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係列教材: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和計算(上冊)(第2版)》是《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和計算》(上、下冊,清華大學齣版社2005、2007年齣版)的第2版。根據我國最新頒布的有關規範和規程對原書進行瞭全麵修訂,並增加瞭編者近期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全書共18章,分上、下兩冊。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係列教材: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和計算(上冊)(第2版)》為基礎內容部分,包括10章:高層建築結構體係與布置;荷載作用和結構設計要求;框架結構的內力和位移計算;剪力牆結構的內力和位移計算;框架-剪力牆結構的內力和位移計算;框架設計和構造:剪力牆和框架-剪力牆結構設計和構造;筒體結構的計算和設計;底層大空間剪力牆結構的計算;高層建築結構復雜問題的計算。上冊繼承瞭編者原《高層建築結構設計(第2版)》(清華大學齣版社1990年齣版)的體係和特點,是為在校學生和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和瞭解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的基本內容而編寫的。書中內容以三大結構體係為主,兼及簡體;闡述的計算方法以適閤手算的簡便方法為主;書中各章均演算瞭許多例題,並有一個貫徹全書的框架-剪力牆結構工程實例;章後附有思考題和習題。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係列教材: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和計算(上冊)(第2版)》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建築類結構課教材,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參考之用。
作者簡介
包世華,清華大學土木工程係教授,中國建築學會高層建築結構專業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力學學會《工程力學》常務編委,北京大學兼職教授,,長期從事高層建築結構、結構力學、彈性力學、有限元、殼體結構和薄壁杆結構等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所著教材《結構力學教程》、《結構力學》分彆獲國傢教委1992年、1988年全國優秀教材奬;《結構力學》(第2版)獲1999年教育部科技進步奬一等奬和國傢科技進步奬二等奬;《結構力學Ⅰ、II》獲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高層建築結構設計》獲建設部1987年優秀教材二等奬。
張銅生,清華大學土木工程係教授,中國力學學會《工程力學》一、二、三屆編委、長期從事高層建築結構、結構力學、彈性力學及有限元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編著教材《簡明有限元法及其應用》;主持“高層建築結構空間彈塑性時程分析程序HBTA”研發殼體研究成果被收入國傢行業標準《鋼筋混凝土薄殼結構設計規程》。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高層建築結構體係與布置
1.1 高層建築的發展與特點
1.1.1 高層建築的發展
1.1.2 高層建築的特點
1.1.3 高層建築的結構類型
1.2 高層建築的結構體係
1.2.1 框架結構體係
1.2.2 剪力牆結構體係
1.2.3 框架剪力牆結構(框架筒體結構和闆柱剪力牆結構)體係
1.2.4 框筒和筒中筒結構
1.2.5 多筒體係成束筒及矩形框架結構
1.2.6 各種結構體係適用的最大高度和適用高度範圍
1.3 結構總體布置
1.3.1 控製結構高寬比(H/B)
1.3.2 結構的平麵布置
1.3.3 結構的竪嚮布置
1.3.4 縫的設置與構造
1.3.5 高層建築樓蓋
1.3.6 基礎形式及基礎埋置深度
思考題
第2章 荷載作用和結構設計要求
2.1 風荷載
2.1.1 單位麵積上的風荷載標準值
2.1.2 總風荷載
2.2 地震作用的特點和抗震設計目標
2.2.1 地震作用的特點
2.2.2 抗震設防標準、抗震設計目標和二階段設計方法
2.3 地震作用的計算方法
2.3.1 設計反應譜麯綫
2.3.2 等效地震力計算方法
2.3.3 竪嚮地震作用計算
2.3.4 反應譜方法的優缺點
2.4 結構的自振周期
2.4.1 剛度法求多自由度體係周期和振型的概念
2.4.2 周期的近似計算
2.5 荷載效應組閤
2.6 結構設計要求
2.6.1 承載能力的驗算
2.6.2 側嚮位移限製和舒適度要求
2.6.3 高層房屋的抗震等級和抗震措施
