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儒勒·凡爾納海洋三部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套裝共2冊)》是一個溫情激蕩、神秘莫測,因而你不能不讀的故事。格裏那凡爵士拾獲的鯊魚腹中滾齣一個漂流瓶,裏麵有三張被海水侵蝕得殘缺不全的分彆用英文,法文和德文書寫的文字。航海者們分彆把三張紙上所能看清的詞匯翻譯齣來,然後連濛帶猜地用一種語言將這些文字填補全,原來這是一封求救信!是蘇格蘭航海傢格蘭特船長兩年前發齣的求救信。他在一個地方被印第安人抓住,生死不明。於是格裏那凡爵士和他年輕美麗的夫人海倫,還有他們的朋友麥剋那布斯少校、地理學傢巴加內爾教授以及幾位優秀的海員,帶上瞭格蘭特船長兩個堅強勇敢的兒女——瑪麗·格蘭特和羅伯特·格蘭特,乘坐著“鄧肯”號帆船,踏上瞭尋找、解救格蘭特船長的冒險之旅……
“海洋三部麯”是儒勒·凡爾納著名的作品,也是讀者喜愛的作品。也是讀者喜愛的作品。本書為“海洋三部麯”的第一部,此次分上下兩冊齣版,沒有任何刪節;書中配有150幅插圖,是目前譯文全、插圖全的中譯本,收藏價值極高。
作者簡介
儒勒·凡爾納(Verne J.,1828—1905),法國科幻、探險小說傢。1863年齣版第一部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獲得巨大成功,從此一發不可收。儒勒·凡爾納一生共齣版瞭六十六部長篇小說,其中最有影響的作品是“海洋三部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裏》和《神秘島》。
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可分兩大類:一類“在未知的世界中漫遊”,另一類“在已知的世界中漫遊”。他的作品景色壯觀、情節驚險、構思巧妙、想象豐富,在引人人勝的故事中蘊含著鮮明的正義感和廣博的曆史、地理知識,不僅可以激發讀者一往無前的探險精神,培養人們的堅強意誌,還可以豐富人們的科學知識,讓人們感受大自然的廣博和神奇。儒勒·凡爾納的作品影響瞭幾代人,很多被拍成瞭電影,曆演不衰。他也是世界上從十九世紀直至現在最受歡迎的作傢之一。
內頁插圖
目錄
上
上捲
第1章 雙髻鯊
第2章 三封信件
第3章 瑪考姆府
第4章 格裏那凡夫人的建議
第5章 “鄧肯”號起航
第6章 六號艙房的乘客
第7章 巴加內爾的來龍去脈
第8章 “鄧肯”號上又添瞭一個俠肝義膽的人
第9章 麥哲倫海峽
第10章 南緯37′綫
第11章 橫穿智利
第12章 淩空一萬二韆英尺
第13章 從高低岩下來
第14章 天助的一槍
第15章 巴加內爾的西班牙語
第16章 科羅拉多河
第17章 南美大草原
第18章 尋找水源
第19章 紅狼
第20章 阿根廷平原
第21章 獨立堡
第22章 洪水
第23章 像鳥兒一樣地棲息在大樹上
第24章 依然棲息在樹上
第25章 水火無情
第26章 大西洋
中捲
第27章 返迴“鄧肯”號
第28章 雲中山峰
第29章 阿姆斯特丹島
第30章 巴加內爾與少校打賭
第31章 印度洋的怒濤
第32章 百努依角
第33章 一位神秘水手
第34章 到內陸去
下
第35章 維多利亞省
第36章 維邁拉河
第37章 柏剋與斯圖亞特
第38章 墨桑綫
第39章 地理課的一等奬
第40章 亞曆山大山中的金礦
第41章《澳大利亞暨新西蘭報》消息
第42章 一群“怪猴”
第43章 百萬富翁畜牧主
第44章 澳洲的阿爾卑斯山
第45章 急劇變化
第46章 ALAND——ZEALAND
第47章 心急如焚的四天
第48章 艾登城
下捲
第49章 “麥加利”號
第50章 新西蘭的曆史
第51章 新西蘭島上的大屠殺
第52章 暗礁
第53章 臨時水手
第54章 吃人的習俗
第55章 一行人到瞭本該避開的地方
第56章 所在之處的現狀
第57章 往北三十英裏
第58章 民族之江
第59章 道波湖
第60章 酋長的葬禮
第61章 最後關頭
第62章 禁山
第63章 錦囊妙計
第64章 腹背受敵
第65章 “鄧肯”號緣何齣現
第66章 審問
第67章 談判
第68章 黑夜中的呼喚
第69章 塔波爾島
第70章 巴加內爾最後又鬧瞭個笑話
精彩書摘
“絕對沒錯!”麥剋那布斯幫腔道。
“這不是明顯地告訴我們,那些齣事的船員在寫這幾封信的時候,已知道自己要成為印第安人的俘虜瞭?”
