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曾7次前往台湾。由于作者的长子一家在台北,而且长媳是台湾人,所以作者在台湾不仅有“根据地”,而且每次可以住3个月,有充裕的时间“自由行”。《“叶永烈看世界”系列·大陆脚游台湾:行走台北》重点展现台湾地区政治、文化中心——台北的文化与人文地景,品味台北的历史和文化。
作为本书的姐妹篇30万字的《叩开台湾名人之门》则是作者对于台湾政坛名人、文化名人的人生轨迹的追踪。
作者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四人帮”兴亡》及《陈伯达传》、《王力风波始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记录;《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此外,还有长篇自传《华丽转身》、《出没风波里》、《用事实说话——我的采访手记》、《走进历史深处》以及《他影响了中国——陈云》、《中国改革第一将——万里》、《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钱学森》。
作者也致力于“行走文学”的创作,著有“叶永烈看世界”20册,包括《美国!美国!》、《我在美国的生活》、《三探俄罗斯》、《米字旗下的国度》、《如画北欧》、《樱花下的日本》、《大陆脚游台湾》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序章
亲历“钻石航线”
背起双肩包台湾走透透
台湾的县和市
乘坐“台铁”和“国光”自由行
感受台湾高铁
台北印象
在台北住宾馆
走马台北
台北的路名
凯达格兰大道的来历
景福门见证台北的历史
当年日本的“总督府”
捷运与“公车”
“小黄哥”与“疯狂”的摩托
来到台北火车站
松山机场见闻
为什么叫“新”台币
台湾人喜欢人民币
台湾人大都会讲普通话
国父纪念馆
蓝顶白墙的“中正纪念堂”
“围宾馆”圆山饭店
台北老街风情
西门町的日本遗风
贵妇百货公司
阳明山上花烂漫
步入阳明山私家温泉
阳明山上中山楼
感受台北
浓浓的年味
“尾牙”文化
台北除夕即景
正月初二回娘家
热闹非凡元宵节
夏日闷热的台北
感受台风
在台北过中秋
感人的细节
从菜市场看百姓生活
走进台湾的医院
当心台湾的流感
塑化剂风波始末
台北看房记
台北房价的“走势曲线”
捐发票献爱心
眷村浓缩着历史
汽车旅馆探秘
文化风景线
台北故宫
台北的怀旧之旅
精彩书摘
但是当我准备去嘉义的时候,小灵通手机无法在那里使用,我赶紧到松山机场。我知道,在台湾购买手机卡,需要身份证件才能办理,所以我也就带了旅台证到了那里。谁知中华电信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作为“陆客”,必须“两证”齐全,即台湾方面的旅台证以及大陆方面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他说,如果他不按照规定办事,就会被罚款20万元新台币。
看来,我不得不回家一趟,去拿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还好,那位工作人员相当灵活。他说,“我先把手机电话卡卖给你,但是不开通。你回家之后,把你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扫描,用电子邮件发给我。我收到之后,立即开通你的手机卡。”说着,他就写下他的电子邮箱以及电话号码给我。他很细心,他的电子邮箱有阿拉伯数字o,也有英文字母o,他在阿拉伯数字o上划一斜线,加以区别,以免我写错电子邮箱。这样,他使我少跑了一趟路。
手机电话卡本身的价格是100元新台币。他说,如果只使用几天,付200元新台币就可以了,即手机卡里有100元新台币话费。如果在台湾的时间长,或者通话量大,那就买500元新台币的卡比较好,因为500元新台币的卡赠送100元新台币的话费,即付500元新台币,既拥有了台湾手机号码,而且又有500元的话费。我当即买了500元新台币的卡。买好窆后,他还帮我把卡装在手机里。
一他说,如果话费用光了,可以到遍布台湾街头的便利店买充值卡充值。另外,这手机电话卡在你离开台湾9个月之后失效。也就是说,如果你在9个月内再来台湾,可以继续使用这个台湾手机号码。
回家之后,我给中华电信营业部的那位营业员发去电子邮件,附上我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扫描。~分钟之后,我的台湾手机卡就开通了。从此,我去台湾各地旅行,就用这个电话预订旅馆并与家人保持联络。
台湾手机与大陆最大的不同,是单向收费。有一次,我用手机接受北京记者的采访,对方打了32分钟,我的手机不花一分钱。
你到台湾旅行,不论是跟团或者是自由行,建议你一下飞机,就在台湾机场的中华电信营业部买个台湾手机卡。如果你的手机是双卡手机,那就更加方便,打台湾电话就用台湾手机卡,比用大陆手机卡要节省得多。
台湾的手机普及率达到102%,也就是说,超过了人手一部手机。
有了台湾手机卡之后,第二件事是收集地图。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地图就是纸上的导游。所以对于旅行者,尤其是自由行,地图极其重要。
