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劑技術大全

混凝土外加劑技術大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施惠生,孫振平,鄧愷 等 著
圖書標籤:
  • 混凝土
  • 外加劑
  • 技術
  • 配比
  • 性能
  • 應用
  • 工程實踐
  • 新型材料
  • 施工
  • 質量控製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173737
版次:1
商品編碼:1129680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9-01
頁數:605
字數:968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混凝土外加劑技術大全》係統介紹瞭混凝土外加劑的理論基礎和基本原理,在重點介紹混凝土減水劑的同時,對其他混凝土外加劑,包括引氣劑、早強劑、速凝劑、緩凝劑、膨脹劑、防水劑、防凍劑、泵送劑、脫模劑、養護劑、水下澆注混凝土抗分散劑等以及混凝土外加劑與水泥、摻閤料的適應性及其改善措施也進行瞭介紹。《混凝土外加劑技術大全》緊密結閤我國的一些重點工程,介紹瞭混凝土外加劑在高強混凝土、自密實混凝土、補償收縮抗裂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以及其他特種混凝土中的應用技術方麵的最新發展。書末還給齣瞭各類混凝土外加劑的性能指標、檢測方法及混凝土外加劑的應用技術規程。
  《混凝土外加劑技術大全》旨在為從事混凝土外加劑和混凝土生産、研製和應用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提供混凝土外加劑的基本知識和應用技術。《混凝土外加劑技術大全》也可作為從事土木工程設計、研究、施工等各類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參考資料,還可供高等學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及土木工程專業作為教學參考書。

目錄

上篇 混凝土外加劑原理
第1章 緒論
1.1 外加劑發展曆史和現狀
1.2 外加劑的定義及分類
1.3 外加劑的作用及應用範圍

第2章 混凝土外加劑理論基礎
2.1 水泥的化學成分與礦物組成
2.2 水泥水化進程及其影響因素
2.2.1 水泥水化過程
2.2.2 影響水泥水化過程的因素
2.3 水泥的凝結和硬化
2.4 水泥水化熱
2.5 硬化水泥漿體的結構
2.6 混凝土拌閤物的流動性和流變特性
2.6.1 流動性定義、測試方法及其影響因素
2.6.2 流變性
2.7 硬化混凝土基本性能及影響因素
2.7.1 混凝土的強度
2.7.2 混凝土的變形
2.8 混凝土的耐久性
2.8.1 混凝土的抗滲性
2.8.2 混凝土的抗凍性
2.8.3 混凝土的抗碳化性
2.8.4 混凝土的抗侵蝕性
2.9 普通混凝土配閤比設計方法
2.9.1 試配配閤比的計算
2.9.2 基準配閤比的確定
2.9.3 試驗室配閤比的確定
2.9.4 施工配閤比的確定
2.10錶麵活性劑
2.11水泥漿體的基本性狀
2.12幾類錶麵活性劑基團對水泥水化進程的影響

第3章 混凝土減水劑
3.1 概述
3.2 主要品種
3.3 作用機理
3.4 減水劑的生産方法及基本性質
3.4.1 木質素磺酸鹽減水劑
3.4.2 萘磺酸甲醛縮閤物高效減水劑
3.4.3 多環芳烴磺酸鹽甲醛縮閤物高效減水劑
3.4.4 三聚氰胺磺酸鹽甲醛縮閤物高效減水劑
3.4.5 改性木質素磺酸鈣(或鈉)高效減水劑
3.4.6 氨基磺酸鹽高效減水劑
3.4.7 聚羧酸係高性能減水劑
3.5 摻加減水劑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3.5.1 摻加減水劑對新拌混凝土的影響
3.5.2 摻加減水劑對混凝土凝結硬化階段性能的影響
3.5.3 摻加減水劑對混凝土硬化後性能的影響
3.6 減水劑的摻加方法
3.7 減水劑的性能指標及檢驗方法
3.7.1 減水劑的性能指標
3.7.2 減水劑性能指標的檢驗方法
3.8 減水劑應用要點
3.8.1 確定閤適的摻量
3.8.2 測定減水劑與水泥的適應性

第4章 混凝土引氣劑及引氣減水劑
4.1 概述
4.2 種類
4.3 作用機理
4.4 引氣劑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4.4.1 對混凝土和易性的影響
4.4.2 對混凝土凝結硬化的影響
4.4.3 對硬化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4.5 影響引氣量的因素
4.6 混凝土引氣劑的應用要點

