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进阶之道 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

股市进阶之道 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杰 著
图书标签:
  • 股票
  • 投资
  • 散户
  • 股市
  • 技术分析
  • 价值投资
  • 交易策略
  • 风险管理
  • 财务知识
  • 自我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9787113180508
版次:1
商品编码:1141233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8
字数:39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股市进阶之道: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是集作者数十年经验为个人投资者而作的一本书,其核心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其分别对应着投资之道、价值之源和估值之谜。它们正是投资中非常关键和困难的部分、其既相互独立又具有内在联系,对它们是否具有系统和辩证的理解是一个投资人段位差别的体现。这其中,对于概率和赔率、认知偏差、投资陷阱等方面的内容将帮助初学者把握住投资的本质和学习的方向,而对不同生意形态和经营特征的论述、对高价值企业概念和投资策略的三个视角的介绍,以及对于市场定价机理的分析,将促使投资人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而大量案例的引入,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并推动实战能力的提升。总之,这本书既可以成为初级投资人建立基本概念和掌握系统方法的教材,也对于中高级投资人的思维拓展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李杰,《证券市场周刊》特约撰稿人。
  部队大院长大,当过服务员,也做过IT职业经理人。06年接触股市,08年正式转为职业投资人,之后5年熊市中年复合收益率超过30%。09年以水晶苍蝇拍为笔名在网络上发表投资杂谈,博客点击率迅速突破数百万,多篇文章引网络广泛转载,北京晚报曾专访报道过其投资故事和感悟,2013年的微博浏览量超过1700万次。
  投资理念强调系统的方法和思维的辩证融合,注重自下而上的基本面分析与大视野的结合。推崇与高价值优质企业一同成长的价值观,喜欢用历史和哲学的视角探究投资之美,赞赏理性、辩证、中庸、守拙的投资美德并以之为座右铭。

目录

第一部分 正视投资
第1章 有关股市的事实
1.1 低门槛与高壁垒
1.1.1 少数人获胜的游戏
1.1.2 三重困难、四种层次
1.1.3 糊涂赚还是明白亏
1.2 股市也没那么可怕
1.2.1 小概率中的大概率
1.2.2 虚假的安全感
1.3 远离“大多数人”

第2章 你其实也有优势
2.1 学会扬长避短
2.1.1 专注也是竞争力
2.1.2 时间与长期利益
2.1.3 不必随大流
2.2 专业知识是天堑吗
2.3 宏观到底怎样研究

第3章 捅破投资的“窗户纸”
3.1 投资、投机与赌博
3.2 易学难精的价值投资
3.3 不可动摇的基石
3.3.1 从企业视角看投资
3.3.2 谨守安全边际
3.3.3 确定自己的能力圈
3.3.4 了解“市场先生”
3.3.5 有效的自控能力
3.4 把预测留给神仙
3.5 跨过“投资的万人坑”
3.6 投资修炼的进阶之路
3.6.1 投资素养的进阶之路
3.6.2 四个阶段的关注点

第4章 像胜出者一样思考
4.1 制造你的“核武器”
4.2 下注大概率与高赔率
4.3 聪明的承担风险
4.4 深入骨髓的逆向思维
4.5 以退为进的长期持有
4.5.1 小聪明和智慧的区别
4.5.2 抗压性与自控力
4.6 会买的才是师傅

第5章 认知偏差与决策链
5.1 隐形的决策链
5.2 让大脑有效运作
5.2.1 先入为主的想当然
5.2.2 屁股决定脑袋
5.2.3 真实的偏颇
5.2.4 超出能力圈的复杂判断
5.2.5 专业自负与“灯下黑”
5.2.6 顽固的心理弱点
5.3 跨过信息的罗生门
5.3.1 利益与立场的干扰

