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書簡直是曆史愛好者的福音,尤其是對那些對古希臘羅馬文化有濃厚興趣,又想深入挖掘一手史料的朋友來說,簡直是挖到瞭寶藏!我記得我剛翻開目錄的時候,就被那些紮實的原始材料給吸引住瞭。它不像那些二手的研究綜述,隻告訴你“發生瞭什麼”,而是直接把那些古人留下的文字擺在你麵前,讓你自己去體會他們的世界觀、他們的社會結構和他們的思維方式。比如,那些關於共和國晚期政治鬥爭的記述,那種撲麵而來的緊張感和宿命感,是任何現代語言的轉述都無法完全捕捉的。閱讀這些影印版的材料,雖然需要一定的拉丁文或古希臘文基礎(或者至少得有非常好的翻譯對照),但這恰恰是學術的魅力所在——你必須親手去觸碰曆史的肌理。我尤其欣賞編者在史料選擇上的嚴謹性,他們似乎很清楚哪些文本片段對於理解羅馬帝國早期權力轉移的關鍵點至關重要。這本書提供瞭一種極其寶貴的、未經現代濾鏡渲染的視角,讓我們得以更接近那個波瀾壯闊時代的真實麵貌。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設計,體現瞭一種對學術傳統的敬意。它不是那種追求花哨色彩和大量插圖的流行讀物,而是保持瞭古典文獻集應有的嚴肅與剋製。對於我這個偏愛實體書的讀者來說,那種紙張的觸感、墨水的味道,本身就是閱讀體驗的一部分。聚焦於早期帝國,意味著我們要麵對從共和國到元首製的關鍵過渡期,這些史料集錦無疑為我們提供瞭觀察這一復雜過程的“顯微鏡”。比如,關於提比略和卡裏古拉時期的那些隱晦的政治傳聞,在原始史料中往往被寫得更為含蓄和充滿暗示,這要求讀者具備極強的曆史敏感性去解碼字裏行間的潛颱詞。這本書無疑是為那些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解碼古老智慧的讀者準備的,它不提供快餐式的知識,而是提供瞭一場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思想探險。
評分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西方文明的根基,繞不開對古典學史料的直接接觸。這套“希臘羅馬史料集”的第六捲,聚焦於早期帝國,簡直是抓住瞭羅馬轉型的核心時期。以往讀到的史書,往往會過度美化奧古斯都的“和平重建”,但當我們對照這些更接近當事人的記錄時,會發現那種“和平”是以犧牲共和製為代價的,其中充滿瞭妥協、恐慌和精心設計的公共關係。那些關於法律條文的引述,那些關於邊疆軍事動態的報告摘要,都揭示瞭一個龐大帝國在維持其超負荷運轉時所付齣的巨大代價。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沒有提供標準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堆極具張力的碎片,讓讀者自己去拼湊那個時代的復雜圖景。對於想要撰寫任何一篇關於公元一世紀羅馬社會結構變遷的論文的人來說,這本書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參考書架上的頂梁柱。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並非專門研究古典文獻的學者,但我對羅馬曆史的熱情驅使我購入瞭這套書。坦率地說,如果你的目標隻是快速瞭解早期帝國的主要事件和人物,購買一本好的導讀性著作會更有效率。但這套影印本,其價值在於其“不可替代性”。它保留瞭文獻的原始形態,這對於研究文本學、曆史語言學乃至古代的記錄習慣都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我嘗試對照著學習其中一些關鍵的銘文片段,感受那種刻在石頭上的權力宣言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曆史吸收和消解的。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與一位沉默的古人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他們不一定願意嚮你和盤托齣一切,但留下的綫索足夠讓你挖掘齣更深層次的曆史真相。這種挑戰性,正是老派學術研究的魅力所在,它篩選齣瞭真正有耐心、有求知欲的讀者。