第5章 混凝土早強劑及早強減水劑
5.1 概述
5.2 早強劑種類
5.2.1 氯化物類早強劑
5.2.2 硫酸鹽早強劑
5.2.3 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早強劑
5.2.4 有機化閤物早強劑
5.3 常用的復閤型早強劑和早強減水劑
5.4 混凝土早強劑的應用要點
5.4.1 氯鹽早強劑
5.4.2 硫酸鹽早強劑

第6章 混凝土速凝劑
6.1 概述
6.2 主要品種及其組成
6.3 作用機理
6.4 速凝劑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6.5 速凝劑的工程應用要點

第7章 混凝土緩凝劑
7.1 概述
7.2 緩凝劑的種類
7.3 緩凝劑的作用機理
7.4 緩凝劑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7.5 混凝土緩凝劑應用要點

第8章 混凝土腹脹劑
8.1 概述
8.2 膨脹劑的種類
8.3 作用機理
8.3.1 氧化鈣類膨脹劑
8.3.2 硫鋁酸鈣類膨脹劑
8.3.3 硫鋁酸鈣?慚躉?鈣類復閤膨脹劑
8.3.4 氧化鎂類膨脹劑
8.3.5 氧化鐵類膨脹劑
8.4 膨脹劑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8.5 膨脹劑的工程應用要點

第9章 混凝土防水劑
9.1 概述
9.2 主要品種
9.3 防水劑的作用機理
9.3.1 引氣型防水劑
9.3.2 減水型防水劑
9.3.3 三乙醇胺密實型防水劑
9.3.4 氯化鐵類防水劑
9.3.5 微膨脹型防水劑
9.3.6 多功能復閤型防水劑
9.4 防水劑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9.5 防水劑的工程應用要點
9.5.1 引氣型防水劑的使用要點
9.5.2 減水型防水劑的使用要點
9.5.3 氯化鐵類防水劑的使用要點
9.5.4 微膨脹型防水劑的應用

第10章 混凝土防凍劑
10.1 概述
10.2 防凍劑的主要種類
10.3 防凍劑的作用機理及其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10.4 防凍劑性能指標及檢測方法
10.5 防凍劑應用要點

第11章 混凝土泵送劑及
11.1 概述
11.2 混凝土泵送劑的性能
11.3 泵送劑的種類
11.4 混凝土泵送劑的復配
11.5 控製坍落度損失型泵送劑的配製思路及其作用機理
11.5.1 摻高效減水劑混凝土坍落度損失過快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11.5.2 HP控製坍落度損失型高性能泵送劑的性能

第12章 混凝土減縮劑
12.1 概述
12.2 減縮劑的作用原理
12.3 減縮劑的特點
12.4 減縮劑的種類
12.5 減縮劑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12.6 減縮劑的發展前景

第13章 混凝土阻銹劑
13.1 概述
13.2 阻銹劑的性能要求
13.3 阻銹劑的種類
13.4 阻銹劑的作用機理

第14章 水下澆注混凝土抗分散劑
14.1 概述
14.2 抗分散劑的種類
14.3 抗分散劑的作用機理
14.4 抗分散劑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14.5 水下澆注混凝土抗分散劑的應用要點

第15章 砂漿外加劑
15.1 概述
15.2 砂漿外加劑主要品種
15.3 砂漿外加劑的主要組成和作用機理
15.4 外加劑對砂漿性能的影響

第16章 其他混凝土外加劑
16.1 脫模劑
16.2 養護劑
16.3 加氣劑
16.4 泡沫劑
16.5 堿?布?料反應抑製劑

第17章 混凝土外加劑與水泥/摻閤料的適應性及其改善措施
17.1 概述
17.2 外加劑與水泥適應性的定義
17.3 影響外加劑與水泥適應性的因素
17.3.1 外加劑方麵的因素
17.3.2 水泥方麵的因素
17.3.3 外加劑的摻量與摻加方法
17.4 混凝土外加劑與水泥適應性的改善措施
17.5 改善水泥與外加劑適應性的工程實例
17.5.1 因更換水泥所引起的適應性問題
17.5.2 因使用膨脹劑所産生的不適應性問題

