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培養赤子之心,則眼光高遠,誌氣博大,能洗刷心的塵翳,使顯齣片刻的明淨,讓人看清楚世界的真相;人生的正路,而不緻沉淪,摸索於下麵的暗中瞭。
內容簡介
《藝術與生活名傢通識書係:嚮善的藝術》主要內容包括:近世西洋樂壇之盛況、音樂的內容、為十大音樂傢畫像、殿的藝術:希臘黃金時代、繪畫的特長、繪事後素、中國畫的特色、讀畫漫感、移情說:創作的感興、畫聖米勒的人格與藝術等。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豐子愷確實是20世紀動亂的中國最堅毅篤定的文藝大師。他在兒童的世界裏尋找哲學和美,在藝術的鼓吹裏肯定人心的光明,提升精神的力量,為中國現代社會描繪祥和和智慧的遠景。”
——文學傢 楊牧
“我覺得,著者豐子愷,是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傢的藝術傢。我所喜歡的,乃是他的像,藝術傢的真率,對於萬物的豐富的愛:和他的氣品、氣骨。如果在現代要想找尋陶淵明、王維那樣的人物,那麼,就是他瞭吧!”
——日本藝術評論傢 吉川幸次郎
目錄
壹
代序 藝術的生活
換一種態度——怎樣學藝術
美與同情
具象美
從梅花說到藝術
文學的寫生
繪畫有什麼用——兼談鑒賞
鄉愁與藝術——對一個南洋華僑學生的談話
貳
近世西洋樂壇之盛況
音樂的內容
為十大音樂傢畫像
叁
殿的藝術:希臘黃金時代
繪畫的特長
繪事後素
中國畫的特色
讀畫漫感
移情說:創作的感興
畫聖米勒的人格與藝術
肆
視覺的糧食
我的學畫
我的畫具
我畫漫畫
桂林藝術講話之二
為青年說弘一法師
赤子之心
送阿寶齣黃金時代
精彩書摘
米勒製作的道德特質
米勒的贊仰者和誹謗者,對於真的米勒都是誤解的。他的贊仰者,以為他是新民主主義的大膽而忠厚的注釋者而贊仰他;他的誹謗者,以為他是將苦惱的勞動者的演劇繪畫給支配的中等階級人們看的,煽動社會主義者而誹謗他。批評傢在他的一切作品中看齣政治的暗示,以為《播種者》是威嚇人民的暗示,《拾穗者》是三個敗殘者的命運。在他的作品中處處找覓政治的或社會的題目,否則即找尋演劇的效果。這樣的見解,實在和米勒的精神相去太遠瞭。米勒嫌惡演劇性的繪畫,不關心於政治,摒斥社會主義。米勒決不可能瞭解他的批評者所指說他的宣言的意義。他曾經說:
“我想,我的批評者們,原是富於趣味的教養深厚的人們。但我不能被隱覆在他們的外衣中。在我的生涯中,除原野以外,什麼都不看見。所以我隻願把我所見的事物單純地,又盡己力所能地告訴齣來。”
又他對於當時藝術的演劇的傾嚮,和對於演劇,也是十分嫌惡的。他曾說:“盧森堡美術館使我産生瞭對於演劇的反感。我對於男女俳優的誇張、虛僞等,抱有強烈的憎惡心。”又說:“如果要製作真的自然的藝術,非避去演劇不可。”他對於他的友人和敵手等把他看做社會主義的徒黨,曾激烈反抗。他和1848年革命時代的許多法蘭西藝術傢同樣,對於人民有親善的同情,但要曉得他們大多數是不適應當時人民的一般要求的。他不但是風景畫傢,他是用瞭這不滅的寫實主義來錶現的農民畫傢。所以評傢加之以社會主義者的名目,是他所要竭全力來抗議的。他曾說自己是“農民中的農民”。他的意見是:
“藝術的使命是愛,不是憎。即使錶現貧者苦惱時,也不是以刺激對於富的階級的羨望為目的的。”
……
前言/序言
原來我們初生入世的時候,最初並不提防到這世界是如此狹隘而使人窒息的。隻要看嬰孩,就可明白。他們有種種不可能的要求,例如要月亮齣來,要花開,要鳥來,這都是我們這世界中所不能自由辦到的事,然而他認真地要求,要求不得,認真地哭。可知人的心靈,嚮來是很廣大自由的。孩子漸漸大起來,碰的釘子也漸漸多起來,心知這世間是不能應付人的自由奔放的感情的要求的,於是漸漸變成馴服的大人,可憐終於變成
-;“現實的奴隸”。這是我們都經曆過的,不可否定的事情。
我們雖然由兒童變成大人,然而我們這心靈是始終一貫的心靈,即依然是兒時的心靈,隻不過經過許久的壓抑,所有怒放的、熾熱的感情的萌芽,屢被摺磨,不敢再發生罷瞭。這種感情的根,依舊深深地伏在做大人後的我們的心靈中。這就是“人生的苦悶”的根源。我們誰都懷著這苦悶,我們總想發泄這苦悶,以求一次人生的暢快。藝術的境地,就是我們所開闢的、來發泄這生的苦悶的樂園。
我們的身體被束縛於現實,匍匐在地上,而且不久就要朽爛。然而我們在藝術的生活中,可以瞥見“無限”的姿態,可以體驗人生的崇高、不朽,而發現生的意義與價值瞭。藝術教育,就是教人以這藝術的生活的。
……
藝術與生活名傢通識書係:嚮善的藝術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從梅花說到藝術
評分
☆☆☆☆☆
中國畫的特色
評分
☆☆☆☆☆
《嚮善的孟子:傅佩榮〈孟子〉心得》內容簡介:古代學問大傢韓愈說“求觀聖人之道,必自孟子始”。當代諾貝爾奬獲得者楊振寜說“三十歲後,我做人處世全靠孟子”。人生在世,什麼是立身的根本?什麼又是快樂的源泉?傅佩榮教授從幾韆年前的《孟子》那裏找到瞭答案。他說:“'真誠'纔有力量,這是孟子思想的齣發點。力量可以稱為'嚮”,所指的正是'善'。善是我與彆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人性嚮善,孔孟之道即是追求止於至善的大同境界。在此一努力過程中,我的人性得以實現,而這正是'樂莫大焉'。”
評分
☆☆☆☆☆
取名為嚮善的藝術,確實是有這會迴事,藝術都是催人嚮善的,都是藝術傢錶達這種善的一種藝術。
評分
☆☆☆☆☆
我的畫具
評分
☆☆☆☆☆
評分
☆☆☆☆☆
具象美
評分
☆☆☆☆☆
為十大音樂傢畫像
評分
☆☆☆☆☆
傅先生畢竟深受西方學術研究方法熏陶,全書滲透著理性,前後照應,雖自稱是“閑書”,卻不失嚴禁。通讀之後也無發現錯彆字,可見作者和編輯是認真對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