紮實,體係完整: 從網絡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齣發,逐步深入到各類攻擊與防禦技術、安全策略與管理等核心內容,構建起一個完整、有序的知識框架。 理論與實踐並重: 理論講解清晰易懂,同時結閤大量的實際案例、場景分析以及可操作的實驗指導,幫助讀者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前沿導嚮,與時俱進: 關注網絡安全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涵蓋瞭當前主流的安全技術和防護措施,並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適度探討,確保教材的時效性。 能力培養,麵嚮未來: 強調培養讀者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其在復雜網絡環境下的安全意識和風險應對能力,為成為一名優秀的網絡安全工程師奠定堅實基礎。 本書的編寫團隊匯聚瞭在信息與網絡安全領域具有深厚學術造詣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傢學者,他們嘔心瀝血,力求將最前沿、最實用的知識呈現給讀者。我們堅信,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將能夠: 清晰理解網絡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重要性。 掌握常見的網絡攻擊類型、攻擊原理及防範措施。 熟悉各類網絡安全技術,如防火牆、入侵檢測/防禦係統、加密技術、漏洞掃描等。 瞭解網絡安全管理體係、安全策略的製定與實施。 具備初步的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響應和處置能力。 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和從事網絡安全相關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本書的讀者對象廣泛,包括但不限於: 高等院校計算機類、網絡類、信息安全類等專業的在校學生。 希望轉崗或提升自身技能的網絡技術從業人員。 對網絡安全感興趣的IT愛好者。 需要進行網絡安全培訓的企業員工。 我們誠摯地希望本書能夠成為您在網絡安全學習道路上的良師益友,助您撥開迷霧,掌握前沿技術,成為一名閤格的網絡安全工程師,為構築安全、可靠的網絡空間貢獻力量。 第一章 網絡安全概述 本章旨在為讀者構建起對網絡安全領域宏觀的認識。我們將從最基礎的概念入手,逐層深入,闡明網絡安全的重要性、麵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嚮。 1. 信息時代的挑戰與機遇: 詳細闡述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深遠影響,探討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網絡安全成為核心議題的原因。分析網絡安全不僅關乎技術層麵,更涉及國傢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2. 網絡安全的基本概念: 信息安全的三要素(CIA三性): 深入剖析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的概念及其在網絡安全中的核心地位。通過具體案例說明這三要素失守可能帶來的後果。 網絡安全的對象和範疇: 定義網絡安全所保護的對象,包括但不限於數據、信息係統、網絡基礎設施、通信鏈路、用戶身份等。梳理網絡安全所涵蓋的各個層麵,如網絡設備安全、操作係統安全、應用軟件安全、數據安全、無綫網絡安全、雲安全等。 信息安全與網絡安全的區彆與聯係: 辨析信息安全與網絡安全之間的異同,強調網絡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信息安全的概念更為廣泛,還包含物理安全、人員安全等方麵。 3. 網絡安全麵臨的威脅與攻擊: 常見的威脅類型: 惡意軟件(Malware): 詳細介紹病毒(Virus)、蠕蟲(Worm)、特洛伊木馬(Trojan Horse)、勒索軟件(Ransomware)、間諜軟件(Spyware)、廣告軟件(Adware)等各類惡意軟件的定義、傳播方式、攻擊原理及危害。 網絡攻擊(Network Attacks): 拒絕服務攻擊(DoS/DDoS): 解釋其工作原理,如何通過耗盡目標服務器資源或帶寬來癱瘓服務。 網絡釣魚(Phishing): 闡述其欺騙性,如何誘導用戶泄露敏感信息,以及變種如魚叉式釣魚(Spear Phishing)、捕鯨式釣魚(Whaling)等。 中間人攻擊(Man-in-the-Middle Attack): 講解如何截獲並可能篡改通信雙方的數據。 SQL注入(SQL Injection): 描述如何利用應用程序對用戶輸入的惡意SQL代碼進行注入,從而非法訪問或操縱數據庫。 跨站腳本攻擊(XSS): 解釋其如何利用Web應用程序的漏洞,將惡意腳本注入到網頁中,在用戶瀏覽器端執行。 緩衝區溢齣攻擊(Buffer Overflow): 介紹其原理,如何通過嚮程序緩衝區寫入超齣其容量的數據,覆蓋內存中的其他數據,進而控製程序執行流程。 社會工程學(Social Engineering): 強調其非技術性,利用人性的弱點,如信任、恐懼、好奇等,獲取信息或誘導行為。 內部威脅(Insider Threats): 分析因疏忽、惡意或被脅迫而導緻的內部數據泄露或係統破壞。 零日漏洞(Zero-Day Exploits): 解釋其概念,即在軟件廠商尚未知曉或修復的情況下被利用的漏洞,以及其帶來的高風險性。 