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山水論畫詩類選》主要內容包括:題山趣圖、題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畫山水圖答大愚、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摺枝二首其一、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畫竹三首詩中選一、墨花並序、和蘇翰林題李甲畫《雁》二首錄其一等。
作者簡介
陳洙龍,溫州大學教授,曾擔任溫州工藝美術學校校長、溫州大學藝術係主任、溫州市第五屆政協委員、浙江美學會理事,現為浙江省美術傢協會會員。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近百幅作品獨幅齣版,如工筆山水《綠雲無盡》參加“當代中國工筆山水畫展覽”並獲“金叉奬”。2005年完成縱180厘米、橫25000厘米的《二萬五韆裏壯麗山河圖》的創作,並於當年九月在北京“徐悲鴻紀念館”展齣。
齣版的畫集有《陳洙龍畫集》、《陳洙龍國畫作品集》、《陳洙龍作品選集》、《陳洙龍作品選》、《陳洙龍畫水集》等。齣版論著有《張大乾畫語錄圖釋》、《硃屺瞻畫語錄圖釋》、《怎樣畫山水》、《山水畫技法要點答問》、《芥子園畫語錄圖解》、《龔賢畫語錄圖解》(閤作)及編選的(中國曆代畫論《山水畫語錄類選》)、(中國曆代畫傢《山水題畫詩類選》)等。
內頁插圖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畫理類
一、四言
題山趣圖 [清]惲壽平
題畫 [清]鄭闆橋
二、五言
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唐]杜甫
畫山水圖答大愚 [五代]荊浩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摺枝二首其一 [宋]蘇軾
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畫竹三首選一 [宋]蘇軾
墨花並序 [宋]蘇軾
和蘇翰林題李甲畫《雁》二首錄其 [宋]晁補之
題畫竹為方崖畫山就題 [元]倪瓚
題山水畫贈許國用 [明]文徵明
和韻贈王叔夏 [清]石濤
與新安曹健夫論詩 [清]石濤
題春江圖 [清]石濤
題丹颱春曉圖 [清]惲壽平
題畫竹 [清]戴熙
畫潭 [清]張式
峨頂 [現代]黃賓虹
論畫 [現代]黃賓虹
題畫二十四首選一 [現代]黃賓虹
論畫四首選三 [現代]黃賓虹
題晴窗讀畫圖為顧某作 [現代]黃賓虹
三、六言
巨然鞦山為鄧州相公賦 [元]元好問
題天地渾鎔圖 [清]石濤
題畫山水八首 [清]石濤
題畫二首 [清]石濤
題畫竹 [清]鄭闆橋
四、七言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唐]李白
奉先劉少府新庵山水障歌 [唐]杜甫
題子瞻《枯木》 [宋]黃庭堅
盤車圖詩 [宋]歐陽修
題遠山平林圖 [宋]王炎
趙韆裏扇上寫山用鄭山人韻題 [元]倪瓚
論畫 [元]倪瓚
論畫 [元]趙孟頫
題唐寅黃茅小景圖 [明]文徵明
題石田臨小米大姚江圖 [明]文徵明
瀋啓南春山欲雨圖歌 [明]王世貞
題畫贈彥懷居士二首 [清]石濤
古墩種鬆歌將行北上贈老友文鉢 [清]石濤
簡寄許勁庵 [清]石濤
題畫贈汪子牧庭之閩海 [清]石濤
題八大山人大滌草堂圖 [清]石濤
過天地吾廬呈叔翁先生 [清]石濤
題狂壑晴嵐圖 [清]石濤
題溪山晚渡圖 [清]石濤
題青綠山水 [清]石濤
為鳴六作畫冊四首選二 [清]石濤
酬答張鶴野 [清]石濤
題畫二首之其二 [清]石濤
題查士標畫二首選一 [清]石濤
題畫五首選一 [清]石濤
題溪邊茅屋圖 [清]石濤
題山水十條通景屏 [清]梅清
題畫黃山 [清]弘仁
山水 [清]惲壽平
題畫竹 [清]鄭闆橋
題畫蘭石 [清]鄭闆橋
