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经典的中医歌诀白话解、中医启蒙的良师益友、中医成才必读之作。
内容简介
《中医歌诀白话解丛书:濒湖脉学白话解(第5版)》是中医脉学专著中的一部名著,为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所撰。全书由七言脉诀和四言举要两部分组成。用歌诀形式,依照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的次序,具体表述27种脉的形状、部位、频率、节律特征等。全书以韵语文体编成歌诀,朗朗上口,易于诵记,是初学中医脉学的入门读物。由于所著用韵语文体,文辞简约,读之难以深悟。为此,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世纪60年代就出版了《濒湖脉学白话解》一书,深受读者欢迎,屡印不衰,已成为经典中医歌诀白话解之一。为使原著更好地适合现代读者阅读需要,我社对《中医歌诀白话解丛书:濒湖脉学白话解(第5版)》一书进行了多次修订,现已至第5版。本次修订在4版基础上,更为详尽地进行注释、语译,以期准确反映原文主旨。该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是现代研究脉学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可供广大中医爱好者、中医工作者学习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濒湖脉学》歌诀辑录
一、七言脉诀
二、四言举要
濒湖脉学白话解
一、七言脉诀白话解
(一)浮(阳)
(二)沉(阴)
(三)迟(阴)
(四)数(阳)
(五)滑(阳中阴)
(六)涩(阴)
(七)虚(阴)
(八)实(阳)
(九)长(阳)
(十)短(阴)
(十一)洪(阳)
(十二)微(阴)
(十三)紧(阳)
(十四)缓(阴)
(十五)芤(阳中阴)
(十六)弦(阳中阴)
(十七)革(阴)
(十八)牢(阴中阳)
(十九)濡(阴)
(二十)弱(阴)
(二十一)散(阴)
(二十二)细(阴)
(二十三)伏(阴)
(二十四)动(阳)
(二十五)促(阳)
(二十六)结(阴)
(二十七)代(阴)
二、四言举要白话解
(一)脉的生理
(二)脉气行血
(三)重视寸口脉诊及呼吸和血行的关系
(四)寸口脉的分部及持脉要点
(五)三部的脏腑分属及男女脉象之异
(六)诊脉方法及诊断意义
(七)五脏平脉
(八)四时平脉
(九)脉贵有神
(十)辨表里寒热的四纲脉
(十一)辨四纲脉的相类脉及长短脉
(十二)诸脉主病
(十三)脉症阴阳顺逆
(十四)外感风寒暑湿的脉象
(十五)脉象变化与病情预后
(十六)饮食劳倦内伤诸疾的脉象及预后
(十七)咳喘的脉象与预后
(十八)劳极诸虚、失血、瘀血的脉象及预后
(十九)遗精、白浊、三消的脉象及预后
(二十)二便不畅的脉象
(二十一)癫狂痫的脉象及预后
……
精彩书摘
一、七言脉诀
浮(阳)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轻沉貌),如循榆荚(《素问》)。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葱叶(黎氏)。(浮脉法天,有轻清在上之象。在卦为乾,在时为秋,在人为肺,又谓之毛。太过则中坚旁虚,如循鸡羽,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毛微,病在中也。《脉诀》言:寻之如太过,乃浮兼洪紧之象,非浮脉也。)【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浮而有力为洪,浮而迟大为虚,虚甚为散,浮而无力为芤,浮而柔细为濡。)
【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
沉(阴)
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如绵裹砂,内刚外柔(杨氏)。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沉脉法地,有渊泉在下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人为肾。又谓之石,亦日营。太过则如弹石,按之益坚,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虚微,去如数者,病在中也。《脉诀》言缓度三关,状如烂绵者,非也。沉有缓数及各部之沉,烂绵乃弱脉,非沉也。)
【体状诗】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沉行筋间,伏行骨上,牢大有力,弱细无力。)
【主病诗】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尺部浊遗并泄痢,肾虚腰及下元痫。
(沉脉主里,有力里实,无力里虚。沉则为气,又主水蓄,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食,沉涩气郁,沉弱寒热,沉缓寒湿,沉紧冷痛,沉牢冷积。)
……
前言/序言
由于脉诊确有其独到之处,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和运用。脉诊,对初学者来说,的确是一种难以掌握的诊法。明·李时珍所著《濒湖脉学》,就是帮助初习诊脉者做到“在心易了”的良师益友,不妨一读。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李时珍与其巨著《本草纲目》共驰名古今中外,为明代杰出的中医药学家和科学家。《濒湖脉学》亦其力作之一,撰于1564年(明·嘉靖43年)。全书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无总标题,直接分论浮、沉、迟、数等27脉之脉象、主病及相似脉的鉴别等;后一部分有标题,为“四言举要”,系其父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据宋代崔嘉彦《脉诀》删补而成。全书以歌诀体裁编写,语言简明,比喻生动,论脉简要,易于诵记,便于应用,较全面地叙述了脉诊的有关内容,是一部较好的启蒙性、普及性脉学专著。为后世医家所推崇,故流传甚广。
20世纪60年代,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曾编写《濒湖脉学白话解》一书,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曾多次印刷,为普及中医脉诊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不断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我们对该书进行了2版、3版、4版的修订。本次修订,在全书结构和编写体例方面,仍按4版所定执行,不再变动。即全书分两部分。前一部分为“濒湖脉学歌诀辑录”,是以《四库全书》所收《濒湖脉学》为底本,将李时珍“七言脉诀”放于首,李言闻删补宋·崔嘉彦《脉诀》而成的“四言举要”放于后,恢复了原著原貌。使读者能得到一部完整的《濒湖脉学》原著。后一部分为“濒湖脉学白话解”分设了【原文】、【提要】、【注释】、【语译】、【参考】五个栏目。【原文】:即原文照录,其中加()者,为原著正文之注。
中医歌诀白话解丛书·濒湖脉学白话解(第5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