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今學校道德教育麵臨諸多問題與挑戰,道德教育與學生現實生活雙嚮疏離。如何在學校教育中育美與育德“雙嚮溝通”並充分發揮美育抑惡揚善的倫理功能和完善人格的道德教化功能,通過育美與育德的高度結閤來推進道德教育的良性發展是《立美育德論》的主題。《立美育德論》圍繞美育對於人的全麵發展的應然追求、美育與德育的邏輯關聯以及如何通過美育來促進道德教育的良性發展等問題展開瞭曆史的、邏輯的與現實的闡釋,探究瞭學校立美育德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傳統德育的現實睏境與現代育德美的呼喚“催生”瞭學校“立美育德”。本書重點對“美育”與“德育”、“美”與“立美教育”、“立美”與“立美育德”等概念進行瞭辨析,迴答瞭何謂“立美育德”,學校教育為什麼要立美育德、學校立美育德何以可能、立美育德有哪些基本規定等前提性問題。書中分析瞭立美育德研究在當代學校教育中凸顯的理論和實踐根源;以理論反省和實踐反思的方式探析瞭學校教育立美育德研究的價值訴求;梳理瞭學校教育中立美育德的思想理論資源:剖析瞭馬剋思主義美育理論和人的全麵而自由發展思想對立美育德的理論與實踐指導意義。
另外,本書還闡述瞭學校教育立美育德的資源,建構瞭學校立美育德的基本理論架構,探究瞭學校立美育德的本質內蘊。論述瞭學校立美育德的理論和實踐依據,從邏輯上探析學校立美育德的雙嚮互動結構和三位一體式靜態結構,闡述瞭從學校教師的立美塑造、學校教學和主渠道的立美育德、學校管理工作的立美育德、校園文化的立美育德這四個方麵實現學校立美育德的路徑,探討瞭學校立美育德評價的內涵、維度與標準。
作者簡介
硃梅梵,河南省南陽市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北省音樂傢協會會員。武漢音樂學院聲樂係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分配至武漢理工大學工作,現任武漢理工大學國傢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副主任。
近年來策劃組織並成功舉辦瞭中央民族樂團、中央芭蕾舞團、中國京劇院、中國東方歌舞團、空政歌舞團、北方昆麯劇院、中央歌劇院等一係列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活動,組織開展藝術講座近百場,參加國傢及省部級課題7項,在《光明日報》理論版、《中國高等教育》、《中國高教研究》等權威、重要期刊上發錶論文20餘篇,弘揚和傳承瞭優秀的民族文化藝術。
內頁插圖
目錄
導論
一、基本觀點
一、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第一章 德育嚮著生命的迴歸與“立美育德”的凸顯
第一節 傳統德育的當代生存睏境與現代育德美的呼喚
一、“德育”與傳統德育的當代生存睏境
一、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現代德育美的時代呼喚
第二節 “立美育德”:育德觀念和方式的創新
一、“立美”與“立美教育
二、何謂“立美育德
第三節 “立美育德”的價值旨趣:德育嚮著生命的迴歸
一、生命的內在需要
一、美好人生的渴望
三、教育自身的訴求
第二章 學校立美育德的基本理論架構
第一節 學校立美育德的依據
一、理論依據:馬剋思主義美育理論和人的全麵發展
思想
一、實踐依據:育德機製中的藝術教育生存空間拓展
第二節 學校立美育德的基本結構
一、立美育德的雙嚮互動結構
一、立美育德的“三位一體”結構
第三節 學校立美育德的基本要求
一、立美育德要求德育過程的“知、情、意、行”和諧統
一、立美育德要求德育內容和方法的和諧統
三、立美育德要求德育諸要素的和諧統
第三章 學校立美育德的實踐路徑
第一節 學校教師職業的立美育德塑造
一、教師職業立美育德的主體條件——觀念、能力
一、教師職業立美育德的媒介——遊戲、語言
三、教師職業立美育德的路徑——情境、品悟
四、教師職業立美育德的境界——風格、智慧
第二節 學校教育教學的立美育德
一、學科教育活動的立關
一、學校德育主渠道的立美設計
第三節 學校管理工作的立美育德
一、以塑造完美的人為目的的製度管理
一、以提升人的境界為內涵的價值管理
三、以塑造人的個性為特徵的人性管理
四、以實現人的主體性為使命的激勵管理
第四節 校園文化的立美育德
一、校園文化的立美育德功能
一、校園文化品位的立美尺度
三、校園文化的立美育德設計
第四章 立美育德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第一節 立美育德的傢庭資源
一、傢庭生活環境的立美育德
一、傢庭人際關係的立美育德
三、傢庭閑暇生活的立美育德
第二節 立美育德的社會資源
……
第五章 學校立美育德評價
後記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二、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現代德育美的時代呼喚
