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买下全世界:未来20年资源大博弈 [Winner Take All]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谁将买下全世界:未来20年资源大博弈 [Winner Take All]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美] 丹比萨·莫约(Dambisa Moyo) 著,刘寅龙,王祖宁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1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086422
版次:1
商品编码:11236593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Winner Take All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6
正文语种:中文

谁将买下全世界:未来20年资源大博弈 [Winner Take All]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谁将买下全世界:未来20年资源大博弈 [Winner Take All]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谁将买下全世界:未来20年资源大博弈 [Winner Take All]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推出大手笔资源行动;
  颠覆性重构世界资源版图;
  深度剖析世界如今面临的资源困局;
  详解中国资源行动背后的战略部署。
  ·面对中国的资源行动,发达国家意图联手围堵,非洲却一致力挺他们的立场为何如此大相径庭?
  ·中国是如何通过全球期货交易市场,将能源、矿产、水、农地等软硬战略资源收入囊中的?中国想完成民族复兴大业,她能凭靠什么?
  ·中国的大手笔、高价格资源搜购行动,究竟是财大气粗还是无奈之举?
  ·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之时,中国是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控制失业率暴增?它又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落后地区的救世主?
  ·欧洲、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既然都是资源博弈的竞争者,却又为何又如此依赖中国?

内容简介

  一场决定命运的资源博弈战,谁将主宰未来世界经济格局?
  新闻媒体每日都在叫嚣,警告着人们即将到来的灾难:可耕地短缺,水、能源等引发战争,矿物供不应求导致各国剑拔弩张。一场关于资源的博弈已在全球拉开帷幕,谁能胜出,谁将主导未来世界。
  在《谁将买下全世界:未来20年资源大博弈》中,国际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分析了全世界在未来几十年中将要面临的资源困局,将焦点放在了中国的资源采购行动上。她一路追踪中国的资源搜购行动,从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到欧洲,从油田、矿产等硬性资源到农地、水等软性资源。
  在这一过程中,莫约指出:过去的几十年里,凭着庞大的外汇储备,复杂的资源战略,以及坚定的决心,中国在全球各地大规模采购矿产、农地、油田以等,并已逐渐形成买方垄断的独大态势。单单在2005~2011年间,中国对外的资源直接投资总额就已高过4000亿美元。最后,莫约揭示了一个铁一般的事实:中国的资源行动遍布全球,并已遥遥领先!
  资源关乎国运。中国能否在这场全球资源大博弈中胜出,为其高速发展加持?它的资源行动会对世界造成怎样的冲击?对现在和未来会又将产生何种深远影响?翻开《谁将买下全世界:未来20年资源大博弈》,你将找到答案。

作者简介

  丹比萨·莫约(Dambisa Moyo),《时代》杂志:“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
  ·欧普拉·温弗瑞:“权力排行榜”嘉宾
  ·世界银行与高盛集团高级经济顾问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特约编辑
  世界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卓越的宏观经济和全球事务专家。她本身也是英商巴克莱银行、英国啤酒公司、巴里克黄金公司、瑞典伦丁石油勘探公司等多家企业的董事。
  莫约在过去10年中拜访了超过50个国家,这样的阅历使得她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政治、经济和财务运作有深入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特别是“金砖国家”以及亚洲、南美洲、非洲和中东的边疆经济体。她的著作《援助的死亡》(Dead Aid)、《西方迷失之路》(How The West Was Lost)、《谁将买下全世界?》(Winner Take All)等都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引起广泛关注。

精彩书评

  

  ★对于渴望弄懂当今商品领域有哪些机遇和风险的投资者,丹比萨·莫约为他们提供了一本非常好的入门书籍。如果你想搞清楚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背后的本质,就必须阅读此书。西方国家如此浑浑噩噩,我真担心它们在面对未来时将会手足无措。
  ——吉姆·罗杰斯 国际著名投资家畅销书《热门商品投资》《投资大师罗杰斯给宝贝女儿的12封信》作者
  
  ★商品市场正在发生着结构和生态政治变化,对于任何想要一探究竟的人来说,《谁将买下全世界?》都是一本令人着迷且重要非常的书。莫约敏锐地观察着中国带动的新一轮商品竞争,将这一意义深远而富有戏剧性的历史时刻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本必读书。
  ——彼得·蒙克巴里克 黄金公司董事长及创始人
  
