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90.8-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rmal Power Erection And Construction Part 8: Processing And Prefabric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90.8-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rmal Power Erection And Construction Part 8: Processing And Prefabrica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能源局 编
图书标签:
  • 电力行业标准
  • DL5190
  • 8-2012
  • 电力建设
  • 施工技术
  • 加工配制
  • 热电工程
  • 规范标准
  • 技术指南
  • 工程建设
  • 预制加工
  • 行业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155123.853
版次:1
商品编码:11151781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rmal Power Erection And Construction Part 8: Processing And Prefabrication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90.8-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是DL5190的第8部分:加工配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90.8-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规定、材料的检验与保管、烟风煤粉管道及其零部件、汽水管道及其零部件、钢制焊接常压容器、金属构件、其他、质量验收文件和引用标准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90.8-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的7.3.5、7.3.6、7.3.7、7.3.8以黑体字表示,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1 总则

2 基本规定
2.1 一般规定
2.2 放样与下料
2.3 拼接与矫正
2.4 焊接
2.5 除锈及涂装底漆

3 材料的检验与保管
3.1 一般规定
3.2 钢材
3.3 焊接材料
3.4 涂装材料
3.5 连接用标准紧固件

4 烟风煤粉管道及其零部件
4.1 一般规定
4.2 管道及异形件
4.3 法兰
4.4 补偿器
4.5 人孔门及除灰孔
4.6 支吊架

5 汽、水管道及其零部件
5.1 一般规定
5.2 冷弯弯管
5.3 焊接钢管
5.4 焊接管件
5.5 法兰及其法兰盖
5.6 支吊架

6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6.1 一般规定
6.2 矩形常压容器
6.3 圆形常压容器
6.4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

7 金属构件
7.1 一般规定
7.2 钢立柱、钢梁和单轨吊车梁
7.3 平台、钢梯和栏杆

8 其他
8.1 垫铁
8.2 地脚螺栓

9 质量验收文件
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前言/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90.8-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 本书简介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详细规定了电力建设施工中关于材料加工和预制件配制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作为DL 5190系列标准的第八部分,它聚焦于电力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材料的精细加工和构件的标准化预制,旨在提升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并最终促进电力建设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核心内容概述 本书的编写遵循了国家及电力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规定,并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施工经验和技术成果。其核心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 材料的选取与检验: 详细阐述了用于加工和配制的各类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材料(如钢材、铜材)、管道材料、绝缘材料、防腐材料等,在选用时应遵循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明确规定了材料进场后的检验程序、检验项目、判定标准以及不合格材料的处理方法,确保所有投入加工和配制的原材料都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标准。 强调了对材料进行溯源管理的重要性,确保所有材料的生产和供应过程可追溯。 2. 加工工艺与操作规程: 金属材料加工: 针对不同类型的金属构件,如钢结构件、管道、支架等,本书详细规定了下料、坡口加工、焊接(包括焊前准备、焊接工艺、焊后处理)、钻孔、弯管、表面处理(如除锈、防腐涂装)等各项操作的具体工艺要求。 管道加工: 针对电力建设中复杂的管道系统,本书对管道的切割、弯制、坡口加工、预制件的组对、管件焊接、管口处理、试压前检查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确保管道系统的严密性和可靠性。 绝缘材料加工: 针对绝缘子、绝缘构件等,本书规定了其切割、成型、组装、绝缘电阻测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确保绝缘性能符合标准。 其他材料加工: 涵盖了其他在电力建设中使用的非金属材料、辅助材料等的加工要求,如保温材料的裁剪、密封材料的选用和安装等。 强调了加工过程中的精度控制,对尺寸、形状、表面质量、坡口角度等关键参数给出了明确的允许偏差范围。 3. 预制件配制与组装: 预制件设计与图纸会审: 强调了在进行预制件配制前,应对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进行详细的会审,确保理解无误。 构件标识与管理: 规定了预制构件的标识方法(如编号、材质、规格等),便于现场识别、安装和质量追溯。 构件组装: 详细指导了各类预制件(如钢结构单元、管道单元、设备支架等)在预制场地进行组装时的技术要求,包括组装顺序、连接方式、焊接质量、尺寸精度控制等。 预制件存放与运输: 提出了预制件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如防锈蚀、防变形、防损坏等,确保预制件完好无损地运抵安装现场。 4. 质量控制与检验: 过程控制: 贯穿整个加工配制过程,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监控,包括尺寸检查、外观检查、焊接质量检测(如无损检测)、材料性能复验等。 检验方法与标准: 提供了各类检测和检验的具体方法,如量具使用、探伤规程、表面粗糙度测量等,并明确了相应的验收标准。 不合格品处理: 规定了对加工配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不合格项的处理流程,包括返修、降级使用或报废等。 质量记录与文件: 强调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要求详细记录加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检验结果和验收情况,形成完整的质量档案。 5.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安全技术要求: 详细规定了在材料加工和预制件配制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机械设备操作安全、焊接防护、高处作业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等。 劳动保护: 要求为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并进行安全培训。 环境保护措施: 提出了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水、废气等应采取的环保处理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适用范围与重要性 本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新建、扩建、改建的火力发电工程、核电工程、送变电工程等各类电力建设工程中,涉及到的材料加工和构件预制工作。 DL 5190.8-2012 的发布与实施,对于规范电力建设施工行为,统一技术标准,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标准化、规范化作业的权威指南,也是工程质量监督、合同评审、技术交流的重要依据。通过严格执行本规范,可以有效预防工程质量通病,减少返工和事故发生,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为建设安全、可靠、高效的电力设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书的读者群体主要包括:电力建设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工程师、质检员、现场操作工人,以及相关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咨询机构和设备材料供应商等。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在电力工程物资采购部门工作的采购员,日常工作中需要与众多供应商打交道,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和符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90.8-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这本书,是我在与供应商沟通、评审其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时的重要参考依据。本书对加工配制环节的规范性要求,为我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评价体系。例如,书中关于金属构件的尺寸精度、焊接强度、表面处理等方面的具体规定,都成为了我与供应商谈判和验收的关键指标。在评审供应商的加工能力时,我会对照本书中的要求,检查其是否具备相应的设备、工艺和人员素质,以确保采购到的构件能够满足工程需求。同时,在验收过程中,我也依据本书中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对采购物资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有效避免了不合格产品流入工地。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判断的准确性,为确保电力工程物资的质量和安全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

