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dence的信号和电源完整性设计与分析

基于Cadence的信号和电源完整性设计与分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润景,王洪艳编著 著
图书标签:
  • Cadence
  • 信号完整性
  • 电源完整性
  • PCB设计
  • 电路分析
  • 高速电路
  • 仿真
  • 电磁兼容性
  • 设计验证
  • 电子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04965
商品编码:11233941943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

定价:126.00元

作者: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20113564

字数:575000

页码:412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了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基地、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等16家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34篇调研文章,这些文章围绕发挥广州在珠三角创新示范区中的作用、加快广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自贸区发展、构建高水平开放格局、建设现代金融治理体系、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论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广州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把脉支招,建言献策。

目录


发挥广州在珠三角创新示范区中的作用研究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加快广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战略和新趋势
广州构建现代航运产业体系的战略选择研究
基于中长期视角的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经营管理模式与政策体系探讨
两区组合背景下(新)黄埔区城市更新问题研究报告
广州促进消费战略研究
广州南沙(自贸区)投资贸易便利化研究
兄弟省市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经验研究
互联网与中国新闻业的重构
及时响应、全面覆盖、疏导情绪、防范行动
  ——运用互联网法律服务 防范化解社会风险
自由贸易区的“南沙经验”
着眼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产业新体系
广州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方阵的关键问题
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卫生服务均等化
加快推进来穗人员参加“两委”选举,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继续深化医保领域改革,扩大医保制度整合红利
首推公众福利态度调查,助力社会政策供给侧改革
“马路天使”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及其对策:基于广州市环卫工人的调查
构建保障公共权力规范运行的安全平台
  ——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中“廉洁城市”建设的实践观照
广州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现况调研报告
建设健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对策探讨:
  基于广州市越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现状与居民满意度调研分析
新农合条件下农民医疗负担改善及医疗服务现状调研报告
广州市外来人口聚居区社会风险及其治理模式研究
国光电器公司探索“双促三融合”党建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广州市园区党建工作研究报告:以花都区秀全街为例
广州市民间外宣工作调研报告
地方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与优化策略研究:以“中国广州发布”为例
不良媒介信息对广州地区青少年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广州市“蚁族”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融合研究
广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人文合作与交流战略规划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加强文化建设,推进融合带动都市发展研究
广州加快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对策研究
