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地图
出版发行:中国地图出版社
印次:2018印刷
版次:2018修订
ISBN :9787503157929
比例尺:1:180000
审图号:GS(2010)1540号
装帧: 折叠加袋
成品规格:1068*749mm
定价:6.00元
翔实的大比例尺行政区划地图,详细至乡镇村庄
导航数据和卫星影像核准的国家公路网,详细至县乡道
详细准确的告诉公路编号、名称、出入口、服务区。实用的铁路、高速铁路、机场、港口、航海线等交通信息
丰富的旅游信息、包括世界遗产、旅游景区
交通网络部分的详尽程度,直接决定了一张城市地图的实用价值,而这本地图在这方面做得近乎完美。我特别关注了地铁线路的走向,它不仅精确标注了每一条已开通的线路和站点,连未来规划中的部分站点也以虚线或特殊标记形式标注了出来,这对于短期计划和长期规划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地面交通的刻画也十分精细。不同等级的道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使用了不同的线型和颜色进行区分,使得驾驶者可以迅速判断哪条是避开拥堵的最佳选择。自行车道和公交专用道的标识也清晰可见,这对于使用公共交通的游客太友好了。我尤其赞赏它对黄浦江隧道和越江大桥的立体化表示方式,在二维平面上用巧妙的阴影和线条处理,让人对跨江的通行方式一目了然,这对于习惯于平面阅读地图的人来说,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难度,体现了高超的制图技巧。
评分说实话,我买很多地图都是冲着所谓的“权威性”去的,但真正到手发现标注错误或信息滞后的情况屡见不鲜。然而,这本《2018上海市地图》在标准地名的准确性上,表现出了令人信服的专业素养。我特意核对了几个我比较熟悉的老地名和近年来新命名的路段,发现它的信息更新速度非常跟得上城市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同音异地路名,它采用了规范的汉字标注,辅以非常清晰的坐标系参考,完全杜绝了误导。举个例子,上海有些小路名字非常具有地方特色,手机导航可能会因为语音识别或数据库滞后而给出错误指引,但这张折叠地图上的每一个地名都像是经过了官方的反复校对,扎实可靠。这种对于“标准”的坚持,体现了制图者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于需要进行精确地址定位的工作人员或者需要撰写官方文件的人士来说,这本地图的参考价值远超一般的旅游宣传册。
评分从收藏的角度来看,这份1.05米x0.75米的折叠纸质地图,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工具属性,带有一种怀旧和实物纪念的价值。在这个人人依赖智能设备的时代,拥有一份如此精良的、实体化的城市记录,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它的纸张厚实,印刷色彩饱满,即便是2018年的数据,其视觉效果也完全不显陈旧,可以想象制图和印刷工艺的优良。它的折叠方式设计得也十分科学,多次折叠后,关键的区域(如市中心、外滩区域)仍然能够保持平整,不容易出现过多的折痕断裂。我把它小心翼翼地收在书架上,偶尔拿出来铺开,感受那种将整个上海握在手中的感觉,这比在手机上滑动屏幕查看局部要震撼得多。对于喜欢收集城市文物的爱好者来说,这份地图的年代感和制作的精细度,使其成为一个很好的城市记忆载体,见证了上海在那个时间点上的空间面貌。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城市规划爱好者,我对这本地图的行政区划展示简直是爱不释手,它提供了一种数字地图无法比拟的宏观把握感。我特别留意了浦东和浦西在地图上的边界划分,以及各个区县的实际管辖范围,那种清晰的、物理上的界限感,是电子屏幕上那些流动的线条无法替代的。地图的色彩区分非常科学,不同级别的行政区采用了饱和度适中的色块进行区分,既保证了区分度,又不会造成视觉疲劳,即便是对着地图研究了两个小时,眼睛也不会酸涩。更深层次的体验在于,它让我能直观地感受到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新开发的区域和历史保留区域的过渡地带,那种由老式里弄到现代高楼的渐变,在这样大幅面的地图上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我甚至能通过对比不同年份的地图(虽然这本是2018年的,但其底图的严谨性可见一斑),去想象某些区域从农田到工业区,再到现在的科技园区的历史进程。这不仅仅是一张指路的工具,更像是一份凝固的时间切片,对于研究城市地理的人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这本《2018上海市地图》简直是为我这种路痴量身定做的导航神器!我最近一次去上海自由行,多亏了它,不然真不知要迷失在哪条弄堂里了。首先要夸赞的是它的开本和材质,1.05米乘0.75米的尺寸,摊开来那叫一个大气磅礴,细节看得一清二楚,即便是七八十岁的老人眯着眼也能分辨出街巷的走向。折叠起来却又异常方便,塞进背包的侧袋里毫不费力,比我以前用的那些软趴趴的口袋地图结实多了,边角都经过加固处理,用了十几天,边角都没有磨损,这用料可见是下了血本的。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它对旅游资源的标注简直细致入微,那些隐藏在老城区深处的小众博物馆、评价超高的本帮菜馆,甚至是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遗迹,地图上都用不同颜色的符号和细小的文字标注了出来,清晰度和专业度远超我手机App上的那些泛泛的POI点。我就是靠着它,成功避开了几个超级热门但排队两小时的景点,转而探索了一些真正有文化底蕴的小地方。对于初次踏足上海的游客来说,这份详尽度简直是救命稻草,提供了真正的“在地”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