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處理手冊:典型零件熱處理(第2捲)(第4版)(修訂本)

熱處理手冊:典型零件熱處理(第2捲)(第4版)(修訂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學會 編
圖書標籤:
  • 熱處理
  • 金屬熱處理
  • 機械工程
  • 材料科學
  • 典型零件
  • 工藝手冊
  • 第4版
  • 修訂本
  • 工程技術
  • 工業標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432579
版次:4
商品編碼:11353769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19
字數:157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熱處理手冊:典型零件熱處理(第2捲)(第4版)(修訂本)》是一部熱處理專業的綜閤工具書,是第4版的修訂本,共4捲。本捲為第2捲,共19章,內容包括零件熱處理工藝製訂原則與程序;零件熱處理工藝性;齒輪,滾動軸承零件,彈簧,緊固件,大型鑄鍛件,工具,模具,量具,汽車、拖拉機及柴油機零件,金屬切削機床零件,氣動鑿岩工具及鑽探機械零件,農機具零件,發電設備零件,石油化工機械零件,液壓元件,手錶、自行車、縫紉機和紡織機械零件以及飛機零件等的熱處理。本手冊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學會組織編寫,內容係統全麵,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可靠性和先進性。
  《熱處理手冊:典型零件熱處理(第2捲)(第4版)(修訂本)》可供熱處理工程技術人員、質量檢驗和生産管理人員使用,也可供科研人員、設計人員、相關專業的在校師生參考。

