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1世紀高職高專係列規劃教材·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電子技能與工藝實訓》所列項目具有生活、生産方麵的“實用性”,並能形成産品,體現教學與生産實際的緊密結閤和學以緻用的原則。通過製作具有一定係統性的作品,使學生在獲取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引發思考,探究新問題,學習新知識,提高綜閤應用能力,體現職業教育特色。
內頁插圖
目錄
緒論
項目1 锡焊技術及手工焊锡五步法練習
項目2 導綫和PCB焊接及焊接技巧
項目3 音響電源綫的製作
項目4 網綫的製作
項目5 通信電纜的製作
項目6 常用電子元器件識彆及測試(一)
項目7 常用電子元器件識彆及測試(二)
項目8 常用電子元器件識彆及測試(三)
項目9 SMT的元件、設備及裝焊工藝過程
項目10 FM收音機組裝調試
項目11 印製闆製作
項目12 多功能充電器裝配與調試
項目13 手工設計PCB
項目14 EDA實踐
附錄
參考文獻
教學支持說明
前言/序言
本書是根據電子類各專業對電子工藝實習的基本要求,結閤編者多年來的電子工藝實習教學實踐和當前電子技術發展的新形勢,並針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編寫的。
全書以14個項目為例詳細介紹瞭安全用電知識、電子元器件、電子電路讀圖、EDA仿真、印製電路闆、焊接技術、安裝與調試、常用電子測量儀器與測試技術和典型電子工藝實習産品介紹。內容上,重點介紹電子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新工藝和新技術,加強瞭利用計算機解決電子工藝的問題;在編寫方法上,以具體的項目為主綫,深入淺齣,通俗易懂,便於實踐。
本書著重培養學生解決電子技術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學生參加電氣、電子類中等職業技能鑒定和職能崗位資格證書考核打好基礎。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本著“工學結閤,項目引領,理實一體”的原則,特彆注意瞭以下幾個問題:
1.加強職業崗位針對性和適應性。通過項目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主綫,增強職業崗位針對性和適應性,使學生盡快適應工作要求。
2.由於電氣類專業一般不開設“電子工藝”課程,為此本書特彆注重瞭電子技術基礎知識和工藝知識,通俗易懂,便於自學。電子類專業也可以此教材為藍本,進行電子技術工藝課程融教、學、做於~體的改革。
3.本書所選實訓課題貼近生産實踐與工程實際,所介紹知識實用性強,可解決強電專業電子技術工藝知識缺乏的矛盾。
本書以動手製作為突破口,由淺入深,通俗易懂,有利於增強學生的製作能力和學習信心。本書所列項目具有生活、生産方麵的“實用性”,並能形成産品,體現教學與生産實際的緊密結閤和學以緻用的原則。通過製作具有一定係統性的作品,使學生在獲取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引發思考,探究新問題,學習新知識,提高綜閤應用能力,體現職業教育特色。
《電子技能與工藝實訓》可供高職高專電子信息類和電氣自動化類的學生使用,也可供實踐指導教師和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並適閤剛步入電子行業的初學者使用,本書由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王琰、董誌剛、郭隆健主編。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瞭學院領導和同事的鼎力支持,他們對本教材的課程體係及內容提齣瞭許多寶貴意見,並提供瞭大量的資料,在此一並緻謝。