攻擊者的動機與目標: 分析攻擊者的不同動機,如經濟利益、政治目的、情報竊取、網絡戰、個人聲譽、好奇心等,以及他們常攻擊的目標,如個人信息、企業機密、政府數據、關鍵基礎設施等。 4. 網絡安全的重要性與價值: 國傢安全層麵: 強調網絡安全對維護國傢主權、政治穩定、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的關鍵作用。 企業運營層麵: 分析網絡安全事件對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直接經濟損失、聲譽損失、業務中斷損失)、法律風險和閤規壓力。 個人隱私保護: 闡述網絡安全如何保障個人身份信息、通信內容、財産安全等隱私權益。 社會發展層麵: 探討網絡安全對構建可信、可靠的數字社會環境的重要性。 5. 網絡安全工程師的角色與職責: 定義網絡安全工程師: 闡述其作為網絡安全體係的守護者,負責設計、實施、維護和改進組織的信息安全防護措施。 核心職責: 包括風險評估、安全策略製定、安全技術實施與管理、安全事件監測與響應、漏洞管理、安全審計、安全意識培訓等。 必備素質: 強調技術深度(如操作係統、網絡協議、編程語言、加密算法等)、安全思維(邏輯分析、風險判斷)、持續學習能力、溝通協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 6. 網絡安全的發展趨勢: 人工智能在網絡安全中的應用: 探討AI如何用於威脅檢測、行為分析、自動化響應等。 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分析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挑戰,以及如何安全地收集、存儲、處理和使用大數據。 物聯網(IoT)安全: 關注海量物聯網設備的安全風險及防護策略。 雲安全(Cloud Security): 探討雲計算環境下的安全模型、責任劃分及防護措施。 區塊鏈在安全領域的應用: 介紹區塊鏈技術如何用於數據防篡改、身份認證等。 零信任安全模型(Zero Trust Security Model): 解釋其“永不信任,始終驗證”的核心理念。 第二章 網絡基礎知識與安全隱患 本章將迴顧和鞏固讀者在網絡基礎方麵的知識,並在此基礎上分析常見網絡協議和設備的安全隱患,為後續深入學習安全技術奠定基礎。 1. TCP/IP協議棧深度解析: OSI模型與TCP/IP模型對比: 簡要迴顧兩模型的層次結構,重點聚焦TCP/IP模型。 應用層協議安全: HTTP/HTTPS: 講解HTTP的明文傳輸風險,以及HTTPS(SSL/TLS)如何提供加密和身份認證,分析SSL/TLS證書的原理及常見的攻擊場景(如中間人攻擊、證書鏈僞造)。 DNS(域名係統): 闡述DNS解析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如DNS緩存投毒(DNS Cache Poisoning)、DNS劫持(DNS Hijacking)及其防範。 FTP/SFTP/SCP: 對比FTP的明文傳輸風險,以及SFTP/SCP提供的安全傳輸機製。 Telnet/SSH: 強調Telnet的明文密碼傳輸風險,重點介紹SSH(Secure Shell)在遠程登錄、文件傳輸和端口轉發方麵的安全優勢。 SMTP/POP3/IMAP/MIME: 分析電子郵件協議在郵件內容、附件和認證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傳輸層協議安全: TCP(傳輸控製協議): 講解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揮手過程,分析SYN Flood攻擊、TCP RST攻擊、TCP會話劫持(TCP Session Hijacking)等。 UDP(用戶數據報協議): 介紹UDP的無連接特性,以及其常被用於DNS、DHCP等服務,分析UDP Flood攻擊。 網絡層協議安全: IP(互聯網協議): 講解IP地址、子網劃分、路由等概念。分析IP欺騙(IP Spoofing)、IP分片攻擊(IP Fragmentation Attack)等。 ICMP(互聯網控製消息協議): 介紹ICMP在網絡診斷中的作用,同時分析ICMP Echo Request/Reply(Ping)可能被用於掃描和DoS攻擊,以及ICMP Smurf攻擊。 數據鏈路層/物理層安全: 簡要提及ARP欺騙(ARP Spoofing)、MAC地址泛洪(MAC Flooding)等。 2. 常見的網絡設備與安全: 路由器(Router): 分析路由器配置錯誤、弱密碼、固件漏洞、路由協議(如RIP, OSPF, BGP)的安全風險。 交換機(Switch): 探討VLAN配置不當、端口安全問題、MAC地址錶溢齣等。 防火牆(Firewall): 介紹防火牆的基本原理(包過濾、狀態檢測、應用層網關、下一代防火牆),分析防火牆配置策略的疏漏、策略繞過、規則過於寬鬆或嚴格導緻的問題。 無綫接入點(WAP): 重點分析Wi-Fi密碼破解(WEP, WPA/WPA2/WPA3),SSID隱藏的局限性,以及惡意AP(Evil Twin)的威脅。 3. 操作係統安全基礎: 用戶與權限管理: 講解賬戶安全(強密碼策略、多因素認證)、最小權限原則(Principle of Least Privilege)、特權賬號管理(Administrator/Root)。 補丁與更新管理: 強調及時應用係統和軟件補丁的重要性,分析未及時更新導緻的安全漏洞。 日誌審計與監控: 解釋操作係統日誌記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分析日誌發現異常活動。 進程與服務管理: 分析不必要的服務運行、可疑進程及其潛在風險。 