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二版)

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郭卫东 编
图书标签:
  • 机械原理
  • 机械设计
  • 教学参考书
  • 习题解答
  • 工程教育
  • 机械工程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第二版
  • 理论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64975
版次:2
商品编码:1118947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2
字数:4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二版)》是《机械原理(第二版)》(郭卫东主编,科学出版社)的配套用书,是教材的必要补充。
  《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二版)》共11章,包括机构的组成原理、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轮系、其他常用机构、空间连杆机构及机器人机构、机械中的摩擦与机械效率、机械系统动力学基础、机械的平衡、机构系统的运动方案设计。每章的内容包括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典型例题、常见错误、习题解答五部分。此外,附录部分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2010~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机械原理试题及解答。《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二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特别是通过对“典型例题”、“常见错误”、“习题解答”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答”的学习,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机构分析与设计的能力大有帮助。

内页插图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机构的组成原理 1
1.1 基本要求 1
1.2 重点与难点 1
1.2.1 基本概念 1
1.2.2 正确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
1.2.3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3
1.2.4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4
1.2.5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 5
1.2.6 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 6
1.3 典型例题 6
1.4 常见错误 10
1.5 习题解答 13
第2章 平面连杆机构 22
2.1 基本要求 22
2.2 重点与难点 22
2.2.1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及其分类方法 22
2.2.2 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22
2.2.3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24
2.2.4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24
2.3 典型例题 25
2.4 常见错误 30
2.5 习题解答 33
第3章 凸轮机构 45
3.1 基本要求 45
3.2 重点与难点 45
3.2.1 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 45
3.2.2 从动件运动规律及其选择 45
3.2.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46
3.2.4 凸轮机构的基本参数选择 49
3.2.5 高速凸轮机构的设计 51
3.3 典型例题 52
3.4 常见错误 54
3.5 习题解答 56
第4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62
4.1 基本要求 62
4.2 重点与难点 62
4.2.1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63
4.2.2 渐开线 63
4.2.3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64
4.2.4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机构 64
4.2.5 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68
4.2.6 交错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70
4.2.7 蜗杆蜗轮机构 70
4.2.8 圆锥齿轮机构 71
4.3 典型例题 72
4.4 常见错误 79
4.5 习题解答 81
第5章 轮系 90
5.1 基本要求 90
5.2 重点与难点 90
5.2.1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90
5.2.2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91
5.2.3 混合轮系的传动比 92
5.3 典型例题 92
5.4 常见错误 95
5.5 习题解答 97
第6章 其他常用机构 108
6.1 基本要求 108
6.2 重点与难点 108
6.2.1 棘轮机构 108
6.2.2 槽轮机构 110
6.2.3 不完全齿轮机构 111
6.2.4 不完全摆线针轮机构 111
6.2.5 螺旋机构 111
6.2.6 万向联轴节 113
6.3 典型例题 113
6.4 常见错误 120
6.5 习题解答 120
第7章 空间连杆机构及机器人机构 124
7.1 基本要求 124
7.2 重点与难点 124
7.2.1 空间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124
7.2.2 空间机构分析的常用坐标变换 125
7.2.3 空间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128
7.2.4 机器人机构 129
7.3 典型例题 129
7.4 常见错误 133
7.5 习题解答 136
第8章 机械中的摩擦与机械效率 141
8.1 基本要求 141
8.2 重点与难点 141
8.2.1 运动副中的摩擦与自锁 141
8.2.2 机械效率 142
8.3 典型例题 143
8.4 常见错误 147
8.5 习题解答 151
第9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基础 161
9.1 基本要求 161
9.2 重点与难点 161
9.2.1 机械运转过程的三个阶段 161
9.2.2 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161
9.2.3 机械系统的真实运动求解 162
9.2.4 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 163
9.3 典型例题 164
9.4 常见错误 170
9.5 习题解答 173
第10章 机械的平衡 193
10.1 基本要求 193
10.2 重点与难点 193
10.2.1 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 193
10.2.2 刚性转子的平衡试验 193
10.2.3 机构的平衡 193
10.3 典型例题 194
10.4 常见错误 197
10.5 习题解答 200
第11章 机构系统的运动方案设计 206
11.1 基本要求 206
11.2 重点与难点 206
11.2.1 执行机构系统的运动方案设计步骤 206
11.2.2 机构的组合方式和特点 207
11.2.3 组合机构的概念类型、特点、功能及组合机构的设计 207
11.2.4 机构选型及机构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208
11.2.5 机构系统运动循环图的类型及绘制 210
11.3 典型例题 212
11.4 常见错误 221
11.5 习题解答 222
参考文献 227
附录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答 228
附录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答 232
附录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答 236
附录4 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答 241
附录5 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答 248
附录6 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答 255

