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那个年代和年纪,才有真正的欢喜。”风流才子冯唐的纯情文字。旧书堆中偶然发现的17岁少年习作。完整未删节版,鲜活重现1980年代往事,可谓是阴柔纯情版《阳光灿烂的日子》。作者自我评价:“比我现在的东西更像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对少年的描写细腻嚣张,是我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见过的,我现在肯定写不出”。
《欢喜》是冯唐十七岁作品,青春寻找的故事,结构完整,堪比仲永。读到结尾有种莫名的伤感,觉得青春这回事实在是难以捉摸。多年后的回忆,似曾相识的瞬间,恍然明白,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也只有那个年代和年纪,才有真正的欢喜。酷爱读书的秋水,有着普通孩子对社会、人生以及异性的好奇,有着青春期少年的乖张和叛逆,在80年代末的高中校园里,他和同学们一起议武侠、论诗歌、谈理想。那个时候没名没利,却有人生真正的欢喜。
冯唐,男,作家,古器物爱好者。1971年生于北京。
1998年,获妇科医学博士学位,协和医科大学。
2004年,获MBA学位,美国EMORY大学。
2005-2008年,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咨询公司。
2012年,任大型国企CEO。
已出版著作:
长篇小说《欢喜》
长篇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长篇小说《万物生长》
长篇小说《北京,北京》
随笔集《活着活着就老了》
诗集《冯唐诗百首》
长篇小说《不二》
中短篇小说集《天下卵》
随笔集《三十六大》
2005年,第三届“茅台杯”人民文学奖;
2005年,凭借当年的新作《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荣获第四届“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年度青年作家;
2011年1月18日,第六届风尚中国榜揭晓了23个奖项结果。年度风尚作家:冯唐;
2011年7月,在香港出版《不二》,成为畅销榜首,洛阳纸贵;
2011年9月2日,《智族GQ》“年度人物MEN OF THE YEAR”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荣获GQ年度专栏作家。
2011年12月12日,《人民文学》“未来20大家”评选中,位居榜首。
2012年4月,创造文学“金线论”,引起广泛争议,“金线”成为年度热词。
京派的文人里,语言好的,要数老舍,接下来是王朔(王是语言好,不是文字好),再接下来是王小波,再接下来是涂鸦,现在是轮到了北京人冯唐橫空出世。冯是语言好,文字亦好。
——何立伟
一个二十岁的少年向我伸来他细瘦的、敏感的手指——他叫作秋水或者不是,他的肋骨也是细瘦的,眼神也是,味道也是;他的意识还没有跟肉身分离,他不懂什么意淫,一旦拥抱,他的手臂是要将人勒出血肉的;将来,他可能会长成社会栋梁,也可能会长成市井流氓;他可能会长成目无焦点的庸俗人,也可能会长成滴水不漏的精明人。可是在那之前,在那之前,岁月的潮水已经没顶。在记忆的骨灰里我恍惚,用文字打败时间,真的不可能吗?真的可能吗?