下篇 混凝土外加劑應用
第18章 混凝土外加劑在高強混凝土中的應用
18.1 高強混凝土的概念
18.2 高強混凝土對原材料要求
18.2.1 水泥
18.2.2 集料
18.2.3 礦物摻閤料
18.2.4 化學外加劑
18.2.5 拌閤水
18.3 高強混凝土配製技術
18.3.1 決定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
18.3.2 高強混凝土配閤比設計應參考的原則
18.3.3 高強混凝土配閤比設計的步驟
18.4 外加劑在高強混凝土中的應用實例
18.4.1 外加劑在廣州保利國際廣場工程中的應用
18.4.2 外加劑在北京靜安中心大廈工程中的應用
18.4.3 外加劑在其他一些高強混凝土建築中的應用

第19章 混凝土外加劑在自密實混凝土中的應用
19.1 自密實混凝土的概念
19.1.1 自密實混凝土的定義
19.1.2 自密實混凝土的性能
19.1.3 自密實混凝土的發展和應用現狀
19.2 自密實混凝土對原材料要求
19.2.1 水泥
19.2.2 集料
19.2.3 礦物摻閤料
19.2.4 惰性摻閤料
19.2.5 化學外加劑
19.3 自密實混凝土配製技術
19.3.1 自密實混凝土配製原理
19.3.2 自密實混凝土配製思路
19.3.3 自密實混凝土設計步驟
19.4 外加劑在自密實混凝土中的應用實例
19.4.1 在三峽大壩三期工程中的應用
19.4.2 在銀泰中心工程中的應用

第20章 混凝土外加劑在補償收縮混凝土中的應用
20.1 補償收縮混凝土的概況
20.1.1 補償收縮混凝土的定義
20.1.2 補償收縮混凝土的特點
20.2 補償收縮混凝土對原材料要求
20.2.1 水泥
20.2.2 摻閤料
20.2.3 粗集料
20.2.4 細集料
20.2.5 縴維
20.2.6 水
20.2.7 化學外加劑
20.2.8 膨脹劑
20.3 補償收縮混凝土配製技術
20.3.1 配閤比設計原則
20.3.2 限製膨脹率指標設計
20.3.3 膨脹劑內摻量設計
20.3.4 膨脹劑用量計算
20.3.5 配閤比的調整與確定
20.4 外加劑在補償收縮混凝土中的應用實例
20.4.1 在巫山長江大橋鋼管混凝土拱橋中的應用
20.4.2 在蘇州市商業街F城工程中的應用

第21章 混凝土外加劑在大體積混凝土中的應用
21.1 大體積混凝土的概念
21.2 大體積混凝土對原材料要求
21.2.1 水泥
21.2.2 集料
21.2.3 礦物摻閤料
21.2.4 外加劑
21.3 大體積混凝土配製和施工技術
21.4 外加劑在大體積混凝土中的應用實例
21.4.1 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大廈中的應用
21.4.2 在蘇通大橋主墩承颱中的應用
21.4.3 在南水北調保定漕河段工程中的應用

第22章 混凝土外加劑在道路混凝土中的應用
22.1 道路水泥混凝土的概念
22.1.1 道路水泥混凝土定義
22.1.2 道路水泥混凝土的特點
22.2 道路水泥混凝土對原材料要求
22.2.1 水泥
22.2.2 粗集料
22.2.3 細集料
22.2.4 摻閤料
22.2.5 外加劑
22.2.6 接縫材料
22.3 道路水泥混凝土的配製技術
22.3.1 道路混凝土配閤比應滿足的技術要求
22.3.2 道路混凝土配閤比設計步驟
22.3.3 道路混凝土配閤比設計方法
22.4 外加劑在道路水泥混凝土中的應用實例
22.4.1 引氣劑在道路混凝土中的應用
22.4.2 減水劑在道路混凝土中的應用

第23章 混凝土外加劑在輕集料混凝土中的應用
23.1 輕集料混凝土的概念
23.1.1 輕集料混凝土的定義
23.1.2 輕集料混凝土的分類
23.2 輕集料混凝土對原材料要求
23.2.1 膠凝材料
23.2.2 輕集料
23.2.3 外加劑
23.2.4 拌閤水
23.3 輕集料混凝土的配置
23.3.1 輕集料混凝土配閤比基本參數的選擇
23.3.2 輕集料混凝土配閤比設計基本原則
23.3.3 輕集料混凝土配閤比設計的方法
23.4 外加劑在輕集料混凝土中的應用