前言/序言

  本书是《机械原理(第二版)》的配套用书。书中简要归纳和阐述了各章的基本要求,在梳理了学习内容和学习主线的同时,指出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常见错误的分析,指出了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题方法;此外,以典型例题为示范,给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展示正确和规范的习题解答步骤;最后通过对教材思考题和习题的详细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增加了6个附录,收录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2010~2012年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并做了详细的解答。其目的一方面是对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的梳理,对重点内容有更具体的展示;另一方面是为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和解题范例,以期更有的放矢地复习和较规范地解答试题。
  参加本书编写的院校共9所,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编写人员有:刘占民(第1章),郭卫东(第2章、第?章),房瑞明(第3章),王跃进(第4章),窦蕴平(第5章),李德才(第6章、第11章),司慧(第8章),张云文(第9章),张莉彦(第10章)。
《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二版)》 本书旨在为学习机械原理的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机械原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其核心在于揭示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运动规律及动力学特性,为机械设计、制造、维护等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本书第二版在原有基础上,结合了近年来机械原理教学的最新发展和学员普遍遇到的难点,力求在内容组织、讲解深度及习题覆盖面上达到更高的水准。 本书内容概要: 本书的编写遵循机械原理课程的经典体系,力求知识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全书共分为若干章节,系统地阐述了机械原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机构的自由度与结构分析 本部分首先引入机构的概念,明确其组成要素与基本构成。在此基础上,详细讲解了机构的自由度概念,这是分析机构运动能力的基础。我们将从力的自由度、相对自由度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大量实例,帮助读者理解不同类型机构的自由度取值。随后,本书将进入结构分析,介绍如何通过引入高副低代、低副高代等方法,对复杂机构进行简化和分类,识别其机构的组成原理,从而更好地理解机构的传动链和运动特点。 第二部分:平面连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是机械系统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机构类型。本书将从最基础的曲柄滑块机构、铰链四杆机构讲起,深入分析它们的运动特性、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我们将详细介绍速度瞬心法、矢量法等多种速度分析方法,并辅以清晰的图示和步骤讲解。加速度分析部分,同样会通过多种方法展示,帮助读者掌握如何求解机构各部件的加速度。在此基础上,本书还将探讨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法,如杆长计算、运动轨迹设计等,并介绍一些常用的组合机构,如曲柄滑块机构的变种、导杆机构等。 第三部分:齿轮机构 齿轮机构在传递运动和动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本书将系统介绍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锥齿轮、蜗杆蜗轮等各类齿轮的几何结构、啮合原理及其传动特性。我们将详细讲解齿轮的模数、压力角、齿数等基本参数的含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齿轮的性能。啮合传动部分,将重点阐述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分析其传力均匀性、根切现象等关键问题。本书还将深入介绍齿轮系的组成与传动比的计算,包括定轴齿轮系、行星齿轮系等,并对其应用进行广泛的介绍。 第四部分:其他常见机构 除了连杆机构和齿轮机构,本书还将介绍其他在机械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机构,如: 凸轮机构: 详细讲解凸轮轮廓线的绘制方法,以及不同形状凸轮(盘形凸轮、圆柱凸轮)的运动特性,重点分析推杆的运动规律和设计要点。 带传动与链传动: 介绍带传动(平带、三角带、同步带)和链传动(滚子链、套筒链)的结构、工作原理、传动比计算、效率损失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螺旋机构: 阐述螺旋副的运动和受力特性,重点讲解螺杆螺母机构在升降、夹紧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其传动效率。 间歇运动机构: 介绍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等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 第五部分:机构的动力学分析与润滑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机构的动力学问题。我们将介绍虚功原理、达朗伯原理等动力学分析方法,求解机构在载荷作用下的运动和受力情况。重点将放在惯性力、摩擦力对机构运行的影响分析。同时,本书还将简要介绍机械系统润滑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润滑方式,以及润滑在减少磨损、提高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六部分:机械系统的综合与应用 本部分将视角从单个机构转移到整个机械系统。我们将介绍如何将不同的基本机构组合起来,构成复杂的机械系统,并分析系统的整体运动规律和性能。同时,本书还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展示机械原理在各种机械设备(如机床、汽车、机器人等)中的应用,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提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习题解答部分: 本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提供详细的习题解答。针对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我们精心设计了形式多样、难度适中的习题,覆盖了机械原理课程的各个知识点。习题解答部分不仅给出最终答案,更重要的是提供详细的解题步骤、思路分析以及关键知识点的回顾。对于一些关键公式的应用、特殊情况的处理,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力求让读者在理解习题解答的同时,也能巩固和深化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特别是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习题,我们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展示多种解题思路,帮助读者拓展思维。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大量引入实际机械设备中的典型例子,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理解。 循序渐进,逻辑清晰: 各章节内容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编排,层层递进,确保读者能够系统地掌握机械原理的知识体系。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大量采用示意图、结构图、运动轨迹图等,配以清晰的文字说明,使复杂的机械运动和结构一目了然。 习题解析详尽: 习题解答不仅提供答案,更注重解析过程的展示,帮助读者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紧扣教学大纲: 内容覆盖了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要求,是学生学习、复习、备考的理想辅助读物。 本书的出版,希望能够成为广大机械原理学习者可靠的学习伙伴,帮助大家在机械原理的学习道路上披荆斩棘,取得优异的成绩。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七: 从我的角度来看,《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二版)》这本书在教学辅助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作者似乎非常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难点和困惑,并针对性地提供了解决方案。书中的辅导部分,对于那些复杂的理论概念,都进行了细致的分解和层层递进的解释,使得学习过程更加平缓,不易产生畏难情绪。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在讲解完一个原理后,会立即配以相关的例题,并且这些例题的解题步骤都非常详细,甚至包含了作者的思考过程,这对于我这种喜欢模仿学习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帮助。而且,习题的难度梯度设计也十分合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信心,并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解答部分的详尽分析,不仅仅是给出答案,更是对解题思路的深度挖掘,这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而不仅仅是“怎么做”。第二版在原有基础上,似乎在一些更具挑战性的综合性习题方面有所增加,这对于那些希望在机械原理方面有更深造诣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评分

