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素質教育舞蹈文集》由舞蹈美育論、調研與考察、素質教育舞蹈和實驗經驗四個部分構成。通過對舞蹈美育理論的溯源,與相關領域專傢的研討,以及深入社會的實踐與調研,較客觀地將我國素質教育舞蹈的現狀與研究成果集結成具有學術價值的論文集。
目錄
舞蹈美育論
舞蹈美育理論源頭追溯
從美育思想看素質教育舞蹈的本質
從席勒遊戲說看素質教育舞蹈
舞蹈教育與教育舞蹈
非職業性舞蹈教育的性質與特徵
藝術的整體——舞蹈與各種藝術的綜閤
中美舞蹈教育相關政策的對比研究
多元智能理論對舞蹈教育的影響
多元智能理論對舞蹈教育的啓示
對中國高等舞蹈教育理念的再思考
調研與考察
中西部兩城市舞蹈教育現狀調研報告
調研後的思考
上海市長寜區中小學舞蹈教育現狀調查及分析
紐約舞蹈教育考察記
素質教育舞蹈
觀“素質教育舞蹈課”的啓示
動機,決定教育的高度——有感“素質教育舞蹈”的美育真諦
“育人”和“娛人”的殊途同歸——淺析素質教育舞蹈課與社區舞蹈之異同
中小學開設素質教育舞蹈必要性探討
淺談素質教育舞蹈課的意義
試析“素質教育舞蹈課”的教育教學創新
舞蹈審美教育,讓人人享受藝術教育成為現實——訪中國舞蹈傢協會原副主席,著名舞蹈傢、教育傢呂藝生
不閤腳的舞鞋——對原中小學舞蹈課缺失的分析
素質教育舞蹈課對話錄
素質教育舞蹈課在高中課改中的新探索
淺析素質教育舞蹈課對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的影響
試論素質教育舞蹈潛在的心理價值
淺談素質教育舞蹈對教師的素質要求
素質教育舞蹈課淺析
智者多能創造為先——淺談教師的創造力在素質教育舞蹈課中的重要性
論素質教育舞蹈課的綜閤性趨勢
中學生開設素質教育舞蹈課的必要性
實驗經驗
舞蹈教育普及的典範——素質教育舞蹈課在北京市中小學中的推進
藝術課程改革中的素質教育舞蹈課——素質教育舞蹈課在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素質教育舞蹈課的魅力所在——北京師範大學舞蹈係開課經驗談
素質教育舞蹈課廈門試點與推廣工作體會
素質教育舞蹈課在洛陽
開設“素質教育舞蹈課”探索雙重能力人纔培養模式
精彩書摘
美育成為完整人的必由之路
對蔡元培等人來說,他們提倡美育理論一開始就與中國傳統理論特彆是儒傢理論相結閤。我們知道,孔子的“六藝”中禮樂是重要內容,二者又密不可分。“蔡元培說:“有禮則不可無樂.禮者,人定之法,節製其心,消極者也。樂者,以自然之美,化成其性靈,積極者也。禮之德方而智,樂之德圓而神。無禮之樂,或流於縱恣而無紀;無樂之禮,又涉於枯寂而無趣。”‘他認為藝的最終目的,並非藝本身而是德,藝術教育之所以必要,是因為藝術可使教育不“枯寂而無趣”。他的這種認識源於中國古代西周。古人的德育觀中就有這樣的含義。
德國浪漫主義劇作傢、詩人席勒在他的《審美教育書簡》中,把人的成長設為三個階段:感性的人——審美的人——理性(或道德)的人。他斷言:“要使感性的人成為理性的人,除瞭首先使他成為審美的人以外,沒有其他途徑。”顯然席勒的美育觀以及中國當代提齣美育的學者們,不是在討論藝術專門人纔的培養,而是關注整體概念的人的成長——人類的全麵素養,因此他們把美育與德育緊密連接在一起。
中國與西方的美育都與德育結閤在一起,認為藝術中含有德育內容,德育通過藝術手段而獲得。中國古人認為教育不好會走嚮“禮崩樂壞”,而西方人則認為美育能拯救“異化”,雙方都認為藝術教育或美育可以救贖社會道德危機。王國維與蔡元培倡導美育處在中國韆年封建統治瓦解現代工業萌生的時代,而席勒發錶《審美教育書簡》也處於西方發生工業革命走嚮高潮時期,中西方社會都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而兩個不同時代的社會轉型,都是從農業社會走嚮工業社會,社會大步走嚮城市化,一方麵是社會進步,另一方麵是社會進步帶來的嚴峻課題:
……享受與勞動,手段與目的,努力與報酬都分離瞭。人永遠束縛在整體的一個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就把自己培養成瞭小碎片;由於耳朵裏聽到的永遠隻是他發動起來的齒輪的單調乏味的嘈雜聲,他就永遠不能發展他本質的和諧;他不把人性印壓在他的自然本性上,而是僅僅把人性變成瞭他的職業和他的知識的一種印跡。然而,甚至連把個體聯係到整體上去的那個微末片斷部分,也並不取決於人性所自定産生的形式(因為人們怎麼會相信一個那樣人為的和怕見陽光的鍾錶機構會有形式的自由呢?),而是由一個把人的洞察力束縛得死死的公式無情地嚴格規定的。死的字母代替瞭活的知性,而且訓練有素的記憶力比天纔和感受更為可靠地在進行指導。
如果說王國維與蔡元培提倡美育的時代是社會轉型的開始,而今天中國近三十多年的改革則使城市化進程迅猛而急劇。政治學傢和經濟學傢在完成社會體製改革的同時,藝術傢與思想傢們必然會將注意力集注於意識形態的道德層麵,他們更關注的是人的精神品質和完美的人性。
……
前言/序言
素質教育舞蹈文集 [ESSAYS ON LIBERAL EDUCATION DANCE]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由舞蹈美育論、調研與考察、素質教育舞蹈和實驗經驗四個部分構成。通過對舞蹈美育理論的溯源,與相關領域專傢的研討,以及深入社會的實踐與調研,較客觀地將我國素質教育舞蹈的現狀與研究成果集結成具有學術價值的論文集。對蔡元培等人來說,他們提倡美育理論一開始就與中國傳統理論特彆是儒傢理論相結閤。我們知道,孔子的“六藝”中禮樂是重要內容,二者又密不可分。“蔡元培說:“有禮則不可無樂.禮者,人定之法,節製其心,消極者也。樂者,以自然之美,化成其性靈,積極者也。禮之德方而智,樂之德圓而神。無禮之樂,或流於縱恣而無紀;無樂之禮,又涉於枯寂而無趣。”‘他認為藝的最終目的,並非藝本身而是德,藝術教育之所以必要,是因為藝術可使教育不“枯寂而無趣”。他的這種認識源於中國古代西周。古人的德育觀中就有這樣的含義。
評分
☆☆☆☆☆
中國與西方的美育都與德育結閤在一起,認為藝術中含有德育內容,德育通過藝術手段而獲得。中國古人認為教育不好會走嚮“禮崩樂壞”,而西方人則認為美育能拯救“異化”,雙方都認為藝術教育或美育可以救贖社會道德危機。王國維與蔡元培倡導美育處在中國韆年封建統治瓦解現代工業萌生的時代。
評分
☆☆☆☆☆
不錯不錯~很好用~很好用~
評分
☆☆☆☆☆
不錯不錯~很好用~很好用~
評分
☆☆☆☆☆
不錯不錯~很好用~很好用~
評分
☆☆☆☆☆
不錯不錯~很好用~很好用~
評分
☆☆☆☆☆
不錯不錯~很好用~很好用~
評分
☆☆☆☆☆
中國與西方的美育都與德育結閤在一起,認為藝術中含有德育內容,德育通過藝術手段而獲得。中國古人認為教育不好會走嚮“禮崩樂壞”,而西方人則認為美育能拯救“異化”,雙方都認為藝術教育或美育可以救贖社會道德危機。王國維與蔡元培倡導美育處在中國韆年封建統治瓦解現代工業萌生的時代。
評分
☆☆☆☆☆
德國浪漫主義劇作傢、詩人席勒在他的《審美教育書簡》中,把人的成長設為三個階段:感性的人——審美的人——理性(或道德)的人。他斷言:“要使感性的人成為理性的人,除瞭首先使他成為審美的人以外,沒有其他途徑。”顯然席勒的美育觀以及中國當代提齣美育的學者們,不是在討論藝術專門人纔的培養,而是關注整體概念的人的成長——人類的全麵素養,因此他們把美育與德育緊密連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