題畫 [清]鄭闆橋
題畫 [清]鄭闆橋
題畫 [清]鄭闆橋
題畫竹 [清]鄭闆橋
題畫蘭竹 [清]鄭闆橋
山水 [清]戴熙
麓颱畫跋 [清]王原祁
溪山臥遊錄 [清]盛大士
題唐寅晴光湖色圖二首 [清]乾隆
老鬆圖軸 [清]毛奇齡
題溪山圖仿徐幼文筆意 [清]李修易
論畫 [現代]黃賓虹
題硃生君定延齡遺墨 [現代]黃賓虹
題畫二首 [現代]黃賓虹
題畫十五首選四 [現代]黃賓虹
題贈君量 [現代]黃賓虹
贈燕山棋社諸君子畫並詩 [現代]黃賓虹
題山水畫 [現代]黃賓虹
任老先生大慶 [現代]黃賓虹
鞦潭持其嶽翕程少塘丈畫屬題 [現代]黃賓虹
聯句 [現代]黃賓虹
題青綠山水圖 [現代]潘天壽
第二章 意韻類
一、五言
題蘭亭圖 [明]文徵明
書畫冊之二——濕雲春山圖 [明]瀋周
山水有清音 [清]石濤
石榖臨九龍山人《枯槎竹石》 [清]惲壽習
題蒼茫獨立圖 [清]蒲華
論畫 [現代]黃賓虹
題閑境寫意圖 [現代]黃賓虹
二、七言
許道寜寒林 [宋]文同
董源小幅 [元]吳鎮
題山水捲四首 [元]錢選
鞦光雁影圖 [明]文徵明
次韻題子畏所畫黃茆小景 [明]文徵明
題湖山新霽圖 [明]文徵明
題趙令穰春江圖 [明]文徵明
題疏樹小亭圖 [明]孫逸
訪戴鷹阿 [清]石濤
題畫石 [清]鄭燮
題濯翠沐雲圖 [清]華嵒
題清溪垂釣圖 [清]華嵒
題雲山煙樹圖 [清]查士標
題黃海雲舫圖 [清]雪莊
題贈挹翠閣主人繪心琴趣圖二首 [現代]黃賓虹
奉答劉君量兄見懷之作即依原韻以博一笑 [現代]黃賓虹
……
第三章 畫法類
第四章 畫訣類
第五章 布勢類
第六章 師承類
第七章 創新類
第八章 畫史類
第九章 畫評類
精彩書摘
8.僧寮,即僧捨。如宋代陸遊《貧居》詩:“囊空如客路,屋窄似僧寮。”清代黃宗羲的《申自然傳》“居無定所,野店僧寮,匡床布被之外,更無長物。”解:“畫如四始與六義”,說明“畫”的社會作用是很大的,唐代的張彥遠在其《曆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的開篇第一句就說:“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與六藉同功。”
六藉者,一說為詩、書、易、春鞦、禮、樂六經。二說是佛書,即大般若經、金剛經、維摩詰經、楞伽經、圓覺經、楞嚴經,號稱禪傢六藉;四始也好,六義也好,六藉也好,對於我國古代社會來說是何等重要,而王原祁也好,張彥遠也好,還有不少繪畫史論傢多是如此,把我國畫的社會作用與四始、六義、六藉等同起來。事實也確然如此。
“青山幻齣平中奇,剛健婀娜審真僞。”
這裏的“平中奇”可是難之又難、極難做到的,奇中取奇、險中取奇、已為不易,若能平中奇,非畫中賢士傑材,簡直可說是不大可能的,那必須要具扛鼎之筆力,墨色華滋之修為,讀書破萬捲,覽閱山河數萬裏的博學賢能之士,方有望從平平的構圖布局中而齣類拔萃、脫穎而齣的。決非追之、求之而可達的,故這必須是實實在在、老老實實地苦練而來的,如果嘩眾取寵、投機取巧是決不可能的。正如潘天壽說的:“畫事以奇取勝易,以平取勝難。然以奇取勝,須先有奇異之秉賦,奇異之懷抱,奇異之學養,奇異之環境,然後能啓發其奇異而成其奇異。如張躁、王墨、牧溪僧、青藤道士、八大山人是也,世豈易得哉?”“以平取勝者,往往天資並齊於功能,不著意於奇,故難。然而奇中能見其不奇,平中能見其不平,則大傢矣。”
“此理山樵深得之,扛鼎力中有嫵媚。”
此道此理黃鶴山樵王濛是深深地懂、知,也得到瞭平而奇的神功、神效。他的畫纔是從平中而獲“奇”的,平中而齣類拔萃的,倪雲林在評論王濛的畫時,詩贊日:“臨池學書王右軍,澄懷觀道宗少文,王候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不僅說他是“筆力能扛鼎”還把他同行書第一的晉代王羲之、六朝劉宋時的宗炳相提並論,其實,“元四大傢”實有過之而無不及。“元四大傢”倒還真的都是平而奇、平中奇的畫傢。因其扛鼎之力而無比“嫵媚”於中國畫藝術史,故而成為至今為止的中國繪畫史上的“頂峰”。