美,是人類永恒的主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韆百年來,文學傢、藝術傢把他們發現的美,保存在他們的作品裏。東晉大書法傢王羲之在其著名的《蘭亭集序》中寫道:“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法國藝術大師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車爾尼雪夫斯基說:“與其說美是稀少的,毋寜說大多數人缺少美感的鑒彆力。”在繽紛的大自然中,在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在深邃的文藝境界中,我們時時感受到美的存在,處處感受到美的力量。當知識經濟與信息革命將人類帶入一個全新的社會形態時,那種自古以來被人類孜孜以求的對於美的訴求,被提升到瞭主要地位。在到處充滿著美的客觀存在中,我們需要具備一定的主觀條件,即發現美的眼睛、欣賞美的能力以及創造美的心靈,這就要求當今的教育重視美育的存在。俄羅斯著名教育學傢蘇霍姆林斯基說:“我韆百次地證實,缺少瞭詩意的、美感的湧流,孩子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發展。”“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有力源泉。”因此,審美教育已經成瞭剋服技術統治、感性文化之中恢復人性完整,建構全麵,和諧人格的一項社會文化工程。在當代,高校擔負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閤格人纔的曆史重任,高校美育工作也得到瞭黨和國傢的高度重視。1999年,美育第一次被寫進瞭《政府工作報告》。1999年6月,江澤民同誌在全國第三次教育工作會議上又強調:“堅持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教育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李嵐清同誌也強調:“音樂能培養人的審美趣味,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激發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使人富有創新精神,養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態度。因此,美育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具有不可低估、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我國社會正處於全麵轉型的曆史時期,社會的經濟、政治、思想文化領域都發生瞭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對人們不斷提齣新的要求。
在經濟領域中,我國進行瞭全麵的經濟體製改革,確立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方針和路綫。經濟體製經曆瞭由計劃經濟逐步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整個經濟生活領域發生瞭前所未有的變化。從前的計劃經濟體製下,人們已經習慣瞭國傢統一計劃、統籌分配的經濟生活方式,對國傢、集體的依賴性極強。平均主義、大鍋飯、僵化的體製,壓抑瞭人們的個性,束縛瞭個人主體性的發揮,個體的價值無法在社會生活領域中得到充分體現。經濟體製改革開始以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在我國確立起來。新的經濟生活方式要求人們改變傳統的觀念和思維習慣,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市場經濟不同於計劃經濟,市場調節在經濟生産和流通領域中發揮著主要作用,這就需要人們根據市場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經濟行為,相應地,要求人們尊重市場機製,遵守市場中的各項規則,增強法製觀念,提高道德水準,在競爭與閤作中體現良好的人格:還要求人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創造性.思想靈活,善於獲取信息,並能夠作齣正確分析判斷,指導自己的行為,敢於自我負責,敢於實踐,勇於改革創新,具有開拓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具有自主發展的能力。2001年,我國加入瞭世貿組織,這對我國經濟以及整個社會産生瞭很大影響。我們將直接與國際接軌,全麵進入經濟全球化的大格局中。在國際競爭更加激烈,環境更加開放、更加復雜的情況下,對人則提齣更高的要求。隻有自主、自立、自為的人纔能適應如此復雜的國際環境,並充分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
前言/序言
立美育德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