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原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现代通信原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新民 等 编
图书标签:
  • 通信原理
  • 现代通信
  • 信号与系统
  • 信息论
  • 无线通信
  • 数字通信
  • 通信工程
  • 高等教育
  • 教材
  • 规划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42621
版次:2
商品编码:1106294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26
字数:6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通信原理(第2版)》以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以通信系统的模型为主线,讲述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系统性能的分析方法,包括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并以数字通信系统为主。主要介绍信号设计、编码、调制等基本理论和噪声分析方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通信原理(第2版)》共分12章,包括:绪论、确定信号分析、随机信号与噪声分析、信号设计导论、幅度调制系统、角度调制系统、信源编码、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载波传输系统、差错控制编码、同步原理及通信网等。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通信原理(第2版)》的特点是概念清楚、内容全面、自成体系、便于自学。既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又力图反映通信技术的一些新发展。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信息工程、通信与电子类专业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1.2 信息、信息量与信道容量公式
1.2.1 消息、信号与信息
1.2.2 信息量
1.2.3 平均信息量
1.2.4 香农信道容量公式
1.3 通信系统模型
1.3.1 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1.3.2 通信系统的分类
1.3.3 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
1.4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4.1 有效性
1.4.2 可靠性
习题

第二章 确定信号分析
2.1 信号的正交展开与频谱分析
2.1.1 信号的正交展开
2.1.2 信号的频谱分析
2.2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2.2.1 能量信号与能量谱密度函数
2.2.2 功率信号与功率谱密度函数
2.3 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函数
2.3.1 能量信号的相关函数
2.3.2 能量信号的相关定理
2.3.3 功率信号的相关函数
2.4 窄带系统与窄带信号分析
2.4.1 一般方法——傅里叶逆变换法
2.4.2 解析法——等效低通网络函数法
2.5 信号带宽
2.6 复数信号与时域希尔伯特(HiIbert)变换,
2.6.1 复数信号的定义
2.6.2 复数信号的实部与虚部及希尔伯特变换
2.6.3 实时间信号的复指数表示与解析信号表示
2.6.4 窄带实时间信号自相关函数的复数化求解
习题

第三章 随机信号与噪声分析
3.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3.2 随机过程的统计描述
3.2.1 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函数
3.2.2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3.3 平稳随机过程
3.3.1 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及其含义
3.3.2 平稳随机过程的一维与二维概率密度函数
3.3.3 平稳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3.3.4 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的性质
3.3.5 平稳随机过程的各态历经性(遍历性)
3.4 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的关系——维纳一欣钦定理
3.5 两个随机过程之间的统计联系
3.5.1 联合分布函数与联合概率密度函数
3.5.2 互相关函数
3.5.3 互谱密度函数
3.6 正态随机过程
3.6.1 正态随机过程的定义
3.6.2 正态随机过程的性质
3.7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3.8 白噪声、散弹噪声与热噪声
3.9 白色随机过程通过窄带线性系统——窄带噪声
3.10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的统计特性
习题

第四章 信号设计导论
4.1 信号与信号设计
4.1.1 信号设计的基本概念
4.1.2 信号设计的基本原则
4.2 匹配滤波器
4.2.1 匹配滤波器的传输函数
4.2.2 匹配滤波器的输出响应’
4.2.3 输入为非白噪声时匹配滤波器的传输特性
4.3 信号单元的相关函数
4.3.1 信号单元
4.3.2 波形信号单元的相关函数
4.3.3 序列信号单元的相关函数
4.4 鸟声信号单元
4.4.1 鸟声信号的时域表示
4.4.2 鸟声信号的频谱
4.4.3 鸟声信号单元的自相关函数
4.5 巴克(Barker)序列
4.5.1 巴克序列及其自相关函数
4.5.2 巴克序列的演变
4.5.3 巴克序列的检测问题
4.6 m序列信号单元
4.6.1 m序列的产生
4.6.2 特征多项式与序列多项式
4.6.3 m序列的产生条件
4.6.4 m序列信号单元的性质
4.6.5 Gold序列
4.6.6 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M序列
4.6.7 m序列的应用
4.7 超正交单纯码与阿达玛(Hadarmarcl)矩阵
4.7.1 超正交单纯码
4.7.2 阿达玛矩阵日
习题

