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木景观应用图册·乔木分册

园林花木景观应用图册·乔木分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焰 著
图书标签:
  • 园林植物
  • 景观设计
  • 乔木
  • 花木
  • 园艺
  • 绿化
  • 植物图鉴
  • 园林规划
  • 景观应用
  • 园林花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55721
版次:1
商品编码:11524754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页数:30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园林花木景观应用图



——乔木分



林焰 编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本书收录了在我国生长良好,尤其是新引进并应用的常绿裸子植物、
落叶裸子植物,常绿乔木,落叶乔木,介绍这些植物的园林用途、形态、
识别要点、习性及繁育知识,主要阐述识别植物、选择植物、应用植物三
方面的知识,书中附有植物的主要景观应用照片,及植物细部花、叶、树
干等照片。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是园林景观专业工作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应备的工具书,也可作为
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等专业学生的学习参考用书。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一、常绿裸子植物

(一)苏铁科

002  滇南苏铁
003  越南篦齿苏铁
004  海南苏铁
005  苏铁
006  华南苏铁
007  台湾苏铁
008  四川苏铁

(二)泽米铁科

008  美洲阔叶铁树

(三)南洋杉科

009  贝壳杉
011  大叶南洋杉
012  南洋杉
013  异叶南洋杉

(四)松科

014  雪松

第一章 裸子植物

015  江南油杉
015  油杉
017  湿地松
018  马尾松
019  长叶松
020  日本五针松
021  黑松
022  锦松
023  白皮松
024  火炬松
025  南方铁杉

(五)杉科

026  柳杉
027  杉木

(六)柏科

028  台湾红桧
029  日本扁柏
030  日本花柏

031  柏木
032  福建柏
033  圆柏
034  金星桧
035  龙柏
036  匍地龙柏
036  鹿角桧
037  刺柏
038  铺地柏
039  北美圆柏
040  侧柏
041  金黄球柏
042  沙地柏

(七)罗汉松科

043  鸡毛松
044  圆叶竹柏
044  竹柏
045  花叶竹柏


046  兰屿罗汉松
047  细叶罗汉松
048  罗汉松
049  百日青

(八)三尖杉科

050  三尖杉

(九)红豆杉科

051  红豆杉

(一)木兰科

062  乐东拟单性木兰
062  荷花玉兰
063  白兰
064  黄兰
065  乐昌含笑
066  醉香含笑
067  深山含笑
068  观光木

(二)番荔枝科

069  印度塔树

(三)樟科

070  樟
071  肉桂
072  天竺桂
073  云南樟
074  兰屿肉桂
075  香叶树
076  闽润楠
077  红楠
077  闽楠

(四)鲊浆草科

079  阳桃

(五

山龙眼科

052  南方红豆杉
053  东北红豆杉
053  枷椤木
二、落叶裸子植物


(十)银杏科

054  银杏

(十一)松科

055  金钱松

第二章 常绿乔木植物

080  银桦

(六)俤伦桃科

081  俤伦桃

(七

天料木科

082  红花天料木

(八)山茶科

083  油茶
084  博白大果油茶
085  木荷

(九)龙脑香科

086  坡垒
086  青梅

(十)桃金娘科

087  水翁
088  柠檬桉
089  巨尾桉
090  大叶桉
091  细叶桉
092  金叶白千层
093  白千层
094  番石榴
095  乌墨
096  蒲桃
097  洋蒲桃