——叶三
自序
差一点成了忧伤的仲永
我写《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的初衷是,在我完全忘却之前,记录下我最初接触暴力和色情时的感觉。但是,当我写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发现,已经晚了。尽管我有小时候的八本日记,还有二十三岁时写的一个两万字的中篇小说,但是,我想那个姑娘的时候,心跳再也到不了每分钟一百二十次,手指也不再微微颤抖。王朔写《动物凶猛》的时候,也反复在正文里怀疑并否定自己记忆和叙述的真实性,以致息偃雄心,把一个长篇的好素材弄成个中篇,硬生生结了尾巴。
我想到的补救办法是,全篇引入成年后回望少年时代的视角:书中的少年人偷窥当时周围的世界,写书的中年男子二十几年后偷窥书中的少年。姜文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在结尾用了一点点这样的处理:加长凯迪拉克转上建国门立交桥,长大了的混混们喝着人头马XO,看见儿时的傻子骑着棍子走过,傻子对他们的评价依旧:傻×。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初稿完成,我换了工作,换了城市。原来在北京的房子大,四壁都是书架。香港的房子比我原来的厕所大点有限,睡了人就不能再放书。我把所有的书装了四十四个大纸箱,四吨多,堆进大哥家某间十几平米的空房。
"地板禁得住吗?"我问。
"没问题。塌了也砸死楼下的。"我哥说。
我大哥赋闲在家,我说:"别无聊,你每年打开一个书箱,全部读了。四十四箱书读完,你就成为了一个幸福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快要告别人世的人。"
在书籍装箱的过程中,我找到自己一堆手稿,搞不清楚是过去的情书还是无病呻吟的文字,反正都没兴趣,飞快收拾起来,免得老婆看见生事儿。有过教训:我一个学计算机的朋友,被老婆发现他大学时代写给其他姑娘的情诗,勒令三天之内写出十首新情诗献给老婆,要比舒婷写得好,诗里还不能有"0"或"1"。
修改《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的时候,我明白,这是我最后一个机会谈论这个主题,忽然想起那些手稿,想找出来看看有哪些素材可以废物利用。于是,2004年3月,在我满三十三周岁之前,我发现了一部我十七岁时写的长篇小说:蓝黑钢笔水写满的三百二十七页浅绿色稿纸,封存在一个巨大的牛皮纸袋子里,竟然是个结构和故事极其完整的长篇小说,不可割断,不可截取,《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几乎一点儿也用不上。
奇怪的是,十六年之后,我对这部长篇小说的记忆几乎丧失。什么时候写的?为什么写?当时的情景如何?那个女主角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全部忘记了?我无法回答,甚至那些蓝黑钢笔水的字迹和我现在的字体都有了本质的差别,要不是小说结尾清晰写着"1989年9月",要不是手稿沉甸甸攥在我手里,我不敢相信这个东西是我的。我心虚地举目四望,周围鬼影憧憧,我看见我的真魂从我的脚趾慢慢飘散,离开我的身体,门外一声猫叫。
我托人将手稿带给出版家熊灿,他说找人录入。他是个有明显窥阴癖倾向的人,在录入之前就偷偷看了手稿。他打来电话:"你丫小的时候,写的小说很有意思。有种怪怪的味道,说不出来。"
"我打算友情出让给我的小外甥王雨农,让他用这本书和他七岁的傲人年纪,灭了韩寒和郭敬明,灭了王蒙的《青春万岁》。"
"不好。浪费了。要你自己用。简直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阴柔纯情版哦。"
"你觉得比《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还好?"
"比《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真实哦,简直就是活化石,恐龙蛋,有标本价值。你现在和王朔当年一样,记忆都有了变形。嘿,总之,比《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强。"
"你是说我这之后的十六年白活了,功夫白练了。日你全家。"
"你的孤本在我手上哦,语言要检点哦。毁了之后,没有任何人能再写出来哦。"
"北京是个有所有可能的地方,我的手稿少了一页,就找人剁掉你一个指头,少了十页,就剁掉十个指头。"
择了个吉日,我重新校对了一遍。我不相信熊灿的判断,我自己的判断是,优点和不足同样明显。小说语言清新,技巧圆熟,人物和故事完整,比我现在的东西更像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对少年的描写,细腻嚣张,是我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见过的,我现在肯定写不出。但是,这篇小说思想和情感时常幼稚可笑,如果拿出来,必然被满街的男女流氓所伤害。
我曾多次冲动,想动手修改这篇少年时的作品,按照现在的理解,掩饰不足,彰显优点。但是每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稍稍动手就觉得不对劲儿。思量再三,决定放弃修改,仿佛拿到一块商周古玉,再伤再残,也绝不动碾玉砣子,防止不伦不类。等我奠定了在街面上的混混地位或是四十多岁心脏病发作辞世,再拿出来,一定强过王小波的《绿毛水怪》和《黑铁时代》。随手给这个长篇起了个名字,叫做《欢喜》。也只有那个年代和年纪,才有真正的欢喜。
最后,打电话给大哥,开箱翻书的时候一定留神,要是再发现整本的手稿一定要告诉我。没准儿在那四十四个大箱子里,还隐藏着我少年时代写成的另外三四个长篇小说。幸亏这些小说当时没有在街面上流行,否则作者现在就是另外一个忧伤的仲永。
冯唐