  ★丹比萨·莫约在《谁将买下全世界?》一书中为两个问题提供了及时且富有挑战性的解答:中国的领导人如何迫不及待地满足国内的激增的能源需求,以及这对世界其他国家意味着什么。我们都需要资源商品来驱动汽车、家中取暖甚至推动经济,而在非洲、中亚及拉丁美洲这些资源丰富的地方,中国对资源商品的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在关系未来全球经济的重要时刻,这本书揭露了矛盾背后的秘密。
  ——伊恩·布雷默 欧亚集团总裁畅销书《自由市场的终结》作者
  
  ★《谁将买下全世界?》的所有内容都应当被更广泛地关注,在这一点上大家已有共识。
  毛思迪亚洲研究专家美国人口学家《华盛顿时报》专栏作家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以一种十分积极的态度抢购了矿井、农业用地及油田,甚至给出(相对)高于行情的代价,交易规模更是让人吃惊。
  ——乔纳森·芬比 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观察家报》专栏作家
  
  ★即使是对那些并不认同资源短缺情况的人们来说,本书的观点也同样发人深省又充满教育意义。
  ——约翰·吉布斯 网络书评人
  
  ★莫约入木三分的洞察力和深入浅出的阐述手法都完全对得起吉姆?罗杰斯在简介中对她的推荐:“如果你想搞清楚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背后的本质,就必须阅读此书。”
  ——彭博新闻社(Bloomberg News)
  
  ★《谁将买下全世界?》理清了重要的全球性问题,值得广大读者一读。
  ——《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
  
  ★莫约并不试图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这种老生常谈的论点打动我们,她用恫吓的口气提醒我们:13亿人口正在寻找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资源需求的方法,中国已经伸出钢铁般的双臂牢牢抓住了世界资源性商品市场。
  ——《理财周刊》(Money Week)
  
  ★莫约在《谁将买下全世界?》中对中国的全球资源“采购计划”的评论实属手下留情。
  ——《自然》(Nature)
  
  ★《谁将买下全世界?》的研究范围之广令人惊叹:从当前全球资源需求状况、中国获取资源的趋势,到商品贸易如何运作及未来资源供需的趋势,均有提及。
  ——《中国经济评论》(China Economic Review)
  
  ★如果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莫约就是我们的女英雄。《谁将买下全世界?》这本书充满了信息和数据,无论是宏观上的还是微观上的。莫约在研究上下的功夫令人无可指摘,她的书中包含着如此之多的内容,每个人看完之后都必然学到些东西……《谁将买下全世界?》就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向我们发出了警告。
  ——《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
  
  ★书中表现出的煽动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作者将未来描绘成一派黯淡的景象……《谁将买下全世界?》薄薄两百多页书稿中堆满了细节和数据,其中的重要情报让读者们看得忘乎所以……《谁将买下全世界?》的研究如此彻底,令人感到信服的同时不禁担忧,此书发挥着警示未来的作用。
  ——《今日美国》(USA Today)
  
  ★有别于绝大部分西方作者,莫约从一个不同的角度讲述了这一事实,她在某种程度上是站在非洲的立场来看待问题的。
  ——《独立报》(The Independent)
  
  ★尽管本书是由事实和数据堆积起来的,但它对西方国家政府起到了警告作用,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本书也就商品美元的套期保值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温尼伯自由新闻》(Winnipeg Free Press)
  
  ★年轻的莫约在全球经济专家的行列里正如一颗明星升起,在新书中她无惧争议,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资源日渐缩减,水、可耕地、能源供应都将可能引发潜在冲突的世界。
  ——《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
  
  ★《谁将买下全世界?》是一本十分重要的书,在当前世界,维持生活所需的商品已然无法供应日益增长的人口,每个想要了解资源商品重要性的人都应该读一读此书。
  ——《亨廷顿新闻报》(Huntington News)
  
  ★莫约的计算如果是正确的,那我们正处于巨大的麻烦中,因而此书的核心预测也更加引人注目了……对西方人来说,《谁将买下全世界?》这本书真是越读越可怕。
  ——《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
  
  ★这位著名的智者向我们发出了警告信号,《谁将买下全世界?》意义深远。
  ——《亚洲书评》(Asian Review of Books)

目录

序言 资源争夺赛拉开帷幕,中国领跑全世界

第1章 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的推动者
全球人口急速膨胀、物质享受要普及、城市进程要加快,这一切,都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源。飞速发展的中国,这个需求更为迫切。

人口无限膨胀与资源有限供给的悖论
新兴经济体的胃口有多大?
拿什么为物质享受买单?
城市化:繁荣表象背后的代价

第2章 土地和水,中国不能承受之重
中国可耕地有1/6被污染,40%被沙漠化,每年减少约100万公顷;669个大中型城市中,就有400个城市缺水。面对继续上升的数字,中国有何良策?