056  水松

(十二)杉科

057  水杉
058  落羽杉
059  池杉
060  墨西哥落羽杉

(十一)玉蕊科

097  棋盘脚

(十二)藤黄科

098  福木

(十三)杜英科

099  杜英
100  水石榕
101  尖叶杜英
102  锡兰橄榄
103  山杜英

(十四)梧桐科

103  槭叶瓶干树
104  蝴蝶树
105  假苹婆
105  苹婆

(十五)锦葵科

106  黄槿
107  花叶黄槿

(十六)大戟科

108  石栗
109  秋枫
110  蝴蝶果

(十七)蔷薇科

111   枇杷


(十八)含羞草科
112  大叶相思
112  厚荚相思
113  台湾相思
114  马占相思
115  南洋楹

(十九)苏木科
116  红花羊蹄甲
117  羊蹄甲
118  洋紫荆
119  铁刀木
120  黄槐

(二十)蝶形花科
121  龙牙花
122  红豆树

(二十一)金缕梅科
122  细柄阿丁枫
123  蚊母

(二十二)杨梅科

125  杨梅

(二十三)壳斗科
126  青冈栎
127  甜槠
127  苦楮
128  石栎

(二十四)木麻黄科
128  木麻黄
130  千头木麻黄

(二十五)桑科
130  木菠萝
132  白桂木
132  面包树
133  蚁栖树
133  高山榕

135  斑叶高山榕
135  大果榕
136  垂叶榕
137  斑叶垂榕
138  月光垂榕
139  亚里垂榕
139  雅榕
141  印度榕
142  黑叶橡胶榕
142  花叶橡胶榕
143  水同木
143  榕树
146  厚叶榕
147  大琴叶榕
148  聚果榕
149  菩提树
150  笔管榕
151  大叶榕

(二十六)冬青科

152  大叶冬青
153  红果冬青

(二十七)芸香科

153  柚子

(二十八)橄榄科

154  橄榄

(二十九)楝科

155  非洲楝

(三十)无患子科

156  龙眼
157  荔枝

(三十一)槭树科

158  樟叶槭

(三十二)漆树科

159  芒果

(三十三)山茱萸科

160  香港四照花

(三十四)五加科

161  幌伞枫
162  辐叶鹅掌柴
163  鹅掌柴

(三十五

山榄科

164  人心果
166  大叶山榄

(三十六)木犀科

167  女贞
168  桂花
169  丹桂
169  银桂
169  金桂

(三十七)夹竹桃科

170  糖胶树
171  盆架树
171  海芒果
172  云南蕊木

(三十八)茜草科

174  团花

(三十九)忍冬科

175  珊瑚树

(四十)紫草科

176  破布木

(四十一)紫葳科

177  吊瓜树
178  火烧花
178  海南菜豆树
179  火焰木

(四十二)马鞭草科

180  山牡荆


第三章 落叶乔木植物

(一)木兰科

183  鹅掌楸
183  玉兰
184  二乔玉兰

  (二)连香树科

185  连香树

  (三)白花菜科

186  鱼木

  (四)千屈菜科

186  紫薇
187  银薇
188  翠微
188  红薇
189  大花紫薇

  (五)使君子科

190  榄仁树
191  小叶榄仁

  (六)梧桐科

192  梧桐

  (七)木棉科

193  木棉
194  美丽异木棉
195  白花美丽异木棉
195  马拉巴栗

  (八)大戟科

196  重阳木
197  乌桕
198  油桐
199  木油桐

  (九)蔷薇科

200  桃
201  碧桃

202  白碧桃
203  梅花
204  果梅
205  福建山樱花
206  樱花
207  日本樱花
208  日本晚樱
209  木瓜
210  山楂
211  西府海棠
212  垂丝海棠
213  苹果
214  紫叶李
214  黑紫叶李
215  红叶李
216  李树
217  玉皇李
217  白梨