台湾对旅客的服务非常周到,几乎每一个机场、每一个捷运(地铁)车站,每一个火车站,每一个旅游景点,都免费供应地图。每个县市,都印了地图。这种地图简明而实用。在台北的旅游服务中心,则可以拿到台湾各地的地图。这些地图往往还印着景点图片以及简介,还有旅馆、餐馆的地址及电话号码。
就台北而言,台北的捷运路线图非常管用。虽然我现在在台北乘捷运不再需要地图,可是最初就是那张巴掌大的台北的捷运路线图帮了我大忙,使我熟悉了台北的捷运。我就是凭借一张悠游卡,一张捷运路线图,走遍了台北。
我的旅行包里塞满各种各样的台湾地图。正是这许许多多地图,指引我走遍台湾山山水水。
当然,在出发之前,做好“功课”,也是重要一环。我在上海的时候,就从网上详细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自由行的旅行计划。我从种种背景资料中,确认什么地方值得去,到了那里主要是欣赏什么。
我在订旅馆时,很注意交通方便。在阿里山,首屈_指的当推阿里山宾馆。可是我仔细查阅阿里山宾馆的介绍,发现阿里山宾馆离阿里山商业中心以及车站有一段路,需要宾馆的专车接送。我就改订樱山饭店,只要两、三分钟步行,就到达阿里山商业中心,非常方便。同样,在彰化鹿港,我选择了“香客大楼”。一听这名字,仿佛我也成了“香客”。其实这是一幢新建的10层旅馆大楼,设备不错,因建在当地第一景点——天后宫之侧而得名,处于最热闹的地段,出行、饮食、购物都极其方便。
我在台湾旅行,往往是第一站可以事先订好旅馆,而什么时候到达第二站难以准确估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总是在第一站即将结束时,给第二站的旅馆打电话。也有时到达那里再找旅馆。我从恒春乘坐计程车(即出租车)到达垦丁时,天色已晚,我请计程车司机载着我找旅馆,一下子就找到~家不错的旅馆。我发现,这是一个好办法,因为计程车司机对当地的旅馆非常熟悉,你只要把你对于旅馆的要求说清楚,计程车司机就能带你来到合适的旅馆。
台湾相对比较安全。虽然电视上不时有宵小作案的报道,但是就总体而言,台湾治安不错。我走遍台湾,没有丢失过一件物品。尤其是台湾人很热情,对于问路者十有八九给予指点,所谓“路在嘴上”,是我在台湾旅行的真实体验。
……
前言/序言
“叶永烈看世界”系列·大陆脚游台湾:行走台北 旅途的序章,足迹的印记 踏上这片承载着历史风云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你是否曾想象过,用最朴素的方式,丈量它的每一寸肌理?“叶永烈看世界”系列,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邃的洞察,将目光聚焦于“大陆脚游台湾”这一主题,而《行走台北》则是这个宏大叙事中,一段关于都市脉搏的鲜活描绘。 本书并非一本冷冰冰的地理教科书,也不是一本浅尝辄止的观光指南。它源自一位智者,一位以脚步丈量世界的行者,用他那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探寻的心,去触碰台北的灵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碎片化的信息裹挟,丢失了对事物本质的理解。而叶永烈先生,则试图通过“脚游”这一最直接、最本真的方式,剥离那些华丽的表象,直抵台北的内在生命力。 “脚游”,顾名思义,便是用双脚行走,用身体去感受。这是一种回归原始的旅行态度,它意味着放慢脚步,不再匆忙地追逐景点,而是沉浸在每一个转角,每一次呼吸,每一次与当地人的交流之中。它要求的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一种愿意去倾听、去观察、去体悟的精神。当你在台北的街头巷尾漫步,当你的脚步丈量着那些并不为人熟知的角落,你所感受到的,将是那些隐藏在旅游攻略之外的真实。 《行走台北》便是一次这样深入骨髓的行走。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出必去的景点,而是要带你走进台北的心脏,去感受它的跳动。从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老建筑,到熙熙攘攘的市场,再到现代都市的摩天大楼,每一个地方都可能成为触发思考的起点。叶永烈先生并非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而是以一个深度参与者的身份,去体验台北的日常,去品味台北的生活。 台北,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台北,这座与大陆一水之隔的城市,在许多人的想象中,既熟悉又陌生。它既有中华文化的根基,又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出了独特的风貌。在《行走台北》中,你将看到的,是一个立体而鲜活的台北。 它可能是早晨,你推开窗,迎面而来的是混合着豆浆香气的湿润空气,远处传来机车掠过的声音,街头巷尾的小吃摊正热闹地忙碌着。你也许会选择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点上一份刚出炉的饭团,坐在路边,看行色匆匆的上班族,看悠闲散步的老人,感受这座城市最初的苏醒。 它也可能是午后,阳光透过高大的行道树,斑驳地洒在地面。