耕地如此贫瘠,中国应将目光转向何处?
“粮食生产”旗号下土地交易的真面目
谁不缺水?谁最缺水?
水的哭泣:无形中蒸发掉的水资源
尖端技术能否拯救资源?

第3章 阴云密布下的石油和矿产危机
没有石油,世界如何运转?耗尽了矿产品,中国如何发展?朝气蓬勃的建筑业永远只有春天吗?能源是如此被需要,因此引发的政治冲突,更是跌宕起伏。

石油供给每况愈下,何处再觅黑金之迹?
高成本催生的连锁反应
扑朔迷离的石油政治裙带关系
石油最佳替代品——煤炭和天然气?
令人望而生畏的黑色宝藏
中国矿产品的寒冷冬天

第4章 中国推出大手笔战略
资源危机背景之下,中国政府大力干预经济,确保中国在国际资源市场上拥有资金优势。中国的资源战略,是传统盟友眼里的福音,还是西方国家眼里的威胁?

三位一体策略,受欢迎还是受诟病?
超强航运实力:获得资源,更要输送资源
三条高速公路,直达资源心脏
中国的乐善好施惠及了谁?
树大招风为哪般?
解读成就斐然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第5章 商品价格高企威胁市场均衡
商品交易所里为何独独不见土地和水的交易?精明的投资者最关注哪三大金融因素?价格高涨,始作俑者是投机者吗?资源匮乏,市场能否自行调节?

商品交易所里的重要缺席者——土地和水
投资者的心思着重放在哪?
从众效应的危险:巨额资产从金融交易流入商品交易
什么催生了商品价格的一路攀升?
为投机者伸张正义
脆弱的供求平衡能否使资源市场顺利“软着陆”?

第6章 市场弄潮儿恐受国际法约束
中美关系只是经济共生现象中的一个典型?中国大肆购买能源会不会囤积居奇?中国优势引起了全球不安,反托拉斯法意欲限制中国,以保护理想的均衡市场。

经济共生,利己利他利全球
中国,有成为垄断买方的潜质
中国优势或将颠覆理想的均衡市场
国际法的权威与软肋
反托拉斯法要对中国进行制裁?

第7章 经济危机中政府应扮演何种角色?
政府应该在经济中扮演什么角色?是无形手,还是有形手?无论是补贴、税收还是资源战略储备,都是政府对自由市场的扭曲。

市场危机亟待政府出手相救
政府为何扮演保护人的角色?
能源市场上有形手的干预
资源东道国反复无常的政策脸色

第8章 中国资源优势,牵一发而动全身
美国曾以“新殖民主义”影射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活动,欧洲国家更对中国崛起表示担忧。而在非洲等新兴经济体却由衷地认为,中国的参与,则意味着合作、和睦与繁荣。

“新殖民主义”对中国的曲解
在中国劳工问题上的捕风捉影
西方对中国的担忧VS非洲对中国的力挺
击溃反华论调:中国与东道国的积极共生关系
中国的和平崛起及其军事临界点
资源危机下的政治短视

第9章 乐观的预言,黯淡的市场
新能源页岩气也许能替代传统能源,核能也许有助于实现资源多样化。乐观背后,却是一片黯淡:人口带来巨大的需求压力,新能源难以开采,环境污染尤其严重。

长达半个世纪的全球粮食饥荒
新能源革命:是页岩气的光明前景还是庞氏骗局?
中国或将成为下一个核能生产大国
发展中国家巨大的需求压力
令人担忧的经济“负面外部效应”

第10章 寻找最后的出路
资源稀缺不仅挫伤本国经济,更易导致国内外冲突。20世纪70年代乍得总统为控制油田而遭暗杀就是明证。资源危机日益严重,全球倾力合作能否找到出路?

