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101图集应用问答丛书 全套共3本 框架 剪力墙梁+板 板式楼梯 +独立基础 条形

16G101图集应用问答丛书 全套共3本 框架 剪力墙梁+板 板式楼梯 +独立基础 条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栾怀军主编 著
图书标签:
  • 建筑结构
  • 图集应用
  • 剪力墙结构
  • 框架结构
  • 板式楼梯
  • 独立基础
  • 条形基础
  • 建筑工程
  • 结构设计
  • 施工图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建筑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00092
商品编码:11320587275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12-01
页数:137
字数:228000

具体描述




16G101图集应用问答丛书 全套共3本 框架 剪力墙梁+板 板式楼梯 +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 筏形基础 桩基础 奕怀军主编  
            定价 87.00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开本 16
作者 栾怀军 主编
装帧 平装
页数
字数
ISBN编码 9787112200092
16G101图集应用问答——板 板式楼梯
定价 29.00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开本 16
作者 栾怀军
装帧 平装
页数 126
字数 209000
ISBN编码 9787112200108
16G101图集应用问答——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 筏形基础 桩基础
定价 29.00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开本 16
作者 栾怀军 主编
装帧 平装
页数 137
字数 228000
ISBN编码 9787112200092
16G101图集应用问答——框架剪力墙、梁
定价 29.00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开本 16
作者 栾怀军主编
装帧 平装
页数 137
字数 229000
ISBN编码 9787112199921