第24章 混凝土外加劑在縴維增強混凝土中的應用
24.1 縴維增強混凝土的概念
24.1.1 縴維增強混凝土的定義
24.1.2 縴維的分類
24.1.3 縴維增強混凝土的分類
24.1.4 縴維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24.1.5 縴維混凝土的發展曆程
24.2 鋼縴維增強混凝土
24.2.1 鋼縴維混凝土的特點
24.2.2 鋼縴維混凝土對原材料要求
24.2.3 鋼縴維混凝土配閤比設計
24.2.4 外加劑在鋼縴維混凝土中的應用實例
24.3 閤成縴維增強混凝土
24.3.1 閤成縴維概述
24.3.2 聚丙烯縴維增強混凝土
24.3.3 聚丙烯腈縴維增強混凝土
24.3.4 外加劑在閤成縴維混凝土中的應用實例

第25章 混凝土外加劑在大摻量礦物摻閤料綠色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應用
25.1 礦物摻閤料與綠色高性能混凝土
25.1.1 礦物摻閤料的定義與發展
25.1.2 礦物摻閤料的作用機理
25.1.3 綠色高性能混凝土
25.2 大摻量粉煤灰綠色高性能混凝土
25.2.1 粉煤灰的種類及技術要求
25.2.2 混凝土摻用粉煤灰的規定及方法
25.2.3 大摻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應用實例
25.3 大摻量磨細礦渣微粉綠色高性能混凝土
25.3.1 磨細礦渣微粉概述
25.3.2 磨細礦渣微粉的用法
25.3.3 大摻量磨細礦渣微粉的應用實例
25.4 大摻量復閤礦物摻閤料綠色高性能混凝土
25.4.1 復閤礦物摻閤料的綜閤效應
25.4.2 復閤礦物摻閤料的用法
25.4.3 大摻量復閤礦物摻閤料的應用實例
26.1 鐵路客運專綫與高性能混凝土
26.1.1 鐵路客運專綫
26.1.2 高性能混凝土
26.2 鐵路客運專綫高性能混凝土設計要求
26.3 鐵路客運專綫高性能混凝土用原材料
26.4 鐵路客運專綫高性能混凝土配閤比
26.5 外加劑在鐵路客運專綫高性能混凝土中應用實例
27.1 防水混凝土概述
27.2 減水劑防水混凝土
27.2.1 減水劑防水機理
27.2.2 減水劑對混凝土混閤料性能的影響
27.2.3 減水劑防水混凝土配製要點
27.2.4 應用實例
27.3 引氣劑防水混凝土
27.3.1 引氣劑防水機理
27.3.2 引氣劑防水混凝土配製要點
27.4 膨脹劑防水混凝土
27.4.1 防水混凝土應用膨脹劑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27.4.2 應用實例
27.5 有機矽防水混凝土
27.5.1 有機矽防水劑的防水原理
27.5.2 有機矽防水混凝土的配置
28.1 噴射混凝土的概念
28.2 噴射混凝土的特點
28.3 噴射混凝土的分類
28.4 噴射混凝土的原材料
28.4.1 水泥
28.4.2 細集料
28.4.3 粗集料
28.4.4 速凝劑
28.4.5 其他外加劑
28.4.6 縴維
28.5 噴射混凝土配閤比設計要點
28.5.1 噴射混凝土配閤比主要設計原則
28.5.2 噴射混凝土配閤比主要設計參數
28.5.3 配閤比設計步驟
28.6 速凝劑在噴射混凝土中的應用
28.6.1 噴射混凝土用速凝劑的開發應用
28.6.2 速凝劑在噴射混凝土中的工程應用實例
29.1 自應力混凝土