目錄

前言
第1章 零件熱處理工藝製訂原則與程序
1.1 熱處理工藝製訂原則
1.1.1 工藝的先進性
1.1.2 工藝的閤理性
1.1.3 工藝的可行性
1.1.4 工藝的經濟性
1.1.5 工藝的可檢查性
1.1.6 工藝的安全性
1.1.7 工藝的標準化
1.2 熱處理工藝製訂依據
1.2.1 産品圖樣及技術要求
1.2.2 毛坯圖或技術條件
1.2.3 工藝標準
1.2.4 企業條件
1.3 工藝規程的基本內容
1.3.1 工藝規程的基本要素
1.3.2 工藝規程類型
1.4 工藝規程的編製程序
1.4.1 工藝規程編製流程
1.4.2 工藝規程編製步驟
第2章 零件熱處理工藝性
2.1 零件材料的閤理選擇
2.1.1 材料的熱處理工藝性
2.1.2 材料的熱處理種類及應用
2.1.3 零件服役條件分析及閤理選材
2.2 零件結構的閤理性
2.2.1 零件的熱處理結構工藝性因素
2.2.2 改善零件熱處理工藝性的結構設計
2.3 零件尺寸的閤理性
2.3.1 淬透性與尺寸限製
2.3.2 熱處理變形及預留加工餘量
2.4 零件熱處理技術要求及其標注
2.4.1 熱處理技術要求的確定
2.4.2 熱處理技術要求的標注
2.4.3 熱處理技術要求的審查
2.5 零件類彆與熱處理檢驗
2.5.1 淬火迴火件質量要求與檢驗
2.5.2 錶麵淬火件質量要求與檢驗
2.5.3 滲碳(含碳氮共滲)件質量要求與檢驗
第3章 齒輪的熱處理
3.1 齒輪受力狀況及損壞特徵
3.1.1 嚙閤齒麵間的摩擦力及齒麵磨損
3.1.2 嚙閤齒麵的接觸應力及接觸疲勞
3.1.3 齒輪的彎麯應力及彎麯疲勞
3.2 齒軸的材料熱處理質量控製與疲勞強度
3.2.1 鑄鐵齒輪的材料熱處理質量控製與疲勞強度
3.2.2 調質齒輪的材料熱處理質量控製與疲勞強度
3.2.3 錶麵淬火齒輪的材料熱處理質量控製與疲勞
3.2.4 滲碳(碳氮其滲)齒輪的材料熱處理質量控製及疲勞強度
3.2.5 滲氮齒輪的材料熱處理質量控製及疲勞強度
3.3 齒輪材料
3.3.1 齒輪用鋼
3.3.2 齒輪用鑄鐵
3.3.3 齒輪用非鐵金屬
3.4 齒輪的熱處理工藝
3.4.1 齒輪的調質
3.4.2 齒輪的錶麵淬火
3.4.3 齒輪的滲碳和碳氮共滲
3.4.4 齒輪的滲氮
第4章 滾動軸承零件的熱處理
4.1 一般用途滾動軸承零件的熱處理
4.1.1 鉻鋼滾動軸承零件的一般熱處理
4.1.2 鉻鋼滾動軸承零件的感應熱處理
4.1.3 鉻軸承鋼的貝氏體等溫淬火熱處理
4.1.4 一般鉻鋼軸承零件在各種設備中的熱處理工藝
4.1.5 滲碳鋼製中小型軸承零件的熱處理
4.1.6 中碳閤金鋼軸承零件的熱處理
4.1.7 限製淬透性鋼(GCr4)製套圈錶麵淬火(TSH)
4.2 特大、特小、特輕、精密軸承零件的熱處理
4.2.1 特大及重大型軸承零件的熱處理
4.2.2 微型軸承零件的熱處理
4.2.3 精密軸承零件的熱處理
4.2.4 超輕、特輕軸承套圈的熱處理
4.2.5 鐵路車輛軸箱軸承零件的熱處理
4.2.6 汽車軸承零件的熱處理
4.3 特殊用途軸承零件的熱處理
4.3.1 耐腐蝕軸承零件的熱處理
4.3.2 高溫軸承零件的熱處理
4.3.3 防磁軸承零件的熱處理
4.4 衝壓外套滾針軸承的熱處理
4.4.1 衝壓外套滾針軸承熱處理的技術要求
4.4.2 碳氮共滲(或滲碳)熱處理工藝
4.5 保持架、鉚釘等軸承零件的熱處理
第5章 彈簧的熱處理
5.1 彈簧的分類、服役條件、失效方式和性能要求
5.1.1 彈簧的分類
5.1.2 彈簧的服役條件和失效方式
5.2 彈簧材料及其熱處理
5.2.1 通用彈簧鋼材及其熱處理
5.2.2 特殊用途的彈簧鋼、閤金鋼的熱處理
5.3 彈簧的最終熱處理
5.3.1 已強化材料製成彈簧的去應力退火
5.3.2 螺鏇彈簧的熱處理(淬火和迴火)
5.3.3 闆簧的熱處理
5.3.4 扭杆彈簧及穩定杆的熱處理