这部新作简直是文字的盛宴,作者的笔触细腻得仿佛能触摸到人物的灵魂。我尤其欣赏他对环境细节的描绘,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伸手去触碰书页上的每一个角落。故事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时而舒缓,引人深思,时而又陡然紧张,让你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转折。角色塑造方面,更是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每一个配角都有其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情感纠葛,绝非脸谱化的符号。特别是主角的内心挣扎,那种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拉扯,真实得让人心疼。读完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不断回放着那些触动心灵的场景和那些富有哲理的对话。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深刻的人生体验,它引导我重新审视自己生命中的某些重要议题。那种阅读的满足感,是近些年来罕有的体验,我强烈推荐给所有追求深度阅读体验的同好们。
评分这部作品的结构设计堪称教科书级别,特别是它对于时间线的处理,简直让人拍案叫绝。作者似乎掌握了操纵时间的魔力,时而将叙事拉长到历史的维度,时而又瞬间聚焦到角色生命中最关键的一秒钟。这种宏大叙事与微观情感的完美融合,使得故事的层次感极其丰富。我非常欣赏作者在保持故事推进的同时,对社会议题的探讨。它并非刻意说教,而是将深刻的思考自然地融入到人物的命运轨迹中,让你在为角色的遭遇揪心时,也同步地反思了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结构。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知识边界被拓宽了,不光是情感上的满足,更是一种智力上的愉悦。它是一部需要静心品味的力作,值得被认真对待和珍藏。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门槛稍微高了一点,但一旦你适应了作者的节奏和用词习惯,接下来的体验就是纯粹的享受了。它的魅力在于其对“留白”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作者从不把话说满,而是留出足够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填充情感和想象,这使得每个人的阅读体验都会因为自己的阅历而产生独一无二的共鸣。我常常读到某个段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回味很久,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词汇,为什么在这里设置这样一个停顿。这种需要读者主动参与构建意义的过程,让阅读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一种主动的创造。尤其是一些哲思性的段落,初读可能晦涩难懂,但结合上下文再看,便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惊人的洞察力。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每次都能挖掘出新东西的宝藏之书。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那种安静而深远的。它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反转,也没有狗血淋漓的戏剧冲突,但它描绘的日常,却比任何虚构的冒险都来得更真实,更引人深思。我感觉作者像是带着一双能看穿表象的眼睛,将人性的幽微之处,那些我们习惯性忽略的情绪波动和微不足道的坚持,都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慢下来”观察生活,去理解那些沉默背后的故事。书中一些人物的命运走向,虽然令人唏嘘,却又带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感,这恰恰反映了我们面对现实时的无力与坚韧。对于那些厌倦了快餐式阅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清流,它需要耐心,但回报是巨大的精神滋养。
评分我得承认,一开始我是带着点怀疑来读这本书的,毕竟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太多华而不实的文学作品。但这本书,绝对是那种能让你甘愿放下手机,沉浸其中的佳作。它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手法,将几个看似无关的故事线,如同精密的钟表齿轮般,最终汇聚到一起,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简直妙不可言。语言风格上,它展现出一种成熟老练的韵味,没有过多矫饰的辞藻,却处处透露着力量和智慧。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那些宏大主题时,总能巧妙地将其落脚于生活中的微小之处,使得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可以触摸、可以理解。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解开一个精心设置的谜题,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厚重”,它承载了太多人性的思考和对世界运行规律的洞察,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
评分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
评分感觉很不错,收到实物也不错,期待一看,很喜欢,会再来买
评分冯唐的诗歌早有耳闻的,真正想买下来还是源自“春风十里不如你”这首诗歌。
评分比较有艺术感的封面设计
评分蛮好的,喜欢冯唐的书、京东快递超快的
评分搞活动买的,很好很合适,京东买书放心
评分需要去污粉的作品,板面蛮有意思 感觉30块贵了些,一个小时可以读完全书
评分这些书让人爱不释手,都很有收藏和阅读价值!
评分不错?可以了解,但是书印的字体有点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