精彩书摘

  大多数人总是抱怨指责或者抄作业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干,却从来不愿意自己翻开书学习或者找找资料做功课。对他们来说,鱼竿、鱼钩和渔网都是废物,他们只想要天上掉下来的鱼。
  大多数人可以忍受被套50%而5年都一动不动却经常在被套5%的时候就焦躁不安了,更不愿意在这时仔细理清楚这笔投资的初始理由和头绪。
  大多数人可以对几十个甚至任何一个股票看上5分钟就夸夸其谈,却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个企业有哪怕稍微深一点点的研究和分析。大多数人总是说“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就是好的”,却没想想这其中的荒谬之处:规律就是规律,只有你顺应不顺应它,哪里有“规律”跟着你的喜好来走的道理7
  大多数人总是在市场最热闹的时候信心满满并将收益归功于自己的明智,又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绝望悲伤并将亏损归咎于管理等外部因素,却从来不去审视自己真实的分量和档次。
  大多数人既怕亏钱也怕赚钱,亏了惊慌失措,赚了手足无措;同时大多数人既怕空仓也怕满仓,总之市场无论如何总是让他没有自在从容的时候。
  ……

前言/序言

  自证券市场诞生的那天开始,如何在股市中取得可持续的良好收益就一直是每个投资者面临的巨大挑战。虽然从理论而言股市提供了参与分享实体经济发展的机会,但“七亏两平一赚”却似乎是个魔咒,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股民们。
  这不禁让人思索原因何在?首先是股市本身的特性决定了一笔交易的实现必须同时存在买卖双方,站在对立面的两人不可能都成为胜出者。但更重要的可能隐藏在一个投资界长久以来的疑问背后,那就是:投资到底是一项科学还是一门艺术?从一般定义来看,科学是从现象出发去把握实质及内在规律的一种知识探索,它非常强调逻辑和证据。对于艺术的认识则复杂和多元得多,甚至美国美学家莫里斯?魏兹认为艺术根本无法定义。但通常而言我们倾向于认为,艺术是某种具有创造力、触及深层感受却又难以言说的微妙的活动,艺术往往要求对度的把握异常精妙。
  以此来对照证券投资,它在企业内在价值的研究方面也许更体现出科学性的一面,而在市场定价和估值方面似乎更具有艺术性。因为前者建立在高度逻辑化和具有各种可观测指标的现代会计制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学等一系列基础知识之上。而后者似乎更加瞬息万变和令人捉摸不定,并且十分敏感于对尺度的把握。
  但这似乎又不尽然。一方面,科学本身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精准无误和极端确定,特别是在量子物理学诞生后,即便是在科学研究中“不确定性”和“概率性表述”也并不罕见。另一方面,艺术难道就是毫无规章的肆意发挥吗?从钢琴到绘画,哪一个不是建立在扎实系统的基本功之上的呢?同样,对企业经营的研究本身无论如何深入,也永远面对着不确定性,而市场定价和估值即便再微妙却也具有内在运行的基本规律。
  所以我的结论是,投资既需要一些科学思维的严密务实,又需要一些艺术视角的不拘一格和灵性,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在不同时刻、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侧重。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曾说:如果谁没有对量子论感到困惑,那他就没有理解量子论。我觉得似乎也可以这样说:如果谁不对投资感到困惑,那他也没有理解投资的实质。因为这种困惑是来自于思考足够深入后对一些深层矛盾点的思辨,一个一无所知的人是很难产生这种“又理解又困惑”的想法的。
  上述思考有助于我们理解如何提升投资成功的概率。无论是科学还是艺术,扎实的基础知识都是一个必然前提。在此之上,学会形成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刚性的原则上灵活运用的能力则十分关键。显然,这两个挑战之大足已淘汰掉绝大多数股市的参与者了。事实上这也正是促使我写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在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散户到职业投资者的历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能帮助学习者在浩瀚的投资世界里提炼关键知识点,并且在此之上建立系统投资观的著作实在太少了,我个人为此可以说付出了很大的学习精力和机会成本。并且,在日常与网友们的交流中也发现这种困惑是个很普遍的现象。
  在我看来,想成为股市中一个理性和成熟的投资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建立正确的投资价值观,其次是掌握企业价值分析的方法论,最后是理解市场定价的内在特质及规律。因此,本书构思了三大认知版块,即正视投资、发现价值和理解市场。这三大部分分别对应着投资之道、价值之源和估值之谜。不了解投资之道很难养成正确的投资观,既容易陷入各种行为和认知的陷阱,又难以在股市跌宕中泰然处之;不懂得价值之源则永远只能看见事物的表象,不但不可能孕育出识得真金的慧眼。