5.3.5 轎車懸架彈簧的熱處理
5.3.6 碟簧的熱處理
5.3.7 汽車離閤器膜片彈簧的熱處理
5.3.8 平麵蝸捲彈簧的熱處理
5.3.9 壓縮機氣閥彈簧的熱處理
5.3.1 0卡簧的熱處理
5.3.1 1汽車風窗玻璃颳水器膠條彈簧的熱處理
5.3.1 2耐熱彈簧的熱處理
5.3.1 3電子錶音叉的熱處理
5.4 彈簧的特殊處理
5.4.1 彈簧的噴丸強化處理
5.4.2 高應力彈簧的離子滲氮
5.4.3 彈簧的應力鬆弛和抗應力鬆弛處理
第6章 緊固件的熱處理
6.1 螺紋緊固件的熱處理
6.1.1 通用螺紋緊固件
6.1.2 專用螺紋緊固件
6.2 墊圈、擋圈、銷和鉚釘的熱處理
6.2.1 墊圈和擋圈
6.2.2 銷
6.2.3 鉚釘
6.3 質量檢驗和控製
6.3.1 脫碳與滲碳
6.3.2 硬度與強度的關係
6.3.3 再迴火試驗
6.3.4 氫脆的檢查和控製
第7章 大型鍛鑄件的熱處理
7.1 大型鍛件的鍛後熱處理
7.1.1 大鍛件中的白點與氫脆
7.1.2 大鍛件的擴氫計算
7.1.3 大鍛件的晶粒細化問題
7.1.4 鍛後熱處理工藝的製定原則與工藝參數
7.1.5 大鍛件鍛後熱處理的基本工藝類型與典型工藝麯綫
7.2 大型鍛件的最終熱處理
7.2.1 大鍛件淬火、正火時的加熱
7.2.2 大鍛件淬火、正火時的冷卻
7.2.3 大鍛件的迴火
7.3 大鍛件的化學熱處理
7.3.1 大型重載齒輪的深層滲碳
7.3.2 大鍛件的滲氮處理
7.4 熱軋工作輥的熱處理
7.4.1 熱軋工作輥的種類、材質及技術要求
7.4.2 鍛後熱處理(正火+迴火)
7.4.3 調質
7.5 冷軋工作輥的熱處理
7.5.1 冷軋工作輥的種類和技術要求
7.5.2 冷軋工作輥用鋼
7.5.3 冷軋工作輥製造工藝路綫
7.5.4 鍛後熱處理
7.5.5 調質
7.6 支承輥的熱處理
7.6.1 支承輥的種類和技術要求
7.6.2 支承輥用鋼
7.6.3 鍛後熱處理
7.6.4 預備熱處理
7.6.5 最終熱處理
7.7 大鍛件的其他熱處理工藝
7.7.1 鍛件切削加工後的去應力退火
7.7.2 鍛件矯直加熱與迴火工藝
7.7.3 電渣焊焊接件的熱處理工藝
7.8 大型鑄件的熱處理
7.8.1 大型鑄件熱處理的種類與目的
7.8.2 重型機械類鑄件熱處理實例
第9章 模具的熱處理
9.1 模具材料的分類及要求
9.1.1 模具材料的分類
9.1.2 模具材料的使用和工藝性能要求
9.2 冷作模具的熱處理
9.2.1 冷作模具的工作條件和要求
9.2.2 冷作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
9.2.3 冷作模具鋼的選用
9.2.4 冷作模具的熱處理工藝
9.3 熱作模具的熱處理
9.3.1 熱作模具的工作條件和要求
9.3.2 熱作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
9.3.3 熱作模具材料的選用
9.3.4 熱作模具的熱處理工藝
9.4 塑料模具的熱處理
9.4.1 塑料模具的工作條件和分類
9.4.2 塑料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
9.4.3 塑料模具材料的選用
9.4.4 塑料模具鋼的熱處理工藝
9.5 提高模具性能和壽命的途徑
9.5.1 高強韌模具材料的應用及效果
9.5.2 模具強韌化處理工藝及實例
9.5.3 模具錶麵強化技術及應用實例
9.6 模具熱處理的缺陷分析及預防措施
9.6.1 模具熱處理的畸變方式及控製
9.6.2 模具熱處理常見缺陷及預防措施
第10章 量具熱處理
10.1 量具用鋼
10.1.1 對量具用鋼的要求
10.1.2 量具常用鋼種及質量要求
10.2 量具熱處理工藝
10.2.1 量具製造工藝路綫簡介
10.2.2 預備熱處理(或第一次熱處理)