《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与应用:框架、剪力墙、梁、板、楼梯、基础》 图书简介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施工图纸是指导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依据。每一条线、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标注都凝聚着设计者的智慧和规范要求。对于建筑行业的从业者而言,熟练掌握施工图的识读技巧,理解其中蕴含的结构原理和设计意图,是完成从设计到建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 本书系紧扣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针对当前建筑行业普遍应用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梁、板、楼梯以及各类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系统性地梳理了施工图的识读要点和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全套共包含三册,内容涵盖了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各个关键环节,旨在帮助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造价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院校的学生,快速、准确、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施工图纸,提升工作效率和专业素养。 第一册: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图纸解读 本册专注于两大主流的竖向承重体系——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 框架结构部分:详细阐述了框架结构的构成要素,包括柱、梁、板的连接方式、配筋规则及节点构造。我们将从最基础的结构平面图、结构立面图、结构剖面图入手,逐一剖析梁、柱的详图绘制要求,如梁的截面尺寸、纵筋、箍筋配置,柱的截面尺寸、纵筋、箍筋配置,以及梁柱节点区的构造细节,包括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箍筋加密区等。特别关注框架梁与柱的连接节点,这是保证结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的关键。我们会结合典型的梁、柱配筋图,讲解如何准确识别梁的荷载方向、受力钢筋的直径、数量、分布以及负弯矩钢筋的设置。对于柱的配筋,则会强调其受压性能和抗震构造要求。此外,本册还将介绍框架结构的楼板连接节点、墙体与框架的连接等重要环节。 剪力墙结构部分:系统讲解了剪力墙的类型、构造特点、配筋原则及其在施工图中的表示方法。我们将深入剖析剪力墙的平面布置图、墙体详图、洞口构造、墙肢连接节点等。针对不同形式的剪力墙,如外墙、内墙、连体墙、转角墙,会详细介绍其墙体厚度、配筋形式(水平筋、竖筋)、暗柱、暗梁的设置与配筋,以及墙体的锚固和连接构造。重点在于理解剪力墙作为抗侧力体系的受力机理,如何在图纸上准确识别墙体的钢筋布置,尤其是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的加密要求,以及剪力墙边缘构件(如暗柱、暗梁)的设计要点。对于剪力墙上的门窗洞口,我们将讲解其洞口构造、过梁的设置和配筋,以及洞口周边钢筋的加强措施。 第二册:梁、板、楼梯施工图识读与应用 本册聚焦于建筑结构中广泛存在的水平构件——梁、板,以及人流疏散的交通空间——楼梯。 梁的识读与应用:在本册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更细致地解析各类梁的施工图。除了框架梁,还将重点讲解主梁、次梁、过梁、圈梁、承重梁等在不同结构体系中的识别与应用。通过大量的图例,展示梁的截面尺寸、箍筋形式(加密箍、分布箍)、纵筋的锚固、搭接、伸出的要求,特别是梁底筋、面筋的布置,以及梁上部钢筋(负弯矩钢筋)的详细配置。会详细讲解如何根据梁编号、跨度、荷载等级,准确判断梁的受力特点,并对照图纸理解其配筋的合理性。同时,会涉及梁与墙、梁与柱、梁与梁之间的连接节点构造。 板的识读与应用:涵盖了各种类型楼板的施工图识读,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叠合楼板、预制楼板等。详细介绍板的厚度、受力筋(分布筋)、负筋的配置,以及板边、板角、板中洞、板边洞的构造和配筋要求。我们会区分单层钢筋混凝土板和双层钢筋混凝土板,讲解其受力钢筋的布置方向和密度。对于有梁板、无梁板,以及异形板,也会提供专门的讲解和图示。重点突出板的钢筋搭接、锚固长度的计算和图纸表达。 板式楼梯的识读与应用:系统讲解了板式楼梯的构成、类型(单跑、双跑、三跑)、梯段、平台、梁、板的配筋与构造。从楼梯平面图、楼梯剖面图入手,详细解析梯段的板厚、受力钢筋(底筋、面筋)、分布筋的配置,以及平台梁、梯段梁的构造与配筋。我们会强调楼梯的整体性构造,如梯段与平台的连接、梯段与墙体(或梁)的连接,以及楼梯底部的支撑构造。特别关注楼梯休息平台梁的受力分析和配筋要求。 第三册: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施工图识读与应用 本册聚焦于建筑物的“根基”——基础部分,重点讲解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的施工图识读。 独立基础的识读与应用:详细介绍了独立基础的类型(矩形、方形、圆形)、结构构造(杯口、承台)以及配筋形式。从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基础剖面图入手,系统讲解独立基础的埋深、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承台和杯口部分的钢筋配置,包括底板钢筋、侧面钢筋、顶部钢筋(如有)的直径、数量、间距和搭接。重点讲解独立基础与柱的连接节点构造,以及基础杯口与柱的锚固要求。会通过图例解析不同荷载等级下独立基础的配筋差异。 条形基础的识读与应用:深入讲解了条形基础的类型(现浇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砖基础)以及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设计要点。我们会重点讲解现浇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平面布置图、基础详图、基础剖面图,包括基础的宽度、高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纵向钢筋、横向钢筋(分布筋)的配置。详细解析条形基础与上部墙体、柱的连接构造,以及基础底部的防潮、保温措施在图纸上的表达。对于砖基础,也会提及主要的构造要点和材料要求。 本书特色与价值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书内容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从基础理论出发,引申到图纸的实际应用,并辅以大量实际工程图纸的典型案例,让读者在理解理论的同时,能够快速掌握图纸的“语言”。 系统性与全面性:全套共三册,覆盖了建筑结构中最核心、最常见的结构构件和类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结构图纸识读视角。 针对性强:聚焦于施工图的识读,力求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易错点,帮助读者提高识图的准确性和效率。 图文并茂:大量采用清晰、专业的图例和剖面图,并配以详尽的文字说明,便于读者直观理解。 实用性高:本书内容直接服务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实践,对于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初入建筑行业的年轻工程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从业者,本书都将是您案头不可或缺的工具书。通过深入学习和反复研读,您将能够更加自信、精准地解读每一份施工图,为您的工程项目添砖加瓦,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自从我接触到16G101图集以来,就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真正理解和应用它的书籍。这套《16G101图集应用问答丛书》的出现,让我觉得我的寻找终于有了结果。它不仅仅是对图集的简单复述,而是通过问答的形式,将图集中的信息进行提炼、归纳和解读,让原本复杂的知识变得清晰易懂。我最看重的是它在框架、剪力墙、梁、板这些核心构件的连接部位的讲解。图集上的很多构造细节,如果没有足够的设计经验,很难理解其背后的原因。这本书就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详细解释了这些构造措施的必要性,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比如,关于框架梁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以及梁端构造钢筋的作用,书里都有非常详尽的说明。同时,它对板式楼梯和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的讲解也同样出色。板式楼梯的支承方式、配筋方式,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书里都有清晰的图示和解释。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它还涉及到一些施工中的细节,比如基础的坡度处理、施工缝的设置等等,这些都是我在实践中遇到的,但一时难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这本书,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应用16G101图集,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评分

