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泛采用的模擬電路設計教材(第2版)
“模擬CMOS集成電路設計”提供瞭模擬CMOS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的新視角。這本教材既強調基本原理,也強調對現代模擬電路設計至關重要的新範式。拉紮維教授用清晰而又直觀的語言讓讀者逐漸理解模擬和混閤信號集成電路中的重要概念。
拉紮維教授編著的這本教材提供瞭許多新的內容來增強讀者的學習體驗:
鰭式晶體管;
增加瞭一章來討論低壓納米CMOS電路設計;
增加瞭邊欄突齣納米CMOS電路設計的重要知識點;
基於波特圖和Middlebrook技術的反饋係統分析;
增加瞭奈奎斯特穩定性判據及其應用的章節;
低壓能隙基準源;
100多個新的例題。
拉紮維教授編著的《模擬CMOS集成電路設計》一書齣版於2001年。由於其內容編排閤理,講述方式由淺入深,注重電路直觀分析能力的培養,並安排瞭大量的例題及課後習題,該書一經麵世,即在世界範圍內引起瞭強烈反響,迅速被國內外各大高校采用為微電子、電子工程等專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成為與P.R.Gray等編著的Analysis and Design of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齊名的模擬集成電路經典教材。
但是,從2001年至今,CMOS工藝已經發生瞭巨大變化,晶體管特徵尺寸不斷縮小,導緻衡量晶體管性能的電路參數(跨導效率、特徵頻率和本徵增益)發生瞭很大變化,加之電源電壓不斷下降導緻傳統電路拓撲結構的應用受到限製,期間也齣現瞭新的模擬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方法,以上的這些因素都要求對原來的教材內容進行改寫。本書第二版正是在此背景下編寫的。該版在保留第一版編寫特色的前提下,大幅增加瞭電路設計的敘述篇幅,如第11章專門討論瞭納米CMOS工藝下的電路設計策略和循序漸進的運算放大器設計方法,有利於培養讀者的電路設計能力。該版本還引入瞭波特圖和MiddleBrook分析法來分析反饋網絡的特性,增加瞭奈奎斯特穩定性判據、鰭式晶體管(FinFET)、新偏置電路技術及低壓能隙基準源等內容,有利於讀者跟蹤*新的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技術。該版本還增加瞭很多新的例題,並更新瞭課後習題。我相信改版後的這本教材更加適閤於現階段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教學的需要,也適閤作為一綫工作的集成電路設計工程師的常用參數書。
由McGraw-Hill齣版社齣版的《模擬CMOS集成電路設計(第2版)》共包含19章內容。清華大學齣版社在引進影印版本時,根據國內教育教學情況進行瞭刪減:(1)考慮到振蕩器和鎖相環屬於高頻電路內容,專門的通信電路或射頻電路教材均會對其進行詳細介紹,將原版本中的第15章“振蕩器”和第16章“鎖相環”相關內容刪除;(2)考慮到國內相關專業普遍開設瞭專門的“半導體器件物理”“集成電路工藝”等課程,將原版本中的第16章“MOS器件與模型”和第17章“CMOS製造工藝”相關內容刪除。
畢查德·拉紮維(Behzad Razavi),1985年在謝裏夫理工大學取得電子工程學士學位,1988年和1992年在斯坦福大學取得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和電子工程博士學位。畢業後至1996年期間,他在AT&T;貝爾實驗室和惠普實驗室工作。從1996年開始,他先後以副教授和教授身份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工作。他當前的研究領域包括無綫收發機、頻率閤成器、應用於高速數據通信的鎖相環、時鍾恢復電路和數據變換器。
拉紮維教授在1992—1994年擔任普林斯頓大學的兼職教授,在1995年擔任斯坦福大學的兼職教授。1993—2002年,他擔任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的技術程序委員會委員,1998—2002年,他擔任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會議(VLSI)的技術程序委員會委員。他也曾擔任IEEE固態電路雜誌(JSSC)、IEEE電路和係統匯刊、國際高速電子學雜誌的客座編輯和副主編。
拉紮維教授獲得過1994年ISSCC會議Beatrice卓越編輯奬、1994年歐洲固態電路會議上*佳論文奬、1995年和1997年ISSCC會議*佳專題研討會奬、1997年TRW創新教學奬、1998年IEEE定製集成電路會議*佳論文奬、2001年McGraw-Hill年度*佳新書奬。他是2001年ISSCC Jack Kilby優秀學生論文奬和Beatrice卓越編輯奬的共同獲奬人。他獲得過2006年Lockheed Martin卓越教學奬、2007年UCLA教員Senate教學奬、2009年和2012年CICC*佳邀請論文奬。他是2012年VLSI電路會議*佳學生論文奬和2013年CICC*佳論文奬的共同獲奬人。他還是ISSCC 50年曆史上發錶論文*多的10個作者之一。他獲得過2012年固態電路Donald Pederson奬和2014年美國工程教育協會PSW教學奬。
拉紮維教授是IEEE傑齣講演人,IEEE院士。他是Principles of Data Conversion System Design、RF Microelectronics、Design of Analog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Desig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s和Fundamentals of Microelectronics的作者以及Monolithic Phase-Locked Loops and Clock Recovery Circuits和Phase-Locking in High-Performance Systems的主編。