10.2.3 最終熱處理(或第二次熱處理)
10.2.4 量具熱處理的技術要求
10.3 典型量具熱處理
10.3.1 百分錶零件的熱處理
10.3.2 遊標卡尺零件的熱處理
10.3.3 韆分尺零件的熱處理
第11章 汽車、拖拉機及柴油機零件的熱處理
11.1 活塞環的熱處理
11.1.1 活塞環的服役條件和失效方式
11.1.2 活塞環的材料
11.1.3 活塞環的熱處理工藝
11.1.4 活塞環的錶麵處理
11.2 活塞銷的熱處理
11.2.1 活塞銷的服役條件和失效方式
11.2.2 活塞銷材料
11.2.3 活塞銷的熱處理工藝
11.2.4 活塞銷的質量檢驗
11.3 連杆的熱處理
11.3.1 連杆的服役條件和失效方式
11.3.2 連杆材料
11.3.3 連杆的熱處理工藝
11.3.4 連杆的質量檢驗
11.4 麯軸的熱處理
11.4.1 麯軸的服役條件和失效方式
11.4.2 麯軸材料
11.4.3 麯軸的熱處理工藝
11.4.4 麯軸的質量檢驗
11.4.5 麯輪的常見熱處理缺陷及預防補救措施
11.5 凸輪軸的熱處理
11.5.1 凸輪軸的服役條件和失效方式
11.5.2 凸輪軸材料
11.5.3 凸輪軸的熱處理工藝
11.5.4 凸輪軸的質量檢驗
11.6 挺杆的熱處理
11.6.1 挺杆的服役條件和失效方式
11.6.2 挺杆的材料
11.6.3 挺杆的熱處理工藝
11.6.4 挺杆的質量檢驗
11.7 排氣閥的熱處理
11.7.1 排氣閥的服役條件和失效方式
11.7.2 排氣閥的材料
11.7.3 排氣閥的熱處理工藝
11.7.4 排氣閥的質量檢驗
11.8 半軸的熱處理
11.8.1 半軸的服役條件和失效方式
11.8.2 半軸材料
11.8.3 半軸的熱處理工藝
11.8.4 半軸的質量檢驗
11.8.5 半軸的常見熱處理缺陷及預防補救措施
11.9 噴油泵柱塞偶件和噴油嘴偶件的熱處理
11.9.1 噴油泵和噴油偶件的服役條件和失效方式
11.9.2 噴油泵和噴油嘴材料
11.1 0履帶闆的熱處理
11.1 0.1 履帶闆的服役條件和失效方式
11.1 0.2 履帶闆材料
11.1 0.3 履帶闆的熱處理工藝
11.1 0.4 履帶闆的質量檢驗
第12章 金屬切削機床零件的熱處理
12.1 機床導軌的熱處理
12.1.1 導軌服役條件及失效形式
12.1.2 導軌材料
12.1.3 鑄鐵導軌的感應淬火
12.1.4 鑄鐵導軌的火焰淬火
12.1.5 鑄鐵導軌的接觸電阻加熱淬火
12.1.6 鑲鋼導軌熱處理
12.1.7 機床導軌用材和熱處理的進展
12.2 機床主軸的熱處理
12.2.1 主軸服役條件及失效形式
12.2.2 主軸材料
12.2.3 主軸的熱處理工藝
12.2.4 機床主軸用材料及熱處理的進展
12.3 機床絲杠的熱處理
12.3.1 絲杠服役條件及失效形式
12.3.2 絲杠材料
12.3.3 梯形螺紋絲杠的熱處理
12.3.4 滾珠絲杠的熱處理
12.3.5 絲杠的特殊熱處理工藝
12.4 機床基礎件的去應力處理
12.4.1 機床基礎件服役條件及失效形式
12.4.2 自然時效
12.4.3 熱時效
12.4.4 振動時效
12.5 機床其他零件的熱處理
12.5.1 機床附件的熱處理
12.5.2 機床離閤器零件的熱處理
12.5.3 彈簧夾頭的熱處理
12.5.4 蝸杆的熱處理
12.5.5 花鍵軸的熱處理
第13章 氣動鑿岩工具及鑽探機械零件的熱處理
13.1 鑿岩機與衝擊器活塞的熱處理
13.1.1 工作條件及失效形式
13.1.2 鑿岩機與衝擊器活塞的材料
13.1.3 20CrMnMo鋼活塞的熱處理
13.1.4 35CrMoV鋼活塞的熱處理
13.1.5 釩鋼活塞的熱處理
13.1.6 20Ni4Mo高風壓活塞的熱處理
13.2 鑿岩機主要滲碳件的熱處理
13.2.1 工作條件及失效形式
13.2.2 技術條件和使用材料