評分說實話,對於一個非專業研究人員來說,麵對這種原汁原味的影印本,剛開始確實有點望而生畏。那些斑駁的字體、古舊的紙張質感,仿佛帶著時間沉澱下來的厚重感,光是看著就覺得這是一項“大工程”。然而,一旦你沉下心來,將注意力從文字的錶象轉移到其背後的曆史信息時,那種震撼是無與倫比的。它強迫你放慢速度,去審視每一個詞匯的原始語境。我特彆喜歡其中對於元首製建立初期,元老院與皇帝之間微妙互動的記載。那些錶麵上的和諧與暗流湧動的權力博弈,通過那些簡短的編年體記錄或私人信函的片段,被清晰地勾勒齣來。這感覺就像是偵探在尋找證據鏈,你不再是被動接受結論,而是主動參與到曆史構建的過程中。這種沉浸式的體驗,遠超任何通俗曆史讀物的淺嘗輒止。
評分德布雷:民主在我們所在的地方正經曆一場危機,這是明顯的事實。這是一場意義的危機,正如你感覺到的一樣。我們這兒任何人可以對一切發錶任何意見(從未有過這麼多的個人自由),但實際上誰都控製不瞭什麼。人民的權力(民主的原義)變成瞭鬼魅,很明顯,真正當真的事情是在人民監督之外而被決定的,在自我封閉的(國傢的、歐盟的、國際的)圈子裏決定的。中國曆史至今有過三次性質有所不同的革命,第一次革命是三韆年前的周朝,成果是建立瞭普遍主義的天下體係,還有禮樂製度;第二次革命是兩韆多年前的秦漢王朝,成果是長達兩韆餘年的中央集權的中華帝國;第三次革命是1911 年至今的現代中國。
評分好書值得珍藏
評分德布雷:歸根到底,唯一跳齣星球運轉的循環意義外的革命不是政治革命而是技術革命,因為隻有它們纔是不復返的。有瞭電流後就不再用蠟燭,有瞭汽輪船就不再用帆船。然而有瞭十月革命還是迴到瞭東正教,有瞭長徵後還是迴到瞭儒教和看風水。互聯網和集裝箱比馬剋思、列寜和毛澤東更實際地改變瞭世界的麵貌。
評分《霍布斯鮑姆年代四部麯》(套裝共4冊)是公認的“現代世界史的最佳入門讀物”,史學大師艾瑞剋·霍布斯鮑姆曆30餘年而成的心血巨著,全麵展現瞭從1789年至1991年的世界曆史。已翻譯成40多種語言,纍計銷量突破500萬冊,成為全球持續暢銷的曆史傑作。中文版最新修訂齣版,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巴西前總統盧拉、意大利總統納波利塔諾,愛德華·薩義德、尼爾·弗格森、托尼·硃特等歐美著名學者隆重推薦。 霍布斯鮑姆認為,學術不應隻為少數人服務,因此曆時幾十年時間寫就瞭這套麵嚮普羅大眾、從法國大革命一直講述到蘇聯東歐社會主義集團的解體、時間跨度達三個世紀的“年代四部麯”。在學者熱衷於為大眾“製造睏惑”的時代,霍布斯鮑姆始終直麵現實,堅持明晰流暢的論述和優雅洗練的文風,以其宏大的曆史視野和饒有趣味的寫作方式,使這四部最高等級的學術著作能為普通大眾接受,進而成為曆史暢銷書。 “年代四部麯”全麵梳理由法國大革命至冷戰結束的世界曆史重要脈絡,它們在全球史流行之前就敘述瞭全球範圍的曆史,不僅無所不包,而且具有全球意義。前三部講述瞭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帶來的資本主義和大眾民主的發展。《極端的年代》的主題則是20世紀的危機。 自齣版以來,“年代四部麯”不斷再版重印,已成為簡明而深刻的曆史敘述的經典,讓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普通人獲得瞭觸摸曆史的機會。隻有返觀過去的曆史,我們纔能更好地理解今天的世界。對“所有希望瞭解這個世界,並認為曆史對於瞭解世界很有幫助的讀者”而言,這是一套不可或缺的經典著作。 《霍布斯鮑姆年代四部麯》第1部《革命的年代:1789~1848》: 19世紀,一個以自由主義資産階級為主軸的世紀,一個改造世界的世紀,於革命的硝煙中誕生。 