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实用英语(第2版) [Applied English for Clinician]

临床医师实用英语(第2版) [Applied English for Clinicia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文秀,王颖,贾轶群 著
图书标签:
  • 临床英语
  • 医学英语
  • 英语学习
  • 医疗沟通
  • 临床技能
  • 医学专业英语
  • 第二版
  • 实用英语
  • 医师英语
  • 英语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98363
版次:2
商品编码:11584635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Applied English for Clinicia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24
字数:1024000
正文语种:中文,英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临床医师实用英语(第2版)》共有四个部分,1.会话篇,2.应用文篇,3.翻译技巧篇,4.附录篇。以医院诊疗情景,通过医生与病人的谈话,以及医护之间对病历的研讨,列出了医 务英语口语常用基本句式,惯用语。以书信和医务文件(从入院纪录,病例到专用证明等)为基础,介绍医务文件范文;介绍了常用的医务英语翻译技巧,讲解通俗 易懂,例句典型简短。附录拉丁文部分系为弥补近些年来我国医务人员拉丁文学习缺口而设。

内页插图

目录

一、会话篇挂号和预约1.Registration挂号2.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the DoctorforOneself为自己电话预约3.Make an Appointment for One’S FamilyMember为家人预约4.Dialogues on the Reception Desk导诊台对话就诊接待和询问病情5.Reception就诊接待6.Collecting Basic Details一般情况问诊7.Fever and Chills发热和寒战8.Sweating出汗9.The Location ofthe Pain疼痛的部位10.The Nature ofthe Pain疼痛的性质l1.The Onset and Duration ofthe Pain疼痛的时间12.Dizziness and Vertigo头晕13.Chest Distress胸闷14.Palpitation心悸15.Distension in the HypochondriacRegion季肋区胀16.Gastric Distention胃胀17.Abdominal Distension腹胀18.Lassitude疲倦19.Numbness麻木20.Tinnitus耳鸣21.Deafness耳聋22.Hearing听力23.Eye Itching眼内发痒24.Eye Pain眼睛疼痛25.BlurredVision眼花26.Insomnia失眠27.Somnolence嗜睡28.Thirst渴(感)29.Appetite食欲30.Taste口味31.Defecation大便32.Urination小便33.Menstruation月经34.Leukorrhea白带35.Pre—and-post Natal Conditions ofChildren儿童出生前后情况36.Vaccination and Infectious Diseases预防接种和传染病史37.Causes Contributing to Diseases ofChildren儿童致病的原因38.Sentences Commonly Used byMedical Personnel医务人员常用语诊断和治疗39.Seeing a Doctor看病40.Cold感冒41.Influenza流行性感冒42.Pneumonia肺炎43.Bronchitis支气管炎44.Hypertension高血压……二、应用文篇三、翻译技巧篇附录