這本書在內容更新方麵,我認為做得非常及時。我瞭解,電子信息技術是日新月異的,很多技術書籍往往會因為齣版周期的問題,內容就已經過時瞭。但這本書在我翻閱過程中,能明顯感覺到它對最新技術趨勢的把握。尤其是在一些前沿技術的探討上,作者的視角非常獨到,引用的文獻和資料也非常新。這對於我這樣需要緊跟行業發展,不斷學習新知識的從業者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我不再需要擔心我學到的知識會很快被淘汰,而是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索更廣闊的領域。這種“與時俱進”的內容,讓我覺得這本書的投資是非常值得的,它能幫助我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保持優勢。
評分我一直認為,一本優秀的著作,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能激發讀者的思考和探索欲。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到位。在講解某個技術點時,作者並沒有止步於簡單的介紹,而是會提齣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或者引導讀者去思考技術的局限性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嚮。這種“拋磚引玉”式的寫作風格,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構建過程中。我常常會在讀完某一個章節後,停下來思考作者提齣的問題,甚至會主動去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這極大地拓展瞭我的知識邊界。這種深層次的互動,讓閱讀過程變得充滿樂趣和挑戰,也讓我對這個領域産生瞭更濃厚的興趣。
評分我一直覺得,一本好的技術書籍,不僅僅是內容的深度,更在於它能否讓讀者“看得懂”,並且“學得會”。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邏輯性非常強,從最基礎的概念入手,然後循序漸進地深入到更復雜的主題。我最看重的是它在概念解釋上的清晰度,很多抽象的技術名詞,在書中都有非常形象的比喻或者具體的例子來輔助理解。這對於像我這樣,在某些領域還不是那麼精通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不像有些書,上來就堆砌大量的公式和術語,讓人看瞭雲裏霧裏。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花瞭很多心思來設計教學路徑,能夠一步步引導讀者建立起紮實的知識體係。而且,它在講解每一個重要概念的時候,都會強調其背後的原理和應用場景,這讓我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評分作為一名在行業內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我深知理論知識和實際工程之間的差距。很多技術書籍偏重理論,脫離實際,讀起來像是“空中樓閣”,很難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然而,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它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非常注重與實際工程應用的結閤。我尤其喜歡它在每一章節後麵附帶的“工程實踐”或者“案例分析”部分。這些部分不僅展示瞭理論知識在真實項目中的應用,還提供瞭許多寶貴的工程經驗和技巧,這些都是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我甚至覺得,如果能將這些案例中的代碼或者仿真模型開源,那就更完美瞭。這本書的實用性,讓我覺得它不隻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工具書”,隨時可以拿來查閱,解決實際問題。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我真的非常喜歡,那種簡約又不失專業感的風格,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拿到手之後,質感也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紙張的厚度適中,印刷清晰,翻閱起來非常舒適,沒有那種廉價感。我之前也接觸過不少技術類的書籍,有些雖然內容紮實,但封麵設計就顯得比較普通,甚至有些陳舊,閱讀體驗會打摺扣。但這本書不同,它在視覺上的吸引力就很高,讓我很有立刻打開閱讀的衝動。而且,書的排版布局也很閤理,字體大小、行間距都拿捏得恰到好處,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章節之間的過渡頁,以及重要概念的標注方式,都顯得很有條理,不像一些書那樣雜亂無章。總而言之,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覺得這是一本用心製作的書,它在細節上的考究,讓我對後續的內容充滿瞭期待。
評分還可以吧,湊單一起買的,搞活動,挺便宜的~~~~
評分居然是英文的,還比原版刪減瞭一部分!唉,服氣!
評分第二版的紙張不如第一版好,太薄瞭;內容上比原版少瞭後麵幾章內容。
評分好書好書,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第二版的紙張不如第一版好,太薄瞭;內容上比原版少瞭後麵幾章內容。
評分還可以吧,湊單一起買的,搞活動,挺便宜的~~~~
評分英文版,如果沒有那個導讀就更好瞭!!!
評分還可以吧 東西還行 價錢也不貴。
評分沒法買到英文原版的隻好買這個影印版的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