第五章 标准幅度系统
5.1 引言
5.2 标准幅度调制(AM)
5.2.1 AM信号的时域与频域表示
5.2.2 AM信号的解调
5.2.3 AM信号的功率分布与调制效率
5.3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DsB)
5.3.1 DSB信号的时域表示
5.3.2 DSB信号的频域表示
5.3.3 DSB信号的解调
5.4 单边带调制(ssB)
5.4.1 SSB信号产生模型与已调信号频谱
5.4.2 SSB信号的解调
5.4.3 SSB信号的日寸域波形
5.5 残留边带调制(VsB)
5.5.1 VSB信号产生模型
5.5.2 VSB信号的解调
5.6 幅度调制系统的一般模型
5.6.1 幅度调制信号产生的一般模型
5.6.2 SSB调制模型
5.6.3 VSB调制模型
5.7 幅度调制信号解调的一般模型
5.7.1 同步解调
5.7.2 包络解调
5.8 幅度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
第六章 角度调制系统
第七章 信源编码
第八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第九章 数字载波传输系统
第十章 差错控制编码
第十一章 同步原理
第十二章 通信网
附录
附录A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及常用博氏变换对
附录B 误差函数表
附录C 英文缩略词
参考资料
《信号处理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且深入的信号处理基础知识体系。信号处理是现代工程和科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它渗透于通信、音频、图像、医疗、金融以及工业控制等几乎所有学科。理解并掌握信号处理的原理,是应对和解决现代科技挑战、推动技术创新的基石。 全书共分为十六章,从最基础的信号和系统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各种经典和现代的信号处理技术。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逻辑严谨、体系完整的学习路径,既能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也能为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第一部分:信号与系统基础 第一章:信号概述 本章将详细介绍信号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的定义、分类(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等)。我们将探讨信号的数学表示方法,如波形描述、数学函数表示(指数信号、正弦信号、方波、脉冲信号、阶跃信号等)。此外,还会引入信号的基本运算,如加法、乘法、时移、尺度变换、翻转等,并讲解这些运算对信号特性的影响。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结合图示和实例,展示不同类型信号的特性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体现。 第二章:系统概述 系统是信号处理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本章将深入探讨系统的定义、分类(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与时变系统,因果系统与非因果系统,稳定系统与不稳定系统等)。我们将重点介绍线性时不变(LTI)系统的特性,因为它们在信号处理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书将通过多种方式来描述系统,包括微分方程、差分方程以及卷积。通过对不同系统特性的深入分析,读者将能够理解系统如何改变输入信号的特性,以及如何根据系统类型来设计和分析信号处理算法。 第三章:卷积和冲激响应 卷积是LTI系统分析的核心数学工具。本章将详细阐述一维卷积的定义、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计算方法。对于连续时间LTI系统,我们将介绍冲激响应的概念,并解释它是如何表征一个LTI系统的。通过冲激响应,我们可以预测系统对任何输入信号的响应。对于离散时间LTI系统,我们将介绍离散卷积和离散冲激响应。本书将通过大量的计算示例和图形化解释,帮助读者透彻理解卷积的计算过程及其物理意义。 第二部分:时域分析与傅里叶变换 第四章:傅里叶级数 当信号是周期性的时候,傅里叶级数提供了一种将信号分解为一系列正弦和余弦分量的强大方法。本章将详细介绍傅里叶级数的指数形式和三角形式,并推导其系数的计算公式。我们将探讨周期信号的频谱特性,即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能量分布。此外,还将讨论傅里叶级数在信号表示和分析中的应用,例如谐波分析。 第五章: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变换是傅里叶级数在非周期信号上的推广,它能够将时域信号转换到频域,揭示信号的频率成分。本章将详细介绍傅里叶变换的定义、性质(线性、时移、频率移位、尺度变换、微分、积分、卷积定理、帕塞瓦尔定理等)。我们将计算常见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并深入分析其频域特性。理解傅里叶变换是掌握后续所有频域分析技术的基础。 第六章:傅里叶变换的应用 本章将重点展示傅里叶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我们将探讨傅里叶变换在信号滤波中的作用,如何利用频域特性来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或提取特定频率成分。此外,还将介绍傅里叶变换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如调制和解调。通过实例分析,读者将能够直观地理解傅里叶变换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工程问题。 第三部分: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 第七章:采样定理 数字信号处理的核心在于将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而采样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本章将详细介绍采样定理(奈奎斯特-香农采样定理),阐述采样频率与原始信号最高频率之间的关系,以及欠采样和过采样的后果。我们将讨论理想采样和实际采样之间的差异,并引入采样函数的概念。理解采样定理是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前提。 第八章: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 DTFT是傅里叶变换在离散时间信号上的对应。本章将介绍DTFT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与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我们将计算常见离散时间信号的DTFT,并分析其频谱特性。DTFT对于理解离散信号在频域的行为至关重要。 第九章: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在计算机中,我们无法直接计算连续的DTFT,因此需要引入DFT。DFT是对DTFT在一个有限区间上的离散化。本章将详细介绍DFT的定义、性质,以及其与DTFT和傅里叶级数的关系。我们将讨论DFT的计算方法,并为后续引入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打下基础。 第十章: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FFT是DFT的一种高效计算算法,极大地降低了DFT的计算复杂度,使得大规模的数字信号处理成为可能。本章将介绍FFT的基本思想,并重点讲解一些经典的FFT算法,如蝶形运算和按时间抽取的FFT算法。我们将分析FFT的计算量,并与其直接计算DFT的复杂度进行对比。 第四部分:滤波器设计与应用 第十一章:模拟滤波器 滤波器是信号处理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用于选择性地通过或阻止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本章将介绍模拟滤波器的基本概念,包括滤波器类型(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和滤波器特性(通带、阻带、截止频率、滚降)。我们将讲解几种经典的模拟滤波器设计方法,如巴特沃斯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和贝塞尔滤波器,并介绍它们的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特点。 第十二章:数字滤波器概述 数字滤波器是用于处理离散时间信号的滤波器。本章将介绍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并将其与模拟滤波器进行对比。我们将重点介绍两种主要的数字滤波器类型: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和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我们将初步探讨它们的结构、优缺点以及设计思路。 第十三章:FIR滤波器设计 FIR滤波器具有零相位失真等优点,在许多应用中是首选。本章将详细介绍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包括窗函数法(矩形窗、汉明窗、汉宁窗、巴lett窗、凯泽窗等)和频率采样法。我们将分析不同窗函数的特性如何影响滤波器的幅频响应,并提供具体的工程设计步骤。 第十四章:IIR滤波器设计 IIR滤波器能够用较低的阶数实现更陡峭的频率选择性。本章将介绍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冲激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这些方法将模拟滤波器设计映射到数字滤波器设计。我们将解释如何根据已设计的模拟滤波器来获得相应的IIR数字滤波器,并讨论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第五部分:其他重要信号处理技术 第十五章:随机信号与噪声 现实世界中的许多信号都带有随机性,并且经常伴随着噪声。本章将介绍随机信号的基本概念,如概率密度函数、均值、方差、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我们将探讨噪声的类型(如白噪声、高斯噪声)及其特性,并研究如何使用信号处理技术来抑制噪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 第十六章:自适应信号处理 自适应信号处理是指能够根据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自动调整其参数的信号处理系统。本章将介绍自适应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包括最小均方误差(LMS)算法和递归最小均方(RLS)算法。我们将探讨自适应滤波器在噪声消除、均衡和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本书的编写风格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大量的例题、图解和习题,力求使读者在掌握抽象数学概念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其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希望本书能够成为读者深入探索信号处理世界的得力助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外观给我一种非常“稳”的感觉,厚实而有质感,封面的设计也透着一股严谨的气息。我是一名在校的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我的“启蒙导师”。我仔细查看了目录,发现它几乎涵盖了通信原理的所有核心内容,从信号的产生、传输到接收,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噪声”和“失真”的章节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理解这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如何影响通信质量的,以及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抗它们。我猜想书中会运用大量的数学工具和模型来解释这些复杂的概念,这对于我提升自己的数学建模和分析能力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这些学习通信的学生提供了一套扎实、系统的学习资料。