“對不起,我親愛的爵士,我想打斷您一下,”巴加內爾終於開腔瞭,“您的判斷,其他的我覺得都很正確,唯獨這最後一點恐怕不太閤理。”
“那您的意思呢?”海倫夫人連忙問道,其他人也都把目光集中到地理學傢身上。
“我的意思是,格蘭特船長在寫這幾封信的時候,已經淪為印第安人的俘虜瞭,”巴加內爾特彆強調地迴答道,“而且,我還得補充一句,關於這一點,這些信說得一清二楚,不容置疑。”
“請您給解釋一下好嗎,先生?”格蘭特小姐請求道。
“這很容易解釋的,親愛的瑪麗。信上的空白,我們不應該理解為‘將被俘於’,而應該理解為‘已被俘於’,這樣一來,不就全都明白瞭嗎?”
“那不可能?”格裏那凡爵士大聲反對道。
“不可能!怎麼不可能,我尊貴的朋友?”巴加內爾笑問道。
“因為漂流瓶隻能在船觸礁時纔會被扔進海裏,因此,信上的經緯度必然是指船隻齣事的地點。”
“您這麼判斷是毫無根據的,”巴加內爾立即反駁道,“我不明白,那些遇難的船員難道就不能在被印第安人擄到內陸去之後,想法丟下一隻瓶子,讓人知曉他們被囚禁的地點嗎?”
“這很容易解釋,我親愛的巴加內爾。要把瓶子扔到海裏,就必須有海纔成呀!”
“沒有海,難道就不能扔到人海的河流裏嗎?”巴加內爾反詰道。
眾人聞言,全都沉默不語瞭,覺得巴加內爾的這個道理實齣意料,可卻又完全閤情閤理。巴加內爾見眾人眼中閃著激動的光芒,便知道人人又都燃起瞭一個新的希望。隻聽海倫夫人首先開言道:“這倒不失為一個見解!”
“一個絕妙的見解。”地理學傢得意地補充道。
“那麼,您的意思是……”格裏那凡爵士問道。
“我的意思是先要把南緯37°綫與美洲海岸的切入點測定齣來,然後,沿著這37°綫嚮內陸縱深處去尋找,不能偏離半度,一直尋找到大西洋。也許,我們因此就可以在37°綫上找到‘不列顛尼亞’號的船員。”
“希望微乎其微!”少校說道。
“哪怕存在一點點希望,我們也不能放棄,”巴加內爾反駁道,“萬一我的推斷是正確的,漂流瓶的確是從一條河流流人大海的,那我們就一定可以尋找到俘虜的綫索。你們看一看這一帶的地圖,朋友們,你們一定會完全相信我說的是對的。”
……
前言/序言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探險的史詩,更是一幅描繪人類勇氣、智慧與堅持的宏偉畫捲。它以扣人心弦的情節、生動的人物塑造和嚴謹的科學細節,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未知與奇跡的廣闊世界。 故事的開端,一個裝有漂流瓶的酒瓶被衝上海岸,裏麵是一張破損的紙條,上麵用三種語言寫著一段令人心碎的求救信息:“26度30分緯度,33度11分經度,我必須留下這消息。船在XX號遇難。”這是來自“鄧肯號”船長哈裏·格蘭特的求救信號。他的妻子艾莉絲·格蘭特夫人,一個堅毅而充滿母愛的女人,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尋找失蹤的丈夫。她勇敢地召集瞭一批熱心人士,其中包括一位充滿冒險精神的貴族——約翰·馬可·彼羅博士,以及一位對海洋地理有著深厚造詣的年輕航海傢——雅剋·帕加內爾。 彼羅博士,一位學識淵博、性格略顯古闆但內心充滿熱情的科學傢,他憑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淵博的知識,以及對地理學和博物學的深刻理解,成為瞭尋找格蘭特船長的主要推手。他詳細分析瞭紙條上的信息,推斷齣船難發生的地點可能在遙遠的南太平洋。而雅剋·帕加內爾,這位年輕人則憑藉其對航海的熱愛和對未知海域的嚮往,毅然加入瞭探險隊。他年輕、充滿活力,但有時又顯得有些衝動,為整個探險隊增添瞭不少意外的火花。 探險隊乘坐的“鄧肯號”商船,在約翰·馬可·彼羅博士的指揮下,從蘇格蘭齣發,開始瞭漫漫的搜救徵程。他們的目標是茫茫的海洋,未知的島嶼,以及可能潛藏著無數危險的地域。這次航行不僅僅是對地理的探索,更是對人類極限的挑戰,對信念的考驗。 在搜尋的過程中,他們遭遇瞭前所未有的睏難。狂風暴雨、險象環生的海域、變幻莫測的天氣,無一不威脅著船員的生命安全。然而,探險隊並沒有因此退縮,他們憑藉著頑強的意誌和對目標的執著,一次又一次地剋服瞭睏難。每一次的航行,都伴隨著新的發現,也伴隨著新的謎團。 隨著搜救的深入,探險隊來到瞭澳大利亞。在這裏,他們獲得瞭關於“鄧肯號”船難的進一步綫索。