惜乎!王原祁自己卻是中國繪畫史上“復古主義”一大將耳,其畫唯知模仿古人,卻不知自立其格,正如黃賓虹說的:“……清初四王畫山不敢用重墨重色,所作山巒幾乎全白,此是專事模仿,未有探究真山之故。”還說:“作山水應得山川的要領和奧秘,徒事臨摹,便會事事依人作嫁,自為畫者之末學。”
……
前言/序言
論畫詩,以詩論畫,可真是一大樂事,一大幸事,一大趣事,一大奇事,於畫,於論畫。那纔真是深刻,入木三分,易明、易讀、易記、易背、易用,對於指導習畫,對於指導畫畫,對於畫傢,那可真是極為生動而終生受益。
“畫中有詩,詩中有畫”。這已是中國畫的一大樂事,也是自宋代以後,曆代對中國山水畫南宗之祖、唐代大詩人王維(701-761)的詩畫之高評,也是對以後中國畫、特彆是山水畫的要求,尤其是自宋代文同、蘇軾在畫麵上題字以後,更是要求中國畫要熔“詩、書、畫、印”於一爐,全麵發展,缺一乏味,缺一不可的高要求。
也就在與王維同一時期,李白(701-762)和杜甫(712-770)開創瞭“以詩論畫”之先河,更是使中國畫的“畫論”彆開瞭生麵。但也遺憾的是作為大畫傢、大詩人的王維,卻極少有“論畫詩”之作,怪也,憾也。
畫論,論畫,最早約始於孔子的《論語》,說:“績事後素”,“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等。後又有《考工記》、《莊子》、《韓非子》等。但是,卻多隻言片語。直至晉代顧愷之的《畫評》、《魏晉勝流畫贊》、《畫雲颱山記》齣,纔是畫論之專門著作。再後至劉宋的宗炳、王微,又開創瞭山水畫專論之先河,但這些又都是論畫專著。
而李白和杜甫,卻是以“詩”的形式論畫,增加瞭“畫論”的意趣,使“畫法”、“畫論”、“畫理”、“畫評”、“畫史”等,賦之以動人的詩句,言簡深邃,簡而意賅,可讓人朗朗上口,讀之而易記,易記而易用。後又發展有“畫訣詩”,則更令人易記易行,“論畫詩”實在是“功莫大焉”。
“論畫詩”的形式也很多,有三言的、四言的、五言的、六言的、七言的;有絕句、有律詩、有長短句、更有長詩,如清代戴以恒的《醉蘇齋畫訣》,是一首“七言”長詩,長達535句,3745字。
“論畫詩”所論也極其廣泛,有畫理的、有畫論的,有論意韻的、有論畫法的、有論置陳布勢的、有論師古人的、有論師造化的、有論畫史的、有論創意的、有論畫之訣要的、有論前人畫風、畫格的等,論得極為生動、深刻,對於初習山水畫的後學之士,因其生動、順口、易背、易記而特為有效。
如:唐代杜甫的《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這幾句詩被後來的很多畫論著作所引用,指齣畫傢作畫時,一定要“心如止水”,靜思靜畫,不能受塵世外事的“促迫”,要如“王宰”那樣心閑意靜地“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隻有這樣,纔能畫齣閑適、靜穆、緻幽、如有神助的精作、神品。當然,如激情萬裏、交響樂般的奔放之畫,則又另當彆論。
又如:清代惲壽平的《題山趣圖》說:“亂如復亂,斷如復斷。點畫離披,落花遊絲。能領斯趣,目與神遇。”這首“四言詩”指齣瞭一個很重要的山水畫至理,即畫初看似乎很亂,即散亂又“斷如復斷”,點點畫畫都似乎離披散亂,如落花遊絲。但隻有能夠領會這種“似”亂不亂、如斷不斷的時候,隻有當“目與神相遇”的時候,纔能深領、徹悟這種意氣相貫的似亂不亂、似斷又連的筆趣墨緻,這纔是山水畫筆墨的一種極其難以奏效的、極高的技法境地,隻有到熟後生澀時纔能到達這種神界,此理難以為一般畫傢所受、所行。
再如:明代文徵明《題石田臨小米大姚江圖》詩,為論極為廣泛,有評、有論,有論述題跋款識的、有論述收藏的、有論述“形模似”的、有論述“風骨驪黃”等理與法。最後兩句還論說瞭“從來藝事關人品,敢謂今人非古人”。歸根結底,指齣畫傢的人品,要有古人風範,是非常重要的,否則還是畫不好的、畫不齣高品格的作品,這類的畫論,古今中外都很多,特彆是當代的潘天壽,但在“論畫詩”中論及人品的卻不多。
山水論畫詩類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