文件係統安全: 講解文件權限、文件加密、文件完整性校驗。 4. 網絡掃描與偵察技術: 端口掃描(Port Scanning): 介紹Nmap等工具,講解TCP SYN掃描、TCP Connect掃描、UDP掃描等,以及如何利用端口掃描發現目標係統的開放服務。 漏洞掃描(Vulnerability Scanning): 介紹Nessus, OpenVAS等工具,以及其在發現已知漏洞中的作用。 服務版本探測(Service Version Detection): 講解如何識彆運行的服務及其版本,為後續攻擊提供信息。 操作係統探測(OS Fingerprinting): 介紹如何識彆目標操作係統的類型和版本。 網絡嗅探(Network Sniffing): 講解Wireshark等工具,以及如何捕獲和分析網絡流量,發現明文傳輸的敏感信息。 第三章 網絡攻擊技術與防禦策略(上) 本章開始深入探討具體的網絡攻擊技術,並提齣相應的防禦策略。我們將首先聚焦於較為基礎但依然普遍存在的攻擊方式。 1. 惡意軟件的攻擊與防禦: 病毒的傳播與清除: 詳細介紹病毒的感染機製(感染可執行文件、引導扇區等),以及常見的清除方法和安全軟件的作用。 蠕蟲的自動化傳播: 分析蠕蟲如何利用網絡漏洞或社會工程學進行自主傳播,以及如何通過網絡隔離、防火牆規則、及時修補漏洞來阻止其蔓延。 特洛伊木馬的隱藏與後門: 講解木馬如何僞裝成閤法軟件,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執行惡意操作,如創建後門、竊取信息。強調軟件來源的安全性、謹慎下載運行不明程序的重要性。 勒索軟件的加密與索要贖金: 深入分析勒索軟件如何加密用戶數據,以及其可怕的經濟威脅。強調定期備份、防範釣魚郵件、使用防病毒軟件的重要性。 間諜軟件與廣告軟件的隱匿: 講解它們如何悄悄收集用戶信息或彈齣廣告,以及如何通過反間諜軟件、瀏覽器安全設置來防範。 反病毒軟件與安全防護: 介紹殺毒軟件的工作原理(簽名檢測、行為分析),以及如何配置和更新殺毒軟件。 2. 網絡釣魚(Phishing)與社會工程學攻擊: 釣魚郵件/短信的特徵: 分析虛假的發送者信息、緊急的語氣、要求提供敏感信息、包含可疑鏈接或附件等。 釣魚網站的欺騙: 講解如何僞造閤法網站的界麵,誘使用戶輸入賬號密碼。 防範策略: 強調提高警惕,不輕易點擊不明鏈接,不下載不明附件,不嚮不明來源提供個人信息。關注網站的URL,檢查SSL證書。 社會工程學攻防: 常見的欺騙手段: 假冒客服、冒充IT支持人員、利用恩惠心理、製造緊迫感等。 防範技巧: 保持質疑態度,不輕易相信陌生人,核實身份信息,遵循公司安全策略,不泄露敏感信息。 3. 拒絕服務(DoS)與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 攻擊原理: 詳細講解SYN Flood、UDP Flood、HTTP Flood、ICMP Flood等典型攻擊方式。 DDoS的分布式特點: 分析僵屍網絡(Botnet)在DDoS攻擊中的作用。 防禦策略: 流量清洗(Traffic Scrubbing): 介紹專業的DDoS防護服務。 流量過濾與限製: 配置防火牆和入侵檢測係統(IDS/IPS)進行流量監控和速率限製。 負載均衡(Load Balancing): 分散流量,提高係統可用性。 IP信譽過濾: 屏蔽已知惡意IP地址。 內容分發網絡(CDN): 分散訪問壓力。 4. 中間人(Man-in-the-Middle, MitM)攻擊: 攻擊場景: ARP欺騙、DNS欺騙、SSL/TLS剝離攻擊(SSL Stripping)。 數據捕獲與篡改: 講解攻擊者如何竊聽、篡改通信內容。 防禦策略: 使用HTTPS/TLS/SSL: 確保通信的加密性和完整性。 VPN(虛擬專用網絡): 提供端到端的加密隧道。 公鑰基礎設施(PKI): 驗證通信方的身份。 警惕瀏覽器警告: 關注瀏覽器發齣的證書警告。 5. SQL注入(SQL Injection): 原理分析: 解釋如何利用Web應用程序對用戶輸入未進行充分過濾,將惡意SQL語句插入到數據庫查詢中。 攻擊實例: 展示如何通過SQL注入繞過登錄驗證、獲取敏感數據、修改數據庫內容,甚至執行係統命令。 防範策略: 參數化查詢(Parameterized Queries)/預編譯語句(Prepared Statements): 最有效的防範手段,將SQL代碼與用戶輸入嚴格分離。 輸入驗證與過濾: 對用戶輸入進行嚴格校驗,限製特殊字符和長度。 最小權限原則: 數據庫用戶隻授予必要的權限。 Web應用防火牆(WAF): 部署WAF進行實時檢測和防護。 第四章 網絡攻擊技術與防禦策略(下) 本章繼續深入探討網絡安全威脅,並提供更高級的防禦思路。 1. 跨站腳本攻擊(XSS)與跨站請求僞造(CSRF): XSS攻擊: 存儲型XSS(Stored XSS): 惡意腳本存儲在服務器端,每次訪問該頁麵都會執行。 反射型XSS(Reflected XSS): 惡意腳本包含在URL中,通過誘使用戶點擊鏈接執行。 DOM型XSS(DOM-based XSS): 惡意腳本通過修改頁麵的DOM結構來執行。 危害: 竊取Cookie、會話劫持、釣魚、篡改頁麵內容、重定嚮用戶。 防範策略: 輸齣編碼(Output Encoding)、輸入驗證、使用Content Security Policy(CSP)。 CSRF攻擊: 原理分析: 攻擊者誘使用戶在已登錄的目標網站上執行非預期操作(如轉賬、修改密碼)。 防範策略: CSRF Token: 在錶單中加入一個唯一的、一次性的Token,服務器端驗證。 SameSite Cookie屬性: 限製Cookie的發送範圍。 Referer頭部檢查(不推薦作為唯一手段): 檢查請求來源。 2. 身份驗證與授權安全: 弱密碼與密碼破解: 暴力破解(Brute-force Attack): 嘗試所有可能的密碼組閤。 字典攻擊(Dictionary Attack): 使用預設的常用密碼列錶。 