  (十)含羞草科

218  合欢

  (十一)苏木科

219  白花洋紫荆
221  腊肠树
222  凤凰木
223  皂荚
224  金叶皂荚

  (十二)蝶形花科

225  黄檀
225  印度黄檀
226  刺桐
227  鸡冠刺桐
228  国槐

229  金枝槐

  (十三)金缕梅科

230  枫香

  (十四)悬铃木科

231  二球悬铃木

  (十五)杨柳科

232  垂柳
233  金丝垂柳
234  旱柳
235  龙爪柳
235  加杨
236  意大利214杨

  (十六)壳斗科

237  板栗

  (十七)榆科

238  小叶朴
239  朴树
240  榔榆
241  榆树
242  垂枝榆
242  榉树

  (十八)桑科

243  构树
245  无花果
246  桑树
247  龙爪桑

  (十九)鼠李科

248  枳椇
249  枣树

  (二十)苦木科

250  臭椿

  (二十一)楝科


251  麻楝
252  苦楝
253  红椿

  (二十二)无患子科

254  台湾栾树
255  黄山栾树
256  无患子

  (二十三)七叶树科

257  七叶树

  (二十四)槭树科

257  三角枫
259  鸡爪槭
260  红枫
261  红边鸡爪槭
262  细叶羽毛枫
263  美国红枫
264  青枫

  (二十五)漆树科

265  黄连木
266  漆树

  (二十六) 胡桃科

267  枫杨

  (二十七)蓝果树科

268  喜树
269  珙桐

  (二十八)柿树科

270  柿树
271  君迁子

  (二十九)木犀科

272  流苏
273  白蜡

  (三十)夹竹桃科

274  钝叶鸡蛋花
274  红花鸡蛋花

275  鸡蛋花

  (三十一)玄参科

276  泡桐

  (三十二)紫葳科

277  蓝花楹
278  菜豆树
279  黄花风铃木
280  红花风铃木

  (三十三)马鞭草科

281  柚木

 
282  中文名索引
286  拉丁文名索引


292  参考文献

294  后记


前言/序言


《园林花木景观应用图册·乔木分册》:一份关于乔木在园林设计中独特价值的深度探索 本书旨在为园林设计者、规划师、景观工程师、园艺工作者以及所有对绿色空间之美充满热情的读者,提供一份关于乔木在园林景观应用中价值的全新视角。我们不拘泥于简单的图鉴式罗列,而是致力于深入挖掘乔木作为园林设计灵魂元素的丰富内涵,揭示其在塑造空间、营造氛围、提升生态功能以及传达文化意境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本书将乔木的每一个维度都置于审视之下,从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到其在不同风格园林中的应用策略,再到与其它园林元素如何协同增效,力求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乔木应用图景。 一、 乔木的形态之韵:空间塑造的骨骼与灵魂 本书的第一部分,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乔木的“形”。乔木以其高大的体量和多变的形态,成为构建园林空间最直接、最有力的工具。我们将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剖析: 骨架之形: 探讨乔木的树冠形态,如球形、伞形、柱形、垂枝形、自然形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空间的围合感、通透感和引导性。例如,修剪成规则球形的乔木,适合用于对称式布局,强化轴线感;而自然生长的伞形乔木,则能柔化硬质景观,营造亲切宜人的休憩空间。我们将结合不同树种的典型形态,展示它们在不同尺度和功能空间中的应用实例,如用于界定界限、形成绿色围墙、分隔功能区,或作为视觉焦点,吸引人们的目光。 肌理之美: 深入研究乔木的树皮、枝干、叶片、花果等细节纹理。粗糙的树皮与光滑的树皮,笔直的枝干与盘曲的枝干,大叶与小叶,浓绿与浅绿,以及不同季节的花色与果实,都能为园林增添丰富的层次感和变化。我们将分析这些细节如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如何与地面铺装、水体、建筑材料等形成对比或呼应,从而提升景观的质感和艺术品味。例如,银白色的树皮在冬季能成为景观亮点,而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叶片则能为四季更替的园林带来持续的吸引力。 动态之美: 乔木并非静态的存在,其随风摇曳的姿态、随季节变换的色彩,都赋予了园林生动的生命力。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选择不同生长习性的乔木,来营造“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诗意境界。例如,选择枝条纤细、随风轻舞的乔木,能营造出飘逸灵动的氛围;而选择枝干遒劲、挺拔伟岸的乔木,则能彰显出庄重肃穆的气质。我们还将讨论如何在设计中考虑乔木的生长趋势,预留其未来发展的空间,使其真正成为园林中“活”的雕塑。 二、 乔木的生态语汇: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石 除了美学价值,乔木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将重点阐述乔木在提升园林生态功能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绿色净化器: 深入解析乔木在净化空气、吸收污染物、释放氧气方面的巨大潜力。我们将介绍不同乔木对空气污染物的吸收能力、防尘固土的效益,以及它们如何改善微气候,降低城市热岛效应。通过对常见乔木的生态效益进行量化分析,帮助读者理解选择合适的乔木对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的守护者: 探讨乔木如何为鸟类、昆虫等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食物来源和繁殖场所。我们将分析不同乔木的果实、花蜜、树洞等对吸引和支持特定物种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园林设计中通过乔木的选择和配置,构建一个小型而健康的生态网络。