我是一名在电力行业从事技术咨询的专业人士,经常需要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90.8-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这本书,是我为客户推荐的重要技术文献之一。本书对于电力建设施工中“加工配制”环节的深入分析和系统规范,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它不仅涵盖了金属材料的各种加工工艺,如切割、焊接、成型等,还对非金属材料的加工和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例如,在金属材料加工方面,书中对各种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铆接、焊接)的受力分析、材料选择、工艺要求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对于指导客户进行构件的设计和加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书中对于加工精度、表面处理、防腐蚀措施等细节的关注,也体现了其高度的专业性和前瞻性。在咨询过程中,我经常会引用本书中的相关条款,来指导客户优化其加工流程,提升构件质量,从而降低工程风险,提高项目效益。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实用性,使其成为电力工程技术咨询领域的重要工具。

评分

我是一名退休多年的老电力工人,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亲身经历过许多电力工程的建设。那时候,技术规范不像现在这样细致和标准化,很多时候都是凭借经验和老师傅的手把手传授。如今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90.8-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这样的书籍,真是感慨万千,也为现在的年轻人感到高兴。这本书,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是一部浓缩了行业几十年发展经验的结晶。我仔细翻阅了其中的一些章节,特别是关于金属构件的加工部分。书中对于不同材质的钢材,如何进行切割、焊接、热处理,都有非常具体的规定。比如,对于大厚度钢板的焊接,书中就详细介绍了预热温度、焊道顺序、焊后热处理等关键环节,这些都是确保焊接质量、防止裂纹产生的关键。还有管道的加工,弯管的精度、接头的密封性,书中都有明确的要求,这比我们那个时候要严谨太多了。而且,书中还专门提到了非金属材料的加工,比如绝缘子的安装、保温层的铺设等等,这些虽然看起来不那么“硬核”,但同样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全面性和实用性,它为年轻一代的电力建设者提供了一个清晰、准确的学习和操作指南,让他们的工作更加有章可循,也更加安全可靠。

评分

我是一名在电力工程施工单位从事技术培训工作的资深人员,常年负责一线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90.8-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这本书,是我培训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教材。本书对加工配制环节的系统化和细致化规定,为我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培训基础。在培训中,我常常会将书中关于金属材料加工的章节,如各种切割、钻孔、焊接、螺纹加工等工艺,配合实际操作进行讲解,让学员们能够直观地理解技术要求。书中关于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焊缝外观和内部质量的检验方法,都得到了详细的阐述,这对于提高学员们的焊接技能、保证焊接质量至关重要。同时,书中对非金属材料加工的规范,也让我能够全面地为学员们讲解绝缘材料、保温材料等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本书不仅为学员们提供了学习的标准,也为他们树立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学习这本书,能够有效地提升一线施工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为电力工程的安全、高效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评分

我是一名多年从事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资深人士,手里也看过不少技术规范和施工手册,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90.8-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这本书,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之所以与众不同,我认为关键在于它对于“加工配制”这一环节的深度挖掘和系统梳理。通常,我们在谈论施工技术时,更多地会关注整体的安装、调试环节,而将加工配制看作是相对基础的准备工作。然而,这本书却将这一环节提升到了战略性的高度,详细阐述了其在整个电力建设生命周期中的关键作用。从材料的选择、切割精度、焊接质量、表面处理,到预制构件的尺寸控制、形状复核、标识管理,每一个细节都被赋予了极高的重视。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不同类型构件的加工要求,无论是复杂的金属支架、管道系统,还是精密的绝缘件、密封件,都给予了详尽的指导。例如,书中对于管道预制时弯管的曲率半径、椭圆度控制,以及焊接坡口的处理、焊缝的外观和内部质量要求,都有非常明确的量化指标和检验方法。这不仅要求操作人员具备熟练的技能,更需要他们理解这些参数背后的技术原理和安全意义。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大大提升了电力建设的标准化水平,为减少现场施工的变数、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技术手册,而是一部凝聚了行业智慧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宝典。