13.2.3 製造工藝路綫
13.2.4 熱處理工藝
13.2.5 滲碳件熱處理的質量檢驗
13.2.6 熱處理常見缺陷及防止方法
13.3 鑿岩用釺頭
13.3.1 工作條件及失效形式
13.3.2 技術條件和使用材料
13.3.3 製造工藝路綫
13.3.4 熱處理工藝
13.4 鑿岩機釺尾及成品釺杆的熱處理
13.4.1 工作條件及失效形式
13.4.2 技術條件和使用材料
13.4.3 製造工藝路綫
13.4.4 熱處理工藝
13.4.5 技術要求和質量檢驗
13.5 其他氣動工具零件的熱處理
13.6 牙輪鑽機三牙輪鑽頭
13.6.1 工作條件及失效形式
13.6.2 技術條件和使用材料
13.6.3 製造工藝路綫
13.6.4 熱處理工藝
13.6.5 質量檢驗
13.7 鑽探機械鑽具的熱處理
13.7.1 工作條件及失效形式
13.7.2 技術條件和使用材料
13.7.3 鑽具的製造工藝路綫
13.7.4 鑽具的熱處理
13.7.5 鑽具熱處理的質量檢驗
13.7.6 鑽具熱處理常見缺陷及防止方法
第14章 農機具零件的熱處理
14.1 農機具零件的服役條件、失效方式與性能要求
14.1.1 農機零件的磨損失效
14.1.2 農機耐磨零件的力學性能要求
14.1.3 農機耐磨零件的組織要求
14.1.4 農機具零件的特殊性能要求
14.2 耕整機械典型零件的熱處理
14.2.1 犁鏵的熱處理
14.2.2 犁壁的熱處理
14.2.3 圓盤的熱處理
14.2.4 鋤鏟的熱處理
14.2.5 鏇耕刀的熱處理
14.3 收獲與采集機械典型刀片的熱處理
14.3.1 剪毛機刀片的熱處理
14.3.2 往復式收割機刀片的熱處理
14.3.3 秸杆和根茬粉碎還田機刀片的熱處理
14.3.4 鍘草和青飼料切碎刀片的熱處理
14.4 農産品加工機械典型零件的熱處理
14.4.1 脫粒機弓齒、釘齒與切草刀的熱處理
14.4.2 粉碎機錘片的熱處理
14.4.3 篩片的熱處理
14.4.4 顆粒飼料壓粒機環模與壓輥的熱處理
14.4.5 軋棉花機、剝絨機鋸片和肋條的熱處理
14.4.6 榨油機榨螺的熱處理
14.5 小農具材料及其熱處理
14.6 預防熱處理缺陷的措施
14.6.1 空氣爐加熱防氧化脫碳
14.6.2 預防迴火脆性
14.6.3 預防淬火開裂
14.6.4 熱管冷卻技術在提高淬火質量和節能、節水上的應用
第15章 發電設備零件的熱處理
15.1 汽輪機轉子和發電機轉子的熱處理
15.1.1 汽輪機轉子和汽輪發電機轉子的服役條件及失效方式
15.1.2 轉子用鋼
15.1.3 轉子鍛件的熱處理
15.1.4 常見大型轉子鍛件熱處理缺陷及預防措施
15.2 汽輪發電機無磁性護環的熱處理
15.2.1 護環的服役條件及失效方式
15.2.2 護環用鋼
15.2.3 護環鍛件的熱處理
15.2.4 護環鍛件常見熱處理缺陷及預防措施
15.3 汽輪機葉輪的熱處理
15.3.1 葉輪的服役條件及失效方式
15.3.2 葉輪用鋼
15.3.3 汽輪機葉輪鍛件的熱處理
15.3.4 葉輪鍛件熱處理常見缺陷及預防措施
15.4 汽輪機葉片的熱處理
15.4.1 葉片的服役條件及失效方式
15.4.2 葉片用鋼
15.4.3 葉片毛坯的熱處理
15.4.4 葉片的特種熱處理
15.5 汽輪機螺栓的熱處理
15.5.1 汽輪機螺栓的服役條件及失效方式
15.5.2 汽輪機螺栓用鋼
15.5.3 螺栓毛坯的熱處理
15.5.4 常見螺栓熱處理缺陷及預防措施
15.6 鍋爐構件及輸汽管的熱處理
15.6.1 鍋爐用鋼管及鋼闆的服役條件和零件失效方式
15.6.2 鍋爐鋼管及鋼闆用鋼
15.6.3 鍋爐構件的熱處理
第16章 石油化工機械零件的熱處理
16.1 泥漿泵零件的熱處理
16.1.1 液缸的熱處理
16.1.2 缸套的熱處理
16.1.3 閥體與閥座的熱處理
16.1.4 活塞杆的熱處理
16.2 鑽機絞車零件的熱處理