前言/序言


临床技能进阶与实践指导:现代医学教学新篇章 本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医学生、住院医师以及初级执业医师提供一套全面、深入的临床技能训练与实践指南。它超越了传统医学教科书的理论叙述模式,侧重于将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的最新进展,无缝整合到日常的临床诊疗流程中。全书结构设计以临床工作流为核心,确保读者能够快速、准确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有效的临床决策和操作。 第一部分:临床思维与诊断推理的构建 本部分致力于强化读者的核心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是成功临床实践的基石。 第一章 症状学与体格检查的精准采集: 详细阐述了如何系统、高效地采集病史,包括主诉的深度挖掘、现病史的逻辑构建以及既往史、家族史和社会史的关联性分析。重点讨论了非典型症状的鉴别诊断策略。体格检查部分,提供了从初级到专科的系列标准化检查流程,配有高分辨率的图示,强调检查手法(如触诊、叩诊、听诊)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特别引入了“观察者偏倚”的识别与规避技巧。 第二章 鉴别诊断树的构建与应用: 介绍了一系列现代诊断推理模型,包括概率推理、贝叶斯定理在临床决策中的初步应用。通过大量具有挑战性的临床案例(Case Studies),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初始线索,逐步缩小鉴别诊断范围。重点区分了“常见病优先原则”与“致命性疾病筛查”的思维切换时机。 第三章 实验室与影像学数据的解读: 本章深入探讨了如何理解和批判性地评估各类辅助检查的结果。不仅仅是列出正常值范围,而是侧重于结果的动态变化、交叉验证以及对特定病理生理过程的指示意义。对于影像学,涵盖了基础的X线、CT、MRI和超声的阅片要点,强调在不同临床情境下选择最佳检查手段的经济学与伦理学考量。 第二部分:核心临床操作与无菌技术 本部分是实践操作技能的教科书,所有内容均基于当前国际公认的指南和最佳实践。 第四章 基础侵入性操作的标准化流程: 详细分解了从静脉穿刺、动脉血气采集到尿道插管、鼻饲管置入等基础操作的每一步骤。重点强调无菌技术、患者安全评估、疼痛管理和术后监测。引入了“分层技能掌握模型”,帮助学员从“观察”到“辅助”再到“独立操作”的平滑过渡。 第五章 心肺复苏(CPR)与紧急气道管理: 严格遵循最新的国际复苏指南(如AHA/ERC标准)。内容覆盖了成人、儿童和新生儿的BLS(基础生命支持)和ACLS(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气道管理部分,详述了机械通气准备、喉镜的正确使用、以及困难气道处理的预案与演练。 第六章 伤口处理、缝合与小型外科技术: 针对急诊和外科见习,详细介绍了各类伤口的评估(包括深度、污染程度)、清创术的无菌原则、不同类型缝合材料的选择与缝合技巧(如单纯缝合、对合缝合、皮内缝合)。并介绍了简易的脓肿切开引流术和活检技术。 第三部分:常见病理生理与循证治疗方案 本部分聚焦于内科和外科常见疾病的管理,强调循证医学证据的质量与临床应用。 第七章 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管理: 涵盖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急性发作和慢阻肺(COPD)的急性加重。治疗方案严格参照最新版GOLD指南,细化了抗生素的选择、雾化吸入药物的剂量与时机,以及氧疗的适宜指征与潜在风险(如二氧化碳麻醉)。 第八章 心血管急症的早期干预: 重点讲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心力衰竭失代偿、以及各类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内容包括溶栓、再灌注治疗的决策路径,利尿剂与血管扩张剂的精准用药,以及起搏器植入的适应症。 第九章 感染性疾病的合理用药与耐药性挑战: 深入探讨抗生素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原理。提供常见社区获得性感染(CAI)和医院获得性感染(HAI)的经验性治疗方案,并指导临床医师如何根据药敏报告调整治疗方案,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耐药菌问题。 第十章 常见内分泌与代谢紊乱的处理: 详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的液体复苏与胰岛素输注方案。甲状腺危象和急性肾上腺危象的识别与激素替代治疗流程也被详尽说明。 第四部分:临床沟通、伦理与医疗质量 本部分拓展了临床实践的软技能与系统性要求。 第十一章 有效的医患沟通与信息传递: 引入了“同理心倾听”技巧,强调如何清晰、简洁地向患者解释复杂的病情和治疗方案。重点讨论了坏消息的告知(如恶性肿瘤诊断)的结构化方法(如SPIKES模型),以及处理医患冲突的策略。 第十二章 医疗记录的规范化与法律要求: 详述了电子病历(EMR)的书写标准,包括SOAP记录法的高级应用、出院小结的完整性要求。强调医疗记录作为法律证据的重要性,确保病程记录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客观性。 第十三章 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文化: 探讨了医疗差错的系统性根源分析(如瑞士奶酪模型),并介绍了改善患者安全的核心策略,如“核对清单”(Checklist)在手术和高风险操作中的应用,以及不良事件的上报与学习机制。 附录:常用药物剂量速查表(儿科与成人)、常用医学缩写词典、EBM文献检索入门指南。 本书内容严谨,图表清晰,是现代临床实践者提升专业素养、确保医疗安全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它不仅教授“做什么”,更指导“如何思考”和“为何如此行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的平衡拿捏得极其到位。它似乎深谙临床工作节奏的快与慢,既有快速检索、解决眼前问题的实用小贴士,又有可以帮助系统梳理思维的深度解析。我尤其欣赏它对那些“灰色地带”处理方式的探讨,那些教科书上往往一带而过的模糊场景,这本书却能提供多角度的分析框架,引导我们去思考背后的逻辑,而不是简单地给出标准答案。例如,在处理跨文化沟通的章节里,作者并没有简单罗列不同国家的禁忌,而是深入剖析了文化差异如何影响医患信任的建立,这一点远超出了普通沟通技巧手册的范畴。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知识构建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如何说”,更是在学习“如何思考”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应当具备的全面素养。对于希望提升自己临床决策能力的前辈和后辈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宝库。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实在是太“接地气”了,这在医学专业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它没有采用那种故作高深的学术腔调,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平易近人的资深导师在耳边谆谆教诲。用词精准到位,但绝不晦涩难懂。很多复杂的临床术语,它都能用最简洁、最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语言进行解释和阐述,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我发现自己可以毫不费力地将书中的知识点直接代入到白天的门诊工作中去。特别是那些场景化的对话示例,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它们捕捉到了日常交流中最微妙的语境变化,比如如何礼貌地打断一个喋喋不休的家属,或者如何在压力下清晰地向同事传达关键信息。这种高度的实用性和即时可转化性,使得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充满了效率和成就感,完全没有传统医学著作那种“读完一遍也未必能懂”的挫败感。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专业感,采用了一种沉稳的蓝色调,让人在众多医学专业书籍中一眼就能注意到它。纸张的质量也十分出色,触感细腻,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整体来看,它散发着一种“经典可靠”的气质,很适合放在案头随时翻阅。内页的排版布局也经过了精心考量,图文并茂,重点信息通过粗体或醒目的颜色进行了标注,这对于需要快速定位信息的临床工作者来说简直是福音。特别是那些复杂的临床情景模拟图示,不仅直观易懂,而且充满了实战感,不像很多教材那样空泛。可以说,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到了出版方在细节上倾注的心血,这无疑提升了阅读体验,也让我对书中内容的专业性更加信服。这种对物理形态的重视,在数字阅读日益盛行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评分