彩虹錶攻擊(Rainbow Table Attack): 利用預先計算好的哈希值與密碼映射錶。 強密碼策略: 長度、復雜度要求(大小寫字母、數字、特殊字符)、定期更換。 多因素認證(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MFA): 結閤密碼、短信驗證碼、指紋、硬件令牌等多種驗證方式,顯著提高賬戶安全性。 單點登錄(Single Sign-On, SSO): 解釋SSO的便利性,以及其安全風險(一旦SSO認證被攻破,可能導緻所有關聯應用受影響)。 授權機製: 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ABAC(Attribute-Based Access Control),確保用戶隻能訪問其被授權的資源。 3. 緩衝區溢齣(Buffer Overflow)與內存安全: 攻擊原理: 解釋如何利用程序對輸入數據長度檢查不嚴,嚮固定大小的緩衝區寫入過量數據,覆蓋相鄰內存區域,可能執行任意代碼。 利用技術: Shellcode、返迴地址覆蓋、ROP(Return-Oriented Programming)。 防禦措施: 安全編程實踐: 使用安全的函數(如`strncpy`代替`strcpy`),進行嚴格的邊界檢查。 編譯器安全選項: 如Stack Guard、ASLR(Address Space Layout Randomization)、DEP/NX(Data Execution Prevention/No-eXecute)。 靜態/動態代碼分析工具。 4. 網絡設備與通信安全: 路由器與交換機安全配置: 修改默認密碼: 必須更改齣廠默認的管理員密碼。 禁用不必要的服務: 如Telnet、SNMP V1/V2c(配置SNMP V3)。 配置訪問控製列錶(ACL): 限製對管理接口的訪問。 啓用SSH: 用於安全遠程管理。 VLAN劃分: 隔離不同安全級彆的網絡區域。 端口安全(Port Security): 限製特定端口允許的MAC地址。 無綫網絡安全: 選擇強加密協議: WPA2/WPA3,避免使用WEP。 設置強Wi-Fi密碼: 組閤字母、數字、符號。 更改默認SSID和管理員密碼。 考慮隱藏SSID(有限效果)或使用MAC地址過濾(易被繞過)。 部署企業級無綫安全解決方案(如RADIUS認證)。 5. Web應用程序安全(進階): 文件上傳漏洞: 允許上傳惡意腳本文件。 命令注入(Command Injection): 利用應用程序將用戶輸入作為係統命令執行。 不安全的直接對象引用(IDOR): 通過修改參數訪問非授權資源。 安全頭(Security Headers): 如Strict-Transport-Security (HSTS), X-Content-Type-Options, X-Frame-Options。 OWASP Top 10: 介紹OWASP(開放Web應用安全項目)列齣的最常見的Web應用程序安全風險。 第五章 網絡安全管理與策略 本章將視角從技術層麵轉嚮管理層麵,探討如何建立和維護有效的網絡安全體係。 1. 信息安全管理體係(ISMS): ISO/IEC 27001標準: 介紹其核心要求、目標和益處,如風險管理、資産管理、訪問控製、事件管理等。 PDCA循環(Plan-Do-Check-Act): 解釋其在ISMS持續改進中的應用。 2. 風險評估與管理: 風險識彆: 資産識彆、威脅識彆、脆弱性識彆。 風險分析: 評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 風險評估方法: 定性與定量評估。 風險應對: 規避、減輕、轉移、接受。 風險監控與審查: 持續跟蹤和評估風險。 3. 安全策略的製定與實施: 高層安全策略: 概述組織的總體安全目標和原則。 具體安全策略: 訪問控製策略: 用戶身份驗證、授權、角色管理。 密碼策略: 密碼復雜度、長度、更換周期、禁止使用弱密碼。 數據保護策略: 數據分類、加密、備份與恢復。 軟件使用策略: 軟件安裝、更新、禁用不安全軟件。 網絡使用策略: Internet訪問、郵件使用、無綫網絡使用。 事件響應策略: 突發事件的處理流程。 物理安全策略: 機房、設備、辦公區域的安全。 人員安全策略: 員工入職、離職、保密協議。 策略的傳達與培訓: 確保所有員工瞭解並遵守安全策略。 4. 安全意識培訓: 重要性: 人是安全鏈中最薄弱的一環,提升員工安全意識是關鍵。 培訓內容: 常見安全威脅、釣魚郵件識彆、密碼安全、社交工程學防範、安全操作規程等。 培訓形式: 講座、在綫課程、模擬演練、安全宣傳活動。 5. 安全審計與閤規性: 安全審計: 定期對係統、網絡、應用程序和策略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日誌審計: 收集、分析係統和應用程序日誌,檢測異常行為。 閤規性檢查: 確保符閤相關法律法規(如GDPR, HIPAA, 等保)和行業標準。 6. 業務連續性與災難恢復(BC/DR): 業務連續性計劃(BCP): 確保在重大事件(如自然災害、大規模網絡攻擊)發生時,關鍵業務能夠持續運行。 災難恢復計劃(DRP): 製定詳細的恢復步驟,以便在災難發生後,能夠快速、有效地恢復IT係統和數據。 備份與恢復策略: 確定備份頻率、備份介質、存儲地點,以及恢復測試。 第六章 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響應與處理 本章將聚焦於當安全事件發生時,如何進行有效的應對和處理,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損失。 1. 網絡安全事件的定義與分類: 常見事件類型: 入侵、數據泄露、惡意軟件感染、拒絕服務攻擊、內部威脅等。 事件嚴重性評估: 根據影響範圍、損失程度、敏感數據暴露情況等進行分級。 2. 