作为一名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坦白说,刚开始接触16G101图集的时候,也觉得有些吃力,尤其是一些比较细微的构造要求。这套《16G101图集应用问答丛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绝对是一股清流。我经常需要处理一些复杂的结构连接,特别是框架梁、剪力墙、以及楼板之间的节点设计。图集上的表达方式有时候过于抽象,很难直接转化为实际的施工图。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把这些复杂的设计问题,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贴近实际操作的问答形式。比如,关于框架梁端部的构造钢筋,图集上的表达就比较简略,这本书就专门列出了一个问题,详细解释了梁端钢筋的布置要求,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如是为了抵抗剪力、防止开裂等。对于剪力墙的拉筋,以及它和楼板的连接,书里也有很详细的图示和说明,避免了施工中常见的错误。我曾经遇到一个项目,一个楼层有很多连体剪力墙,连接部分的钢筋布置一直拿不准,翻遍图集还是有点模糊,后来看到这本书里关于“剪力墙内力传递及构造措施”的问答,一下子就茅塞顿开,原来那个地方的钢筋布置有那么多讲究。这本书的内容,深入浅出,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指导,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工程的人来说,价值巨大。

评分

读完这套《16G101图集应用问答丛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真的把16G101图集这个“庞然大物”,变成了一个可以轻松驾驭的工具。我之前一直觉得,图集就是给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看的,普通人很难理解。尤其是里面的各种符号、标注、表格,都让人望而生畏。这本书的问答形式,就像是有一个非常耐心的老师,把图集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拆开来,一件一件地给你讲明白。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板式楼梯和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部分时的讲解方式。板式楼梯的配筋,尤其是自由端的钢筋如何处理,以及与梁的连接,书里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和清晰的图示来解释,比我之前看的任何资料都清晰。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其实在施工中有很多细节容易被忽略,比如基础的埋深、垫层的作用、钢筋的搭接等,这本书都给出了详细的解答。我还记得,书里还提到了一些关于条形基础在软土地基上的处理,以及基础的防水措施,这些都是我在实践中遇到过,但当时没有完全理解的问题。这本书,不光是告诉你在图集上怎么找,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画,这样画有什么好处,有什么风险。这让我对结构的理解,从“知其然”提升到了“知其所以然”,非常有成就感。

评分

说实话,拿到这套《16G101图集应用问答丛书》之前,我对于16G101图集的一些细节,总是有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特别是框架、剪力墙、梁、板这些核心构件的连接部位,图集上的表达有时候过于简洁,需要结合大量的经验才能准确理解。这本书的问答形式,就像是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把你脑子里那些模糊不清的概念,一点一点地捋顺。我经常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一些“卡壳”的地方,比如某个梁的抗震构造要求,或者某个剪力墙的配筋密度,总觉得在图集上找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这时候,翻开这本书,往往能找到类似的问题,然后得到一个清晰的解答,并且还附带了详细的图例和理论解释。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板式楼梯和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部分的讲解。板式楼梯,特别是楼梯井处的构造,以及楼梯梁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书里都有详细的解答,避免了很多施工中的误解。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虽然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施工图绘制中,也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比如基础边缘的保护层厚度,以及钢筋的绑扎顺序等等,这本书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它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一个强大的后盾,能够解决我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评分

这套《16G101图集应用问答丛书》,对我而言,简直是一把解锁16G101图集“密码”的金钥匙。我是一名在施工现场工作的技术员,每天都需要对照图集来理解和执行设计要求。但图集上的很多内容,特别是关于框架、剪力墙、梁、板的细部构造,有时候用在现场,会遇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这本书的问答形式,就像是把图集上的“天书”,翻译成了“施工说明”。我记得有一次,我们需要处理一个比较复杂的剪力墙连接节点,图集上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有些困惑,不知道钢筋的弯钩应该如何处理,以及构造措施的尺寸如何确定。翻到这本书里关于剪力墙构造的问答,里面详细地解释了这些细节,并且配有现场施工的照片作为参考,这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另外,它在板式楼梯和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方面的讲解也非常实用。板式楼梯的模板支设,以及钢筋的绑扎顺序,书里都有非常清晰的指导。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它还讲到了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方法,以及基础的防渗漏措施,这些都是我们在施工现场最关心的内容。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让我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执行设计图纸,大大减少了施工中的错误和返工。

评分

这套《16G101图集应用问答丛书》对我来说,绝对是结构设计领域的“知识宝库”。我是一名土建工程师,经常需要和16G101图集打交道,但有时候,图集上的信息量太大,而且比较分散,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和理解。这本书的问答形式,把原本复杂的知识点,变得简单易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关于框架、剪力墙、梁、板等构件的连接部位的讲解。图集上关于这些连接部位的构造措施,往往需要结合多个条文才能理解,这本书就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并且配有清晰的图例,让理解变得非常直观。例如,关于框架梁端部构造钢筋的布置,以及抗震等级不同时的要求,书里都有详细的解答,这对于我们在设计中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此外,书里关于板式楼梯和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的讲解也非常到位。板式楼梯的防滑处理,以及与墙体、梁的连接方式,书里都有详细的说明。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它还涉及到一些基础沉降和施工缝的处理,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套用图集,更理解了图集背后的设计理念,这对我来说,是无价的。