2.6.4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變形驗算
2.7 結構抗震性能設計和結構抗連續倒塌設計的概念
2.7.1 結構抗震性能設計
2.7.2 結構抗連續倒塌設計的概念
2.8 重力二階效應和結構的穩定
2.8.1 重力二階效應
2.8.2 高層建築結構的整體穩定
2.9 高層建築結構計算的基本假定、計算簡圖和計算要求
2.9.1 彈性工作狀態假定
2.9.2 平麵抗側力結構和剛性樓闆假定下的整體共同工作
2.9.3 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的方嚮
思考題
習題
第3章 框架結構的內力和位移計算
3.1 多層多跨框架在竪嚮荷載作用下的近似計算分層計算法
3.2 多層多跨框架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內力的近似計算反彎點法
3.3 多層多跨框架在水平荷載作用下的改進反彎點D值法
3.3.1 柱側移剛度D值的計算
3.3.2 確定柱反彎點高度比
3.4 多層多跨框架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側移的近似計算
3.4.1 梁柱彎麯變形産生的側移
3.4.2 柱軸嚮變形産生的側移
思考題
習題
第4章 剪力牆結構的內力和位移計算
第5章 框架剪力牆結構的內力和位移計算
第6章 框架設計和構造
第7章 剪力牆和框架-剪力牆結構設計和構造
第8章 簡體結構的計算和設計
第9章 底層大空間剪力牆結構的計算
第10章 高層建築結構復雜問題的計算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與計算(上冊)》 前言 高層建築作為現代城市建設的重要標誌,其結構安全與經濟性是土木工程領域的核心課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高層建築的設計與計算方法也在持續革新。本書作為清華大學土木工程係列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係統、深入地介紹高層建築結構的設計理論、分析方法、計算流程以及相關的工程實踐經驗,為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和從事高層建築設計與研究的工程師提供一本權威、實用的參考書。 本書的上冊重點關注高層建築結構在竪嚮荷載作用下的整體分析與設計,為讀者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將從高層建築結構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具體的結構體係選擇、荷載組閤、結構分析方法以及核心構件的設計。本書力求理論聯係實際,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穿插大量的工程實例和設計要點,幫助讀者理解抽象的力學原理在高層建築結構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第一章 高層建築結構概述 本章將為讀者建立對高層建築結構的基本認知。我們將首先界定“高層建築”的概念,探討其與一般多層建築在結構上的顯著區彆,並闡述高層建築結構設計所麵臨的主要挑戰,如風荷載、地震作用、整體穩定性、構件連接等。接著,我們將迴顧高層建築結構的發展曆程,瞭解不同時期技術進步帶來的影響,以及當前國內外高層建築結構設計的發展趨勢。此外,本章還會簡要介紹高層建築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包括安全、適用、經濟、耐久以及與環境的協調性,為後續章節的學習奠定理論基礎。 第二章 高層建築結構體係選擇 選擇閤適的高層建築結構體係是結構設計的關鍵第一步,直接關係到建築的整體性能、經濟性和施工可行性。本章將係統介紹目前國內外常用的高層建築結構體係。 框架結構體係: 詳細闡述純框架、框架-剪力牆結構、框架-核心筒結構等不同組閤形式。我們將分析各自的傳力機製、優點和適用範圍,例如框架結構的靈活性,剪力牆結構的剛度與整體性,以及核心筒結構的效率。 剪力牆結構體係: 深入講解剪力牆結構在承受竪嚮荷載和側嚮荷載方麵的優勢,分析不同剪力牆布置形式(如箱型剪力牆、筒體剪力牆)的特點。 筒體結構體係: 重點介紹外筒(框架-剪力牆筒、筒中筒)、內筒(核心筒)、以及它們的組閤形式。我們將討論筒體結構如何有效地承擔巨額的水平荷載,並分析其在超高層建築中的應用。 巨型結構體係: 介紹巨型柱、巨型桁架、巨型框架等新型結構體係,分析其在高密度、大空間高層建築中的創新應用,並探討其結構優勢和設計難點。 混閤結構體係: 結閤不同結構體係的優點,分析混閤結構體係在設計中的閤理性與應用。 在本章中,我們將詳細比較各種結構體係在承受竪嚮荷載下的性能錶現,包括承載能力、剛度、變形控製等方麵。同時,還會結閤實際工程案例,分析不同工程項目的特點和需求,指導讀者如何根據建築功能、層數、周邊環境等因素,做齣最優的結構體係選擇。 第三章 高層建築結構荷載組閤與分析 荷載是結構設計的基礎,準確地確定荷載及其組閤是保證結構安全的關鍵。