评价四: 总的来说,《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二版)》是一本非常扎实的参考书,内容全面且深入。作者在对每一个机械原理的阐述上,都力求严谨,同时又不失条理。例如,对于机构自由度的计算,书中不仅给出了通用的公式,还详细分析了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并配以丰富的图示,使读者能够彻底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在习题部分,本书的特色在于其难度和广度的平衡。基础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而难题则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实际工程问题的习题,能够让读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版相对于第一版,我个人感觉在某些章节,特别是关于组合机构和复杂机构分析的部分,内容更加充实,对一些前沿研究的提及也更加及时。虽然我可能还无法完全理解所有内容,但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框架和深入研究的方向。它不仅仅是一本习题集,更是一个帮助读者建立起完整机械原理知识体系的宝贵工具。

评分

评价五: 这本书,我简直爱不释手!作为一名即将步入职场的机械专业毕业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巩固所学,并且能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的书籍。《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二版)》完全符合我的期望。书中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非常到位,特别是那些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比较晦涩的概念,书中都用了非常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图例来解释。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曲柄滑块机构的讲解,书中不仅详细分析了其运动规律,还给出了多种实际应用案例,让我对这个机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习题部分的解答更是精益求精,每一个计算步骤都清晰可见,而且还会对一些关键点进行强调,帮助我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我特别喜欢那些需要进行机构拆分组合的习题,这对于锻炼我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第二版相对于第一版,在一些新兴技术领域的交叉应用方面,也加入了不少新的思考和探讨,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基础理论,更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总之,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书,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评分