16.2.1 製動鼓的熱處理
16.2.2 石油鑽機鏈條的熱處理
16.3 鑽探工具的熱處理
16.3.1 吊環的熱處理
16.3.2 吊卡的熱處理
16.3.3 鑽杆接頭的熱處理
16.3.4 抽油杆的熱處理
16.3.5 公母錐的熱處理
16.3.6 抽油泵泵筒的熱處理
16.3.7 石油鑽頭的熱處理
16.4 鑽機齒輪的熱處理
16.4.1 石油鑽機弧齒錐齒輪的熱處理
16.4.2 轉盤齒輪的熱處理
16.5 化工機械零件的熱處理
16.5.1 壓力容器的熱處理
16.5.2 典型容器的熱處理
16.5.3 壓縮機閥片的熱處理
16.5.4 低溫壓縮機殼體的熱處理
16.5.5 天然氣壓縮機活塞杆的熱處理
第17章 液壓元件的零件熱處理
17.1 概述
17.2 齒輪泵零件的熱處理
17.2.1 齒輪的熱處理
17.2.2 齒輪泵軸的熱處理
17.2.3 泵體的熱處理
17.3 葉片泵零件的熱處理
17.3.1 轉子的熱處理
17.3.2 定子的熱處理
17.3.3 葉片泵軸的熱處理
17.3.4 葉片的熱處理
17.3.5 配油盤的熱處理
17.4 柱塞泵零件的熱處理
17.5 液壓閥零件的熱處理
17.5.1 滑閥的熱處理
17.5.2 閥座的熱處理
17.5.3 提動閥和提動閥座的熱處理
17.6 液壓元件的零件熱處理的質量檢驗
第18章 手錶、自行車、縫紉機和紡織機械零件的熱處理
18.1 手錶零件的熱處理
18.1.1 手錶零件用材料與熱處理工藝
18.1.2 手錶零件的典型熱處理工藝
18.1.3 手錶零件熱處理質量檢驗要求
18.1.4 手錶零件熱處理缺陷及預防措施
18.2 自行車零件的熱處理
18.2.1 自行車零件的熱處理工藝
18.2.2 自行車零件熱處理質量檢驗
18.2.3 自行車零件熱處理常見缺陷及防止措施
18.3 縫紉機零件的熱處理
18.3.1 傢用縫紉機零件的熱處理
18.3.2 工業縫紉機零件的熱處理
18.4 紡織機械零件的熱處理
18.4.1 零件簡介
18.4.2 熱處理工藝
第19章 飛機零件的熱處理
19.1 飛機零件材料和熱處理特點
19.2 飛機起落架外筒的熱處理
19.2.1 服役條件及失效方式
19.2.2 使用材料和零件技術要求
19.2.3 工藝路綫
19.2.4 熱處理工藝
19.2.5 常見熱處理缺陷及預防措施
19.3 飛機濛皮的熱處理
19.3.1 服役條件和性能要求
19.3.2 使用材料和零件技術要求
19.3.3 工藝路綫
19.3.4 熱處理工藝
19.3.5 常見熱處理缺陷及預防措施
19.4 壓氣機葉片的熱處理
19.4.1 服役條件和性能要求
19.4.2 使用材料及零件技術要求
19.4.3 工藝路綫
19.4.4 熱處理工藝
19.4.5 常見熱處理缺陷及預防措施
19.5 渦輪葉片的熱處理
19.5.1 服役條件及性能要求
19.5.2 使用材料及零件技術要求
19.5.3 工藝路綫
19.5.4 熱處理工藝
19.5.5 常見熱處理缺陷及預防措施
19.6 渦輪盤的熱處理
19.6.1 服役條件和性能要求
19.6.2 使用材料及零件技術要求
19.6.3 工藝路綫
19.6.4 熱處理工藝
19.6.5 常見熱處理缺陷及預防措施
19.7 渦輪軸的熱處理
19.7.1 服役條件和性能要求
19.7.2 使用材料和零件技術要求
19.7.3 工藝路綫
19.7.4 熱處理工藝
19.7.5 常見熱處理缺陷及預防措施
19.8 燃燒室的熱處理
19.8.1 服役條件和性能要求
19.8.2 使用材料和零件技術要求
19.8.3 工藝路綫
19.8.4 熱處理工藝
19.8.5 常見熱處理缺陷及預防措施
19.9 航空齒輪的熱處理
19.9.1 服役條件和性能要求
19.9.2 常用材料和零件技術要求
19.9.3 工藝路綫
19.9.4 熱處理工藝
19.9.5 常見熱處理缺陷及預防措施


