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璀璨国学,正知不绝,南师一脉,绍继如缕见地、修证、行愿,拈提精要,光耀千古会通儒道释,勤恳宣说,皆为众人日月行迈,倾心相伴,惠泽不竭,今当典藏南怀瑾选集典藏版12卷,目前全的南先生著作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全新校订,隆重推出!
台湾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
依台湾老古文化新版审读校订,南怀瑾思想体系的一次新的总汇!
中国大陆精准的南氏作品集!
中国传统文化千门万户,郁郁璨璨,而儒道释为其纲要,先生会通三教,群机都摄,尤擅讲论佛法,拈花一脉,绍流如绪,浩浩乎卮言日出,妙义宛然,等身著作,千言万语,一一从智慧海中称性流出,而皆为众人讲说,读其书,想其人,山高水长,人所唱叹。
《南怀瑾选集(第10卷)(典藏版)(套装全12卷)》与原《南怀瑾选集》10卷本的差别:
1.经台湾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增入《庄子諵譁》、《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南怀瑾讲演录》、《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人生的起点与终站》五书(中国大陆独jia发行),与原十卷本合并,厘定为十二卷,重加校订,善为装帧,名之为典藏版以行世。
2.对典藏版的十二卷本逐字逐句进行重新审稿,首要的注意点即在书中的知识类问题上,众所周知,复旦版十卷本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是南先生的演讲或讲课整理稿,兴之所至,难免有所不够准确之处,虽然经过台湾老古同仁的细心订正,但不可避免的仍需大量仔细的编校工作。
3.在台湾老古的要求下,我们对复旦版和老古文化新版的全部不同处,进行了逐一核对。这些不同处,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有所取舍的,大概分为4种情况:(1)知识类不同,既有同一名词在说法上的不同,也有复旦版对老古版某些概念进一步的说明,有些进一步的释义工作,对大陆读者来说,的确很有必要。(2)义理不同。(3)根据当时社会思想状况,对书中尤其是宗教性内容作了删改,这次据现状作了一定的恢复。(4)主观增删,比如书中南先生带领弟子学习佛法时的仪式性内容被删去,其实影响了理解相关义理的完整性。以上四类情形这次均酌情予以恢复。
4.重新撰写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出版缘起,并数易其稿,力图在新形势下,能尽量客观地描述南先生的生平,以及我们所能窥见到的他的成就。
5.重新改定十二卷本每一种著作的出版说明,除了交代该著作的背景外,也准确地说明了该著作的新版本情况。
6.出于市场角度考虑,对典藏版的版式统一进行了美化处理,封面亦重新设计。
内容简介
《南怀瑾选集(第10卷)(典藏版)(套装全12卷)》是国学泰斗南怀瑾先生(1918-2012)目前为止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全备的作品集。作品集涉及范围,以时空论,乃古今中外。以现代学科分类论,乃文史哲。以传统学术分类论,乃儒释道,实则千门万户,未有不涉及者。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十二卷不但是南怀瑾先生在纸面所显现出的渊博如海之学问,有心的每一位读者,更能从中体悟到南先生作为一位大修行人由博返约之深邃面貌。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千门万户,郁郁璨璨,而儒道释实为其纲要。南先生会通三教,群机都摄,尤擅讲论佛法,拈花一脉,绍流如绪,浩浩乎卮言日出,妙义宛然,等身著作,千言万语,一一从智慧海中称性流出,而皆为众人讲说,读其书,想其人,山高水长,人所唱叹。
癸巳之春,中国大陆有南先生其人其书已二十余载,经台湾老古文化du家授权,《南怀瑾选集》在原来基础上体量扩容为12卷。复旦大学出版社精心审读校对,善为装帧,名之为《南怀瑾选集》典藏版以行世。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各卷收录作品皆为当代学术精华,二十余年来无数读者从中受益。具体书目为:第一卷:《论语别裁》。第二卷:《老子他说》、《孟子旁通》。第三卷:《庄子諵譁》。第四卷:《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第五卷:《禅宗与道家》、《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第六卷:《禅海蠡测》、《禅话》、《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中国道教发展史略》。第七卷:《历史的经验》、《亦新亦旧的一代》、《中国文化泛言》。第八卷:《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学佛者的基本信念》。第九卷:《金刚经说什么》、《楞严大义今释》。第十卷:《圆觉经略说》、《定慧初修》、《楞伽大义今释》。第十一卷:《原本大学微言》。第十二卷:《南怀瑾讲演录》、《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圆觉经》是唐代华严宗奉习的一部重要经典。