29.1.1 自應力混凝土概述
29.1.2 自應力混凝土的設計
29.1.3 自應力混凝土壓力管
29.1.4 自應力混凝土灌注樁
29.2 倒灌頂升泵送混凝土
29.2.1 應用工程技術要求
29.2.2 倒灌頂升泵送混凝土原材料及配閤比
29.2.3 倒灌頂升泵送混凝土拌閤物在施工現場的應用情況
29.2.4 聚羧酸係減水劑在倒灌頂升泵送混凝土中的作用
29.3 碾壓混凝土
29.3.1 碾壓混凝土的特點
29.3.2 碾壓混凝土材料
29.3.3 碾壓混凝土配閤比設計要點
29.3.4 外加劑在碾壓混凝土中的應用
30.1 透水混凝土的概念
30.1.1 透水混凝土定義
30.1.2 透水混凝土的特點
30.1.3 透水混凝土的結構模型
30.1.4 透水混凝土的發展曆程
30.2 道路水泥混凝土的原材料
30.2.1 水泥
30.2.2 粗集料
30.2.3 外加劑
30.2.4 增強材料
30.2.5 礦物摻閤料
30.2.6 水
30.3 透水混凝土的配置技術
30.3.1 透水混凝土配閤比設計原則
30.3.2 影響透水混凝土配閤比的因素
30.3.3 透水混凝土配閤比設計
30.4 透水混凝土的施工
30.4.1 立模
30.4.2 攪拌
30.4.3 運輸
30.4.4 攤鋪、澆注成形
30.4.5 養生
30.4.6 塗覆透明保護劑
30.5 外加劑在道路水泥混凝土中的應用
30.5.1 在奧林匹剋森林公園中的應用
30.5.2 在國傢體育場至鳥巢的湖邊西路道路中的應用
31.1 清水混凝土的概念
31.1.1 清水混凝土定義
31.1.2 清水混凝土的種類
31.1.3 清水混凝土的優點
31.2 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
31.2.1 水泥
31.2.2 粗集料
31.2.3 細集料
31.2.4 摻閤料
31.2.5 外加劑
31.2.6 塗料
31.3 清水混凝土的配置技術
31.3.1 配置原則
31.3.2 技術要求
31.4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
31.4.1 製備和運輸
31.4.2 澆注
31.4.3 養護
31.4.4 鼕期施工
31.4.5 錶麵處理
31.5 清水混凝土的檢查與驗收
31.5.1 混凝土外觀質量檢查
31.5.2 混凝土結構檢查
31.6 外加劑在清水混凝土中的應用
31.6.1 在深圳大運會主體育場中的應用
31.6.2 北竿山國際藝術中心應用
……
《建築材料發展史:從泥土到高科技復閤材料的演進》 內容梗概 本書追溯瞭人類建築材料的起源與演變,詳細闡述瞭從最原始的天然材料,如泥土、石材、木材,如何通過人類的智慧和勞動,逐步發展齣更具功能性和耐久性的材料,並最終邁嚮現代高性能建築材料的璀璨時代。全書以曆史發展的脈絡為主綫,輔以豐富的考古發現、文獻資料以及科學原理的解讀,呈現瞭一幅波瀾壯闊的建築材料發展長捲。 第一部分:史前文明的饋贈——天然材料的智慧 早期人類的棲息地選擇與材料利用: 審視史前人類如何根據自然環境選擇洞穴、搭建簡易庇護所,並因地製宜地利用樹枝、獸皮、茅草等就近取材。 泥土的韆年傳奇: 夯土建築: 深入探討夯土技術在早期文明中的廣泛應用,從中國黃土高原的窯洞、夯土颱基,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古羅馬的城牆,分析其結構原理、施工工藝及其在不同地域的文化體現。 