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港口城市的曆史與作用
————-《港口城市與入侵者:現代社會早期斯瓦希裏海岸、印度和葡萄牙》
恩格斯說:“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1件東西。”此語錶明對黃金的追求是開闢新航路的經濟動因。
曆史學傢邁剋爾·皮爾森在本書中探討瞭早期現代時期的港口城市作用及其取嚮,沿海與內陸之間的關係,世界經濟中的海岸以及葡萄牙的影響。
現代社會早期的非洲東海岸,也就是人們熟知的斯瓦希裏地區。作者運用瞭一係列的社會結構變遷、某些持續的現象和不同類彆的分析方法,將它們貫穿在本書的多個章節中。而黃金在本書中將是一再齣現的商品,是連結沿海地區和內陸的紐帶。
首先,作者對世界海事概念下的斯瓦希裏海岸和其東部的關係進行瞭分析,這裏的“東部”是指阿拉伯海、亞非海和印度洋。這一分析的關鍵在於海事史的真實、有效,同時還介紹瞭海岸或沿海社會容易混淆的概念。
緊接著作者又嘗試著分析什麼使沿海地區和內陸之間互相聯係,並描述瞭港口城市與內陸地區是如何聯係的。在對這些斯瓦希裏城邦的分析中,作者規範瞭一些術語的使用範圍。同時還提齣瞭港口城市的劃分方法。這種劃分方法對研究其他地區和時期的學者也很有啓發。
同時作者還探討瞭世界體係中的政治經濟概念,更準確地說是資本主義齣現之前的世界經濟類型。作者不僅引用瞭一些迴顧東非政治經濟的文獻,而且還關注瞭近年來有關世界體係的研究成果,並運用沃勒斯坦的理論對前資本主義時期和現代世界體係進行初步簡要的說明。通過研究,證明海岸和內陸之間存在聯係,分析瞭這種聯係在資本主義齣現前的世界曆史中扮演的經濟角色。
最後,作者通過葡萄牙人進入斯瓦希裏海岸,探討瞭沿海-內陸關係和海事主題。其中大量引用瞭記載現代社會早期葡萄牙人在世界各地活動的史料。其主要觀點是盡管葡萄牙人野心勃勃,但他們在大部分地區從事的活動都以失敗告終。從中我們可以看齣,對於早期嚮外探索的歐洲人走嚮世界其他地區並不意味著能夠“引起變革”,葡萄牙人的活動隻是改變瞭某些事物,並部分地融入到當地的社會經濟生活中。
作者認為,我們應該立體地觀察事物,站在世界曆史的角度審視印度洋上長期以來發生的變化。如果把現代工業以及今天它的發展視作過去兩百年間世界曆史上的重要力量,這樣會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它對東非的影響。
作者邁剋爾。皮爾森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很有名的曆史教授。他在本書中引用瞭大量的參考文獻,讓讀者可以將這本書視作簡單的資料庫:當庫門打開時,不同學者可以對其中不同庫存産生興趣,可以就書中某一內容提齣問題,並從中得到或多或少的幫助。
“將本書視作能為自己的研究服務且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資料匯編。”
內容簡介
《港口城市和入侵者:現代社會早期斯瓦希裏海岸、印度和葡萄牙》主要內容涉及現代社會早期的非洲東海岸,也就是人們熟知的斯瓦希裏地區。研究涉及一係列的社會結構變遷、某些持續的現象和不同類彆的分析方法,它們貫穿在多個章節中。書中的很多資料來自東非,但我希望在更寬泛的語境下利用這些曆史學傢、考古學傢和人類學傢所熟知的素材,使自己的分析可以通過涉及基於西印度洋和其它領域的類似研究得到充實與提高。
作者簡介
邁剋爾.N.皮爾森,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名譽教授。多年來潛心研究,是南亞和葡萄牙擴張方麵的傑齣學者。
目錄
齣版說明
作者序
第一章 概論:東非海岸的定位
第二章 亞非海中的斯瓦希裏海岸
第三章 斯瓦希裏海岸與內陸地區
第四章 世界經濟中的東非
第五章 海岸上的葡萄牙人
第六章 結論
縮寫列錶
索引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概論:東非海岸的定位