广州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精通Cadence信号与电源完整性分析:从原理到实践》 引言 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日益复杂和高性能化的今天,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 SI)和电源完整性(Power Integrity, PI)已经成为决定产品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微小的信号失真、电源噪声的叠加,都可能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功能失效。传统的电路设计理念已经不足以应对当前的设计挑战,精密的分析工具和深入的理论知识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本书正是为应对这一挑战而生,旨在为广大电子工程师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实用的Cadence信号与电源完整性设计与分析解决方案。 本书并非仅限于对Cadence工具的简单介绍,而是深入探讨信号和电源完整性背后的物理原理,并结合Cadence平台提供的强大功能,引导读者掌握从理论分析到仿真验证,再到实际PCB设计与优化的完整流程。我们相信,只有深刻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工具解决问题,最终设计出稳定可靠的高性能电子产品。 本书内容概览 本书内容结构严谨,逻辑清晰,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高级分析技术,最终回归到实际工程应用。以下为各章节的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信号完整性理论基础与Cadence入门 第一章:信号完整性概述与发展趋势 1.1 信号完整性的重要性 讲解信号完整性问题产生的根源,如高频效应、阻抗不匹配、串扰、反射等。 分析信号完整性问题对数字电路、高速接口(如DDR、PCIe、USB)和射频电路性能的影响。 阐述为何在现代电子设计中,信号完整性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需项。 1.2 信号完整性关键物理现象 传输线理论: 详细介绍集总参数模型与分布参数模型的区别,传播延迟、特征阻抗、衰减等基本概念。 反射与驻波: 深入剖析阻抗不匹配引起的信号反射,如何形成驻波,以及它们对信号上升沿、眼图等的影响。 串扰(Crosstalk): 讲解容性耦合与感性耦合在多导体传输线中的作用,远端串扰(FEXT)与近端串扰(NEXT)的区别,以及如何量化串扰。 损耗(Losses): 区分介质损耗(Dielectric Loss)和导体损耗(Conductor Loss),并解释它们如何影响信号幅度、眼高和带宽。 时域反射(TDR)与时域传输(TDT): 介绍这两种重要的测量方法,以及它们在分析阻抗、损耗和时序方面的应用。 1.3 Cadence Allegro PCB Designer与SI/PI仿真环境 1.3.1 Cadence Allegro PCB Designer简介 简要介绍Cadence Allegro PCB Designer在PCB设计流程中的地位和核心功能。 展示Allegro与SI/PI分析工具的集成方式。 1.3.2 Cadence SI/PI仿真工具概述 介绍Cadence提供的SI/PI分析工具,如SigXplorer、Allegro Sigrity PowerSI/SystemSI等(此处为笼统介绍,具体工具将在后续章节详细讲解)。 说明这些工具如何通过精确的电磁场仿真和电路仿真来解决SI/PI问题。 1.3.3 Cadence仿真流程概览 展示一个典型的Cadence SI/PI仿真工作流程,包括模型导入、激励设置、仿真运行、结果查看与分析。 强调从原理图到PCB布局布线,再到仿真验证的闭环设计过程。 第二章:Cadence仿真基础与关键参数设置 2.1 建立仿真环境与导入设计 2.1.1 项目设置与库管理 指导用户如何创建新的Cadence仿真项目,以及如何管理模型库、PCB数据库等。 2.1.2 PCB数据库的准备与检查 强调PCB数据库(.brd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仿真结果的重要性。 介绍在Allegro中进行设计规则检查(DRC)和布局布线检查的技巧。 2.1.3 导入网表与PCB几何信息 讲解如何将Allegro中的网表信息和PCB的物理布局信息正确导入到仿真工具中。 介绍常用的导入格式和注意事项。 2.2 关键仿真参数设置 2.2.1 传输线模型选择与配置 详细讲解书中介绍的传输线模型(如RLC模型、多导体传输线模型),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 介绍如何定义传输线的物理属性,如线宽、线间距、层厚、介电常数等。 2.2.2 元件模型的选择与提取 S参数模型的应用: 讲解S参数模型在描述无源和有源器件(如连接器、PCB板材、IC封装、PCB过孔、去耦电容等)高频特性方面的优势。 SPICE模型的应用: 介绍SPICE模型在描述IC驱动器/接收器、主动元件等方面的作用。 模型库的构建与管理: 指导读者如何从第三方供应商获取S参数和SPICE模型,以及如何在Cadence中构建和管理自己的模型库。 模型的验证与校准: 强调对模型准确性的验证,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测量数据进行模型校准。 2.2.3 激励源的设置 介绍不同类型的激励源,如阶跃激励、脉冲激励、正弦波激励等,以及如何根据分析需求进行选择。 