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员实用手册》第三版共二十六章,内容分四部分:(1)化验室基础包括:基本常数与化合物的物理化学常数;化验室建设、安全与管理、常用仪器设备、实验用水、化学试剂;计量单位及其换算;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溶液配制、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中质量保证。(2)化学分析包括:各种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制备与保存方法;物质的分离、纯化与富集方法;常用常数的测定方法;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定性分析、重量分析、滴定分析与非水滴定。(3)仪器分析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子荧光光谱;原子发射、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色层分析与电泳分析;气相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色谱与超临界流体色谱;电化学分析;质谱分析;流动注射法等。(4)计算机在分析化学与实验仪器及其写作科技文章中的应用;着重介绍在科技文件创建、绘制电子表格、编辑公式计算、绘画有机物结构式及实验仪器图、制作演示文稿等计算机实用技术;科技文献、标准文献、化学化工与分析化学等信息资源的网络检索及其工具;科技报告与科学论文写作简介。
《化验员实用手册(第3版)》提供了大量、必需、较新、实用的常数、数据与分析方法,同时,给化验人员介绍了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化验员实用手册(第3版)》是一部内容丰富、具体实用、综合性的手册,为具有职高、大专院校以上文化水平各行业(包括化工、冶金、地质、材料、农林、石油、食品、环保、卫生、轻工等)的化验人员与化验室必备书籍,同时对化学有关的大专院校师生、科研人员也很实用。
电冰箱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①搬动电冰箱时,倾斜度不得超过45。,放置地点要干净,放置水平、稳定,离墙不少于10cm,以保持空气流通,有效地冷却冷凝器。冰箱要远离热源,避免阳光直射。新买冰箱放好后旋松压缩机的紧固螺栓,使减震垫能起减震作用。
②电冰箱要有独立电源插座,电源不能日夜拉闸,要保证冰箱的连续运行,电源线容量必须大于5A,熔断器容量不得超过2~3A。
③新冰箱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外观与附件。通电后,开关箱门时,照明灯能自动开闭。检查温度调节旋钮是否有效,化霜器是否正常。一切正常后,通电试运转30min,如果冷冻室已经结霜,背后的冷凝器发热,表明运转正常。
④可根据需要调节箱内温度,一次不可调动过大,应分次调节。一次调节后,须等待自动控制器自停、自开多次,箱内温度稳定。若仍不能达到需要的温度再进行第二次调节。
⑤蒸发器结有冰霜较厚时需要化霜,按化霜按钮即可。当霜化完后,控制器会自动接通电源,机器继续开启运行。现今市场上不少冰箱有自动化霜功能。
⑥箱内物品不宜存放过满,使冷空气在箱内可以流通,保持温度均匀。
⑦使用中尽量减少开门次数,且不要存入尚热的物品。
⑧强酸、强碱及腐蚀性物品必须密封后放人,有强烈气味的物品必须用塑料薄膜包后放入,以防污染。如果存放少量易挥发的有机溶剂配制的溶液,必须封闭严密,以免溶剂挥发,因开关箱门、照明灯打火可能引起燃烧、爆炸事故。
⑨冰箱要保持清洁,可用软布蘸中性洗涤剂擦洗,再用干布擦净。绝不可用水冲洗及用有机溶剂擦洗。若冰箱后面的冷凝器上尘土太多,影响散热,停电后可用皮老虎鼓气吹去。
⑩化验室冰箱绝不可放食用食物。
2.空气调节器
空气调节器简称空调,可用在小范围内调节温度、排除湿气、循环和过滤室内空气,提供一个较舒适的气候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常的空气调节器有制冷、制热、滤清空气等功能。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挺有意思的,封面用的是那种磨砂质感的纸张,拿在手里不容易滑落,而且耐磨损,这对于经常需要带进实验室或者车间的朋友来说确实很贴心。内页的纸张选择也挺考究,不是那种反光刺眼的亮白,而是偏向于柔和的米白,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不容易疲劳,这点对于需要大量阅读技术资料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不过,我个人感觉字体排版上可以再优化一下,有些图表的标注和正文的间距处理得略显拥挤,尤其是在涉及复杂的化学结构式或者流程图示的时候,有时候需要眯着眼才能看清细节。另外,这本书的尺寸适中,方便放入实验外套的口袋或者工具包里,这点倒是很实用,比起那些动辄超大开本的工具书,这本书的便携性高了不少。总的来说,从物理层面上看,这是一本看得出制作者用心了的工具书,细节处理上虽然有些小瑕疵,但整体的实用性和耐用性是值得肯定的。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末尾设置的“快速参考卡”摘要,那种设计真的省去了翻阅全文的麻烦,对于现场操作人员来说,效率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其内容的权威性和时效性。