它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由唐代佛陀多罗译出。经中以佛应文殊师利等十二位菩萨之请,论述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的理论,以及“修止”、“修观”、“修禅”的修行方法。唐代华严宗五祖宗密说,他“禅遇南宗,教逢《圆觉》”,就是因读《圆觉经》而悟教理的。之后,他撰写了《圆觉经大疏》、《圆觉经大疏钞》、《圆觉经道场修证仪》等著作,以弘扬《圆觉经》,《圆觉经》因此而驰名佛教界。《圆觉经略说》为南怀瑾先生有关《圆觉经》的讲记,起初在佛教杂志上连载,以后汇集成书。南先生在书中对《圆觉经》的原文进行了逐句、逐段的讲解,变艰涩为流畅,化深奥为通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是佛教全部学说的三大组成部分。戒,是用来防非止恶的;定,是用来息虑静缘的;慧,是用来断除烦恼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佛教人士修学的基本内容。《定慧初修》收录了南怀瑾先生所作的一组佛学讲演录。其中,前三篇是有关修习“戒、定、慧”三学的论述的摘要(首篇《修止观与参话头》为南怀瑾的老师袁焕仙先生所作),后六篇是作者对《观无量寿佛经》(净土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以及禅观、般若正观、观音法门、净土法门等所作的通俗的讲解。
《楞伽经》是唯识宗的根本典据“六经十一论”之一,也是早期禅宗依奉的重要经典(早期禅宗代表人物因此而得名“楞伽师”),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它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由刘宋求那跋陀罗于元嘉二十年(443年)译出。经中通过佛在南海之滨的楞伽山,答大慧菩萨一百零八问的方式,论述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四种禅”等义,而以“如来藏识”(即“阿赖耶识”)为归结点。《楞伽大义今释》为南怀瑾先生撰著的《楞伽经》全本的大义今释。内容包括:原文、今译和串讲(用括号、另段的方式标出)。全书深入浅出,文句流畅,是一部将学术性和通俗性融为一体的别具特色的《楞伽经》读本。
作者简介
南怀瑾(1918年-2012年),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南宅殿后村,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现居江苏。
目录
《圆觉经略说》 缘起 三十年前的一段往事7 大经之真伪8 佛陀多罗传9 佛经翻译在中国11 憨山大师注解《圆觉经》12 《圆觉经》的十二位菩萨17 第一章文殊师利菩萨20 什么是成佛的本起因地 如何发起清净心 发了清净心有什么好处 如何不堕入邪见 什么是无明 什么是空 无明妄想如何断 第二章普贤菩萨45 初见本性如何起修 如何以幻还修于幻 一切皆幻谁来修行 如何使妄想心得到解脱 第三章普眼菩萨61 如何正思惟修 如何住持 修行的程序如何 如何才能开悟 第四章金刚藏菩萨85 众生本来是佛,为何生起无明 无明众生本有,何故复说本来成佛 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吗 第五章弥勒菩萨107 轮回的根本是什么 如何了脱生死,跳出轮回 成佛有哪二障 修佛菩提有几等差别 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 第六章清净慧菩萨138 一切众生和诸菩萨如来所悟得的道有无差别 成佛是什么境界 什么是般若 什么是涅? 什么是成佛最好最快的方法 第七章威德自在菩萨167 成佛渐修的法门如何 修行人一共有几种 如何修止 如何修观 如何定慧等持 如何修禅那 第八章辨音菩萨181 成佛之道有几种修行方法 修止、修观、修禅那如何搭配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 第九章净诸业障菩萨205 本性清净因何染污 什么是我相 什么是人相 什么是众生相 什么是寿者相 如何做到法解脱 第十章普觉菩萨227 谁是善知识 学佛应依何等法 行何等行 除去何病 如何发心 第十一章圆觉菩萨243 如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 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可以随便闭关吗 为何要忏悔罪业 第十二章贤善首菩萨265 此经叫什么名字 如何奉持 修习此经有何功德 谁来护持此经 《定慧初修》 修止观与参话头277 戒学277 定学278 慧学284 修定与参禅290 初修禅定入门方法293 定慧影像296 参禅指月299 禅净双修调和论305 观无量寿佛经大意309 净土三经的高下309 禅、唯识、净土311 观想和念佛312 大道废有仁义314 禅观略讲329 静坐姿势——七支坐法329 静坐的基本认识331 修证与方法332 六妙法门336 六妙法门止观的认识与实践340 念身法门的基本认识344 般若正观略讲353 从普贤行入三摩地353 尽无尽法门汝等当学354 《心经》为般若法门精髓355 如何了苦?