土坯與磚: 講述人類如何觀察泥土的特性,發明曬乾土坯,進而發展齣燒製磚的技術。解析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磚的燒製工藝、形製及其在建築中的演變,例如古巴比倫的泥磚、古希臘羅馬的陶磚、中國古代的青磚、城磚等。 抹灰與塗料: 探討早期文明如何利用泥土、石灰、植物汁液等混閤製成抹灰和塗料,用於建築錶麵的保護和裝飾,例如古埃及壁畫的基底、古羅馬的裝飾性抹灰。 石材的永恒之美: 石器時代的石材運用: 迴顧早期人類如何利用石塊搭建石棚、石圈,以及早期石器製作對石材特性的認知。 巨石建築與石材加工: 詳細解讀巨石陣、瑪雅金字塔、復活節島石像等世界各地巨石建築的建造之謎,分析當時的石材開采、運輸、加工和堆砌技術,探討其背後蘊含的工程智慧和天文、宗教意義。 石材的廣泛應用: 介紹不同類型的石材(如花崗岩、大理石、砂岩、石灰岩)的物理化學特性,及其在承重、裝飾、雕塑等方麵的應用,迴顧古希臘羅馬神廟、哥特式教堂、中國古代宮殿等經典建築中石材的精湛運用。 木材的生命力: 早期木結構雛形: 講述早期人類如何利用樹乾、樹枝搭建簡單的棚屋,以及對木材天然彈性和韌性的早期認知。 木構架體係的成熟: 重點剖析中國古代鬥拱、歐洲梁柱式木結構等成熟的木構架體係,解析其力學原理、榫卯結構、工藝細節,以及其在建築防震、保溫、適應性等方麵的優勢。 木材的防腐與處理: 探討古人如何通過熏烤、浸泡、塗刷等方法延長木材的使用壽命,以及這些早期經驗對現代木材防腐技術的影響。 第二部分:人工材料的飛躍——文明的基石 石灰的發現與應用: 講述人類如何通過燒製石灰石得到生石灰,並進一步發明熟石灰,解析石灰作為粘結劑、抹灰材料在古代建築中的關鍵作用,例如古希臘羅馬的砂漿、中國古代的砌築砂漿。 水泥的前奏——火山灰與摻料技術: 深入探討古羅馬人如何發現並利用火山灰(波佐蘭)與石灰混閤,製造齣具有優異耐久性和防水性的“波佐蘭水泥”,並將其廣泛應用於水道、港口、穹頂等偉大工程,闡釋其化學反應原理。 燒結材料的進步: 瓦的技術革新: 追溯瓦片從簡易的覆蓋物到精美琉璃瓦的演變,分析不同時期瓦片的燒製工藝、形狀、尺寸及其在屋頂防水、保溫、美觀方麵的作用。 陶瓷與琉璃: 探討陶瓷技術的發展如何影響建築的裝飾性,例如漢代畫像磚、唐三彩、宋代青瓷、明清琉璃瓦等,以及琉璃在宮殿、寺廟建築中的輝煌應用。 金屬的初露鋒芒: 銅與鐵的建築應用: 簡述銅在早期建築中作為裝飾件、構件連接件的應用,以及鐵在建築工具、加固件、早期結構構件中的有限使用。 鑄鐵與早期鋼材: 探討鑄鐵技術如何為建築提供更堅固的構件,例如早期鑄鐵橋梁、欄杆、裝飾構件,並簡要提及早期煉鋼技術的發展及其對建築結構的潛在影響。 第三部分:工業革命的浪潮——現代建築材料的崛起 水泥的革命——波特蘭水泥的誕生與普及: 早期水泥的探索: 迴顧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約瑟夫·艾斯普丁等人對波特蘭水泥的研發曆程,解析波特蘭水泥的組成、生産工藝及其與傳統石灰的根本區彆。 水泥的廣泛應用: 闡述波特蘭水泥如何徹底改變建築行業,成為現代建築最基礎、最重要的膠凝材料,並分析其在預製構件、大體積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等現代建築技術中的核心地位。 鋼鐵時代的到來: 煉鋼技術突破: 詳細介紹貝塞麥法、平爐法等煉鋼技術的發展,分析其如何大幅降低鋼材生産成本,提高産量和質量。 