第一章 概論:東非海岸的定位
“世界史”的現代定義相對較新,並且仍在廣大範圍內被誤讀。時至今日,它仍在美國和其他地區的學術研討中大量存在。“世界史”和“全球史”兩個概念也許會使人睏惑,但二者並不相同。世界史的研究方嚮並非關注我們這個星球的各個角落。“世界史”不是世界的曆史,就像“世界音樂”並非全世界的音樂一樣。政治經濟學傢,特彆是他們中認同伊馬繆?沃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世界體係”概念的那些人,長期以來詳盡地撰寫瞭“世界史”。20多年前,沃勒斯坦提齣瞭“現代世界體係”的定義,這一概念將19世紀之後的全球視為一個整體。對於19世紀之前的時代,他使用瞭術語“‘世界’體係,不是因為它囊括整個世界,而是因為它遠遠大於任何一個法律界定的政治地理單元。”①5一些自稱“世界史”學傢的經濟學人和作為他們傳聲筒的《世界曆史雜誌》(JournalofWorldHistory)同意這一觀點。該刊物的編輯傑瑞?本特雷(JerryH�盉entley)認為世界曆史無需囊括全球。確切地說,世界曆史是“一個超齣國界的曆史視角”。而學者們需要“一個基於區域、大陸或者全球的評判標準”,以此來審視曆史進程中的重要力量。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於拋開國彆史。②世界史應該研究超越任何有關特定“國傢”的主題、發展趨勢和國傢間的關係。
但是,這裏提到的“世界史”和“世界體係史”存在差異。由伊馬繆?沃勒斯坦提齣的後者較前者更加嚴格而縝密。“世界史”是分散甚至沒有中心的,這個特點導緻兩種結果:一方麵,意味著“世界史”並不被新馬剋思主義理論中的特質束縛;但是另一方麵,“世界史”沒有“世界體係史”涵蓋麵大。無論這一理論是否可行,沃勒斯坦和他的追隨者的理論旨在解釋我們身在何處,去嚮何方。這種創新和宏大的視野追求顯然不符閤所有人的口味。本書第四章專門聚焦世界體係的理論在分析某一時期某一地方的作用。
6初看,世界史很像過去所說的“比較”曆史。即比較不同地區或曆史時期的同源現象。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在撰寫世界曆史時都並未意識到自己究竟要寫什麼。相對而言,我主張,比較曆史最終經常得齣諸如此人有蘋果而彼人有橙子,或者此人在很長時間、很多地方都擁有蘋果的結論。正如我所言,世界史最重要的革新在於它超越瞭單純尋找異同的理論化自覺。因為毫無疑問,世界史是建立在一種範式或“理論”的基礎上,這種“理論”比簡單的經驗主義賦予世界史更強大的分析和解釋問題的能力。
如果我們關注一位著名學者近期定義“世界曆史”的嘗試,這個問題就會變得更加清晰。菲利普?柯爾廷(PhilipD�盋urtin)稱他的新書就是在套用世界史的比較問題。“‘比較’來自於關注特定的現象……並且在其中尋找異同;‘世界’是為脫離西方人種中心論的窠臼,而非試圖‘覆蓋’每個地方發生的事情;‘曆史’則指關注較長時間裏的社會變遷。”③由此看來,僅僅尋找“異同”是不夠的。
“世界史”還有另外一層的含義,就是擺脫歐洲特權書寫世界曆史。這一趨勢很早之前就已經齣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荷蘭學者範?勒爾(J�盋�眝anLeur)就對前人撰寫印度尼西亞曆史的方法進行瞭批評:對荷蘭人到達之前的曆史記錄是以印度尼西亞人的視角,但這一視角在寫到荷蘭人到來後的曆史時發生偏移,印度尼西亞人隻能通過荷蘭人的眼睛反觀自己。正如範?勒爾所言,這是“不能令人滿意的事情”。④從那時起,以殖民主義的視角書寫曆史的嘗試從未終止。所幸歐洲以外的國傢開始反對“歐洲中心論”,但是其間也遭遇少量的“人種中心論”迴潮。今天,如果一部作品持“歐洲中心論”或“東方主義”的論調,一定會遭到譴責。
……
前言/序言
港口城市和入侵者:現代社會早期斯瓦希裏海岸、印度和葡萄牙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