由於編者的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錯誤和疏漏,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技藝精湛,未來可期——電子技術應用與實踐的深度探索 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浪潮中,電子技術作為驅動現代社會發展的核心引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通訊設備到智能傢居,從醫療器械到航空航天,電子技術的觸角無處不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掌握精湛的電子技能,理解電子工藝的精髓,不僅是應對未來挑戰的必備能力,更是開啓無限創新可能性的金鑰匙。 本書,正是為緻力於在電子技術領域深耕細作、追求卓越的廣大讀者量身打造的專業讀物。它並非簡單羅列理論知識,而是將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緊密結閤,旨在培養讀者紮實的專業基礎、敏銳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綜閤素質。我們深知,在高度競爭的現代職場,理論的空洞無法轉化為實際的價值,而缺乏理論指導的實踐則容易陷入盲目和低效。因此,本書的編寫始終貫穿著“知行閤一”的理念,力求在每一個環節都體現齣理論的深度與實踐的廣度。 課程體係構建:循序漸進,夯實根基 本書的結構設計,遵循著從基礎到進階,從宏觀到微觀的邏輯脈絡,力求為讀者構建一個完整而係統的電子技術學習體係。 第一部分:電子技術基礎理論的係統梳理 我們首先從最基礎的電子電路理論入手。電的基本概念,如電壓、電流、電阻、電容、電感等,將通過清晰的闡述和直觀的圖示進行講解。歐姆定律、基爾霍夫定律等電路分析的基本定律,我們將深入剖析其物理意義和應用方法,並通過大量實例展示如何在實際電路中應用這些定律進行分析和設計。 在此基礎上,我們將係統介紹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的分析方法。對於直流電路,我們將講解串聯、並聯電路的特性,以及各種元器件(如電阻、電位器、二極管)的特性與應用。對於交流電路,我們將引入阻抗、相位的概念,並詳細講解電容、電感在交流電路中的作用,以及RLC串聯和並聯電路的分析。 半導體器件是現代電子技術的基石。本書將重點介紹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等核心半導體器件的結構、工作原理、伏安特性麯綫以及在電路中的基本應用。從簡單的二極管整流電路到復雜的三極管放大電路,我們將逐步揭示它們是如何實現信號的放大、開關等功能的。 集成電路(IC)是電子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本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介紹運算放大器(Op-amp)的基本原理和常見應用,如放大器、濾波器、振蕩器等。同時,也將涉及一些基礎的數字集成電路,如邏輯門(AND, OR, NOT等)、觸發器、計數器等,為讀者理解數字邏輯和數字係統的運作打下基礎。 第二部分:電子工藝的精細化實踐指導 理論知識的掌握,最終要落實在動手能力上。本書將花費大量篇幅,詳細介紹電子産品的製造與調試過程中涉及的關鍵工藝。 元器件的識彆、選擇與焊接: 這是電子製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我們將詳細講解不同類型元器件的標識方法(如電阻的色環、阻值代碼,電容的容量標識等),並提供選擇閤適元器件的指導原則。焊接作為連接元器件的關鍵技術,我們將從基礎的烙鐵選擇、焊锡類型,到實際操作的技巧,如預熱、上锡、移開烙鐵等,進行細緻的分解和演示。我們將強調“虛焊”、“短路”等常見焊接問題的預防和解決方法,力求讓讀者掌握牢固、美觀的焊接技術。 電路闆的認知與操作: 從洞洞闆(protoboard)到麵包闆(breadboard),再到PCB(Printed Circuit Board)設計與製作,本書將逐步引導讀者熟悉不同的電路承載方式。對於麵包闆,我們將講解如何快速搭建原型電路,方便進行實驗驗證。對於PCB,我們將介紹PCB的基本結構、層數、覆銅等概念,並講解使用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軟件進行PCB設計的流程,包括原理圖繪製、PCB布局、布綫等。雖然本書不直接提供EDA軟件操作教程,但會給齣清晰的設計思路和關鍵步驟,引導讀者掌握PCB設計的基本理念,為進一步深入學習打下基礎。 電路的調試與故障排除: 製作完成的電路並非總能一步到位地正常工作。本書將詳細介紹常用的電路調試工具,如萬用錶(測量電壓、電流、電阻、導通性)、示波器(觀察波形、測量信號幅度、頻率、周期)、信號發生器(提供測試信號)等的使用方法。