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金良年
孟子序说/朱熹
卷第一
梁惠王上
卷第二
梁惠王下
卷第三
公孙丑上
卷第四
公孙丑下
卷第五
滕文公上
卷第六
滕文公下
卷第七
离娄上
卷第八
离娄下
卷第九
万章上
卷第十
万章下
卷第十一
告子上
卷第十二
告子下
卷第十三
尽心上
卷第十四
尽心下
我最近在读的这本关于古代哲学的书,它对我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作者的论述逻辑极其严密,每一步推导都建立在前一个论点的基础上,使得整个体系像一座精密的钟表,环环相扣,无懈可击。书中探讨的很多关于“义”与“利”的平衡问题,在当下这个物质至上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深刻和及时。它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和假设性的场景,引导读者进行深度思考。特别是关于“仁政”的论述部分,它没有停留在理想化的层面,而是非常务实地指出了统治者应当如何约束自身权力,如何真正做到“爱民如子”。我发现,每当我合上书本,我都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去审视自己日常的一些行为和决定,这本书确实有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力量,它逼迫你跳出惯性的思维模式,用一种更加宏大和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人生的价值所在。
评分这本书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教育体系的根基,起到了一个关键的钥匙作用。它清晰地勾勒出了古代士人是如何进行自我修养和道德构建的蓝图。书中多次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对现代的应试教育体系提出了一个强有力的反思:我们是不是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批判性思维和内在道德的培养?它展示了一种从内而外、由心及行的渐进式成长路径,核心在于培养一种坚韧不拔的道德自觉性。我感觉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记录了古代的学说,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如何成为一个有担当、有气节的人”的行为准则。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社会在价值取向上可能出现的偏差,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终极目标究竟为何。
评分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注释和译文处理得非常专业和审慎。我特意对比了几个不同版本的翻译,发现这个版本在保持原文意境的准确性上做得尤为出色,没有为了追求文采而歪曲原意,也没有为了追求浅显而显得过于白化失真。它提供了一些非常详尽的背景资料,解释了某些特定历史事件和人名在当时语境下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理解文本的复杂性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概念的辨析,它列举了多位学者的观点,让读者可以多角度地进行权衡和判断,而不是被单一的解释所局限。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这本书不仅适合普通爱好者,也完全可以作为入门级的学术参考资料,它的可靠性毋庸置疑,让人可以放心地将其中记载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体系。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说实话,初读时确实有些晦涩,但一旦适应了那种古典的韵律和表达方式,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巨大的美感。它不像后世那些白话文一样直白,而是充满了暗示和留白,很多深刻的道理需要读者自己去“悟”。我喜欢它那种富有节奏感的对仗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能听到古人在高声辩论的情景。而且,它对情绪的捕捉非常细腻,无论是描述君子内心的挣扎,还是描绘民众的疾苦,都极具感染力。我花了不少时间去揣摩其中一些关键的词语在那个时代的确切含义,这种“考古式”的阅读过程虽然耗时,但带来的知识的充实感却是无可替代的。它教会了我,真正的智慧往往需要我们付出耐心和努力去挖掘,而不是轻易获取的快餐文化所能提供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挑剔,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到了它的分量和质感。封面是那种沉稳的深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透着一股庄重肃穆的历史感,让人一看到就联想到那些流传千古的智慧。内页的纸张选得也极好,米白色的纸张不刺眼,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排版上看得出出版方确实用心了,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恰到好处,古文和注释的分隔清晰明了,即便是初次接触古代典籍的读者,也能很顺畅地找到阅读的节奏。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书脊的处理,拿在手里的时候非常贴合手掌,阅读体验大大提升。这种用心制作的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每次翻开它,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气息,都仿佛能将我瞬间拉回到那个充满思辨与哲学的时代,让人对手中的文字产生一种由衷的敬意。
评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好书
评分《近思录》自朱熹、吕祖谦辑就之后,七八百年来流布极广,在历史上一直被奉为理学入门要籍,被誉为“学者入道之阶梯”。因而历史上传刻、注释、续编、仿编等各种整理形式的文本众多,据统计有300多种,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该书一直未有便于今天读者阅读的注释性标点整理本。
评分我虽然不认字,但我深深地热爱着书籍,读书真开心!
评分作为家乡桐城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一直想买来着,终于赶上了。
评分看中出版社,自己看孩子大点也要看,学国学
评分还行吧,全文言文的哦,纸张尚可,就是中间有十几页没切开,不过没什么影响!
评分我虽然不认字,但我深深地热爱着书籍,读书真开心!
评分但是个人觉得读一本书,最好就去读原著,不要依靠别人来帮你阅读,就算帮助的人再厉害也是带有主观情绪,和你自己阅读从书中所得完全不一样。
评分千古才女的诗词,让人叹为观止!書詞俱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