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寒热并用药对串解》计分“寒热并用药对串解”及“医论医话”两部分,是作者多年来学医心得及部分临证经验的总结。“串解”共列寒热并用药对52则,方剂230余酋,涉及内、外、妇、儿诸科,选方上自汉、唐,下及明、清、近代,为确具临床价值,或可资借鉴、研究者。采用综合、比较、演绎的方法,阐明寒热并用药对的精义,并列举其适应证,进而通过历代名方,分析药对在不同方剂组合中的意义,指出其应用要点。“医论医话”收集作者从1979年迄今的33篇论文,体现作者从医至今的心路历程,其中部分内容曾在国内期刊公开发表,涉及对中医经典著作、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对张景岳、叶天士、黄坤载、蒋椿田、柳宝诒、章次公等名家经验的评述等。
作者简介
朱步先,1945年生,江苏泰兴人。始承家学,后拜朱良春、朱则如为师,学习中医,从医五十载。
1983年,任江苏省泰兴县(现泰兴市)中医院副院长。
1985年,奉调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先后任《中医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中医杂志》社副社长兼编辑部主任。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编委、该书“理论分支”副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编委,《现代中医内科学》副主编等。
主要著作有《(普济本事方)发微》(201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等。
1992年出国,在海外传播中医学,专注临床及学术研究,现居英国牛津。
内页插图
目录
一、麻黄-石膏
方剂:麻杏甘石汤 投杯汤 五虎汤 均气八仙散 麻黄解肌汤
《千金》石膏汤《千金》妊娠高热外洗方 越婢汤 惺惺散
《宝鉴》石膏散《千金》治腹内挛急方
二、麻黄-黄芩
方剂:麻芩桂姜汤 水解散 麻黄黄芩汤 定喘汤
三、麻黄-海蛤壳
方剂:自制“麻蛤平喘汤”
四、麻黄-白薇
方剂:葳蕤汤 诏书发汗白薇散 自制“久咳白薇汤”
五、麻黄-桑白皮
方剂:加味葶苈大枣泻肺汤 九宝汤 华盖散
六、麻黄-麦冬
方剂:生麦门冬汤 自制“加味生麦门冬汤” 贝母散 清肺散
七、麻黄-地龙
方剂:复方麻黄炒地龙片 地龙汤
八、麻黄-连翘
方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九、麻黄-大黄
方剂:黑散 雪煎《千金》水解散《延年》水解散 青散
洗心散《千金》麻黄汤 恒山丸 酒疸艾汤方
一○、麻黄-牡蛎
方剂:自制“麻牡散结汤”
一一、桂枝-黄芩
方剂:阳旦汤
一二、桂枝-黄连
方剂:黄连汤 进退黄连汤
一三、桂枝-大黄
方剂:桂枝加大黄汤 备急散 桃核承气汤 半夏汤
一四、桂枝-石膏
方剂:白虎加桂枝汤 桂枝石膏汤 自制“桂枝解热散”
一五、桂枝-羚羊角
一六、桂枝-石决明
方剂:自制“抑肝通络汤
一七、桂枝-黄柏
方剂: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疏风活血汤
一八、桂枝-防己
方剂:木防己汤 防己茯苓汤 防己地黄汤
一九、桂枝-生地黄
方剂:炙甘草汤
二○、桂枝-丹皮
方剂:桂枝茯苓汤 指迷温经汤
二一、紫苏叶-黄连
方剂:苏叶黄连汤 昌阳泻心汤 五瘟丹
二二、紫苏叶-桑白皮
方剂:《本事方》紫苏散 桔梗散 马兜铃散《准绳》紫苏散
木通散 紫苏汤
二三、防风-石决明
方剂:自制“风牵正汤”
二四、防风-龙胆草
方剂:泻青丸 草龙胆散 退血散 龙胆散 自制“清心平肝汤”
二五、防风-黄芩
方剂:省风汤 防风汤 温金散 保肺汤 三圣地肤汤 槐角丸
防风黄芩丸
二六、荆芥-玄参
方剂:玄参解毒汤 射干消毒汤 喉痹饮 玄荆汤
二七、羌活-黄芩
方剂:选奇汤 羌乌散 祛风清上散二术四苓汤 清湿化痰汤
提肩散 羌活黄芩汤
二八、羌活-大黄
方剂:三化汤 枳实大黄汤 活血润燥丸 枳壳丸 润肠丸
止痛丸 大芎黄汤
二九、细辛-石膏
三○、生姜-茶叶
三一、生姜-黄连
三二、竹沥-姜汁
三三、大黄-附子
三四、石膏-川芎
三五、山栀-干姜
三六、山栀-良姜
三七、山栀-附子(乌头)
三八、生地(生地汁)-生姜(生姜汁)
三九、黄连-吴茱萸
四○、黄连-厚朴
四一、黄连-干姜
四二、黄连-附子
四三、黄连-肉桂
四四、黄连-艾叶
四五、白芷-黄芩
四六、侧柏叶-艾叶
四七、竹茹-生姜
四八、知母-麻黄
四九、川芎-大黄
五○、附子-石膏
五一、麦冬-生姜
五二、白薇-桂枝
附:医论医话
精彩书摘