你沿着一条蜿蜒的小巷,或许会误入一个尘封的旧书店,那里弥漫着纸张的陈香,你可以随意地翻阅泛黄的书页,感受时光在这里凝固的痕迹。又或者,你会被某个街头艺人悠扬的旋律吸引,驻足倾听,感受那份来自街头的真挚艺术。 它更可能是黄昏,华灯初上,城市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换上了另一种迷人的姿态。夜市的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诱人香气,人潮涌动,笑语欢声。你穿梭其中,品尝那些地道的台湾小吃,与摊主闲聊几句,感受那份浓浓的人情味。 《行走台北》所呈现的,正是这样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细节。它不仅仅是记录下台北的地标性建筑,更多的是捕捉那些构成城市肌理的细微之处。那些老街的砖瓦,那些街角的涂鸦,那些市场里讨价还价的声音,那些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乘客,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故事。 行走,是为了更深的理解 叶永烈先生的“脚游”理念,并非单纯的体力消耗,而是一种精神的跋涉。他行走,是为了看清;他行走,是为了理解。在《行走台北》中,这种理解体现在对这座城市历史脉络的追溯,对社会变迁的观察,以及对人情世态的体悟。 他会走进那些曾经见证历史风云的场所,想象当年的场景,思考历史的演变如何塑造了今天的台北。他会观察这座城市的居民,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价值观念,他们的喜怒哀乐,试图从这些微观的个体身上,窥见这座城市的宏观性格。 “脚游”也意味着对传统旅游模式的挑战。它鼓励读者放下对“打卡”的执念,而是去发现那些“未被发现”的美好。也许不是最宏伟的建筑,不是最著名的景点,但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却更能触动人心,更能展现一座城市的真实面貌。 本书将引导读者去思考,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一座城市如何保留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在两岸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如何更深入地理解彼此?《行走台北》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关于台北的信息,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 作者的足迹,读者的启迪 叶永烈先生,一位享誉盛名的作家、学者,他的足迹遍布世界。但与其他旅行者不同的是,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谦卑的学习者姿态,用他的智慧和对社会的洞察,去解读他所行走过的每一个地方。“叶永烈看世界”系列,正是他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行走台北》中,你将感受到作者并非以一个“教导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一个同行者的姿态,分享他的见闻与感悟。他会用他一贯的严谨和风趣,将那些深刻的思考融入到生动的叙述之中。他的文字,既有学者的深度,又不失文人的情怀,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思想的启发。 本书并非要给你一份详细的旅行攻略,告诉你“哪里好吃”,“哪里好玩”。相反,它更侧重于提供一种“如何看”的视角,一种“如何感受”的方法。它希望激发起你内心深处的好奇心,让你愿意放下手机,走出舒适区,用自己的双脚去探索,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 翻开《行走台北》,你将开始一次与这座城市的深度对话。 你将不再是那个匆匆的过客,而是成为一个有心人,去发现台北隐藏的魅力。你将有机会重新认识这座你可能曾经听说过,甚至到访过,但却从未真正了解过的城市。 本书的语言,朴实而真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它所描绘的,是真实存在的台北,是那些在城市的角落里,闪烁着生命光芒的细节。 请跟随叶永烈先生的脚步,在台北的大街小巷中漫步。你会发现,行走本身,就是一种最美的风景。而你所行走的每一步,都可能是一次与这座城市的灵魂的碰撞,一次与历史的回响的交织,一次与未来的对话。 《行走台北》,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场邀请,邀请你一同踏上这段用脚步丈量世界的旅程,去发现,去理解,去爱上这座有着独特魅力的城市。它将让你明白,旅行的意义,不在于你去了多少地方,而在于你真正看见了多少,感受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