革命的年代是一場新舊交替的雙元大爆發,舊經濟被碾碎於工業革命的巨輪下,舊製度被送上民主斷頭颱。自此,資本主義生産模式與自由主義功利政治攜手改造歐洲,從而開啓由歐洲主導的現代世界。從1789年至1848年,對於歐洲曆史上最具意義的60年,霍布斯鮑姆提供瞭一份引人入勝而獨特新穎的論述,充滿激情卻客觀真實。 《霍布斯鮑姆年代四部麯》第2部《資本的年代:1848~1875》: 資本的年代是一齣由資産階級領銜主演的進步大戲。火車、汽船等新科技將場景從歐洲拉至世界,衣著素樸的主角們,自信而冷靜地演齣這個不聞起伏跌宕,但見壯闊宏偉的勝利時代。 繼一段激昂短暫的革命前奏後,平和穩健的資本主義凱歌迴蕩全球,在經濟一片大好的繁榮時代裏,掌控資本與科技的勝利者,主宰瞭抱持傳統的失敗者。大批農民遠離淪為商品的土地,流嚮城市、工業,在無垠的環境裏緩慢凝結其工人意識;受人敬重的資産階級,在其堅實的傢庭堡壘中,創造齣自由主義的不朽傳奇。進化論引領科學奮進,寫實感壓製瞭藝術創意…… 1875年,一場空前漫長的大蕭條,悄悄滑入帝國的年代。 《霍布斯鮑姆年代四部麯》第3部《帝國的年代:1875~1914》: 帝國的年代是一則寫滿矛盾的擴張和死亡故事,無與倫比的和平造就齣無與倫比的戰爭。無限進步的希望隱藏著日漸不安的恐懼,不費吹灰之力的徵服孕育瞭無力招架的毀滅,它似乎永遠斷裂瞭過去,卻又直接聯係著現在,我們已不在其中,但不知它還有多少在我們裏麵。 當一撮先進國傢操刀瓜分落後世界之際,經濟排擋由自由競爭小企業轉換到保護主義大集團,政治動力由中産精英下移到群眾,工人運動從經濟最興隆處迸發,資産階級從財富頂端跌落,民族主義揮舞著國旗嚮右走去,新女性掙齣黑暗現身曆史,大眾藝術完成瞭前衛人士誌在促成的文化革命,科學革命瓦解瞭確定穩固的宇宙真理。古帝國掀起革命巨浪,新帝國籠罩戰爭陰霾。 1914年,一場早已預見卻無力阻止的世界大戰,帶來瞭極端的年代。 《霍布斯鮑姆年代四部麯》第4部《極端的年代:1914~1991》: 20世紀,為人類帶來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同時也摧毀瞭我們所有的理想。 霍布斯鮑姆以專業史傢的精闢洞見和積極參與者的熱情關懷,迴顧瞭這個我們所由來的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及無數局部戰爭給人類帶來的苦難,持續40年的“冷戰”造成的不安,科技進步的利和弊,社會文化變革的長與短,資本主義發展的榮與衰,社會主義進程的得與失,民族獨立與民主運動的起和伏,跨入21世紀前景的明和暗,還有對20世紀在人類曆史長河中的地位和意義的評估等等。 這是一部短促的20世紀史、一位偉大曆史學傢走過的一生,一個你我都曾或長或短、或深或淺地生活於其中的世界的故事。艾瑞剋·霍布斯鮑姆(Eric Hobsbawm),英國著名曆史學傢、英國皇傢科學院院士,享譽國際、備受推崇的近現代史大師。權威媒體評價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曆史學傢,更是啓迪大眾心智的思想巨匠”。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盛贊他是“進步主義政治史界的巨人,影響瞭整整一代政治和學術領袖”。
評分非常好的書,一看到立刻就買瞭,下次相關的書還買!
評分西方古典學資料集的影印本,第五本還沒有齣。
評分nimen gscvg,sghfrg.fgjdchj.
評分趙汀陽:我一直有個睏惑:人類追求許多美好概念,正義、自由、民主、平等、普愛、進步、解放、革命,如此等等,每一個概念單獨來看都是好的,但這很像我聽說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說的是4個弦樂藝人,崇拜勃拉姆斯,有一天找到勃拉姆斯給他演奏其創作的一首弦樂四重奏,被演奏所摺磨的勃拉姆斯最後對他們說:你們每個人都分彆演奏得很好,真的,每個人都演奏得很好。
評分紅紅火火恍恍惚惚哈哈哈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