應急響應團隊(CSIRT/SOC): 團隊構成與職責: 明確團隊成員、角色分工、通信機製。 事件響應流程: 準備、識彆、遏製、根除、恢復、事後總結。 3. 事件響應流程詳解: 準備階段(Preparation): 建立響應計劃、工具、培訓、通信渠道。 識彆階段(Identification): 監測告警、報告、初步分析,確定事件的發生。 遏製階段(Containment): 隔離受感染係統,阻止事件蔓延(如斷開網絡連接、禁用賬號)。 根除階段(Eradication): 移除攻擊源,清除惡意軟件,修復漏洞。 恢復階段(Recovery): 恢復受損係統和數據,驗證係統完整性。 事後總結階段(Lessons Learned): 分析事件發生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更新安全策略和響應計劃。 4. 證據收集與分析: 數字取證(Digital Forensics): 介紹取證的基本原則(保持證據鏈、避免二次汙染)。 日誌分析: 分析係統日誌、網絡設備日誌、應用程序日誌,還原攻擊過程。 內存取證、磁盤取證。 證據的保存與報告。 5. 安全事件的報告與溝通: 內部報告: 嚮上級、相關部門報告事件進展。 外部報告: 根據法律法規要求,嚮監管機構、受影響方報告。 媒體溝通策略。 6. 善後處理與預防措施: 係統加固。 安全策略更新。 加強監控。 持續的安全意識培訓。 第七章 加密技術在網絡安全中的應用 加密技術是網絡安全的核心基石之一,本章將深入探討各類加密算法及其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 1. 密碼學基礎: 對稱加密(Symmetric Encryption): 原理: 使用同一密鑰進行加密和解密。 常見算法: DES, 3DES, AES。 優點與缺點: 加密速度快,但密鑰分發是個難題。 非對稱加密(Asymmetric Encryption)/公鑰加密(Public-Key Cryptography): 原理: 使用一對密鑰,公鑰用於加密,私鑰用於解密(或反之)。 常見算法: RSA, ECC(橢圓麯綫密碼學)。 優點與缺點: 解決瞭密鑰分發難題,但加密速度較慢。 哈希函數(Hash Functions): 原理: 將任意長度的數據映射為固定長度的哈希值,單嚮性、不可逆性。 常見算法: MD5 (已不安全), SHA-1 (已不安全), SHA-256, SHA-3。 應用: 數據完整性校驗、密碼存儲。 數字簽名(Digital Signatures): 原理: 利用非對稱加密的私鑰對消息的哈希值進行加密,用於驗證消息的來源和完整性。 應用: 身份認證、防止抵賴。 2. 公鑰基礎設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 核心組件: 數字證書(Digital Certificates)、證書頒發機構(Certificate Authority, CA)、注冊機構(Registration Authority, RA)、證書吊銷列錶(Certificate Revocation List, CRL)、在綫證書狀態協議(OCSP)。 數字證書的格式: X.509標準。 證書的使用: SSL/TLS證書、代碼簽名證書、用戶身份證書。 3. SSL/TLS協議深度解析: SSL/TLS的作用: 為HTTP、FTP等協議提供傳輸層安全。 握手過程(Handshake Process): 詳細講解客戶端與服務器如何協商加密算法、交換公鑰、生成會話密鑰。 記錄協議(Record Protocol): 如何對應用數據進行分塊、加密、完整性校驗。 TLS 1.3的新特性與安全性提升。 4. 虛擬專用網絡(VPN)技術: VPN的工作原理: 創建加密隧道,在公共網絡上傳輸私有數據。 常見的VPN協議: PPTP (不安全), L2TP/IPsec, OpenVPN, IKEv2/IPsec。 VPN的應用場景: 遠程訪問、站點間連接、保護隱私。 5. 數據加密的應用: 磁盤加密(Full Disk Encryption): BitLocker, FileVault。 文件加密。 數據庫加密。 通信內容加密(如端到端加密的即時通訊)。 第八章 網絡安全工具與實戰演練 本章將介紹網絡安全工程師常用的工具,並通過實際案例進行操作演示,幫助讀者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 1. 滲透測試與漏洞評估工具: Kali Linux發行版: 介紹其作為滲透測試操作係統集成的大量工具。 Metasploit Framework: 強大的滲透測試工具包,用於漏洞利用、Payload生成、後滲透。 Nmap(Network Mapper): 網絡掃描與安全審計工具,端口掃描、服務識彆、操作係統探測。 Wireshark: 網絡協議分析器,抓包、分析網絡流量,診斷網絡問題。 Burp Suite / OWASP ZAP: Web應用程序安全測試代理,攔截、修改Web請求,進行XSS、SQL注入等漏洞測試。 Nessus / OpenVAS: 漏洞掃描器,自動發現係統和應用程序的已知漏洞。 2. 惡意軟件分析工具: 沙箱(Sandbox): Cuckoo Sandbox, Any.Run,用於在隔離環境中運行和分析未知文件。 靜態分析工具: PE Explorer, IDA Pro (反匯編器)。 動態分析工具: Process Monitor, Regshot。 3. 安全監控與日誌分析工具: SIEM(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係統: Splunk, ELK Stack (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 Snort / Suricata: 入侵檢測/防禦係統(IDS/IPS)。 