讲解如何设置激励源的上升沿、幅度、频率等参数。 2.2.4 终端负载的配置 讲解如何为信号路径上的接收端配置正确的负载模型,包括匹配电阻、等效电路等。 介绍如何根据IC数据手册定义接收端的输入阻抗。 2.2.5 仿真选项与精度控制 介绍Cadence仿真器中的各种高级设置,如频率范围、步长、收敛准则等。 指导读者如何权衡仿真精度与仿真速度。 第二部分:信号完整性深入分析与设计优化 第三章:走线阻抗控制与匹配 3.1 PCB走线阻抗的计算与仿真 3.1.1 单根传输线阻抗计算 介绍微带线(Microstrip)、带状线(Stripline)等常见传输线的阻抗计算公式,并解释影响因素(介电常数、线宽、层厚、参考平面等)。 使用Cadence工具进行单根传输线阻抗的仿真验证。 3.1.2 多导体传输线耦合效应与等效阻抗 讲解相邻走线之间的耦合如何影响实际传输线的特征阻抗。 介绍Cadence工具如何处理多导体传输线的耦合效应,并提供有效的阻抗分析。 3.2 阻抗匹配策略 3.2.1 端接(Termination)技术 并联端接(Shunt Termination): 讲解源端并联、端端并联、RC并联端接等技术,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串联端接(Series Termination): 讲解串联端接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根据驱动器输出阻抗和传输线阻抗进行选择。 ODD/ODT(On-Die Termination): 介绍 modernos IC 芯片内置的端接技术,以及如何在Cadence中模拟和配置ODT。 3.2.2 差分信号的阻抗控制 讲解差分阻抗(Common-Mode Impedance and Differential Impedance)的概念,以及如何控制差分对的阻抗。 重点分析差分对的走线、间距、过孔等对差分阻抗的影响。 3.3 实例分析:高速串行接口的阻抗匹配 以PCIe、DDR等高速接口为例,展示如何通过Cadence工具分析和优化走线阻抗,并进行端接电阻的仿真验证。 第四章:串扰分析与抑制 4.1 串扰的产生机理与影响 4.1.1 耦合机制分析 深入讲解容性耦合和感性耦合在串扰中的作用。 分析信号频率、走线间距、耦合长度、介质特性等对串扰的影响。 4.1.2 串扰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讲解串扰如何引起信号毛刺、时序抖动(Jitter)、眼图闭合等问题。 分析串扰对不同信号类型(如差分信号、单端信号)的影响。 4.2 Cadence串扰仿真与分析 4.2.1 串扰仿真设置 介绍如何在Cadence工具中设置串扰仿真,包括定义受扰信号(Aggressor)和受影响信号(Victim)。 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激励源来模拟最大串扰情况。 4.2.2 串扰结果解读 如何从仿真结果中提取串扰电压、串扰能量等关键指标。 介绍Cadence提供的眼图、时域波形等分析工具,以直观展示串扰效应。 4.3 串扰抑制设计技术 4.3.1 间距与屏蔽 讲解增加走线间距、使用参考平面进行屏蔽等基本方法。 分析不同屏蔽策略(如单参考平面、双参考平面)的效果。 4.3.2 差分信号的串扰优势 解释为何差分信号在抑制共模串扰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强调差分对内部耦合和差分对之间串扰的控制。 4.3.3 串扰优化实例 通过具体设计案例,展示如何运用Cadence工具进行串扰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布局布线优化,以满足设计要求。 第五章:抖动(Jitter)与眼图(Eye Diagram)分析 5.1 抖动与眼图的基本概念 5.1.1 抖动的分类与成因 介绍周期性抖动(PJ)、随机抖动(RJ)、总抖动(TJ)等概念。 分析引起抖动的各种因素,包括电源噪声、串扰、时钟抖动、反射等。 5.1.2 眼图的构成与意义 详细解释眼图的形成过程,以及眼高、眼宽、上升/下降时间、过冲/下冲等关键参数的含义。 阐述眼图如何直观地反映信号质量,以及眼图的闭合程度与系统可靠性的关系。 5.2 Cadence抖动与眼图仿真 5.2.1 抖动仿真设置 介绍如何在Cadence中进行抖动分析,包括如何配置抖动模型、累积抖动计算等。 5.2.2 眼图仿真与分析 讲解如何生成眼图,以及如何从眼图中提取关键指标。 介绍Cadence工具提供的眼图模板(Mask)功能,用于判定信号是否满足眼图标准。 5.3 抖动与眼图的优化设计 5.3.1 降低抖动的策略 分析如何通过优化电源、减少串扰、减小反射等方法来降低信号抖动。 5.3.2 改善眼图的关键因素 讲解如何通过阻抗匹配、减小损耗、优化驱动强度等方法来提高眼图质量。 5.3.3 实例分析:高速接口眼图优化 展示如何利用Cadence工具对高速接口(如USB 3.0, SATA)进行眼图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进行PCB布局布线和走线设计优化。 第三部分:电源完整性分析与设计 第六章:电源完整性基础理论与Cadence工具 6.1 电源完整性概述 6.1.1 电源系统在电子产品中的重要性 阐述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是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石。 分析电源噪声、电压跌落(Voltage Drop)、地弹(Ground Bounce)等问题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1.2 电源完整性关键问题 电源分配网络(PDN)的阻抗: 讲解PDN的频率响应,以及如何在不同频率下保持低阻抗。 