《光影流转:电影摄影的视觉叙事艺术》 内容提要: 本书深入剖析了电影摄影(Cinematography)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巧。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设备操作的技术手册,更是一部探寻光线、色彩、运动与构图如何共同构建叙事情感、塑造角色心理、并引导观众体验的深度理论著作。全书以电影史为脉络,梳理了从早期默片时代的纪实风格到现代数字电影的多元表达,系统阐述了光影语言在电影叙事中的核心地位。 第一部分:光线的炼金术——照明的本质与情绪渲染 本部分聚焦于光线作为电影摄影师最核心的工具。我们摒弃了将布光视为简单“照亮”场景的传统观念,转而探讨光线如何成为叙事的“声音”。 1. 光的物理属性与心理暗示: 详细解析了色温(Color Temperature)对观众情绪的影响,从冷冽的蓝光所代表的疏离与科技感,到暖调的琥珀光所营造的怀旧与亲密。探讨了关键光(Key Light)、补光(Fill Light)、背光(Back Light)在构建三维空间感和人物层次上的作用。特别分析了“伦勃朗光”和“蝴蝶光”等经典布光模式的文化和心理学根源。 2. 高调与低调的哲学对决: 深入比较了高调摄影(High-Key Lighting)与低调摄影(Low-Key Lighting)在不同类型片中的应用。高调照明下,阴影的缺失如何暗示乐观、纯洁或虚假的安全感;而低调照明中深邃的阴影则被视为潜意识的投射,是悬疑、黑色电影和心理惊悚片的灵魂所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控制“光比”(Contrast Ratio)来精确控制信息传递的密度。 3. 自然光与人工光的融合艺术: 讨论了在现代电影制作中,如何将自然环境光(如窗户、太阳)的不可控性,通过精妙的柔光设备(如丝布、反光板、灯罩)进行驯服和重塑,使人工光线看起来如同自然生成,达成视觉上的“真实性”与“可信度”。 第二部分:构图与景深——空间构建与观众视线引导 本部分将重点放在如何通过二维画面的布局来管理三维空间的感知,以及如何引导观众的目光焦点。 1. 经典构图法则的解构与超越: 详细阐述了“三分法”、“黄金分割”等古典构图原则,并分析了它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视觉偏好。更重要的是,本书提出了“动态构图”的概念,即构图并非静止的,而是随着镜头运动而持续演化的过程。探讨了对称性与非对称性在平衡感与紧张感营造中的张力关系。 2. 景深控制:从焦点到意图: 景深(Depth of Field)是摄影师对“关注点”的终极宣言。我们将深入研究大景深(Deep Focus)与浅景深(Shallow Focus)的叙事功能。大景深如何强调场景中所有元素的同等重要性,如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浅景深如何将观众的注意力强制锁定在特定人物或物体上,制造亲密或隔离感。此外,还包括焦点转移(Rack Focus)作为一种快速的情感切换手段的运用。 3. 画面比例的语境: 从传统的 4:3 到宽屏的 2.39:1,画面比例的选择绝非偶然。本章分析了不同画幅对故事氛围的影响——狭窄画幅的压迫感,或宽广画幅对史诗场景的包容性。 