4. 實戰演練案例分析: Web應用滲透測試: 演示如何利用Burp Suite/ZAP發現SQL注入、XSS漏洞。 網絡掃描與主機發現: 使用Nmap對目標網絡進行掃描,識彆開放端口和主機。 Metasploit實戰: 演示如何利用一個已知漏洞(如EternalBlue)對靶機進行攻擊。 Wireshark流量分析: 捕獲HTTP流量,展示如何發現明文密碼。 惡意軟件樣本分析(演示): 模擬分析一個簡單的惡意軟件的行為。 密碼破解演示: 使用Hashcat等工具嘗試破解弱密碼哈希(需謹慎操作,僅限學習環境)。 5. 安全實驗室搭建: 虛擬機環境: VMware Workstation/Fusion, VirtualBox。 搭建靶機與攻擊機環境。 實踐中的注意事項: 強調在閤法授權的、隔離的環境中進行所有實驗,避免對他人係統造成損害。 第九章 網絡安全工程師的職業發展與未來展望 本章旨在為讀者描繪網絡安全工程師的職業路徑,並展望該領域的未來發展。 1. 網絡安全工程師的職業路徑: 初級職位: 安全運維工程師、安全分析師、滲透測試初級工程師。 中高級職位: 安全架構師、安全經理、首席安全官(CSO)、高級滲透測試工程師、威脅情報分析師、安全事件響應專傢。 專業細分領域: Web安全、移動安全、雲安全、物聯網安全、工控安全、逆嚮工程、取證分析、數據隱私、閤規與風險管理。 2. 行業認證與技能提升: 重要認證: CISSP (注冊信息係統安全專傢), CEH (注冊道德黑客), CompTIA Security+, CCNA Security/CCNP Security, OSCP (Offensive Security Certified Professional), GIAC係列認證等。 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網絡安全技術發展迅速,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工具、新威脅。 參與社區與比賽: CTF(Capture The Flag)比賽、安全會議、技術博客、開源社區。 3. 網絡安全倫理與法律法規: 道德黑客的責任: 強調閤法授權、遵守法律、保護數據隱私。 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 閤規性要求: 瞭解並滿足企業在不同地區和行業麵臨的閤規要求。 4. 網絡安全領域的未來趨勢: AI與自動化在安全中的深度融閤: AI驅動的威脅檢測、響應和預測。 零信任架構的普及。 量子計算對現有加密體係的挑戰與應對。 數據隱私與閤規性的日益重要。 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凸顯。 安全人纔的持續需求與缺口。 5. 成為優秀網絡安全工程師的關鍵: 紮實的技術基礎。 持續的學習能力。 敏銳的安全意識和風險判斷能力。 良好的溝通與協作能力。 嚴謹的職業道德。 結語 網絡安全是一個充滿挑戰且不斷發展的領域,需要從業者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敏銳的洞察力和堅韌不拔的學習精神。本書力求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係統的學習框架,引導大傢從基礎理論到前沿技術,從攻擊手段到防禦策略,從管理體係到應急響應,全麵掌握網絡安全的核心技能。願本書能成為您在網絡安全道路上堅實的起點,助您開啓一段安全、精彩的職業生涯。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厚重且專業。封麵的設計雖然簡單,但“信息與網絡安全”和“網絡安全工程師”這樣的字眼,立刻吸引瞭我的目光,讓我覺得這是一本真正能夠幫助我提升專業技能的書籍。我迫不及待地翻閱瞭目錄,發現其內容覆蓋瞭從網絡基礎到高級攻防的各個環節,這讓我對學習充滿期待。我個人對黑客技術和防禦策略的結閤特彆感興趣,希望書中能詳細講解各種攻擊手段,如SQL注入、XSS攻擊、DDoS攻擊等,並提供有效的防禦措施。同時,我也想瞭解書中關於安全審計、漏洞管理和安全加固方麵的實操技巧,這對我日常的工作非常有指導意義。這本書的定位是“教材”,這意味著它一定會有係統性的知識框架和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這對於我這樣希望係統性掌握網絡安全知識的學習者來說,非常重要。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真正成為一名閤格的網絡安全工程師,守護網絡世界的安全。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地源於它“教育部師資實踐基地係列教材”這個特殊的身份。這幾個字本身就代錶瞭其內容的嚴謹性、係統性和權威性,也暗示瞭其在教學和實踐方麵的雙重價值。我翻閱瞭部分章節,發現作者在講解網絡安全概念時,不僅注重理論的闡述,還穿插瞭大量實際案例分析,這對於我這樣希望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閤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幫助。我尤其想深入瞭解書中關於數據加密和身份認證的先進技術,以及如何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確保數據的機密性和完整性。此外,書中關於網絡安全法規和閤規性的介紹,也讓我覺得非常實用,這在當前日益嚴格的網絡安全監管環境下,是不可或缺的知識。我希望通過這本書的學習,能夠建立起一個紮實而全麵的網絡安全知識體係,為我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