我注意到其中引用的许多标准和规范,都明显标注了最新的国家或国际标准号,这对于确保我们出具的检测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和行业认可度至关重要。看得出来,编撰团队在信息更新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避免了“手头的老黄历”问题。例如,在环境监测类别的重金属分析部分,它详细对比了旧版和新版标准对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要求的变化,并给出了相应的操作调整建议,这种前瞻性的指导非常宝贵。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尽管文本内容很扎实,但由于篇幅限制,某些复杂仪器的内部工作原理介绍得相对简略,更多的是停留在“如何操作”层面,而非“为什么这样操作”的深层剖析。对于那些希望深挖理论基础的读者,可能还需要额外查阅更偏向学术的专著。但换个角度想,一本“实用手册”把最关键的操作和规范做到位,也算功德圆满,毕竟,实验室里最需要的还是稳定可靠的操作指南。
评分从学习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务实和直接,没有过多的文学修饰或冗长的铺垫,直奔主题,非常符合技术工具书的调性。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化验员在给你耳提面命,句式短小精悍,多采用祈使句和陈述句,强调“必须”、“应该”、“避免”等操作性词汇。这使得信息传递的效率极高,你在紧急情况下翻阅时,能快速定位到核心指令。但这种极致的实用性也带来了一个小小的副作用: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完全没有预备知识,初读时可能会觉得内容过于跳跃和“黑话”较多。例如,某些缩写和行业术语没有在第一次出现时进行充分的解释,而是默认读者已经了解。我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在关键术语的首次出现处,增加更友好的注解或者一个统一的术语表,这样对新手小白会更加友好。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为“干活人”量身定做的手册,它牺牲了一定的教学平滑度,换来了极致的操作效率,这一点权衡是相当合理的。
评分这本书的插图和流程图质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优秀。很多技术手册的图示往往是低分辨率的扫描件或者粗糙的线条图,看着费劲。但这本书里的配图清晰度极高,即便是放大查看也毫无模糊感。特别是那个关于色谱柱分离机制的示意图,用多组对比色清晰地展示了不同流动相和固定相组合下的保留时间变化趋势,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理解透彻的几个概念,通过这张图几乎是瞬间领悟的。这种高质量的可视化表达,极大地弥补了纯文字描述的局限性。此外,书中提供的那些表格,如常见干扰物对照表、标准溶液配制指导表等,格式统一,信息密度适中,可以直接打印出来贴在工作台附近使用。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我可能会说,部分老旧仪器的操作界面截图显得有些过时了,毕竟现在很多新设备的操作界面已经转向触摸屏和更现代化的UI设计了,加入一些新设备的界面参考会更贴合当下的工作环境。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结构安排得相当精妙,它不像传统教科书那样从最基础的理论原理层层深入,而是采取了一种“问题驱动”的叙事方式。开头就直接抛出了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几大类常见问题和挑战,然后逐步引导读者去理解和应用相关的检测技术和标准操作流程(SOP)。这种编排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新手的学习门槛,让我这种并非科班出身,但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快速掌握特定分析技能的人,能够迅速找到“对症下药”的方法。特别是其中关于仪器校准和日常维护的章节,描述得细致入微,几乎是手把手教你如何排查那些最让人头疼的“漂移”和“噪声”问题。不过,我认为在某些前沿技术,比如高分辨率质谱或者某些新型光谱分析方法的介绍上,深度略显不足,更侧重于成熟和广泛使用的经典方法,这或许是为了保证手册的普适性,但对于追求尖端技术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略微保守。整体而言,这种以实战为导向的结构设计,大大提升了本书作为一本“手册”的价值。
评分内容清楚,纸感很好。。。
评分通俗易懂,可以借鉴。
评分东西还不错,京东速度就是快!好给开增值税发票,太棒了??!
评分工具书,很全面,很厚的一本
评分长度在5-200个字之间 填写您对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该商品或某功能为您带来的帮助,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最多可输入200字
评分正版
评分内容很全面,适合分析实验室做工具书使用。
评分化验室实用手册 好厚一本 排版单调了些
评分书的质量很好,到货也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