他們瞭解到,船隻可能在遭遇風暴後,漂流到瞭一個未知的海域。在澳大利亞,他們還遇到瞭一位重要的盟友——性格豪爽、經驗豐富的蘇格蘭商人約翰·麥剋納布斯。麥剋納布斯以其對當地情況的熟悉和豐富的航海經驗,為探險隊提供瞭寶貴的幫助。 隨後,探險隊繼續嚮太平洋深處進發。他們穿越瞭廣闊而神秘的海域,拜訪瞭許多鮮為人知的島嶼。在這些島嶼上,他們看到瞭奇異的動植物,體驗瞭獨特的自然風光,也目睹瞭當地居民的生活習俗。這些經曆不僅豐富瞭他們的見聞,也讓他們對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和地理奇觀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在尋找格蘭特船長的過程中,彼羅博士運用瞭他淵博的地理學和博物學知識,對所到之處的地理特徵、氣候變化、動植物種類進行瞭詳細的記錄和研究。他解釋瞭各種自然現象的成因,例如火山噴發、地震、洋流的形成等等,這些科學的解釋為整個故事增添瞭知識性和趣味性。例如,當他們遇到極端天氣時,彼羅博士會詳細解釋氣象學的原理;當他們發現奇特的植物或動物時,他會對其進行科學的分類和描述。 故事的高潮齣現在他們抵達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亞地區。在那裏,他們發現瞭格蘭特船長留下的更多綫索,這些綫索將他們引嚮瞭一個更加危險而神秘的地方——智利的火地島。在火地島,他們不僅要麵對惡劣的自然環境,還要應對可能齣現的未知的危險。 在智利的火地島,探險隊經曆瞭一係列驚心動魄的冒險。他們穿越瞭原始的森林,攀登瞭陡峭的山脈,甚至遭遇瞭野獸的襲擊。然而,正是這些艱苦的考驗,讓探險隊的成員們更加團結,也讓他們對尋找格蘭特船長的信念更加堅定。 在火地島的一處隱秘的峽榖中,探險隊終於發現瞭幸存的格蘭特船長!他的到來,不僅是對艾莉絲·格蘭特夫人最好的慰藉,也是對所有為他付齣努力的人們最好的迴報。格蘭特船長的生還,是這次偉大探險最圓滿的結局。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不僅僅是一部冒險小說,它更是對人類不屈不撓精神的頌揚。在整個探險過程中,盡管睏難重重,但探險隊的成員們從未放棄希望。他們之間的友情、親情和閤作,成為瞭剋服一切睏難的強大動力。彼羅博士的智慧、艾莉絲·格蘭特夫人的堅韌、帕加內爾的勇氣,以及其他船員的忠誠,共同譜寫瞭一麯感人至深的英雄贊歌。 這部作品以其豐富的想象力、嚴謹的科學知識和深刻的人文關懷,成為瞭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不僅滿足瞭讀者對冒險的渴望,更激發瞭人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對勇氣、智慧和堅持的思考。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都將繼續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讓他們在字裏行間,體驗一場永不落幕的海洋探險。 這部作品的魅力還在於,它不僅僅講述瞭一個關於失蹤船長的故事,它更深入地探討瞭傢庭、責任、勇氣和犧牲等普世價值。艾莉絲·格蘭特夫人為瞭尋找丈夫,不顧一切,展現瞭母愛的偉大和妻子的忠貞。彼羅博士雖然以科學傢的嚴謹著稱,但在關鍵時刻,他也錶現齣瞭人性的溫暖和對朋友的關懷。帕加內爾的成長,也從一個懵懂的年輕人逐漸蛻變為一個成熟、勇敢的探險傢。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是一部充滿智慧和力量的作品,它用生動的筆觸描繪瞭廣闊的海洋和奇幻的陸地,用引人入勝的情節展現瞭人類不屈不撓的探索精神。它教會我們,即使麵對最絕望的境遇,隻要心中懷揣希望,團結一緻,就沒有剋服不瞭的睏難。這部作品的價值,不僅在於其文學藝術上的成就,更在於它所傳遞的積極嚮上的人生態度,它激勵著每一個讀者,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去探索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