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识图与工程量清单计价一本通(第2版)》一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与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辅导用书。
《建筑工程识图与工程量清单计价一本通(第2版)》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和《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编写,系统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础理论和方式方法。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图绘制与识读、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及计价、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成本要素、建筑工程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等。
《建筑工程识图与工程量清单计价一本通(第2版)》
第一章 建筑工程施工图绘制与识读
第一节 投影知识
第二节 常用制图工具和仪器
第三节 建筑制图标准
第四节 图样绘制
第五节 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
第二章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及计价
第一节 2013版清单计价规范简介
第二节 建设工程量清单编制
第三节 工程量清单计价
第四节 工程量清单计价基本表格
第三章 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成本要素
第一节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组成与计算
第二节 工程承包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工程承包成本的测定
第四节 成本要素管理
第四章 建筑工程清单项目设置及工程量计算
第一节 土石方工程
第二节 地基处理与边坡支护工程
第三节 桩基工程
第四节 砌筑工程
第五节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第六节 门窗及木结构工程
第七节 金属结构工程
第八节 屋面及防水工程
第九节 防腐、保温、隔热工程
第十节 拆除工程
第十一节 措施项目
第五章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
第一节 建设工程招投标
第二节 工程量清单招标
第三节 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
第四节 工程量清单与施工合同
第六章 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第一节 工程价款结算
第二节 工程竣工决算
附录
附录一 材料、成品、半成品损耗率取值
附录二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识图与工程量清单计价一本通(第2版)》
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我国深入进行工程造价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系列丛书自出版发行以来,对指导广大建设工程造价人员理解清单计价规范的相关内容,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市场的快速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组织有关单位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进行了修订,并于2012年12月25日正式颁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及《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6—2013)等9本工程量计算规范。
2013版清单计价规范进一步确立了工程计价标准体系的形成,为下一步工程计价标准的制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较之以前的版本,2013版清单计价规范扩大了计价计量规范的适用范围,深化了工程造价运行机制的改革,强化了工程计价计量的强制性规定,注重与施工合同的衔接,明确了工程计价风险分担的范围,完善了招标控制价制度,规范了不同合同形式的计量与价款支付,统一了合同价款调整的分类内容,确立了施工全过程计价控制与工程结算的原则,提供了合同价款争议解决的方法,增加了工程造价鉴定的专门规定,细化了措施项目计价的规定,增强了规范的可操作性和保持了规范的先进性。
随着2013版清单计价规范的颁布实施,加之建标〔2013〕44号文件《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发布,本系列丛书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满足当前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与管理工作的需要。为使丛书内容能更好满足工作实际,更好地符合2013版清单计价规范和相关专业工程国家计量规范的要求,以及方便广大造价工作者更好地掌握建标〔2013〕44号文件的精神,我们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在保证丛书体例及风格的基础上,对本系列丛书的相关分册进行了修订。修订时主要进行了下列工作:
1.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及相关专业工程国家计量规范进行修订。修订时重点对清单计价体系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修改与补充,并补充了工程合同签订、工程计量与价款支付、合同价款调整、索赔和竣工结算等内容,从而使丛书结构体系更加完整。
2.按照建筑工程最新制图标准对丛书中工程施工图识读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以期能帮助广大建设工程造价工作者掌握最新工程制图标准的内容,从而快速读懂工程施工图,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3.为强化图书的实用性,本次修订时还依据相关专业工程国家计量规范中有关清单项目设置、清单项目特征描述及工程量计算规则等方面的规定,结合最新工程计价表格,对书中的工程清单计价实例进行了修改。
丛书修订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建设工程造价编制与管理方面的书籍与资料,并得到了有关单位与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与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尽管编者已尽最大努力,但限于编者水平,丛书中难免还存在错误及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及专家批评指正。
对于识图部分,这本书的表现更是令人困惑。图纸的表达方式千变万化,识图的精髓在于理解设计意图和三维空间关系,但这本教材似乎只停留在机械地识别“标准符号”的层面。它提供的详图案例少得可怜,而且选取的典型性不高,很多重要的构造节点,比如沉降缝、伸缩缝的处理方式,或者幕墙的连接节点,都没有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我尝试用它来对照我们项目上的图纸,发现书中提到的某些视图投影习惯和当前的BIM导向的制图规范已经格格不入,很多关键信息点需要我们自己去“脑补”,这对于刚入行的新人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反而可能养成错误的识图习惯。如果不能有效地将二维图纸与三维实体建立联系,那么这部分内容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评分我原本以为这本号称“工程量清单计价一本通”的教材,至少能在计价逻辑和实例的深度上有所建树,然而实际内容却让人大失所望,简直是浮光掠影,缺乏实操的深度。它对清单项的划分,更多是停留在规范条文的简单罗列,对于不同专业(比如土建、安装、装饰)之间的交叉干扰、工程量计算中的特殊情况处理,以及如何应对设计变更引起的计价调整,几乎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分析和案例支撑。例如,关于复杂结构梁板的钢筋工程量计算,书中只是给出了最基础的公式,对于那些异形构件的展开和归并技巧,完全避而不谈,这让真正需要用来指导现场工作的工程师感到非常无力。看完之后,感觉自己像是学了一套理论框架,但手里没有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箱”。这对于追求实用性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叙述方式,简直像是在复述一本枯燥的法律条文汇编,读起来极其乏味,让人昏昏欲睡。作者似乎更热衷于堆砌官方术语和引文,却鲜少用清晰、生动的语言来解释这些术语背后的工程含义和实际操作逻辑。很多段落的句子冗长复杂,逻辑跳转生硬,经常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勉强理解其表达的初衷。对于一个希望快速掌握知识点的读者来说,这种“绕圈子”的写作方式无疑是极大的障碍。更不用提书中的配图,大多是简单的线条图,缺乏必要的尺寸标注和剖切关系说明,让本就晦涩的文字描述更加难以消化吸收。总而言之,阅读体验非常不流畅,知识的传递效率极低。
评分我实在搞不懂这本书的“第2版”到底更新了哪些内容。如果它宣称是新版,那么在电子化和信息化的趋势下,它对当前主流软件和工作流程的接纳度几乎为零。例如,在工程量计算流程中,完全没有提及如何利用CAD或其他相关软件进行辅助提取和校验,依然停留在手工套公式的阶段。在整个章节的编排中,也看不到任何关于信息化管理工具在清单编制中的应用思路,这对于一个面向未来工程管理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错失了最重要的前沿知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在互联网普及前夕出版的教材,固守着传统的、低效率的工作模式,对现代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无法体现出“通”所应有的广博和与时俱进。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简直可以用“灾难”来形容。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纸张很薄,油墨似乎也印得不够均匀,有些图例和文字边缘都有些模糊不清,这对于一本需要精确识读的专业书籍来说,简直是致命的缺陷。更要命的是,全书的目录结构设计得极其混乱,章节之间的逻辑关联性很弱,初学者根本无法建立起清晰的学习路径。随便翻开一页,经常会发现图表和文字说明不在同一个页面,或者图表序号和正文引用对不上号的情况,这极大地影响了阅读体验,每次查找资料都像在进行一场寻宝游戏。而且,书中引用的规范和标准似乎停留在几年前的版本,对于目前建筑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本书提供的知识更新速度显然滞后了,很多新的施工工艺和材料的计价方法根本没有涉及,读起来总有一种“过时”的感觉,实在难以让人信服其“一本通”的称号。
评分还不错
评分不错的,挺好
评分快快快快快快
评分还没看
评分印刷一般,还能看清
评分快快快快快快
评分书不错,对工作有很大帮助
评分书比较脏,书磕的没法说!
评分快快快快快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