评分

坦白讲,我购买这本书的时候,对它的具体内容并没有非常明确的预期,更多的是一种职业习惯使然。作为一名在通信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即使是最新技术的开发,也离不开对通信原理的深刻理解。我翻阅了目录,看到一些熟悉的术语,比如“傅里叶变换”、“编码”、“调制”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但我也注意到了一些我可能不太熟悉的章节,这让我有些跃跃欲试,希望能从中汲取新的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本书的厚度表明它内容相当详实,我猜测它会深入讲解一些原理,甚至包括一些数学推导的细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回顾和巩固那些可能被日常工作所淡忘的基础知识,同时也为我提供一些新的视角来看待目前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评分

刚拿到这本《现代通信原理(第2版)》,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它的“分量”。书本的纸质优良,印刷清晰,无论是文字还是图表,都显得非常专业。我作为一个对通信技术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一直想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现代通信原理的书籍,而这本教材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我翻阅了一下目录,发现它涵盖了非常广泛的议题,从基本的信号处理到高级的调制解调技术,再到纠错编码等等,内容相当全面。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对“多用户通信”和“无线通信的物理层”有深入的讲解,因为这些是当前通信技术发展热点。我猜测这本书会包含大量的理论推导和数学公式,这对于我理解背后的原理非常重要。这本书不仅仅是为学生设计的,对于希望深入了解通信技术的人来说,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评分

这本《现代通信原理(第2版)》给我一种“厚积薄发”的感觉。书的装帧非常讲究,封面的设计既有现代感又不失学术的庄重。我注意到它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这足以证明其学术价值和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我粗略翻阅了一下目录,发现它覆盖了通信原理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信号与系统,到复杂的编码与解码,再到无线通信的奥秘,几乎无所不包。我特别期待的是其中关于“信息传输”和“信道特性”的章节,这些是理解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我猜测书中会用大量的数学公式和图表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这对于我这样需要深入理解原理的读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现代通信技术的框架。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字体清晰,一看就是一本严肃认真的学术著作。拿到手中,沉甸甸的分量感立刻显现,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印刷细节都透露着出版方的严谨态度。作为一名通信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对“现代通信原理”这个领域充满好奇,而这本教材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探索的窗户。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从目录结构来看,它涵盖了从基础的信号理论到前沿的通信技术,脉络清晰,逻辑严谨,这让我对即将开始的学习之旅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信息论的部分,希望能够从中 get 到一些精妙的数学推导和深刻的理论洞察。同时,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比如5G、物联网等,也是我比较看重的一点,毕竟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的关键。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扎实、内容丰富,相信它会成为我学习路上的得力助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