首重观想356 照见五蕴皆空357 小乘佛法如何禅修358 般若就是无上咒359 色与空的问题360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361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363 教你一个咒子364 空里谈空都是空话364 五蕴一空依性起修365 无量法门誓愿学366 观与照是同是别367 事理一定圆融368 学佛从有寻有伺开始369 境风吹识浪自有定盘心371 轻轻从心头起观372 讲个禅宗故事373 苦由我来374 四大并没有障碍你376 多消一分业377 不沾念378 生死本空379 见性解脱能所双泯381 自度自度快快自度382 观音法门略讲383 念佛如何得一心不乱400 净土法门400 几人得到了一心不乱401 与《药师经》合并参究403 全心全意的想念404 举一则笑话406 临终时的念佛407 自欺、欺人、被人欺408 心头只挂着这一念409 穷极呼天痛极呼父母411 “顽空定”的念佛法412 但持正念莫问黑烟413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415 带业往生与消业往生417 《楞伽大义今释》 凡例449 楞伽经大乘性宗顿教四十一法门450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451 卷一455 问题的开始457 大慧大士所提出问题里的问题465 什么是识481 识的现象481 现识与分别事识的互相因果关系483 如何恢复真识483 其他学派与宗教理论的批判485 一般哲学宗教思想的偏差487 离心意识、证取心物同体的如来实相489 心理状态为形成五法的根源491 心意识生起作用的境界现象492 离心意识的修行重实证495 如何才能觉悟自心501 成佛次第之道502 心物有无二见之辨504 虚空与形色的分析506 顿渐法门的指示509 法报化佛的三身内义509 两种声闻的境界511 常不思议与第一义的境界512 生死与涅?唯一心量514 五乘种性的分类516 无佛种性的一阐提之说518 五法三自性520 人无我和法无我521 诽谤正法的原因524 空、无生、不二、离自性相等的涵义527 卷二530 如来藏有定相和实体吗531 大乘道的修行方法534 意生身的境界535 心理状态的分析539 言语理论的真实性543 关于哲学和逻辑学的几个问题:同异、真假、虚实、有无、存在和不存在的辨正547 禅的类别553 什么是涅?的真义556 如来神力和正修菩萨道的关系558 缘起性空的理论实际561 理论言语是根据什么562 一切言语理论的原始562 万有现象就是唯心现量的境界566 三乘种性的基本原因567 种性的定义567 幻有的现象和定义569 自性无生的真谛570 自性的定义570 如幻的涵义570 名辞章句的文字理则572 佛为什么只说出世法573 宇宙万法无主宰非自然的道理574 四种罗汉的果位境界577 两种智觉的境界583 菩萨境界583 形而上的心物同体观584 色尘物理形成世界的真谛584 身心的五阴原理585 外道学派四种涅的辨别586 八识的互相关系和心王的能所因缘587 一般思想心理的原则分类及其真义590 如何是佛法的真义和一乘道的道理596 真正的佛法不是偏重在出世的597 卷三599 意生身的分类和原理600 五种无间重罪的反辞巧譬602 如何是佛境界的知觉605 佛为什么说生前的因果事迹606 佛证得什么道和说的什么法607 有和无两种错误见地的分析609 宗通和说通613 心理意识妄想的原因和唯心的辨别616 言语和语意620 识与智的差别622 世间缘起的空见624 束缚与解脱都自一心627 自性空有之辨630 佛法宗纲的说明632 什么是智慧的实相635 宗通和说通的意义637 世间言论文词的辨证641 内学和外道的辨别642 如何是究竟涅和各种外道不同的见解647 卷四651 证得如来和身心内外的关系653 真理的究竟归属是什么661 言语文字和真理662 佛法和外道的基本异同664 一切法无自性但觉自心现量665 关于诸法无常的分辨672 三界唯心心外无法675 大小乘入灭尽定的差别境界677 大乘菩萨道十地境界的真义679 如来是否常住681 佛法是否常存682 唯识的精义684 四禅的灭尽定685 详说“五法”等名相的内义689 三世诸佛的有无693 佛与恒河沙的譬喻694 生死的边际何在695 刹那空和八识的现象697 六度的差别目的699 关于佛的存在和佛法与唯识的几个怀疑问题702 素食的理由708 八识规矩颂712 八识规矩颂贯珠解714 八识规矩颂法相表722 八识规矩颂总表 附:楞伽大义今释问题系统表
精彩书摘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 必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此如来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不是单指一个世尊。奢摩他是梵音,翻成中文是“止”的意思,止是修定之因,得定是修止之果。奢摩他行修止的法门是共法。修止、修定不是佛法所专有之法,任何外道、任何宗教、任何教派都必须修止,才能够有所成就,即使是画符、念咒,乃至邪门外道还是一样要修止。 止是把心专一起来,止又称专一瑜伽,瑜伽是身心互相感应谐调而达到专一。不谈学佛学道,世问上的任何一件事,如学问、事业、技术、武术、艺术,若不专一,也不会有成就。 但是,专一很难,譬如读书或看小说,看完了一篇,却忘了前一篇,看书看到一半,突然发现自己在胡思乱想,又从头再看起,是不是这样?若真达到专一,则记忆力非常强,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很清楚地印进脑海里,永远记住。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很容易忘记,过去的事情记不起来,或者常常忘了东西放哪里,或是到处掉东西,这是心不能专一,散乱的缘故。