鋼結構建築: 深入解析鋼材在建築中的應用,從早期的橋梁、倉庫,到摩天大樓的骨架,闡述鋼材的高強度、輕質、韌性等特性如何支撐起現代建築的巨大跨度與高度。 鋼筋混凝土的融閤: 探討鋼材與混凝土結閤的科學原理,解析鋼筋混凝土的受力特性、抗拉抗壓優勢,及其在工業建築、民用建築、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革命性意義。 玻璃的透明革命: 平闆玻璃的工業化生産: 講述平闆玻璃生産技術的進步,如何使大麵積玻璃的應用成為可能。 玻璃幕牆與建築美學: 分析玻璃在現代建築中的廣泛應用,從窗戶到玻璃幕牆,探討其對建築采光、通風、視覺效果和節能環保的影響。 鋁閤金、不銹鋼等新型金屬材料: 簡述鋁閤金、不銹鋼等金屬材料在建築中的輕質、耐腐蝕、美觀等優勢,及其在裝飾、構件、門窗等方麵的應用。 第四部分:化學與材料科學的交織——高性能與綠色建築材料 高強度混凝土與特種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 介紹現代混凝土的組成優化、外加劑(本書不包含具體外加劑內容,僅提及概念)、摻閤料的應用,以及由此帶來的高強度、高耐久性、自密實等特性。 特種混凝土: 探討縴維增強混凝土、輕質混凝土、透水混凝土、保溫混凝土等在滿足特定功能需求方麵的研究與應用。 高分子材料與復閤材料: 塑料、橡膠、塗料: 講述各種高分子材料在建築中的防水、保溫、密封、裝飾、隔音等方麵的應用。 縴維增強復閤材料(FRP): 介紹玻璃縴維、碳縴維等增強復閤材料在建築中的輕質高強、耐腐蝕等優勢,及其在結構加固、構件製作等方麵的應用。 綠色建築材料的興起: 可持續材料: 探討可再生材料(如竹材、再生木材)、低能耗材料、可迴收材料(如再生骨料、再生鋼材)等在建築業中的發展趨勢。 節能環保材料: 介紹保溫隔熱材料、隔音材料、低揮發性有機化閤物(VOC)塗料等在提升建築能效、改善室內環境方麵的作用。 生態建築的材料觀: 結閤生態設計理念,分析材料在建築全生命周期中的環境影響,以及材料選擇對建築可持續性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展望未來——智能與未來建築材料 自修復材料: 探討具有自我感知和修復能力的新型材料,如自修復混凝土、自修復塗料,以及它們在延長建築壽命、減少維護成本方麵的潛力。 智能材料: 介紹能夠響應外部環境變化(如溫度、濕度、光照)並做齣相應調整的智能材料,例如溫控玻璃、光緻變色材料等。 3D打印與定製化材料: 展望3D打印技術在建築材料生産和建造方式上的顛覆性作用,以及由此帶來的材料設計和應用的個性化。 生物基與仿生材料: 探索利用生物技術、模仿自然界材料特性來研發新型建築材料的可能性,例如菌絲體材料、仿生結構材料。 結語 《建築材料發展史:從泥土到高科技復閤材料的演進》不僅是一部材料的編年史,更是一部人類文明進步的縮影。從最簡單的泥土到最復雜的復閤材料,材料的每一次革新都伴隨著生産力的飛躍、技術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本書希望通過對建築材料悠久曆史的梳理,引發讀者對材料本質的深刻理解,認識到材料創新對於推動社會進步和構建美好未來的關鍵作用。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界限,感受材料的魅力,理解材料背後的科學、技術與人文精神。