评分

这套《16G101图集应用问答丛书》对我来说,简直是啃骨头啃到骨头缝里的救星。我刚开始接触结构设计,特别是16G101这个图集,简直像在看天书,里面的规范、条文、图例,都让我头晕眼花。尤其是关于剪力墙、梁和板的连接部位,细节太多了,稍不留神就会出错。以前看一些理论书籍,讲的是原理,讲的是规范条文,但就是缺了点“接地气”的东西,告诉你具体怎么套图集,怎么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这本书就厉害了,它把16G101图集里的内容,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然后给出清晰的解答。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画一个比较复杂的剪力墙节点,图集上的表达方式有些模糊,我就翻到书里关于剪力墙部分,找到了类似的问题,然后书上的图例和解释,一下就把我的思路点通了,原来那个地方的钢筋是要这样布置的,那个构造要求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这种“问答”的形式,特别符合我这种摸索式学习的习惯,不会一下子被大量信息淹没,而是针对性地解决我遇到的困惑。而且,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还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很多细节背后的原因都解释得很清楚,这让我对结构的理解更加深刻,不再是死记硬背。这本书,真的让我从“看到图集就头疼”变成了“看到图集有点信心了”,可以说是入门路上的重要指引。

评分

我手里这套《16G101图集应用问答丛书》,其中关于板式楼梯和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的部分,简直是解决了我多年的“痛点”。以前在学校学的时候,对这些基础的构造要求,总觉得似懂非懂,尤其是板式楼梯,那个配筋方式,还有和楼板的连接,总觉得有点眉目不清。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施工图绘制中,里面的细节点也很多,比如边坡处理、施工缝的设置、钢筋的锚固长度等等。我之前做过几个项目,在画这些部分的时候,总是要反复查阅图集,而且很容易遗漏一些细节。这套书的优点在于,它把16G101图集里关于楼梯和基础的部分,提炼成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问答。比如,关于板式楼梯的负弯矩钢筋如何伸出,书上就有一个专门的问题来解答,并且附有清晰的图例。再比如,独立基础的拉梁的配筋,以及它和基础之间的连接方式,也有详细的说明。对于条形基础,它还涉及到一些地质条件变化时的处理方式,以及不同类型的条形基础的适用范围。最让我惊喜的是,书里还会提到一些在实际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比如楼梯踏步的防滑处理,或者独立基础承载力不足时如何加固等等,这些都是在一般的理论书籍里很难找到的。这本书让我感觉,它不仅仅是在讲解图集,更像是在传授经验,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手把手教你一样,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评分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工程设计的年轻人,我曾经对16G101图集充满了敬畏,甚至有点畏惧。里面的各种规范、条文、图例,都像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套《16G101图集应用问答丛书》的出现,简直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最喜欢它关于框架、剪力墙、梁、板的问答部分。很多时候,我在画施工图的时候,会遇到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某个梁的箍筋加密区间应该怎么设置,或者某个剪力墙的拉筋间距是否满足要求。这本书就提供了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并且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和图示。这种“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非常符合我的需求,能够快速定位到我遇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尤其是关于板式楼梯和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的部分,书里也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板式楼梯的配筋,尤其是负弯矩钢筋的布置,以及与梁的连接,书里都有非常清晰的图示和解释。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它还涉及到一些地基处理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这些都是我们在学校里很难学到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学习的道路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让我对结构设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这套《16G101图集应用问答丛书》,就像是给每一个想要理解16G101图集的读者,准备了一份“通关秘籍”。我是一名在读的研究生,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需要大量参考16G101图集,特别是框架梁、剪力墙和楼板的构造。图集上很多内容,特别是细节处理,往往需要反复琢磨。这本书的问答形式,正好解决了我的痛点。它把图集里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比如,我当时对框架梁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长度,以及锚固板的使用,一直有些困惑。这本书里专门有一个问题,详细讲解了梁端钢筋的锚固要求,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锚固方式,还附有图例,非常直观。剪力墙部分的配筋,特别是角部和洞口的构造,书里也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解答。另外,关于板式楼梯和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的设计,这本书也做了非常深入的讲解。特别是板式楼梯的支承方式,以及不同支承方式下的配筋差异,书里都有清晰的对比和解释。对于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它还涉及到一些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比如回填土的处理、防水层的作用等等。这本书,让我在短时间内,对16G101图集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