本书还将关注本土乔木的保护与应用,强调其在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中的关键地位。 水土保持的天然屏障: 阐释乔木发达的根系在固结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的作用。我们将介绍乔木在坡地防护、河岸绿化、湿地修复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其对涵养水源、调节地下水位的重要贡献。 三、 乔木的应用智慧:风格营造与文化传承 乔木的选择与配置,是展现园林风格、传达文化意境的关键。本书将带领读者领略乔木在不同园林类型中的独特应用智慧: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乔木叙事: 深入挖掘乔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我们将探讨“松、竹、梅”等传统名贵乔木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在不同园林类型(如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中的应用法则。本书还将分析乔木在山水园林、庭院园林中的空间组织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乔木的种植来营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 西方现代园林中的乔木语言: 审视乔木在西方不同风格园林(如法式规则式园林、英式风景园林、现代抽象园林)中的表现形式。我们将分析规则式园林中修剪整齐的乔木如何强化几何构图,以及风景园林中自然形态的乔木如何模拟自然景观。本书还将关注现代园林中乔木作为构图元素,如何与硬质景观、雕塑、水景等形成对话,创造出富有雕塑感的空间。 地域性与适地适木原则: 强调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乔木的重要性。我们将介绍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乔木,以及如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创造出既符合设计理念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 四、 乔木的组合艺术:协同增效的和谐之美 园林景观的魅力,不仅在于单个乔木的独特性,更在于乔木与其他园林元素之间巧妙的组合与搭配。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着重探讨乔木的组合艺术: 乔木与灌木、地被植物的搭配: 探讨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在垂直空间、色彩、质感上的层次搭配。我们将展示如何通过不同层次的植物组合,丰富景观的视觉表现力,营造出饱满而富有韵律感的绿色空间。 乔木与建筑、水体、石景的融合: 分析乔木如何与建筑相辅相成,既能作为建筑的背景,也能成为建筑的延伸。我们将探讨乔木如何与水体形成倒影,增强空间的灵动感,以及乔木如何与石景相互衬托,增添园林的野趣与意境。 乔木与季节变化的呼应: 强调如何通过乔木的选择与配置,让园林在不同季节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本书将重点介绍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叶、果、树皮的乔木,以及如何在设计中实现四季有景,景景不同的效果。 本书并非简单的植物名录,而是一次关于乔木的深度对话。我们希望通过对乔木在园林景观应用中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探讨,激发读者对乔木的全新认识,提升其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水平,最终为创造出更美好、更具生命力的绿色空间贡献力量。我们相信,每一棵乔木,都承载着独特的生命故事和景观潜力,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创造,去赋予它们在人居环境中更深远的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自从我接触到《园林花木景观应用图册·乔木分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景观”的理解又提升了一个维度。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罗列了各种乔木,而是将它们置于具体的景观语境中进行解读。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乔木是如何与其他景观元素进行对话的。比如,书中通过分析一个实际的滨水景观项目,展示了如何选择具有抗水湿能力、又能倒映水中、并且在冬季也能提供一定观赏价值的乔木,来丰富水景的层次和意境。这一点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视角,我之前只是关注植物本身的形态美,而忽略了它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更令人称道的是,书中关于“节点营造”的章节,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乔木来突出景观的焦点,比如在庭院的入口处、休憩空间的中心、或者某个重要的视觉轴线上,如何选择具有独特形态、色彩或气味的乔木,来吸引视线,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景观节点。书中还涉及到一些关于乔木生态效益的讨论,比如如何选择能够吸引鸟类和昆虫的乔木,来构建一个更具生命力的景观系统,这一点也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景观的设计。这本书就像一个打开我视野的窗口,让我看到了乔木在景观设计中扮演的更为深刻和多样的角色,它不仅仅是“绿化”,更是“画龙点睛”。