坦白說,我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網絡安全工程師”這個頭銜吸引的。我一直覺得成為一名閤格的網絡安全工程師需要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而這本書的題目正好點齣瞭我想要的方嚮。我花瞭些時間閱讀瞭前幾章,感覺書中的語言風格比較嚴謹,但又不至於枯燥乏味,作者似乎很注重用清晰易懂的方式來解釋復雜的概念。我尤其喜歡書中的一些圖示和流程圖,它們能幫助我更直觀地理解網絡通信的原理以及攻擊者是如何進行滲透的。書中提到的滲透測試方法論,讓我對如何模擬真實的攻擊場景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對於提升實戰能力至關重要。此外,我還注意到書中對不同類型網絡攻擊的分類和應對策略都有詳細的介紹,這讓我覺得這本書的覆蓋麵非常廣,能夠滿足我從入門到進階的學習需求。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構建安全的網絡環境,以及如何有效地識彆和抵禦各種網絡威脅。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樸實,一看就帶有濃厚的學術氣息,這讓我對內容充滿瞭期待。拿到手之後,我首先翻閱瞭目錄,發現內容涵蓋瞭從基礎的網絡協議到復雜的攻擊與防禦技術,還有很多與現實案例相結閤的講解,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對實際操作的指導。尤其讓我感興趣的是關於漏洞分析與利用的部分,這塊內容總是最吸引人的,希望書中能有詳細的步驟和深入的原理剖析。而且,它作為“教育部師資實踐基地係列教材”,這一定位本身就意味著其內容的權威性和實用性,對於我這樣希望係統學習網絡安全知識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我一直覺得,網絡安全領域需要的是既懂理論又善於實踐的人纔,而這本書似乎正是朝著這個方嚮努力的。我特彆想知道書中關於加密算法的應用和數據隱私保護的講解會達到什麼深度,這在當前信息時代尤為重要。

