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广西田东么会洞早更新世遗址》对广西田东布兵盆地么会洞新发现的早更新世人类化石、古猿化石(新种)、巨猿化石、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以及时代可能稍晚的石制品进行了综合研究。么会洞所提供的层位清楚、时代可靠和特征明显的化石证据,将对早期人类的起源与演化理论的建立提供新的重要依据。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南方洞穴堆积研究历史
1.2 么会洞研究背景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东亚早期人类起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第二章 布兵盆地地理和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特征
第三章 么会洞的地层
3.1 洞穴基本情况
3.2 地层描述
3.3 发掘过程及方法
第四章 人类化石
第五章 古猿化石
第六章 巨猿化石
第七章 哺乳动物化石
7.1 猕猴
7.2 硕豪猪
7.3 江山豪猪
7.4 中国乳齿象
7.5 先东方剑齿象
7.6 拟豺
7.7 南方猪獾
7.8 中国黑熊
7.9 小种大熊猫
7.10 桑氏粗壮鬣狗
7.11 豹
7.12 德氏野狸
7.13 独角犀
7.14 山原貘
7.15 黄昏兽
7.16 小猪
7.17 裴氏猪
7.18 柳城丘齿鼷鹿
7.19 麂
7.20 凤歧鹿
7.21 云南水鹿
7.22 牛亚科
7.23 广西巨羊
第八章 么会洞遗址的年代
8.1 哺乳动物群的时代
8.2 古地磁年代测定
第九章 讨论
9.1 么会洞人类化石在东亚早期人类演化中的地位
9.2 么会洞人猿超科化石组合及其探索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贡献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精彩书摘
1.3.4 技术路线
(1)野外工作。1999年,在广西西部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发现了布兵溶蚀盆地内部以及其边缘的一大批第四纪岩溶洞穴,并在许多洞穴之中采集到哺乳动物化石.1999年年底-2000年年初,选择布兵盆地内的雾云洞和瀑布洞进行发掘,获得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动物群指示其时代位于中更新世后期。2000年,与加拿大迈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的合作者William Jack Rink博士一起,在雾云洞和瀑布洞采集哺乳动物牙齿化石,进行ESR测年分析。2001年,为进一步弄清布兵盆地洞穴堆积形成年代,有计划地在不同高程的洞穴中采集堆积物中的新生碳酸盐样品,送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进行TIMS测年分析。在初步年代分析的基础上,在布兵盆地边缘进行详细的洞穴考察,目标主要关注海拔较高的洞穴。同年9月在调查中发现位于盆地东南的么会洞,并在地层中采集到一枚硕大的高等灵长类牙齿化石(后鉴定为早期人类化石)。2002年春,开展对么会洞的发掘工作(图版2、图版3),发现数百件大哺乳动物化石和1000多件小哺乳动物牙齿化石,其中包括巨猿、古猿化石以及8件石制品(由于石制品位于地层顶部钙板层中间,与下部含化石堆积层存在明显的平行不整合接触,本文未予涉及)。同时,对其他洞穴进行了发掘,包括瀑布下洞、村空洞,获得一批哺乳动物化石、人类化石和石制品。2003年秋,在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后,对么会洞进行正式的系统考古发掘,历时5周,发现的化石与第一次相似,有很好的数量上的补充。同时,对布兵盆地的第四纪地貌进行调查,进行了盆地第四纪地质填图。邀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者邓成龙博士采集古地磁年代分析样品。2004'~,对布兵盆地的茅草洞、陆那洞和定雾洞进行发掘,获得一批人类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制品。
(2)相关考察和材料对比工作。2001年,考察陕西洛川黄土剖面、蓝田公王岭古人类遗址、山西西侯度旧石器遗址、丁村遗址、河北泥河湾盆地小长梁旧石器遗址和东谷坨旧石器遗址。2003年,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比和研究化石材料,观察现代人类和哺乳动物标本、观察该所标本馆收藏的巨猿化石标本和开远、元谋、禄丰的部分古猿标本,以及森林古猿、肯尼亚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的模型。收集相关文献资料。2003年,到湖北省考古研究所观察郧县人头骨化石标本、旧石器以及哺乳动物化石。2003年,到云南考古所观察元谋古猿化石标本(1000多枚牙齿化石),到保山观察古猿标本。2004年,考察非洲奥都威峡谷(肯尼亚部分),到肯尼亚博物馆观察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化石标本以及大量旧石器标本。
(3)相关学术交流。200l、2002、2003年,在南宁与合作者美国国立自然博物馆Richard Potts博士多次观察么会洞发现的人类化石和人猿超科化石标本,并探讨相关学术问题。2002年,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朱日祥教授一起考察么会洞遗址,并探讨古地磁年代学研究问题。2003年,到南京师范大学拜访前来访问的南非University 0f Wit.watersand古人类学家托拜亚斯(Phip V Tobias)教授,请教早期人类起源的相关问题,一起观察么会洞发现人类化石及古猿化石材料,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吴新智院士、张银运研究员、郑绍华研究员、刘武研究员等一起鉴定和讨论人类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2005年,应刘武研究员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拜访日本东京大学Gen Suwa教授,观察么会洞发现的高等灵长类化石材料。2005年,在广西与专程来访的美国依阿华大学(Iowa UniversiW)R\assell Ciochon教授一起观察么会洞新发现的高等灵长类化石材料。2005年,与加拿大迈克马斯特大学的合作者Winiam.Jack Rink博士一起到现场讨论有关年代学研究问题。
(4)室内研究工作。2003年,将发掘所获的化石初步分类;2004—2005年三,对各类化石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详细的观察,与相关动物群进行对比研究,最后确定化石的分类位置。该研究主要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广西自然博物馆进行。资料收集主要在2003—2005年完成。