评价六: 作为一个非机械专业的读者,当初购买这本书完全是出于对机械原理的好奇心,想了解一些“万物如何动起来”的奥秘。坦白说,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觉得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书籍对我来说会非常难懂。《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二版)》却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人性化,大量使用了通俗易懂的比喻和图示,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大致理解那些复杂的机械概念。比如,在解释“自由度”时,书中用了一个“一根绳子可以自由摆动”的简单例子,一下子就点通了我。虽然我不可能像专业人士那样深入理解每一个公式的推导,但通过这本书,我建立起了一个对机械原理的宏观认识,了解了各种基本机构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习题解答部分虽然有很多我做不来,但通过阅读解析,我也能学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引路人,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机械世界的奇妙之处。对于那些和我一样,想从零开始了解机械原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分

评价二: 作为一名正在机械设计领域摸索的工程师,我常常需要回顾和深化对机械原理的理解。一本好的参考书,不仅要有理论的深度,更要有实际应用的指导性。《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二版)》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书中对于各种典型机构的讲解,比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都非常详尽,不仅有原理的阐述,还引入了大量的实际工程案例,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例如,在讲解凸轮设计时,书中不仅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凸轮轮廓及其特点,还给出了如何根据实际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轮廓并进行参数化设计的步骤,这对于我进行实际项目设计非常有指导意义。而且,书中习题部分的难度梯度设置得非常好,从巩固基本概念的基础题,到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原理的综合题,再到一些挑战性的设计类题目,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我特别喜欢那些需要进行实际建模和仿真的习题,虽然书中没有直接提供模型文件,但其描述的清晰性和问题设置的合理性,让我能够自己动手去尝试,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版在原有基础上,在一些前沿技术,如机器人学与机械原理的结合方面,也进行了适度的拓展,这对于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大亮点。

评分

评价八: 这本书,我用起来感觉非常得心应手。《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二版)》的结构设计堪称典范。每一章节都清晰地划分了理论讲解、例题分析和习题练习,这种模块化的设计让我在学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和需求进行调整。我尤其喜欢的是,在每个章节的开头,都会有一个简要的知识点回顾,这对于我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非常有效。而且,书中在讲解一些抽象概念时,会穿插大量的示意图和模型图,这对于理解复杂机构的运动和受力非常有帮助。比如,在讲解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时,书中提供的不同类型机构的示意图,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习题解答部分的详尽程度令人赞叹,作者不仅仅是给出了数学上的推导过程,还会对每一步的物理意义进行解释,这对于我加深对原理的理解非常有帮助。第二版在内容的更新方面,也加入了一些与时俱进的内容,例如对一些新型机构和智能制造相关内容的初步探讨,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能教我“怎么做”,还能引导我思考“未来”。

评分

评价三: 我是一个对机械原理非常感兴趣的在校大学生,经常会在课堂之外补充学习。这本书,我只能说,太棒了!它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一点也不枯燥。作者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总能恰到好处地给予引导。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对一些复杂概念的类比解释。比如,在解释虚功原理的时候,书中用了一个“想象一双手在推一个箱子”的比喻,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力的作用与位移之间的关系,还有那些看起来很吓人的数学公式,在书中也被分解得条理清晰。而且,它的习题解答部分,简直是为我这种喜欢抠细节的学生量身定做的。每一个步骤都写得明明白白,甚至连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作者都会提前预警。我经常在做完一道题后,会反复看答案的解析,对比自己的思路,从中学习到很多解题技巧。这本书的编排也很贴心,章节之间的衔接非常自然,不会让人感觉跳跃。就算有些内容我第一次接触,也能通过前面的铺垫,慢慢理解。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给我提供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问题。有时候,我甚至会把书中的一些问题当作思考题,自己先想一想,再去看答案,这种过程真的很有成就感。