第三部分:运动的诗学——摄影机语言的语法 摄影机的运动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视觉艺术的核心要素。本部分将摄影机视为叙事主体的一部分,探讨其运动的心理动机。 1. 镜头的基本句法: 系统梳理了固定镜头(Static Shots)、推拉(Zoom/Dolly)、摇摄(Pan)、俯仰(Tilt)等基本运动方式,并分析了它们在不同情绪下的功能。例如,平稳的轨道镜头如何模拟沉思或跟随,而手持镜头的晃动如何立即注入焦虑和不确定性。 2. 长镜头:时间的凝视: 专门开篇探讨了长镜头(Long Take)的复杂性——它对演员表演、场面调度和摄影机运动的极高要求。长镜头如何通过不间断的视觉流程,迫使观众体验时间的真实流逝,加深因果关系的感知,并挑战剪辑的“隐形魔法”。 3. 运动的隐喻: 研究了更复杂的镜头组合,如“自由浮动镜头”(Freedom/CineMove Systems)如何模拟角色的主观体验,以及“虚拟运动”在虚拟现实和特效场景中的应用,如何打破物理限制,创造全新的空间叙事维度。 第四部分:色彩的潜意识——从胶片到数字的调色哲学 色彩是电影中最具情感冲击力的元素,本章深入探讨色彩是如何从物理化学反应演变为数字化的叙事语言。 1. 色彩理论在电影中的应用: 解析了三原色、互补色、对比色等色彩理论如何用于建立视觉冲突和象征意义。例如,红色与绿色的并置如何制造视觉上的不稳定感。 2. 调色(Color Grading)的叙事干预: 详细区分了“原色”(原生色彩)与“电影色调”(Stylized Tones)。探讨了“青橙”(Teal and Orange)调色法在好莱坞商业片中的普及及其对皮肤质感的处理。更重要的是,分析了如何通过整体色调的迁移(如从高饱和度的暖色到低饱和度的冷灰)来象征角色命运的转折。 3. 技术迭代下的色彩忠诚度: 讨论了从胶片时代的“有限调色空间”到现代数字电影(如 HDR 技术)下无限的色彩可能性,以及如何在追求技术极限的同时,保持艺术表达的纯粹性与一致性。 总结: 本书旨在培养读者成为一名“有意识的观众”,不仅欣赏一部电影的“看起来如何”,更能理解摄影师是如何选择让它看起来如此。通过对光线、构图、运动和色彩的系统解构,读者将掌握一套解读电影视觉语言的深度工具,从而真正领悟到电影摄影是构建银幕幻觉、实现叙事共情的关键艺术。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体验的舒适度对于一本专业书籍来说同样重要,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的排版清晰,论述层次分明,即使是涉及较为复杂的投资哲学概念时,作者也能通过精妙的措辞和恰当的停顿,引导读者的思绪,避免了陷入晦涩的泥沼。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全书收尾时,并没有以一种“我已经教会你一切”的姿态结束,而是留下了大量的开放性问题,鼓励读者继续探索和反思。这表明作者深知,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任何固定的知识体系都可能过时,真正的“进阶”在于持续学习和自我迭代的能力。这本书更像是一把钥匙,它为你打开了一扇门,让你看到了投资世界的广阔和复杂,但后续的路,仍需要你自己一步步走出去,用自己的血汗去验证和修正书中的理论。它没有制造出对作者的依赖性,反而激发了读者独立思考的潜能。这种高质量的启发性阅读体验,是我在其他同类书籍中很少遇到的。