“荷兰病”引发的国内国际冲突
争夺自然资源的动荡地区
中国经济步伐放缓减轻资源压力
中国先知先觉,他国后知后觉
全球对话,共谋危机出路
多管齐下,力求供应明朗

致谢

精彩书摘

  第4章 中国推出大手笔战略
  资源危机背景之下,中国政府大力干预经济,确保中国在国际资源市场上拥有资金优势。中国的资源战略,是传统盟友眼里的福音,还是西方国家眼里的威胁我们在第2章和第3章对可耕地、水、能源和矿产品等几种主要资源的供给短缺及其带来的危机进行了一番概述。接下来的几章里,我们将分析中国采取的资源对策,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并阐述中国资源战略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及地理政治格局所带来的影响。
  2010年6月13日,《纽约时代》杂志发表了一篇令人瞠目结舌的文章——《美国在阿富汗探明大量矿产资源》。这项发现涉及储量丰富的铁、铜、钴、金以及锂等关键性工业用金属,这是一笔价值至少1万亿美元的巨大地下宝藏。
  和石油一样,要开采利用这笔丰厚的矿藏资源同样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在这方面,中国拥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资金优势,有能力触及其他国家无法涉足的资源。
  因此,当美国在阿富汗发现大型矿产资源的消息一经传出,中国便与阿富汗达成一揽子资源交易,其中就包括2008年洛加尔省的艾娜克铜矿(Aynak)。
  中国在大宗商品领域展开的远征是多层面、多角度的,涉及中国如何确保其资产安全,如何通过一系列战略获取海外资源,掌握大宗商品的所有权,以及对资源的全面出击将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中国的资源战略并没有止步于阿富汗,而是向全球进军,似乎永无止境。
  三位一体策略,受欢迎还是受诟病?
  中国在国际资源市场展开全面出击,采取的是三位一体的策略:资金转移(借助于政府援助或商业贷款)、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
  在资金转移方面,中国除了购买美国国债向美国政府提供贷款外,还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资金,为南美国家提供了商业贷款,由此,中国不仅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好感,更为开展国际贸易创造了便利条件。中国的对外援助策略始终针对的是贫困国家,其最大的援助对象为非洲国家。2002年,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18亿美元的开发援助资金,包括为培训1。5万非洲专业人才提供资助,援建30座医院和100座乡村学校,提高中国政府为非洲留学生设定的奖学金额度。早在2000年,中国就已经注销了非洲国家的12亿美元债务。2003年,中国再次注销7。5亿美元的债务。
  包括美国在内,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一直受益于中国的慷慨大方。2011年,中国成为美国政府债券的最大持有者,占其他国家持有美国国库券总额(约占美国公债的8%)的26%。2009年,中国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了一笔额度为500亿美元的贷款。同年,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以及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阿根廷等五国中央银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协议涉及的总贷款额度为人民币6500亿元,用于为贸易伙伴提供种子基金。这笔担保贷款足以表明,中国已成为这些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提供贷款和广交朋友这两种手段,完全契合了中国在资源领域的全面出击战略。
  然后就是国际贸易了。尽管贸易始终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核心要素,但对中国的某些贸易合作伙伴来说,这也是最具争议的一面。过去几年,美国一直指责中国,将中国视为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的罪魁祸首。然而,作为当今世界最大出口国的中国,无疑是改善数千万人口生活水平的头号功臣,为大量教育水平较低的国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全世界的消费者(主要还是美国人)提供了大量廉价商品。2007年,中国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商品进口国。2011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价值总额达到了3993亿美元,而这个数字在2009年还只是2964亿美元。
  此外,2010年中期,中国成为巴西和智利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这两个国家是南美大陆最重要的经济体。作为非洲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在非洲的地位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同时也让美国惴惴不安。2009年,美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额仅为860亿美元。《中国在非洲》(Chinain Africa)一书的作者克里斯·奥尔登(Chris Alden)指出:2000年,中国与非洲国家间的双边贸易额只有100亿美元,2006年剧增到550亿美元,2009年又进一步增加到了900亿美元。
  但是,中国听到的并不是只有欢迎和赞赏。除了中国的利率体系饱受国际社会诟病(坊间普遍认为,中国通过人为压低利率而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译者注)之外,中国还被指责为其目标客户市场提供了大量信贷资金,为当地消费者购买中国产品提供融资。
  例如,1995年,美国进出口银行就曾基于相同目的为其他国家提供了20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当时,中国仅有一家出口信贷银行提供了总额为40亿美元的贷款。今天,美国依旧发放着20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而中国则有5家进出口信贷银行从事此项业务,2009年发放的信贷总额已高达2500亿美元,在15年的时间里竟然增加了60倍。这些出口信贷机构通过为其他国家提供贷款担保、出口信贷保险及直接贷款等形式,为出口产品的销售提供融资。当然,美国与中国因贸易关系而形成的债务关系,也是未来的一个基本特征。不管公平与否,这种贸易策略毕竟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
  最后是对外投资。仅凭援助和贸易,中国要在国际大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尚不成气候,但在以国家为坚强后盾的投资策略下,中国才真正成为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后起之秀。
  中国在能源市场的投资已深刻改变了全球贸易的基本格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拥有取之不尽的资本储备,这意味着它有充足的能力为基础设施和物流(包括设备与运输)提供资金投入,并利用自己的自然禀赋,涉足很多捉襟见肘的国家难以企及的大宗商品。
  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专门编制了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报告(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并称之为“唯一记录中国海外投资及美国国债以外合约签署情况的公开性综合数据库”。该跟踪报告提供了中国2005年起,价值超过1亿美元的250多项合同交易的详情(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主要集中于能源、采矿、运输和银行等支柱性产业。
  2005年,中国公司进入了海外投资的新时代。这一年,联想集团收购了IBM个人计算机业务,这项划时代的交易,不仅体现在绝对规模和卖方的品牌优势上,更体现在交易额上,因为这笔收购交易的价值超过了中国在2005年之前全部海外交易总额的一半。(在2005年之前,中国的对外投资总额已达20亿美元。)此外,联想集团的这笔海外收购交易恰值一个特殊年份——2005年。这一年,中国全年的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20亿美元,它标志着中国海外投资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也为中国实施新的“走出去”投资战略树立了信心。
  传统基金会的数据库还告诉我们,中国的海外投资不仅规模巨大,而且是全球性的。从2005年到2012年,澳大利亚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投资目的地(425亿美元);美国居次,总额为280亿美元。同期,西半球国家也在中国的海外投资中占据大块份额,总额约为880亿美元,已超过中国在东亚地区的传统合作伙伴。实际上,包括北美洲、非洲、欧洲、东亚、西亚(伊朗、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联邦)及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其他地区,接受来自中国的投资均达500亿美元左右。
  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接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 谁将买下全世界:未来20年资源大博弈 [Winner Take All]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谁将买下全世界:未来20年资源大博弈 [Winner Take All]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战略高度的布局,有深度