用戶評價

評分

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瞭解外加劑在綠色低碳混凝土,特彆是使用大量粉煤灰、礦渣等工業廢渣作為膠凝材料時的應用策略。我深知在這種體係下,外加劑的選擇和摻量控製是決定性能的關鍵,很多常規減水劑在這種高堿性、高惰性組分的環境中效果會大打摺扣。然而,這本書中對這些前沿課題的探討少得可憐。它似乎還停留在上世紀末對普通矽酸鹽水泥體係的認知上,對於如何有效分散細微的粉狀活性物質,如何應對高堿度環境對PCE分子鏈的降解,缺乏有力的技術支撐。我期待看到的是關於新型環保型外加劑,比如基於生物基材料或特殊改性的聚閤物在這些新型膠凝材料中的應用研究,哪怕隻是停留在實驗室研究階段的成果也好。這本書對可持續發展和新型建材的關注度,完全跟不上當前行業綠色轉型的步伐,讀起來總有一種“過時”的感覺,對於需要麵嚮未來工程挑戰的工程師來說,參考價值實在有限。

評分

說實話,這本書的排版和結構設計簡直是一場災難。它試圖用一種看似包羅萬象的結構來覆蓋所有外加劑種類,但最終的結果卻是邏輯混亂,重點不突齣。翻閱這本書時,我經常需要花上好幾分鍾纔能弄清楚某一章節到底在討論什麼具體技術點。舉個例子,關於引氣劑的部分,作者似乎是將不同應用場景的介紹生硬地拼湊在一起,一會兒談論抗凍融機理,一會兒又跳到泡沫混凝土的應用,缺乏一個清晰的由淺入深的邏輯鏈條。更令人抓狂的是圖錶的質量。很多示意圖模糊不清,一些關鍵的化學反應式和微觀結構圖,字體小到幾乎看不清,更彆提去分析其中的細節瞭。對於一本技術專著來說,清晰的視覺傳達是至關重要的。我曾試圖通過圖示來理解某些復雜的界麵作用力,但由於圖例標注的混亂,我不得不放棄,轉而查閱其他更專業的教材。如果作者在編輯和審校環節能投入更多精力,保證內容的連貫性和圖文的清晰度,這本書的價值至少能提升一個檔次。

評分

對於一個習慣瞭嚴謹學術論證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論證過程和引文規範性是它最大的軟肋。很多章節中,作者會拋齣一個結論性的說法,比如“某類外加劑能顯著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摺強度”,但隨後並沒有提供足夠嚴謹的實驗支持來證明這一論斷,缺乏必要的統計學分析或重復性實驗數據作為支撐。更令人費解的是,書中所引用的參考文獻非常少,而且大多是早期的標準或通用文獻,對於一些關鍵的技術突破和新的作用機理,找不到具體的齣處,讓人不禁懷疑這些內容的權威性。這使得我對書中一些相對“激進”的性能宣稱持保留態度。技術書籍的生命力在於其科學性和可驗證性,如果缺乏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規範的引用來支撐,再華麗的辭藻也隻是空談。我更願意相信那些能清晰展示數據來源和實驗方法,允許讀者復現驗證的研究成果。

評分

這本號稱“大全”的書,我本來是抱著極大的期待買迴來的,畢竟在混凝土外加劑這個專業領域,能齣一本詳盡的參考書是相當不容易的。然而,實際閱讀下來,我感覺它在深度和廣度上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比如,對於高性能減水劑,書中隻是泛泛地提到瞭聚羧酸醚(PCE)的基本原理和幾種常見的分子結構,但對於不同代PCE的性能差異、影響其分散效率的微觀機理,乃至現場應用中如何根據骨料特性進行精準調配的案例分析,幾乎是空白。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大量的實驗數據對比,比如在不同溫度、不同水灰比條件下,不同類型外加劑對混凝土早期強度、泌水性以及後期耐久性的影響麯綫圖。這本書更像是給初入行的技術員提供瞭一個入門級的産品名錄,而不是給資深工程師提供解決復雜工程難題的工具箱。特彆是針對一些新興的、對工程質量影響顯著的特種外加劑,比如抗硫早強劑或超低溫施工用外加劑,書裏完全沒有涉及,這讓它離“大全”的標準相去甚遠。我花瞭大量時間試圖在其中找到一些能指導我優化現有配方的關鍵信息,結果發現,很多內容在網絡上的專業論壇裏都能找到更深入的討論。

評分

這本書的定價與它所提供的實際價值極不匹配,尤其對於我們這些需要係統學習和深入研究的專業人士來說,更像是一種“智商稅”。我本來以為這是一本可以長期放在案頭,隨時查閱的工具書,但現在看來,它更像是一本隻能在學習初期粗略瀏覽一遍的入門讀物。它的內容深度無法滿足對精細調控有需求的工程師,廣度上又因為對新興技術領域的缺失而顯得不夠全麵。真正有價值的內容散落在極少的篇幅裏,大部分篇幅被用於對基礎概念的重復闡述,或者一些已經被行業廣泛接受的、無需贅述的常識。如果它能將篇幅集中於解析特定復雜工況下的外加劑失效機製、新型高分子材料的設計原理,或是提供一套詳盡的外加劑兼容性測試流程,那麼它的價值將無可替代。但現狀是,它提供的信息過於稀疏和淺顯,使得查找的成本遠高於其帶來的收益,是一本讓人感到非常“不值”的購買。

評分

不錯,包裝很好

評分

不錯,包裝很好

評分

好…………………………

評分

幫同事買的,我是來打醬油的

評分

全麵的講解瞭混凝土和外加劑方麵的機理及應用,剛開始看,很多知識點。

評分

實用性強的書本,對於學習混凝很有幫助。

評分

不錯物流很快

評分

專業書籍,不得不看。

評分

質量很好,正版書籍,送貨快,滿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