有些人外表看起来很宁静,其实他脑子里思想没有停过,所以,奢摩他行之专一对一般人而言非常困难。释迦牟尼佛说过:“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只要把心集中于一点,没有做不成功的事,想要修成佛,就会修成佛。佛说的话那么简单,可是谁都做不到,心不能专一,因此又说了很多方法,如念佛、持咒、观想等等各种功夫,其目的乃在于求得专一。 中国《四书》中的《大学》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以前我们小时候读书,老师教我们把这一段背诵下来,至于什么意思则不懂,老师说不要问,记下来,将来有一天你们自然会懂。那时候心里觉得很不服气,这是什么老师嘛!等到了中年以后,真的自然就懂了。所谓“明明德”就是指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如何明心见性呢?“知止而后有定”,止的功夫达到了之后才会有定,定下来之后才能够真正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此虑非指忧虑,而是思惟的意思,经过思惟才能达到智慧的成就,才能够明明德而明心见性。这个戒定慧的程序讲得非常清楚。 这一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还有一个更妙的用处。以前在大陆上有一个教派,信徒很多,他们拿一杯水,口里咒子一念,手指一划,便可以替人治病,而且很灵。我们小时候也觉得很稀奇,怎么嘴里念一念就可以治病?想办法找人去拜门。学这些要赌咒的,严禁泄露,否则天打雷劈,五马分尸。结果,学回来了,什么咒呢?就是这一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可惜我们一用就不灵了,为什么呢?不信。从这里各位就可以明白咒语的道理,佛在密宗的《大神变经》有云:“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咒语灵不灵不在咒语,而在专一不专一。还有道家的止血咒也很灵,一念,血就止住了。当年我也去学,“东方一个红孩儿,头戴红缨帽,身穿大红袍,足穿红鞋子,一来血就止。”同样到了我身上就不灵了,这样念两下就会止血?不信,所以不灵。一切都是精神的力量,但是,首先必须得止,才能发挥心念的力量。 佛经形容人的思想念头如同一条急流,人往往被自己的思想情绪这条急流所淹没。学佛要像“香象渡河”截流而过,不管河水多急多深,从中截断水流,就是说把前念停掉,把所有的思想烦恼都停掉,后念不让它起来,中间就空灵了,这才叫作修止。 中国文化里形容一个人有伟大的力量、伟大的人格,处在时代的浪潮里凝然不动,叫作“中流砥柱”,不管时代如何乱,他本身始终不为所动,他的人格永远是大众的标杆,如释迦牟尼佛、孔子、耶稣,这种人格的养成靠“止”。
……
前言/序言
南怀瑾选集(第10卷)(典藏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名相觉想。自性二相。正智如如。是则成相。&"
评分
☆☆☆☆☆
原本大学微言》是儒家的代表作之一,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曾参)所著。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是宋代以后士入学子必读的教科书。文中以“明明德”、“亲民”、“至善”为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对道德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原本大学微言》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原本大学微言》的讲记。书名中说的“原本大学”,指的是《原本大学微言》的古本《小戴礼记·大学》。作者以渊博的学识,综罗大量的文史典故,对《原本大学微言》中的微言大义作了揭示,给人以知识的乐趣和人生的启悟。兹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最新版(2003年1月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评分
☆☆☆☆☆
猴。乐不净处如飞蝇。无厌足如风火。无始虚伪习气因,如汲水轮,生死趣有轮。种种身色,如幻术神咒,机发像起。善彼相知,是名人无我智。
评分
☆☆☆☆☆
据悉,京东网上商城今日试运行销售的图书商品将涵盖文艺、社科、经管励志、教育考试、科技、生活、少儿等7大品类39个大分类超过10万种。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华书局,中信出版社等国内出版巨头对于京东网上商城全面进军网购图书市场寄予厚望,并拿出最好的资源鼎力支持。
评分
☆☆☆☆☆
让没有国学功底的人也能看的懂!
评分
☆☆☆☆☆
品相很好,物流很快,京东很赞,爱生活,爱京东。
评分
☆☆☆☆☆
让没有国学功底的人也能看的懂!
评分
☆☆☆☆☆
据悉,京东网上商城今日试运行销售的图书商品将涵盖文艺、社科、经管励志、教育考试、科技、生活、少儿等7大品类39个大分类超过10万种。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华书局,中信出版社等国内出版巨头对于京东网上商城全面进军网购图书市场寄予厚望,并拿出最好的资源鼎力支持。
评分
☆☆☆☆☆
还是那句老话,送货飞快,书还是不错的,就是外包略粗糙,其他不错,准备开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