评分

评价九: 在我看来,《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二版)》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书。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个学习的伙伴。书中对机械原理的阐述,既有理论的深度,又不失通俗易懂性。例如,在讲解齿轮传动时,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种齿轮的类型和啮合原理,还详细分析了如何进行齿轮的强度计算和寿命预测,这些对于进行实际机械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且,书中针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设计了相应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的难度适中,能够有效地检验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我特别欣赏的是,习题解答部分不仅仅给出了最终答案,还会对整个解题过程进行详细的分解,并对一些关键的计算公式和定理进行重申,这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解题思路,并将这些思路迁移到其他问题中。第二版在原有基础上,我感觉对一些复杂机构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并且引入了一些新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这对于我进一步提升分析能力非常有帮助。

评分

收到!我将尽力模仿不同读者,针对一本虚构的《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二版)》图书,创作出10段风格各异、内容详尽且绝不包含实际书籍内容的读者评价。每段评价都将不少于300字,力求自然流畅,避免AI痕迹,并用“

评分

”分隔。 评价一: 拿到这本书时,我满怀期待,毕竟是第二版,应该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有了不少的完善和更新。翻开目录,感觉内容编排得相当合理,从最基础的机械运动概念,到复杂的机构分析,再到最后的机械设计实例,层层递进,逻辑清晰。特别是那些例题,看似简单,却能巧妙地引出后面的原理,让你在不知不觉中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一些难点时,那种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方式。比如,对于瞬心法的讲解,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公式推导,而是结合了大量的示意图,并辅以生活中的类比,让我这种初学者也能很快抓住核心要义。而且,习题部分的设计也很有匠心,从基础的概念辨析题,到复杂的计算分析题,再到一些需要发散思维的开放性问题,覆盖面非常广。更重要的是,答案部分的详细解析,不仅仅给出了结果,更是对解题思路、关键步骤和易错点的逐一剖析,这对于自学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曾经在网上找过很多机械原理的资料,但总是觉得碎片化,不成体系。这本书就像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你能够系统地学习和巩固。虽然我还没有全部做完习题,但就目前来看,这本书无疑是我机械原理学习道路上的一大助力。我把它放在床头,每天都会翻阅一两页,感觉收获颇丰。

评分

《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2版)》是《机械原理(第二版)》(郭卫东主编,科学出版社)的配套用书,是教材的必要补充。全书共11章,包括机构的组成原理、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轮系、其他常用机构、空间连杆机构及机器人机构、机械中的摩擦与机械效率、机械系统动力学基础、机械的平衡、机构系统的运动方案设计。每章的内容包括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典型例题、常见错误、习题解答五部分。此外,附录部分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2010-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机械原理试题及解答。《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2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特别是通过对“典型例题”、“常见错误”、“习题解答”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答”的学习,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机构分析与设计的能力大有帮助。《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2版)》可与《机械原理(第二版)》教材配套使用,也可单独作为机械原理学习的辅助参考书。

评分

还好吧,不是很满意…………

评分

京东是不支持验收的,有问题只能进入售后环节了。。。

评分

还好吧,不是很满意…………

评分

书是正版的,纸质很好,内容很详细

评分

书是正版的,纸质很好,内容很详细

评分

《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2版)》是《机械原理(第二版)》(郭卫东主编,科学出版社)的配套用书,是教材的必要补充。全书共11章,包括机构的组成原理、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轮系、其他常用机构、空间连杆机构及机器人机构、机械中的摩擦与机械效率、机械系统动力学基础、机械的平衡、机构系统的运动方案设计。每章的内容包括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典型例题、常见错误、习题解答五部分。此外,附录部分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2010-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机械原理试题及解答。《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2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特别是通过对“典型例题”、“常见错误”、“习题解答”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答”的学习,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机构分析与设计的能力大有帮助。《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第2版)》可与《机械原理(第二版)》教材配套使用,也可单独作为机械原理学习的辅助参考书。

评分

评分

由于拍的时候有一本书要调货,所以四天才发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