麻黄与桑白皮相伍治疗咳喘,以“喘满”为主要着眼点,咳喘甚可见面肿,多系痰水停蓄肺系所致。《外台秘要》载有“《必效》疗天行病后,因食酒面,肺中热拥”,遂咳逆不已之方,药用桑皮、桔梗、大枣、麻黄、葶苈子(姑名之为“加味葶苈大枣泻肺汤”),即由《金匮》葶苈大枣泻肺汤加桑白皮、麻黄、桔梗而成。《金匮》此方本用于治疗“肺痈喘不得卧”,用以泻肺平喘。鉴于葶苈泄肺之功胜,后人尝用此方治疗饮停胸膈,咳喘不得平卧之实证。《必效》此方,系流行性热病后余热未楚,又恣食酒面,生热酿痰,痰热壅肺,咳逆殊甚。葶苈与麻、桑、桔梗相伍,意在分消痰热壅迫之势,而收平喘镇咳之功。《苏沈良方》之“九宝汤”,治喘嗽起于外感,经年不愈,脉浮者。药用:麻黄(去节)、桂枝、紫苏、桑白皮(炒)、杏仁、陈皮、大腹皮、薄荷、炙甘草各5克,加生姜5片、乌梅肉1枚同煎。大抵痰浊逗留,肺之开阖失司,故喘嗽经年不愈。脉浮,示外邪未净。方用麻、桂、苏、荷疏表宣肺,桑白皮清肺肃降,大腹皮、陈皮疏逆气、化痰湿,方药平正可法。而立方之要旨,在于宣肃并用,从此方用生姜、乌梅为引,亦可默识其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和剂局方》)之“华盖散”,更可见麻黄、桑白皮配伍之妙;此方治肺感风寒,咳嗽上气,痰气不利,呀呷有声,脉浮数者。
……
前言/序言
寒热并用之法,为证候之复杂多变而设。盖脏腑之虚实各殊,经气之盛衰有别,邪气之演变迥异,尝有宜温凉补泻兼施者。且药物之性,既有所长,必有所偏,欲扬长避短,补偏救弊,必须配伍得宜。寒热兼济,取相使相须、相反相成诸义,或用和解,或相监制,或激发药性,或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千变万化,殊难穷尽。苟明阴阳变化之理,潜心体验,自可执其要领,融会贯通。
学问之道,贵在与时俱进。执古方以应今病,难免枘凿不入。须知病无常势,法当变通。能于法外求法,自可另辟新境。
本书多数章节,是作者客居英伦时写成的,也就顺便讨论了英国某些常见病、难治病的治疗,经验并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书引用文献尽可能采取第一手资料,尽管如此,疏漏在所难免。例如方剂,殊难一一查明原始出处;其余如立论之欠当,解析之偏颇等等,敬请读者教正,以便本书有机会再版时修订。
本书“医论医话”部分,某些篇章曾在国内期刊公开发表过。有的因篇幅等原因,发表时编辑曾作删节,今复其原貌,特此说明。
寒热并用药对串解(附医论医话)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评分
☆☆☆☆☆
D.您所购商品属于赠送积分类的商品,在办理退、换货时,会根据您购买时赠送的积分进行扣除。如您的积分不足,我们将会在您的退款金额中减去相应的金额,按照1:10的比例进行折算。即1元抵10个积分;
评分
☆☆☆☆☆
作者简介 陈潮祖,男,1929年2月出生,汉族,四川宜宾人。1947年毕业于宜宾师范学校。1949年开始学医。1957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进修班,1958年留校从事方剂教学工作。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成都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1991年被国家卫生部选为学术继承人的导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评分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
导论为中医学理释疑,是在第4版基础上新增的,将陈潮祖教授晚年所撰中医学术感悟文章分成12章,明确了中医学术界部分晦而不明、争论不休的问题,剖析了中医学理的特色。上篇为总论,所列3章分别论述了病机、治法、方剂三方面的有关知识,揭示了病机、治法、方剂的共性,论述三者间的内在联系。下篇为各论,以五脏为核心分成五大系统,每一系统成为一章,加上两脏同病,共计6章。每章均按生理功能及其相关结构分节,探讨发生病变时的致病机理;再据病机探讨治法,并举成方为例,使治法成为有形可征的实体;每方均按据证析理、据理立法、依法释方的顺序阐述方义,突出理法方药问的联系。全书包括148条病机、148种治法、623首正方、190首附方(含作者晚年新制临床效验方,如五通汤),虽未囊括一切病机和展示一切治法与方剂的结构,但已大体反映了五脏生理发生病变以后的病机和治法梗概。书后另附方剂笔画索引,方便读者查阅。
评分
☆☆☆☆☆
《中医治法与方剂(第5版)》分导论、上篇和下篇三部分。
评分
☆☆☆☆☆
评分
☆☆☆☆☆
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