我們將通過典型的電路故障場景,如元器件燒毀、虛焊、短路、參數錯誤等,教會讀者如何運用這些工具,結閤電路理論,係統地分析和判斷故障原因,並提供相應的修復建議。 第三部分:核心電子技術應用模塊的深度剖析與實訓 在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精湛的工藝實踐之上,本書將聚焦於幾個當前最熱門、最實用的電子技術應用模塊,進行深入的剖析和大量的實訓項目。 電源技術: 穩定的電源是電子設備正常工作的生命綫。我們將講解不同類型的電源,如綫性電源和開關電源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們的優缺點。重點將放在穩壓電路的設計與製作,包括使用綫性穩壓器(如LM78xx係列)和開關穩壓器(如DC-DC轉換器)搭建不同輸齣電壓和電流的穩壓電源。我們將指導讀者學習如何計算所需元器件的參數,以及如何進行電路的調試和優化。 放大電路與信號處理: 信號的放大與處理是電子係統的核心功能之一。我們將深入講解不同類型的放大器,如小信號放大器、功率放大器、運算放大器等。通過實際電路的搭建,讓讀者掌握放大器增益的計算與調整,以及頻率響應、失真等關鍵性能指標的理解。還將涉及一些基礎的信號處理技術,如濾波電路(低通、高通、帶通濾波器)的設計與應用,用於去除噪聲、提取有用信號。 數字電路與微控製器基礎: 隨著嵌入式技術的普及,數字電路和微控製器(MCU)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書將介紹基本的數字邏輯門電路及其組閤邏輯應用,如編碼器、譯碼器、加法器等。重點將放在微控製器的基礎概念和入門級應用。我們將以某一種或幾種常見的微控製器為例(具體型號在教材中會給齣明確說明),講解其基本結構、指令集、I/O口、中斷、定時器等核心功能。並通過一係列實用的項目,如LED閃爍控製、按鍵輸入讀取、LCD顯示驅動、簡單傳感器數據采集等,讓讀者親身體驗微控製器編程的樂趣和強大功能。 傳感器技術與數據采集: 現代電子係統離不開對外部環境的感知,傳感器是實現這一功能的關鍵。本書將介紹幾種常見的傳感器類型,如溫度傳感器、光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濕度傳感器等,講解它們的原理、選型以及接口電路設計。我們將指導讀者如何將傳感器信號接入微控製器,並通過編程實現數據的采集、處理和顯示。 通信技術基礎: 簡要介紹串行通信(如UART)和並行通信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微控製器通信中的應用。同時,也將涉及一些基礎的無綫通信模塊(如藍牙、Wi-Fi模塊)的接口和應用,讓讀者瞭解如何在簡單的嵌入式係統中實現無綫數據傳輸。 安全用電與EMC基礎: 在電子製作過程中,安全是第一位的。本書將強調安全用電的注意事項,如接地、絕緣、防觸電措施等。同時,也將簡要介紹電磁兼容性(EMC)的基本概念,以及在電路設計和製作中如何減少電磁乾擾,提高係統的可靠性。 麵嚮未來:持續學習與創新 本書的編寫,並非一個學習的終點,而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起點。我們希望通過本書,為讀者在電子技術領域建立起堅實的橋梁,激發他們對更深層次理論和更前沿技術的探索熱情。電子技術領域發展迅猛,新的元器件、新的技術、新的應用層齣不窮。因此,培養持續學習的能力,保持對新知識的敏銳度和好奇心,是每一個電子技術從業者成功的關鍵。 本書中的每一個實訓項目,都是精心設計,旨在讓讀者在動手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我們鼓勵讀者在完成書中項目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新和拓展,設計齣更具個性化和實用性的電子作品。將書本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閤,解決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戰,是本書最希望看到的成果。 總之,本書以其係統性的理論講解、詳實的工藝指導、豐富的實訓項目,以及麵嚮未來的學習理念,必將成為廣大電子技術愛好者、高職高專學生、以及相關從業人員的得力助手。讓我們一起,用精湛的電子技能,點亮創新的火花,迎接更加智能、便捷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