评分

我是一位常年生活在国外的华裔,对祖国的传统园林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园林花木景观应用图册·乔木分册》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和连接中国园林之美的绝佳机会。书中关于“中国传统园林乔木应用”的章节,让我仿佛回到了儿时的故乡,看到了那些熟悉的、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老树。书中不仅展示了如苏铁、银杏、罗汉松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乔木,更详细地介绍了它们在中国园林中的象征意义、文化内涵以及经典的配置手法。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意境营造”的解读,它展示了如何利用乔木的形态、姿态、光影来营造出含蓄、幽深、宁静的园林意境。比如,书中对“枯木逢春”的意境的描绘,通过对枯枝败叶、老树盘根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种生命的力量和哲思,让我深受感动。这本书也让我了解了许多在国外并不常见的,但在中国园林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乔木,比如一些具有特殊寓意或吉祥象征的树种。它不仅是一本植物图册,更是一本关于中国园林美学和文化传承的“活教材”,让我对中华园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

我是一名景观工程项目经理,日常工作中需要大量接触和决策关于植物选材的问题。《园林花木景观应用图册·乔木分册》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它最让我赞赏的地方,在于它极强的“问题导向性”。书中针对我们在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在“抗逆性强”的章节,书中详细列举了在不同恶劣环境下(如高盐碱地、贫瘠土壤、强风地区、甚至城市污染严重区域)适宜种植的乔木品种,并给出了相应的养护要点。这一点对于我们这种需要考虑植物成活率和后期维护成本的项目来说,至关重要。书中还针对“功能性绿化”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比如如何选择能够有效吸附PM2.5的乔木,如何选择能够阻挡噪音的乔木,如何选择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乔木,以及如何选择能够提供遮荫、固沙、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的乔木。这些信息不仅能提升我们项目的生态价值,也符合当前国家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此外,书中关于乔木的“标准化应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提供了不同乔木在不同景观类型(如公园、广场、居住区、道路绿化)中的推荐规格和种植模式,这大大提高了我们进行方案设计和施工图绘制的效率。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好看”,更是“好用”,它能帮助我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弯路,做出更科学、更经济、更具前瞻性的决策。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样热爱园林设计、又常常因为细节而犯愁的读者量身定做的。拿到《园林花木景观应用图册·乔木分册》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翻开第一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系列精美的乔木照片,它们或挺拔,或舒展,或繁茂,每一张都经过精心挑选,色彩饱和度恰到好处,细节纹理清晰可见,仿佛能闻到泥土和树叶的清香。书中对每一种乔木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不仅仅是名称和科属,更重要的是它在园林中的实际应用。比如,针对一种常见的枫树,书中不仅给出了它在不同季节的观赏特点,还列举了它在对称式庭院、自然式山水园、甚至现代都市绿化中的最佳搭配方案。这一点让我尤为惊喜,因为很多时候,我只是知道某种树木很漂亮,却不知道如何将其融入到整体的景观设计中,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的知识空白。更让我欣喜的是,它还提供了不同规格、不同生长阶段的乔木在景观中的表现,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尤其重要,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因为规格选择不当而造成的视觉不协调。而且,书中还附带了一些实际案例分析,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乔木如何与其他园林元素(如灌木、地被、水体、建筑等)巧妙组合,形成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季相变化”的解读,详细说明了不同乔木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色彩、形态变化,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变化来创造富有层次感和时间感的园林空间。这些信息对于四季分明的地区来说,简直是不可多得的宝藏。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园林设计师在我身旁,循循善诱地教我如何运用乔木这一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园林要素,来打造令人惊叹的景观。