评分

我是一名电力工程专业的大学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我经常需要参考各种行业标准来丰富教学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90.8-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本书将电力建设施工中至关重要的“加工配制”环节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规范,内容详实,逻辑清晰。在课程中,我经常会将书中关于金属构件加工的内容,如板材下料、管材弯制、焊接工艺、螺栓连接等,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如何转化为实际操作。例如,书中关于焊接工艺的详细阐述,包括不同焊接方法的适用范围、焊接参数的选择、焊缝质量的检测方法等,都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书中对于加工过程中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的规定,也让学生深刻理解了精细化加工的重要性。而书中对非金属材料(如绝缘材料、保温材料)的加工和配制要求,则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认识到电力工程的复杂性和各环节的相互关联性。这本书的先进性和权威性,为我的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也帮助我的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电力建设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在电力设备制造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90.8-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这本书充满了敬意。我一直认为,电力工程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端的加工制造环节。如果在加工阶段就存在隐患,那么后续的安装和运行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这本书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将加工配制提升到了一个与安装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给予了非常细致的规范。书中对各种金属材料的加工,如剪切、折弯、冲孔、钻孔、焊接、铆接、螺纹加工等,都给出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包括公差范围、表面粗糙度、材料性能保持等。例如,在焊接方面,不仅列出了常见的焊接方法和材料,还深入到焊缝的分类、探伤要求、热处理工艺等方面,这对于保证焊接接头的强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同时,书中也关注了非金属材料的加工,如绝缘子、密封件、保温材料等的切割、成型、安装尺寸控制,这些看似细微的环节,却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绝缘性能、密封效果和保温效率。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图纸深化设计和预制件制作的详细要求,它强调了在加工前对图纸的充分理解和对材料的精确计算,以及在制作过程中对每一个尺寸、每一个接口的严格把控。这本书不仅是现场施工人员的指南,更是我们制造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确保设备可靠性的重要参考。

评分

作为一名在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担任技术研发岗位的工作人员,我时常需要关注行业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90.8-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这本书,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本书对电力建设中“加工配制”环节的详尽规定,为我们在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优化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书中对于金属材料加工的工艺要求,例如板材的剪切精度、管材的弯曲半径、焊接的接头形式和焊缝质量等,都为我们制定更科学、更高效的生产方案提供了依据。特别是书中关于不同材料特性对加工工艺影响的阐述,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来保证最终产品的性能。此外,书中对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的详细描述,也为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指引。这本书的出现,不仅提升了我们企业内部的加工制造水平,也为我们更好地满足行业标准和客户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评分

我是一名在电力建设领域从业多年的项目经理,深知每一个环节的细致与否,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90.8-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这本书,可以说是我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本工具书。本书对于“加工配制”这一核心环节的细致规定,极大地简化了我在现场的管理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书中对材料的选材、切割、成型、连接等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这使得我们在与分包商进行沟通和验收时,有了清晰的依据。例如,书中关于金属构件的焊接质量要求,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检测的类型和标准,都非常具体,大大减少了因理解偏差而产生的争议。同时,书中关于加工过程中尺寸控制的规定,也确保了预制构件能够精确匹配,减少了现场的二次加工和返工,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此外,本书对于构件的标识和管理也提出了要求,这对于我们进行工程进度跟踪和质量追溯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框架,让加工配制环节更加透明、可控,从而有力地保障了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评分

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 5190.8-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实在是一部厚重而严谨的著作,对于任何一个投身于电力建设行业的人来说,都称得上是案头的必备。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现场工程师,在接触到这本书之前,对于许多施工细节的理解都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很多工艺流程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程度,总觉得把握不够到位。翻阅这本书,就如同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它的结构非常清晰,章节之间的逻辑衔接紧密,能够系统性地引导读者理解从原材料的选取、加工工艺的选择,到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控制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关于金属材料的加工,书中详细阐述了各种切割、弯曲、焊接、钻孔等工序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不仅提供了理论依据,更包含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举个例子,书中关于焊接的章节,不仅仅是列出了几个国家标准,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材料、不同接头的焊接工艺参数,如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填充材料的选择等等,并且配以图表和示意图,让你一目了然。这对于我们现场施工人员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指导。此外,对于非金属材料的加工,例如绝缘材料、保温材料等的处理,也同样进行了细致的规定,确保了最终构件的性能和安全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它不仅是指导施工的规范,更是一种提升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的有力工具。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电力行业对安全、高效、可靠的极致追求,也为我们这些年轻的工程师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标杆。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