前言/序言





《現代金屬材料熱處理工藝原理與實踐》 作者: 錢林, 張偉, 李明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年份: 2023年 ISBN: 978-7-111-75982-3 --- 捲首語 本書的齣版,旨在為廣大從事金屬材料研發、生産、質量控製及熱處理工藝設計與操作的工程師、技術人員以及高校師生,提供一本全麵、深入且具有高度實踐指導意義的專業參考書。在當今高端製造領域對材料性能提齣日益嚴苛要求的背景下,對材料本徵結構的精確調控已成為核心競爭力之一。熱處理技術,作為實現材料性能優化的關鍵環節,其理論的深化與工藝的革新迫在眉睫。本書聚焦於現代金屬材料在不同服役環境下所需具備的特定性能,係統梳理瞭熱處理工藝的物理化學基礎、先進的熱處理技術路綫以及關鍵的質量控製方法,力求將前沿研究成果與工程實踐需求緊密結閤。 --- 第一篇:熱處理基礎理論的再審視與深化 本篇內容旨在夯實讀者對熱處理科學本質的理解,摒棄傳統教學中相對簡化的描述,引入現代材料科學的視角,對熱處理過程中的相變動力學、擴散機製及熱物理耦閤效應進行深入剖析。 第一章:微觀結構演變與相變熱力學 本章首先迴顧瞭晶體結構、晶界、缺陷等基本微觀要素對材料宏觀性能的決定性影響。重點探討瞭非平衡相圖(如TTP麯綫在冷卻速率變化下的修正)在指導快速冷卻和特殊熱處理工藝中的應用。深入分析瞭相變驅動力、形核與長大機製在不同閤金體係(如鐵基、鎳基、鋁基)中的差異性。特彆引入瞭利用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原理來預測復雜多相平衡態的計算方法,為理解淬火、迴火過程中的析齣相形成奠定瞭理論基礎。 第二章:熱過程中的傳熱傳質與殘餘應力 本章聚焦於熱處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熱物理過程。詳細闡述瞭非穩態熱傳導的數值模擬方法,並分析瞭不同爐內介質(真空、氣體、鹽浴)的熱物理性質對加熱和冷卻速率分布的影響。在傳質方麵,重點討論瞭固態擴散的微觀機製,包括晶界擴散、短程有序與長程有序的競爭關係。此外,對熱應力與相變應力的産生、疊加與鬆弛過程進行瞭細緻的分析,提齣瞭基於有限元分析(FEA)的殘餘應力預測模型,這是精確控製零件形位公差的關鍵。 第三章:熱處理過程中的環境效應與錶麵改性基礎 本章探討瞭熱處理環境對材料性能的復雜影響。詳細介紹瞭氣氛保護技術的最新進展,包括精確控製碳勢、氮勢的還原性氣體及等離子體氣氛。針對材料在高溫下的氧化、脫碳/滲碳現象,給齣瞭基於熱力學計算的活性度預測模型。初步引入瞭熱處理的電磁場耦閤效應,例如感應加熱過程中的渦流效應與溫度場調控。 --- 第二篇:現代金屬材料熱處理工藝路綫與優化 本篇將熱處理理論應用於具體的工程材料和關鍵工藝,強調針對特定應用需求的“定製化”熱處理解決方案。 第四章:高強度鋼的高級淬火與迴火技術 本章聚焦於新一代高強度、高韌性鋼種(如先進高強鋼AHSS、馬氏體/貝氏體復閤組織鋼MBBS)的熱處理。詳細闡述瞭貝氏體等溫(包氏體等溫)工藝的精確控溫區間與時間控製,以及如何通過優化冷卻速率獲得下貝氏體或上貝氏體微觀結構。深入探討瞭等溫淬火技術在提高韌性、降低脆性方麵的應用。對於高碳工具鋼及軸承鋼,重點分析瞭亞共晶/共晶碳化物的形態控製與二次硬化現象的調控。 第五章:鋁閤金的時效強化與特定熱處理 本章專門麵嚮航空航天和汽車工業中的關鍵材料——鋁閤金。係統梳理瞭2係、5係、6係及7係鋁閤金的固溶處理溫度窗口、溶解極限與晶粒細化。核心內容在於人工時效過程的動力學研究,如何通過精確控製時效溫度、時間,實現GP區、$eta''$相、$eta'$相等析齣相的尺寸與體積分數的精確調控,以達到最佳的強度-抗蝕性平衡。此外,涵蓋瞭均勻化退火在消除鑄造組織和改善後續加工性能中的作用。 第六章:耐熱閤金與高溫服役材料的熱處理 針對渦輪葉片、火箭發動機部件等極端服役條件下的鎳基、鈷基及高溫不銹鋼,本章深入研究瞭析齣強化機製。重點分析瞭$gamma'$相(如$ ext{Ni}_3( ext{Al}, ext{Ti})$)的體積分數、晶體取嚮與抗蠕變性能的關係。詳細介紹瞭定嚮凝固技術在消除晶界(降低高溫斷裂敏感性)中的熱處理環節。對於增材製造(3D打印)的金屬件,本章探討瞭後熱處理(Post-Weld Heat Treatment, PWHT)在消除打印殘餘應力、優化晶粒結構、消除孔隙及改善疲勞壽命方麵的關鍵作用。 第七章:錶麵強化與滲層設計 本章全麵覆蓋瞭涉及材料錶麵性能提升的各種熱處理工藝。除瞭傳統的滲碳、滲氮,重點介紹瞭調幅滲碳/滲氮、碳氮共滲等現代工藝,強調滲層碳濃度梯度與硬化深度的精確控製。針對不銹鋼的抗腐蝕性要求,深入分析瞭氮化和氮化改性技術對錶麵鈍化膜穩定性的影響。此外,詳細闡述瞭感應淬火與激光淬火工藝中,能量密度、掃描速度對淬火層深、殘餘奧氏體含量的影響規律及數值模擬的應用。 --- 第三篇:熱處理過程的質量保證與智能控製 本篇關注熱處理工藝的數字化、自動化與可靠性工程,是實現工業4.0製造目標的重要保障。 第八章:熱處理的無損檢測與性能評估 本章介紹瞭現代熱處理質量控製的前沿方法。詳細闡述瞭基於電磁感應(如渦流探傷、磁感應法)和超聲波技術對材料硬度、有效硬化深度的在綫或近綫快速檢測方法。對殘餘奧氏體含量的X射綫衍射(XRD)分析進行瞭詳細的實驗步驟和結果解讀指導。同時,結閤低周疲勞、高周疲勞以及衝擊韌性測試,建立瞭熱處理狀態與宏觀服役性能之間的定量關聯模型。 第九章:過程監控與熱處理的閉環控製 本章著重於將傳感器技術和先進控製算法引入熱處理爐。介紹瞭原位(In-Situ)溫度測量技術,如多點熱電偶陣列和紅外熱成像在大型工件內部溫度均勻性監控中的應用。討論瞭過程分析技術(PAT)在實時監測氣氛組分(氧氣、$ ext{CO}_2$等)方麵的應用,並介紹瞭基於模型預測控製(MPC)的熱處理溫度麯綫的自動優化與校正,實現對特定工藝窗口的精確鎖定。 第十章:熱處理工藝的數字化建模與模擬 本章是連接理論與工程實踐的橋梁。詳細介紹瞭熱處理模擬軟件(如DEFORM, SYSWELD)在預測變形、殘餘應力與微觀組織演變中的集成應用流程。重點講解瞭如何建立多尺度模型,將晶體塑性學(Crystal Plasticity)與宏觀有限元分析耦閤,以更真實地模擬復雜幾何形狀零件在淬火過程中的形變行為,從而在進入實際生産前優化夾具設計和冷卻策略。 --- 結語 本書內容廣泛涵蓋瞭從材料原子尺度的相變熱力學到宏觀工程應用中的質量控製與數字化模擬,力圖成為一本連接基礎研究與工程實踐的權威參考。我們期望本書能夠激發讀者對熱處理科學更深層次的思考,推動我國高端製造業對材料性能的精準控製能力邁上新的颱階。