评分

当我第一次看到《园林花木景观应用图册·乔木分册》时,我被它详尽的分类和清晰的结构所吸引。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乔木名称,而是按照乔木的“形态特征”和“景观功能”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例如,在“骨干乔木”的分类下,它会详细介绍那些具有挺拔树干、宽阔树冠,能够构成景观骨架的乔木,并分析它们在营造空间、引导视线方面的作用。在“特色乔木”的分类下,它则会介绍那些具有奇特树形、艳丽花果、独特叶色,能够成为景观焦点的乔木,并提出如何在设计中巧妙运用它们的建议。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季相变化的魔术师”这一章节,它通过精美的插图和生动的文字,展示了如何利用不同乔木在四季中不断变换的色彩和形态,来创造富有生命力和动态感的景观。比如,春天盛开的桃花、海棠,夏天浓密的绿叶,秋天金黄、火红的枫叶、银杏,以及冬天挺拔的枝干和常绿乔木的点缀,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乔木在一年中不同时间段所展现出的不同魅力。此外,书中还对乔木的“生长习性”和“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对于我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乔木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避免植物“水土不服”的尴尬。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本“乔木百科全书”,而且是一本充满艺术气息、充满智慧的百科全书,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坦白说,我拿到《园林花木景观应用图册·乔木分册》的时候,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市面上类似的图书不少,很多都流于表面,要么就是图片漂亮但内容空泛,要么就是文字冗长但缺乏实际指导意义。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对这类图书的看法。它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是它深入骨髓的实用性。书中对于每一种乔木的介绍,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紧密结合了实际的园林应用场景。例如,对于一些需要大面积种植的乔木,书中会详细说明其适宜的土壤条件、光照需求、以及不同密度下的景观效果,并且提供了具体的种植间距建议,这对于我这种需要考虑成本和维护效率的实际操作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让我赞赏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冷门”但极具应用潜力的乔木也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提出了创新性的应用思路。我记得其中有一章专门介绍了如何在狭窄的城市空间中运用乔木,通过垂枝、攀援等特殊形态的乔木,以及合理的修剪手法,来营造出垂直绿化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乔木选材时需要考虑的风水、文化寓意等方面的讨论,虽然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了解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植物。另外,书中关于乔木的病虫害防治以及日常养护的小贴士,虽然篇幅不多,但却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延长乔木的观赏寿命。它不仅仅是一本“看图说话”的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我提升设计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南书”。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乔木的认识,仅限于“大树”这个模糊的概念。直到我翻开了《园林花木景观应用图册·乔木分册》,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小小的乔木,竟然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景观潜力。这本书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层次感”的解读。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不同高度、不同冠幅、不同季节色彩变化的乔木组合,来打造富有层次感的空间。比如,它会教你如何利用高大的乔木作为背景,中层的乔木作为骨架,低层的乔木作为点缀,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的、富有纵深感的景观画面。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希望自己的花园看起来更“专业”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指导。而且,书中还深入探讨了乔木的“韵律感”。它会分析乔木的生长姿态、枝条的舒展方式、叶片的形态等,如何通过重复、变化、对比等手法,来营造出和谐统一的景观韵律。我记得书中有一组关于龙爪槐的图片,展示了它独特的下垂姿态,以及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质感,让我惊叹于乔木形态的艺术性。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乔木在不同季节如何与其他植物搭配的建议,比如春季如何与早樱、郁金香搭配,夏季如何与绣球、宿根花卉搭配,秋季如何与彩叶灌木、观赏草搭配,以及冬季如何利用乔木的骨架和常绿乔木来丰富景观层次。这些信息让我对一年四季的景观设计都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评分