评分

  X先生从小是一个相声曲艺的爱好者,从十来岁开始学习京韵大鼓和单弦,也拜过不少名师,他对这些东西都非常喜欢,对相声当然也很喜爱。对他,我姐夫最早的印象是九十年代末他在北京琉璃厂的茶馆里说书说相声。一开始,和我姐夫在一起演出的是邢文昭先生,和邢先生合作五年之后我姐夫才认识的张文顺先生。茶馆演出的时候,这位X先生偶尔会来,当时他还是个学生,特别爱听相声,每次他来都会做一件事就是用录音机录我姐夫的活儿。他有很多当时我姐夫在茶馆演出的录音,但是后来我姐夫跟他说你录了我这么多的活儿了,你也传给我点,我也留个资料吧,他却仰脸说我没有。这是他给我姐夫留下的第一印象。事情不大,但是从这件小事上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

评分

其实说的是中国要买下全世界。角度比较片面。随便看看也可以。

评分

  X先生从小是一个相声曲艺的爱好者,从十来岁开始学习京韵大鼓和单弦,也拜过不少名师,他对这些东西都非常喜欢,对相声当然也很喜爱。对他,我姐夫最早的印象是九十年代末他在北京琉璃厂的茶馆里说书说相声。一开始,和我姐夫在一起演出的是邢文昭先生,和邢先生合作五年之后我姐夫才认识的张文顺先生。茶馆演出的时候,这位X先生偶尔会来,当时他还是个学生,特别爱听相声,每次他来都会做一件事就是用录音机录我姐夫的活儿。他有很多当时我姐夫在茶馆演出的录音,但是后来我姐夫跟他说你录了我这么多的活儿了,你也传给我点,我也留个资料吧,他却仰脸说我没有。这是他给我姐夫留下的第一印象。事情不大,但是从这件小事上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

评分

很不错的一次购物,支持京东。。。

评分

不错,,,挺好的,,,

评分

很好很不错

评分

读书看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评分

  因此,当美国在阿富汗发现大型矿产资源的消息一经传出,中国便与阿富汗达成一揽子资源交易,其中就包括2008年洛加尔省的艾娜克铜矿(Aynak)。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谁将买下全世界:未来20年资源大博弈 [Winner Take All]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谁将买下全世界:未来20年资源大博弈 [Winner Take All]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