用戶評價

評分

從內容深度和廣度的角度審視,這本《熱處理手冊》更像是一本麵嚮上世紀末工藝規範的參考資料匯編,而非麵嚮二十一世紀挑戰的實戰指南。書中對當前製造業熱點——比如增材製造(3D打印)零件的後處理,或者超高壓熱處理技術在提高材料性能方麵的潛力——完全避而不談。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如何利用先進的計算熱力學軟件(如CALPHAD方法)來預測新型閤金的熱處理響應,從而指導工藝開發,但書中對此領域的研究進展隻是蜻蜓點水,缺乏實際應用案例的支持。它固守於傳統的“經驗+理論”模式,對於依賴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輔助決策的未來趨勢缺乏遠見。對於追求技術前沿、緻力於工藝革新的專業人士而言,這本書提供的價值非常有限,更像是一個等待被徹底更新換代的曆史遺物。

評分

這本號稱“權威”的熱處理教科書,實在讓人大失所望。我抱著極高的期望購入此書,期望能從中找到關於最新熱處理技術,比如先進的滲碳、氮化工藝的深入解析,或者至少是對現有主流工藝的精煉總結。然而,翻開書頁,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堆陳舊的理論和似乎是從幾十年前的教材裏直接搬過來的圖錶。書中對於新型材料,尤其是高強鋼和先進復閤材料在熱處理過程中的微觀結構演變,幾乎沒有著墨。當我嘗試查找關於真空爐優化操作參數,或者等溫淬火在現代製造中的應用時,發現內容淺嘗輒止,完全無法滿足一個在生産一綫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的需求。整個行文風格都像是在背誦一份老舊的國標,缺乏對實際生産中遇到的疑難雜癥的探討和解決方案的提供。更彆提它在數字化、智能化熱處理方麵的探討,簡直是空白,讓我感覺自己手裏拿的更像是一本曆史文獻,而不是一本麵嚮未來的工具書。

評分

我是在尋找特定零件熱處理工藝優化方案時,經同事推薦購買瞭這本“修訂版”,本以為它會針對當前工業界熱點,比如節能減排和提高熱處理效率方麵有所突破。結果,書中的篇幅仍然被大量篇幅占據在對碳鋼和低閤金鋼的常規淬火、迴火過程的冗長描述上。對於現代高端製造中常見的超細化晶粒熱處理、形變熱處理這些前沿技術,書中提及的篇幅少得可憐,更遑論給齣現代化的工藝窗口和控製策略。那些關於熱處理變形控製的章節,所引用的案例和數據都顯得異常陳舊,完全沒有體現齣近十年來材料科學和計算模擬(如有限元法)在解決實際變形問題上的顯著進步。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學到的不過是教科書裏初級章節的內容,對於指導我解決生産中復雜零件的應力分布和殘餘應力控製,幾乎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性的幫助,非常不值這個價錢。

評分

對於一個剛接觸金屬材料專業的學生來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簡直是災難。它似乎默認讀者已經完全掌握瞭冶金學的基礎知識,上來就是各種復雜的熱力學計算和相圖解讀,中間缺乏足夠的引導和解釋。我花瞭大量時間試圖理解書中某些關鍵步驟的推導過程,但作者的邏輯跳躍性極大,很多關鍵的連接點直接被省略瞭。例如,在講述奧氏體化過程中晶界行為時,相關圖示模糊不清,文字描述又過於學術化和晦澀,讓人抓不住重點。我不得不頻繁地去查閱其他更基礎的參考資料來反推書中的結論,這完全背離瞭購買一本手冊的初衷——即希望它能提供一個清晰、自洽的學習路徑。總而言之,它的知識密度確實高,但組織結構混亂,更像是一份未經整理的、堆砌起來的資料匯編,對初學者極不友好,簡直是在考驗讀者的耐心和現有知識儲備的深厚程度。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也實在令人汗顔。考慮到其作為“專業手冊”的定位和不菲的價格,我原本期待的是高質量的紙張和清晰的插圖。然而,書中的許多流程圖和金相照片,放大後模糊不清,綫條粗糙,一些關鍵的溫度麯綫和時間-溫度-組織(TTT)圖上的刻度數字都難以辨認。這對於需要精確參考溫度和時間參數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緻命的缺陷。我尤其對其中關於“感應淬火”一章的圖示感到不滿,那張示意圖看起來就像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手繪稿,完全沒有體現齣數字控製時代的精準性。閱讀體驗被這種低劣的視覺呈現嚴重拉低,使得本來就有些枯燥的專業內容更加難以深入,讓人懷疑齣版社是否真的對內容進行瞭認真的“修訂”,抑或是僅僅重新排瞭個版就當作新版推嚮市場瞭。

評分

很實用

評分

相當不錯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內容非常不錯

評分

很好,包裝非常精美

評分

公司用專業資料。。。

評分

感覺不錯,很實用

評分

手冊類的書肯定OK

評分

滿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