我是一位热爱摄影的园林爱好者,总喜欢用镜头记录下美丽的园林瞬间。而《园林花木景观应用图册·乔木分册》这本书,为我的摄影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园林花木景观应用图册·乔木分册》的书籍内容,让我惊叹于书中图片的高水准,每一张乔木的照片都仿佛一幅精心绘制的画作,色彩、光影、构图都恰到好处,能够充分展现乔木的独特之美。书中对于不同季节、不同光照条件下乔木的拍摄手法和表现方式,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看到了如何利用前景、背景来突出乔木的形态,如何利用光线来展现乔木的质感,以及如何捕捉乔木在不同天气下的韵味。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介绍不仅仅是关于乔木本身的“美”,更是关于乔木在“景观中的美”。书中展示了大量乔木与其他景观元素(如水体、建筑、小品、其他植物)的巧妙组合,让我看到了乔木是如何融入到整体的景观设计中,成为点睛之笔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光影游戏”的章节,展示了乔木在不同光线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光影效果,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效果来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艺术感染力。这本书也让我对乔木的“象征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介绍了许多乔木在不同文化、不同地域所代表的寓意,这让我我在拍摄时,能够捕捉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和内涵。它不仅是一本植物图册,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欣赏”和“表现”乔木之美的艺术指南。

评分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景观设计师,我常常感到知识的匮乏和经验的不足。《园林花木景观应用图册·乔木分册》这本书,是我近期工作中最重要的“老师”。它最让我惊叹的是,它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指导。书中不仅提供了大量的乔木信息,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这些信息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例如,书中关于“配置原则”的章节,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场地条件、功能需求、风格定位来选择合适的乔木,并给出了具体的搭配组合建议。这一点对于我这种经验尚浅的设计师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记得书中有一组关于“小型庭院乔木配置”的案例,通过小型的、具有观赏价值的乔木,巧妙地解决了空间狭小、视线遮挡等问题,让我学到了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景观意境。此外,书中关于“后期维护”的考量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会提醒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乔木的生长速度、修剪需求、病虫害防治等因素,从而避免后期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这一点是我之前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宝贵经验。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身边耐心指导,帮助我一步一步地成长,让我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设计挑战。

评分

我是一位退休多年的老园艺爱好者,一直以来都对各种花草树木情有独钟,尤其喜欢在自家的小院子里捣鼓一番。最近,我偶然得知了《园林花木景观应用图册·乔木分册》这本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翻阅了一下,没想到立刻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用一种非常易懂和亲切的方式,向我展示了乔木在园林中的无限可能。书中的图片质量极高,色彩真实,细节分明,让我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园林之中,感受着乔木的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书中对每一种乔木的描述都非常细致,不仅有它的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在不同风格园林中的应用案例。我看到书中介绍了一款我从未了解过的银杏,不仅展示了它秋季金黄的壮观景象,还详细说明了它如何适合作为行道树,或者在公园入口处营造庄重典雅的氛围。这本书还贴心地为我们这些普通爱好者提供了关于乔木修剪和整形的小技巧,比如如何通过修剪来控制乔木的大小,使其更好地适应小院子的空间,或者如何通过修剪来突出乔木的优美形态。这一点对我帮助很大,因为我总是担心自己动手会弄坏心爱的植物。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关于乔木选择的注意事项,比如根据朝向选择喜阳还是喜阴的树种,以及如何选择能够带来四季变化的乔木,让我的小院子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致。它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让我能够更好地欣赏和运用这些美丽的乔木,让我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