评分

坦白讲,我对于那些鼓吹“战胜市场”的标榜之作是抱持着高度怀疑态度的。这类书籍往往在开篇就画了一个过于美好的蓝图,让初入市者心潮澎湃,但一旦进入实战,就会发现理论与现实的巨大鸿沟。然而,这本书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不完美”和“真实”。它没有神化任何特定的投资流派,无论是价值投资还是趋势交易,作者都只是将其视为工具箱中的某一件工具,强调的是工具的适用性而非其本身的优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阐述风险控制部分所采用的类比手法,非常形象生动。比如,他将错误的交易决策比作在高速公路上随意变道,其危险性不言而喻。通过这种生活化的语言,那些原本枯燥的风险管理原则,一下子就变得鲜活起来,让人过目不忘。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未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无所不能的导师,而是以一个“同行者”的身份出现,分享的更多是经验教训而非绝对真理。这种谦逊的态度,反而更让我愿意去接受和采纳其中的观点。它教会我,市场永远是对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顺应它,而不是试图去对抗它那不可预测的洪流。

评分

我是一个偏向于研究宏观经济和行业趋势的读者,过去常常因为看不懂K线图上的复杂图形而感到气馁,总觉得自己在技术层面是短板。然而,阅读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作者对于技术分析的阐述,重点并不在于教你如何精准地画出各种线段和形态,而在于理解技术指标背后的逻辑和市场共识。他把那些复杂的图形,转化成了市场集体行为的语言。这种解读方式,让我茅塞顿开。它不再是神秘的符号学,而是一种群体情绪的直观表达。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如何构建“个人交易系统”的步骤,也极其富有操作性,不是那种空泛的口号,而是细致到可以一步步去实践的流程设计。例如,关于如何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生活节奏来定制交易频率的建议,就非常个性化。这让阅读者感受到,投资之道,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认知水平上来。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没有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可以让你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的“框架”。

评分

这本厚厚的书摆在我书架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说实话,一开始我只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去看的。毕竟市面上的投资理财书籍汗牛充栋,大多数不都是换汤不换药地重复着那些耳熟能详的理论吗?但当我真正沉下心来逐页阅读后,才发现我可能低估了它。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接地气,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学院派著作,上来就抛出一堆晦涩难懂的数学模型和复杂的金融术语。相反,作者似乎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股民,坐在你对面,沏上一壶茶,娓娓道来他多年摸爬滚打的心路历程。他没有许诺一夜暴富的神奇秘籍,而是着重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毕竟作为散户,情绪的波动往往是亏损的主要推手。书中对“贪婪”与“恐惧”这两种人性弱点的剖析,细致入微,仿佛作者能看穿每一个散户在市场波动时的内心挣扎。读到那些关于止损和仓位管理的章节时,我甚至会心一笑,因为那正是我过去犯过的错误。它不是教你怎么选股,而是教你怎么“做人”——在这个高压力的市场环境中,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韧的意志。这种强调内在修炼多于外在技巧的路线,在充斥着技术指标和基本面分析的今天,显得尤为可贵和清流。我开始意识到,投资的成功,首先是心性的成功,其次才是策略的成功。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推进,更像是围绕着一个核心矛盾——散户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生存下去——展开的多维度探讨。我发现作者在处理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的关系上,采取了一种务实的折衷主义立场。他没有简单地站在任何一方,而是提出了一个“知行合一”的框架。对于像我这样,既想研究财报又想看K线图的“杂家”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整合的视角,帮助我理清了不同分析工具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优先级。书中关于“理解市场参与者的心理”的章节,简直是点睛之笔。它不再关注冰冷的数字,而是深入到驱动这些数字变动的那些活生生的人们的情绪和动机中去。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明白,股价的波动,很多时候是群体心理的集体投射,而非纯粹的价值体现。读完这部分,我对那些突如其来的暴涨暴跌,少了一份惊慌,多了一份理解——理解这背后人性的博弈。这种理解,是任何技术指标都无法直接提供的,它关乎洞察力,关乎对人性的深刻把握。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

评分

非常好,和描述的一样,值得信赖,,,

评分

很好的投资指导书,干货很多,心得不打折。

评分

活动时候买的,不错,很合算

评分

吾消费京东商城数年,深知各产品琳琅满目。然,唯此宝物与众皆不同,为出淤泥之清莲。使吾为之动容,心驰神往,以至茶饭不思,寝食难安,辗转反侧无法忘怀。于是乎紧衣缩食,凑齐银两,倾吾之所有而能买。东哥之热心、快递员之殷切,无不让人感激涕零,可谓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世界充满爱。待打开包裹之时,顿时金光四射,屋内升起七彩祥云,处处皆是祥和之气。吾惊讶之余甚是欣喜若狂,呜呼哀哉!此宝乃是天上物,人间又得几回求!遂沐浴更衣,焚香祷告后与人共赏此宝。人皆赞叹不已,故生此宝物款型及做工,超高性价比之慨,且赞吾独具慧眼与时尚品位。产品介绍果然句句实言,毫无夸大欺瞒之嫌。实乃大家之风范,忠义之商贾。

评分

特别好,经朋友推荐来买的,很适合也喜欢,还会介绍给其他朋友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评分

618屯书,还没看,应该很好看的哦。书就是要慢慢看。

评分

特别有意思的书,内容多而充实,值得买一本!推荐推荐!

评分

好一老师就是可以把复杂问题以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