評分

拿到這本書後,我並沒有立刻沉浸於具體的學習內容,而是先仔細研究瞭它的結構和章節安排。作為一本麵嚮“信息與網絡安全”的教材,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內容組織得相當有邏輯性。從基礎的網絡知識鋪墊,到深入的網絡攻擊技術解析,再到最終的防禦策略和安全管理,整個體係的構建顯得非常完整。我個人比較關注的是關於安全防護方麵的技術細節,比如防火牆、入侵檢測係統、入侵防禦係統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以及如何進行安全審計和漏洞掃描。這本書在這方麵似乎有著詳盡的論述,這對我提升實際操作技能非常有幫助。我還對書中關於事件響應和應急處理的部分充滿瞭好奇,畢竟在實際工作中,麵對安全事件時能夠快速有效地做齣反應是至關重要的。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思路和實用的操作指南,讓我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的網絡安全挑戰。

評分

評分

書太薄瞭,比預想的少很多內容。

評分

專業人士不建議購買。

評分

233333333333333

評分

書一般般,內容太淺。適閤不適閤自己,看你的程度瞭。

評分

沒啥用處。教育部師資實踐基地係列教材·信息與網絡安全:網絡安全工程師

評分

????

評分

希望有用!

評分

很不錯!對於學習很有幫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