要说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那就是它对“软技能”与“硬知识”的融合处理。很多医学书籍侧重于病理生理或最新的治疗指南,但这本书却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临床决策背后的伦理考量和情商管理。它清楚地表明,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其专业能力必须建立在强大的沟通能力和心理韧性之上。书中关于“坏消息的告知艺术”那几章,我反复阅读了好几遍。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措辞上的建议,更重要的是引导读者去理解患者在接收信息时的情感地图,从而选择最合适的介入时机和方式。这种人文关怀的视角,让这本书的价值瞬间提升了一个维度,它不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医生”的修行指南。这对于我们这些每天在生离死别和复杂人际关系中周旋的医务人员来说,简直是精神上的强心剂。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结构逻辑和索引系统的设计赞赏有加。在海量信息面前,清晰的路径比信息本身更为重要。这本书在章节划分上体现了极高的条理性,每一个模块的起始都有一个明确的“本章目标”概述,结尾则有“核心要点回顾”,形成了完美的学习闭环。更厉害的是它的交叉引用系统,当你阅读到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点时,它会明确指出相关知识在本书其他章节的位置,让你不必来回翻找,极大地提高了查阅效率。我试着在工作日高峰期进行几次随机定位测试,都能在极短时间内找到所需信息,这证明了编者在构建知识网络时的用心程度。这种精心设计的检索机制,使得这本书在实际高压工作环境下,真正能成为一个可靠的、能即时响应需求的参考工具,而不是一本只能在安静的夜晚慢慢啃读的学术巨著。

评分

只是有点贵哦,今天收到的,还没怎么看,希望对我的英语有用

评分

书真的不错的,封装也很干净,送得也很及时。

评分

书真的不错的,封装也很干净,送得也很及时。

评分

书真的不错的,封装也很干净,送得也很及时。

评分

很好 只是内容还没来及细看^_^

评分

方便快捷,节省时间。

评分

很实用,希望有帮助

评分

很好 只是内容还没来及细看^_^

评分

很实用,希望有帮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