去耦电容的设计与选型: 介绍不同类型去耦电容(陶瓷电容、钽电容、电解电容)的频率响应特性,以及如何根据需要进行组合。 电源噪声(Power Noise): 分析开关噪声、耦合噪声、地弹等噪声源。 电压跌落(IR Drop): 讲解电流负载变化引起的电源线上的电压下降。 6.2 Cadence PowerSI/SystemSI工具简介 6.2.1 PowerSI/SystemSI的功能与优势 介绍Cadence PowerSI/SystemSI在PDN阻抗分析、去耦电容优化、噪声仿真等方面的强大能力。 强调其能够模拟PCB的平面、过孔、导线以及IC封装等复杂结构。 6.2.2 PowerSI/SystemSI仿真流程 展示一个典型的PowerSI/SystemSI仿真工作流程,包括模型导入、仿真设置、结果查看与优化。 第七章:电源分配网络(PDN)阻抗分析 7.1 PDN阻抗模型与仿真 7.1.1 PDN的等效电路模型 介绍如何将PCB上的电源平面、地平面、导线、过孔等抽象为RLC等效电路。 讲解PCB板材的介电损耗和导体损耗对PDN阻抗的影响。 7.1.2 PowerSI/SystemSI的PDN阻抗仿真 详细讲解如何在PowerSI/SystemSI中进行PDN阻抗仿真,包括设置激励端口、频率范围等。 分析仿真结果中的PDN阻抗曲线,识别其谐振频率、阻抗峰值等。 7.2 PDN低阻抗设计与优化 7.2.1 平面结构设计 讲解如何通过增加平面面积、优化平面分割、减少平面间距来降低PDN阻抗。 分析不同层叠结构对PDN阻抗的影响。 7.2.2 过孔和导线的影响 讲解过孔和导线在PDN中引入的寄生电感,以及它们对阻抗的影响。 指导读者如何优化过孔设计,减小导线长度。 7.2.3 仿真驱动的PDN优化 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利用PowerSI/SystemSI的仿真结果,指导PCB布局布线团队进行PDN结构优化,以实现目标阻抗。 第八章:去耦电容(Decoupling Capacitor)设计与优化 8.1 去耦电容的作用与选型 8.1.1 去耦电容的工作原理 讲解去耦电容如何通过存储和释放能量来抑制电源噪声。 强调去耦电容的频率响应特性,及其与PDN阻抗的协同作用。 8.1.2 不同类型电容的特性 分析陶瓷电容(MLCC)、钽电容、电解电容等在高频下的ESR(等效串联电阻)、ESL(等效串联电感)特性。 指导读者如何根据IC的电流需求和频率特性选择合适的电容。 8.2 Cadence电容仿真与优化 8.2.1 IC电流谱的分析 介绍如何从IC数据手册或仿真中获取IC的瞬态电流需求(current profile)。 分析不同频率下IC的电流消耗情况。 8.2.2 电容网络的仿真与分析 讲解如何在PowerSI/SystemSI中构建电容网络模型,并与PDN一起进行仿真。 通过仿真结果,评估去耦电容网络在不同频率下的去耦效果。 8.2.3 优化电容布局与数量 指导读者如何根据仿真结果,优化电容的布局位置(靠近IC)、数量和值,以实现最优的去耦效果。 介绍使用“电容预算”等概念进行设计。 8.3 实例分析:CPU/GPU的高速供电去耦设计 以高性能CPU或GPU为例,展示如何利用Cadence工具分析其复杂的电流谱,并设计高效的去耦电容网络。 第九章:电源噪声与电压跌落分析 9.1 电源噪声(Power Noise)的仿真 9.1.1 噪声源的建模 讲解如何对开关器件产生的噪声、IC内部噪声等进行建模。 9.1.2 PowerSI/SystemSI的噪声仿真 介绍如何在PowerSI/SystemSI中进行噪声仿真,分析PDN对噪声的放大或衰减作用。 查看电源轨上的瞬态噪声波形,并评估其幅度。 9.2 电压跌落(IR Drop)分析 9.2.1 IR Drop的成因与影响 讲解由于电流通过PDN的阻抗引起的电压下降。 分析IR Drop对IC的逻辑阈值、时序的影响。 9.2.2 Cadence的IR Drop仿真 介绍Cadence的DC Drop仿真功能,以及如何设置仿真参数。 解读IR Drop仿真结果,识别电压不足的区域。 9.3 噪声与跌落的优化设计 9.3.1 降低噪声的措施 通过优化PDN阻抗、改进去耦电容设计、减少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等来降低噪声。 9.3.2 减小IR Drop的策略 增加电源线/平面宽度、减少导线长度、优化层叠设计、减小IC封装的寄生电感等。 9.3.3 整体PI设计协同 强调SI和PI设计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在整个设计流程中实现协同优化。 第四部分:高级主题与工程实践 第十章:EMI/EMC预测与设计 10.1 EMI/EMC基础理论 10.1.1 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 介绍EMI的产生机制,如辐射、传导。 阐述EMC设计的目标,即系统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造成过度的电磁干扰。 10.1.2 PCB设计对EMI/EMC的影响 分析信号辐射、电源/地平面不连续、过孔辐射、耦合等因素如何导致EMI问题。 10.2 Cadence的EMI/EMC预测工具 10.2.1 辐射(Radiation)预测 介绍Cadence工具如何进行EMI辐射预测,特别是对高频信号走线、电源/地平面不连续区域的辐射分析。 分析辐射源的场强、方向性等。 10.2.2 传导(Conduction)预测 讲解传导EMI的产生,如通过电源线、信号线向外传播。 介绍Cadence工具在传导EMI预测方面的应用(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工具或进行特定设置)。 10.3 EMI/EMC抑制设计技巧 10.3.1 PCB布局布线的EMC设计原则 强调短信号路径、完整的参考平面、合理的电源/地分割、过孔优化等。 