本章將詳細闡述高層建築結構所承受的各種荷載,並介紹荷載組閤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竪嚮荷載: 恒荷載: 詳細講解結構自重、樓闆、牆體、裝修等恒荷載的計算方法,包括材料密度、構件尺寸的確定,以及不同類型恒荷載的取值原則。 活荷載: 闡述不同使用功能(辦公、居住、商業、展覽等)的樓麵活荷載標準值取定,以及相關規範的規定。 水平荷載(簡介,詳細內容將在下冊): 簡要介紹風荷載和地震作用對高層建築結構的影響,為理解整體結構行為提供初步認識。 荷載組閤: 依據現行國傢設計規範,詳細講解不同荷載組閤的原則和方法,包括恒荷載、活荷載、風荷載、地震作用等基本荷載以及它們之間的組閤係數。我們將重點關注竪嚮荷載為主導的荷載組閤,為後續的結構分析和構件設計提供依據。 結構分析模型: 介紹建立高層建築結構分析模型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方法。包括: 空間桁架模型、梁-闆-柱模型、剪力牆模型 等不同尺度的分析模型。 彈性分析與塑性分析 的基本概念,以及在什麼情況下可以采用何種分析方法。 有限元分析方法 在高層建築結構分析中的應用,介紹常用有限元軟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非軟件操作手冊)。 集中質量法、剪切梁法 等簡化分析方法在特定情況下的適用性。 結構整體穩定性分析 的初步介紹。 本章將強調荷載組閤的準確性和分析模型的閤理性,指導讀者如何根據結構特點和分析目的,選擇恰當的分析模型,並進行規範化的荷載組閤計算。 第四章 高層建築結構竪嚮荷載分析 在確定瞭結構體係和荷載組閤後,本章將聚焦於高層建築結構在竪嚮荷載作用下的內力分析。 框架結構的竪嚮荷載分析: 梁、柱、闆的內力分析: 詳細講解在恒荷載和活荷載作用下,框架梁、柱、闆的彎矩、剪力、軸力等內力的計算方法。 連續梁、連續柱的分析: 介紹如何處理跨越多根柱的連續梁,以及受多層荷載的連續柱的內力分析。 樓闆的內力分析: 討論單嚮闆、雙嚮闆的受力特點,以及對於復雜形狀樓闆的分析方法。 剪力牆結構的竪嚮荷載分析: 剪力牆的軸力、彎矩、剪力計算: 分析剪力牆在竪嚮荷載作用下的受力機製,特彆是牆體承受的軸力(包括彎麯引起的軸力變化)和剪力。 牆肢的受力分配: 討論樓闆對剪力牆受力的影響,以及如何將樓闆傳遞的荷載分配給不同的牆肢。 筒體結構的竪嚮荷載分析: 筒體竪嚮荷載的傳力路徑: 分析外筒和內筒在竪嚮荷載作用下的傳力方式。 筒體壁闆的內力計算: 介紹筒體壁闆承受的軸力、彎矩和剪力計算方法。 框架-剪力牆結構和框架-核心筒結構的竪嚮荷載分析: 荷載在框架和剪力牆/核心筒之間的分配: 分析框架和核心結構之間的協同工作機製,如何將竪嚮荷載在兩者之間進行閤理分配。 連接節點的設計考慮: 簡要提及框架梁柱節點、剪力牆與樓闆連接處等關鍵節點的受力特點。 高層建築結構竪嚮變形分析: 梁、柱、樓闆的撓度計算: 介紹如何計算結構構件在竪嚮荷載作用下的變形,並與規範允許值進行比較。 整體沉降分析: 簡要提及整體沉降對高層建築結構的影響,以及基礎設計的重要性(詳細內容不在本書範圍)。 本章將側重於分析方法和計算流程,引導讀者掌握根據不同的結構體係,準確計算竪嚮荷載作用下各構件的內力和變形,為構件的截麵設計提供必要的輸入。 第五章 高層建築結構主要構件設計(上) 基於前幾章的分析結果,本章將開始介紹高層建築結構主要構件的截麵設計。我們將重點關注在竪嚮荷載為主導下的設計。 高層建築框架梁設計: 鋼筋混凝土梁設計: 詳細講解矩形截麵、T形截麵鋼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麵受 Bupati設計、斜截麵受剪設計、以及受扭設計(簡要)。 鋼梁設計: 介紹工字鋼、箱型鋼梁等常用鋼梁的受力特性,以及截麵選擇和連接設計原則。 混凝土梁與鋼梁的比較: 分析各自的優缺點及適用範圍。 高層建築框架柱設計: 鋼筋混凝土柱設計: 詳細講解柱的軸心受力、偏心受力設計,以及“短柱”、“長柱”的判彆與設計差異。 鋼柱設計: 介紹鋼柱的壓杆穩定性設計,以及十字形、槽形、箱形等不同截麵形式的鋼柱設計。 框架柱與剪力牆/核心筒連接處的設計考慮: 簡要提及連接的構造要求。 高層建築樓闆設計: 鋼筋混凝土樓闆設計: 詳細講解實心樓闆、空心樓闆、密肋樓闆等不同類型樓闆的配筋設計,包括單嚮闆和雙嚮闆的設計。 預製樓闆和疊閤樓闆的設計: 介紹這些新型樓闆的設計特點和應用。 樓闆與梁、牆的連接設計: 強調樓闆傳力給支撐構件的連接構造。 在本章中,我們將遵循現行國傢設計規範,詳細介紹各種構件的設計步驟、計算公式和構造要求。我們將通過具體算例,展示如何根據計算齣的內力,進行構件截麵選擇和配筋(或選型)設計,確保構件在竪嚮荷載作用下滿足強度和變形要求。 結語 本書的上冊為讀者構建瞭高層建築結構設計的理論框架,並重點解決瞭竪嚮荷載作用下的結構分析與構件設計問題。讀者在掌握瞭上冊內容後,將對高層建築的整體傳力機製、主要的受力構件以及基本的竪嚮荷載設計方法有深入的理解。下冊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探討高層建築在風荷載、地震作用下的動力響應和抗震設計,以及更復雜的結構體係設計與計算。 我們希望本書能夠成為廣大師生和工程師的良師益友,為推動我國高層建築結構設計理論與工程實踐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