……
前言/序言
地球上何时出现人类?最早的人出现在什么地方?他们又是从何种猿类演变而来?为什么猿类中的一种会演化成人而其他的却没有?上述有关“人类的起源”问题,一直是科学界和大众高度关注的焦点。从某种程度来讲,它与宇宙、地球、生命的起源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吴汝康、吴新智,1999)。
然而,这个问题迄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生物的死亡、埋藏和石化等变化莫测的因素导致了人类史前时代记录的贫乏和破碎。离体的牙齿、单块的骨骼、破碎的头骨片成了重建人类史前时代故事的物质证据。尽管这些不完整的证据常常使得古生物学家们灰心丧气,但并不能因此而否认它们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这些线索我们就无法叙述人类史前时代的故事(理查德.利基,1995)。
有关人类的起源,学术界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一是早期人类的起源,即最早的人类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与猿类分道扬镳;二是现代人类的起源,即具有现代人解剖特征的智人化石最早在什么地方出现。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为了解决早期人类的起源问题,人们在非洲展开了大量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虽然早在1925年南非的古人类学家Rayrnond Dart就在南非塔翁(Taung)发现了南方古猿非洲种(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 (Dan,1925),但真正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是20世纪50-60年代利基(Leakey)家族在东非的一系列重要发现。1959年,Mary Leakey在坦桑尼亚中部的奥都威(()lduVai)峡谷发现大量的旧石器以及共生的南方古猿鲍氏种(Australopithecusboisei)头骨化石,运用钾氩法测定年代大约距今1.75Ma(Leakey,1961;Lcakeyet al,1961)。1960年,Jonathan Leakey又在这个地点附近发现著名的1470号能人头骨化石,钾氩法年代测定为距今1.9Ma(Leakey et al,l964)。在这个时期里,由于Jane Goodall在坦桑尼亚刚贝河(Gombe stream)边的密林观察发现,黑猩猩不但能够使用而且还会制造工具,因此,一些人类学家认为,能否制造工具不再是区分人类与古猿的标志,而以是否直立行走来划分人和猿类,南方古猿因为被证实两足行走而被纳人人的范畴。不过,这一看法并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1973—1976年.Donald Johanson和Mm圹ice丁"aieb领导的小组在埃塞俄比亚的阿瓦什地区考察,在Had2r发现距今2.9—3.4Maff南方古猿阿法种(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化石极其丰富,还包括一具保存40%的骨架(“露西”,Lucy)(.Johanson et al.,1982)。1994年,由Tim White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埃塞俄比亚的Aramis地点又发现地猿(Ardipithecus amidu,)化石,氩氩法测定年代为4.4Ma(white et al,l 994、1995)。2000年,法国古人类学家Br画tte Senut和同事在肯尼亚土根山(Tugenuils)的Lukeino~H中发现一批距今6Ma的人类化石,当时称为“千禧人”,后在正式报告中改为原初人(Orrop.Jn tugenensl.s)(Aell0 and Collard,2001)。2002年,法国的Michel Brunet又在《自然》(Nature)杂志报道他们在中非乍得新发现的人科化石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伴生动物群的年代显示其年代在距今6—7Ma,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科化石(Brunet et al,2002)。因此,近半个世纪以来有关早期人类的起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洲,那里发现的人类化石数量在逐年增加,年代也越来越古老。这些人类化石的年代证据,与基于分子生物学推断的早期人类起源于距今5—8Ma的结论相吻合。
由于众多非洲早期人类化石和石器材料的发现,很多人相信非洲是早期人类起源和扩散的中心。一些西方学者甚至认为,由非洲远道迁来的亚洲早期人类化石的年代不会超过1Ma(Popo and Cronin,1984;Popo,1988;Klein,1999;Wolpoff,1999)。然而,尽管有上述非洲的重要发现,但有关早期人类起源的一些关键环节迄今并未得到真正的解决。正如70多年前一些西方学者的预言又重新在人们耳边响起: “亚洲可能充当过人类进化的巨大舞台,是最古老的人类工业巨大的扩散中心。要想弄清诸如人类起源这样的复杂问题,离开亚洲几乎是不可想象的。”(Boule et al,1928)于是,人们又将目光重新投向亚洲。还有人重提20世纪40年代由魏敦瑞(Franz Weidem.eich)力倡的、与“非洲中心”假说相左的人类“多地区起源假说(the mult.iregional hypothesis)” (吴汝康,1 999)。
近年来亚洲的多项发现在年代上接近非洲的一些早期人类化石和旧石器。l 994年,Swisher等用氩氩法对印尼爪哇产莫佐克托头盖骨(又称“佩宁小孩”,Pernin巨Child)的地层中的火山物质进行年代测定,结果为距今1.86Ma;对桑吉兰产魁人(现通常认为属于直立人)化石(S27和S3 1)地层的年代测定为距今1.66Ma(SwishCr et al,1994)。一些学者也据此对早期直立人的起源与演化提出了与传统不一致的解释(Larick and Ciochon,1996;D.E.泰勒,1995)。中国元谋盆地发现的两颗门牙化石,在分类位置上无疑属于早期直立人(胡承志,1973),根据古地磁研究结合动物群性质判断,年龄在距今1.6-1.7Ma(李普等,1976;程国良等,1977),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产化石层位的年龄在距今0.5-0.6Ma(刘东生、丁梦林,1983)或不会早于距今0.7Ma(Hyodo et al.,2002)。
……
广西田东么会洞早更新世遗址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