10.3.2 滤波与屏蔽技术 介绍如何通过滤波电路、屏蔽罩等技术来抑制EMI。 10.3.3 EMI/EMC优化实例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如何利用Cadence工具进行EMI预测,并指导PCB设计团队进行优化,以满足EMC标准。 第十一章:高级SI/PI仿真技术与技巧 11.1 S参数的深入应用 11.1.1 多端口S参数仿真与级联 讲解如何对复杂的信号路径(包含多个器件和连接)进行级联S参数仿真,以获得整体的通道响应。 介绍Cadence提供的通道仿真器(Channel Simulator)的应用。 11.1.2 S参数模型的验证与校准 强调S参数模型与实际测量数据的一致性,以及如何进行模型校准。 11.2 IBIS-AMI模型的应用 11.2.1 IBIS-AMI模型介绍 介绍IBIS-AMI模型在描述高速数字IC行为方面的优势,特别是能够模拟IC的驱动和接收特性,以及信号的开关速度、输出阻抗等。 11.2.2 IBIS-AMI仿真流程 讲解如何将IBIS-AMI模型集成到Cadence仿真流程中,并进行通道仿真。 分析IBIS-AMI仿真结果,如眼图、时序等。 11.3 蒙特卡洛(Monte Carlo)仿真 11.3.1 蒙特卡洛仿真的意义 介绍如何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来考虑PCB制造过程中的参数偏差(如线宽、介电常数、厚度等),以及IC参数的离散性,以评估设计的鲁棒性。 11.3.2 蒙特卡洛仿真在SI/PI中的应用 讲解如何设置蒙特卡洛仿真,分析其结果,以确定设计在各种偏差情况下的性能裕量。 第十二章:系统级SI/PI分析与协同设计 12.1 系统级仿真概念 12.1.1 从单通道到多通道系统 讲解如何将多个信号通道和电源网络整合起来进行系统级仿真。 分析不同通道之间的串扰、电源耦合等相互影响。 12.1.2 系统级仿真工具 介绍Cadence提供的系统级仿真平台(如Allegro Sigrity X)。 12.2 SI与PI的协同设计 12.2.1 SI对PI的影响 分析高速信号开关时的瞬态电流变化如何影响电源噪声。 12.2.2 PI对SI的影响 讲解电源噪声和电压跌落如何引起时钟抖动、信号失真。 12.2.3 跨领域协同设计流程 指导读者如何建立SI和PI工程师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机制,共享仿真模型与结果。 强调在设计早期就进行跨领域分析,避免后期返工。 12.3 实际工程项目中的SI/PI设计挑战与解决方案 分享实际项目中遇到的典型SI/PI问题,以及如何结合Cadence工具和工程经验来解决。 结论 本书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高级的全面指导,帮助工程师掌握使用Cadence进行信号与电源完整性设计与分析的核心技能。我们相信,通过深入学习本书内容,并结合实际项目实践,读者将能够显著提升电子产品的设计质量和可靠性,在日新月异的技术浪潮中保持领先地位。 附录 常用SI/PI术语解释 Cadence Allegro Allegro Sigrity相关工具常用快捷键 常用PCB板材介电常数与损耗因子参考 典型高速接口SI/PI设计指南概要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沉稳而专业的科技感,深蓝色的背景搭配银白色的字体,标题“基于Cadence的信号和电源完整性设计与分析”十分醒目,一看就知道是面向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书籍。拿到手里,厚度和分量都很实在,纸张的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文字清晰,排版工整,翻阅起来手感也很好,给人一种内容扎实、值得深入研读的期待感。我特别关注这种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具相结合的书籍,因为在实际的电子产品开发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工具上的操作和分析,那么很多时候也只能是纸上谈兵。Cadence作为业界领先的EDA工具,其在信号和电源完整性分析方面的强大功能一直是我非常感兴趣且希望深入掌握的。我期待这本书能详细讲解如何在Cadence环境中,从原理图设计到PCB布局布线,再到最终的仿真分析,如何一步步地实现信号和电源的完整性。例如,对于高速信号线,如何进行阻抗匹配、走线长度控制、串扰抑制等;对于电源网络,如何进行去耦电容的选型和布局、低压降分析、电源噪声抑制等,这些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且需要精准解决的问题。如果这本书能提供清晰的步骤指导和典型的案例分析,那将极大地帮助我提升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评分

作为一名在硬件设计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市面上有很多关于信号完整性和电源完整性的书籍,但真正能够将复杂理论清晰地传达,并且与具体EDA工具操作融会贯通的并不多见。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这一重要的空白。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和概念,而是通过详尽的步骤和案例,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在Cadence这个业界标准的EDA平台上,实现从设计到仿真的完整闭环。我特别看重书中对“分析”部分的强调,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仿真运行,更是对仿真结果的深度解读和优化策略的制定。例如,书中关于如何理解SI仿真报告中的关键参数,如眼图、抖动、时域眼高眼宽等,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参数来指导PCB布局布线,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技能。同样,在PI分析方面,书中对PDN阻抗曲线的解读,如何识别谐振点,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去耦电容或导线宽度来改善PDN性能,都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感觉,理论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概念,而是转化为可以实际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简直就像一个宝藏。翻开目录,就能感受到其深度和广度。我尤其对其中关于信号完整性(SI)的部分非常着迷。书中对各种信号失真现象的深入剖析,比如反射、振铃、过冲、欠冲、串扰、时序抖动等等,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紧密结合了Cadence这一强大的EDA工具,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实际的设计流程中,利用Cadence的仿真器来预测和分析这些SI问题。我看到了章节专门讲解了如何使用Cadence的Sigrity等工具进行精确的SI建模,如何设置仿真环境,如何解读仿真结果,以及如何根据仿真结果优化PCB设计。书中提到的IBIS模型、SPICE模型等在SI分析中的应用,也让我茅塞顿开。对于我这样经常需要处理高速数字信号设计的工程师来说,这些内容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希望书中能有更多关于实际案例的讲解,例如针对不同类型的接口(如DDR、PCIe、USB等)的SI设计和分析技巧,以及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疑难杂症时,如何运用Cadence工具来排查和解决。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真正地将“设计”与“分析”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很多时候,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功能的实现,而忽略了信号和电源的完整性问题,直到产品出现异常才开始亡羊补牢。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强调了“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教我们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到SI和PI。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让你能够在Cadence平台上,利用强大的仿真工具来验证你的设计,并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根据SI仿真结果优化PCB走线策略的内容,比如如何进行差分对的精确控制,如何处理过孔的寄生效应,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走线顺序来减少串扰。在PI方面,书中关于如何评估电源分配网络的性能,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去耦电容来抑制高频噪声,都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思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它指引我如何成为一个更优秀、更全面的硬件工程师。

评分

这本书在电源完整性(PI)方面的讲解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电源完整性是确保电子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而这本书对PI的论述,让我看到了其前所未有的细致和系统。从电源输入的滤波设计、电压调节器的选型和布局,到PCB上的电源分配网络(PDN)的设计,书中都给出了非常深入的指导。我特别欣赏书中对PDN阻抗的分析,以及如何利用Cadence的PI工具(如ANSYS PowerSI等,如果是Cadence自家工具会更好)来模拟PDN的频域响应,从而评估其性能。书中对去耦电容的选型、摆放位置和数量的考量,以及如何通过仿真来验证其有效性,都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我一直认为,一个良好的电源系统是整个电路成功的基石,而这本书恰恰强调了这一点,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我期待书中能有更多关于如何在Cadence中进行动态电压降(IR Drop)分析的详细步骤,以及如何优化布线和过孔来减小IR Drop。此外,对于PCB上的 EMI/EMC问题,如果书中也能结合PI分析给出一些预警和规避的建议,那就更加完美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