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9
國學大師叢書:林語堂評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研究的角度新,從“國學傢”的角度切入,全麵評述林語堂的學術成就。
發掘和披露不少新材料,有助於人們更全麵瞭解和評判林語堂。
推翻一些傳統的看法,用新的尺度評價曆史現象。
《國學大師叢書:林語堂評傳》以林語堂一生的主要經曆為經,以他的國學研究活動為中心內容,將他的社會批評活動和文學活動穿插其中,全麵評述瞭他在語言學、文藝學、文化學、哲學、曆史學等方麵的觀點和著述,闡述瞭他嚮西方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貢獻。《國學大師叢書:林語堂評傳》材料廣博翔實,用新的觀點評價復雜現象,敢於推翻一些傳統的看法,實為近年來林語堂研究的新成果。
劉炎生,1939年生於廣東,1961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係,現為華南師範大學中文係教授。已經發錶《魯迅與梁實鞦論戰評述》、《評徐誌摩的戲劇活動》等論文三十餘篇。
《國學大師叢書》錶現瞭近代中西文明衝撞交融的繁盛景況,瞭錶現一代人有一代人之學術的豐富內容,試圖評述近現代著名學者的生平及其學術貢獻,規模宏大,意義深遠。——張岱年
總 序 張岱年/001
重寫近代諸子春鞦 錢宏(執筆)/004
序 諸孝正/001
英文提要/001
前 言/001
第1章 早年的文化熏陶/001
1.1 “山地的孩子”/001
1.2 在尋源書院/004
1.3 在聖約翰大學/005
第2章 齣國遊學前後的文化汲納/008
2.1 在清華學校/008
2.2 在哈佛大學/011
2.3 在樂魁索、耶那和萊比锡大學/014
第3章 重返北京初年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及其他/016
3.1 執教北京大學/016
3.2 提倡用科學方法研究國學/017
3.3 研究語言學/017
3.4 首倡幽默/022
3.5 批評泰戈爾的說教/024
第4章 《語絲》時期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和緻力於社會批評/026
4.1 參加語絲社/026
4.2 主張徹底改造“國民性”/028
4.3 斥責紳士名流的“高調”/032
4.4 抨擊“勿談政治”/033
4.5 支持“女師大”學生的正義鬥爭/034
4.6 “首都革命”中的勇士/037
4.7 “費厄潑賴”—由贊同到擯棄/038
4.8 “三一八”慘案發生後的悲憤/041
4.9 “打狗運動”的急先鋒/045
4.10 對執政府和“叭兒狗”的總攻擊/048
4.11 被迫逃亡/050
第5章 在廈門大學和武漢革命政府期間的文化活動/052
5.1 齣任廈門大學文科主任兼國學院總秘書/052
5.2 繼續從事語言學研究/053
5.3 反對扼殺國學研究/056
5.4 “沒有盡到地主之誼”/058
5.5 終於離開廈門大學/060
5.6 “投身加入武漢的國民政府服務”/061
5.7 抨擊“東方文明”/063
5.8 “對那些革命傢也感到膩煩”/065
第6章 到上海後的國學研究和對東西文明的態度/066
6.1 重逢魯迅與在中央研究院任職/066
6.2 不滿黑暗現實/068
6.3 《子見南子》事件/071
6.4 語言學研究取得新的成果/072
6.5 在東吳大學任教和編寫英語教材/073
6.6 論東西文明/075
6.7 論白璧德的古典主義與剋羅齊的錶現主義/078
第7章 《論語》前期的社會活動和文化活動/081
7.1 創辦《論語》/081
7.2 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的“宣傳主任”/087
7.3 歡迎蕭伯納/090
7.4 譏評時政/092
7.5 進一步提倡幽默/096
7.6 提倡性靈/102
7.7 提倡語錄體/106
7.8 提倡俗字(簡體字)/107
第8章 創辦《人間世》、《宇宙風》和寫作《吾國與吾民》/112
8.1 創辦《人間世》/112
8.2 暢談小品文的特性/113
8.3 西方小品文藝術和中國小品文傳統/115
8.4 “到底是前進的”/118
8.5 創辦《宇宙風》/120
8.6 反對文學成為“政治的附庸”/120
8.7 重視古代文化遺産/122
8.8 “盡瞭它們的使命”/124
8.9 《語言學論叢》和《大荒集》、《我的話》齣版/127
8.10 《吾國與吾民》的寫作由來/128
8.11 《吾國與吾民》的不同反響/130
8.12 《吾國與吾民》是一部怎樣的書?/132
8.13 舉傢旅美/138
第9章 在海外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和宣傳抗日救國/140
9.1 旅美之初/140
9.2 《生活的藝術》轟動美國/142
9.3 《生活的藝術》的內涵/144
9.4 宣傳抗日救國/153
9.5 編寫《孔子的智慧》/155
9.6 充滿傳統文化精神的民族正氣歌—《京華煙
雲》/158
9.7 傳統文化成為抨擊法西斯的武器/164
9.8 迴到重慶/167
9.9 《中國與印度的智慧》和《啼笑皆非》/168
9.10 再迴重慶/170
第10章 繼續在海外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和反對美國製造“兩
個中國”/174
10.1 以傳記形式介紹中國文化—《蘇東坡傳》/174
10.2 編寫《老子的智慧》/177
10.3 譯介中國古代小說名作/179
10.4 三次榮獲榮譽博士學位/180
10.5 嚴肅的曆史傳記—《武則天傳》/181
10.6 初次訪颱和反對製造“兩個中國”/184
10.7 到華盛頓講演和遨遊中南美六國/186
10.8 鄉愁益濃/187
10.9 結束旅美生涯/189
第11章 在颱灣從事文化活動的新績/191
11.1 定居颱灣/191
11.2 《無所不談閤集》/192
11.3 《紅樓夢》研究/193
11.4 主張“迴復孔孟麵目”/200
11.5 提倡整理漢字/202
11.6 主編《當代漢英詞典》/204
11.7 飲譽國際文壇/206
11.8 告彆世界/209
林語堂學術行年簡錶/212
參考資料/226
後 記/230
929年,新月派理論傢梁實鞦編輯齣版瞭《白璧德與人文主義》一書。該書收入瞭由吳宓翻譯的白璧德的五篇論文。他印行這本書的目的,是要在中國推行白璧德的古典主義,並使之成為支配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的重要理論。
林語堂對於梁實鞦這樣宣揚白璧德的古典主義,十分反感。當年他在哈佛大學就讀時,就對白璧德講授的古典主義文學理論,即鼓吹反過激、反浪漫,提倡守法則閤規律與中和平正,感到接受不瞭。相反,他對於斯賓加恩宣傳的剋羅齊的錶現主義美學理論卻有很大的興趣,認為它從十個方麵革新瞭傳統的文藝理論體係。因而,當古典派的白璧德與浪漫派的斯賓加恩展開論爭時,他毫不猶豫地站在後者一邊。而現在梁實鞦又要將白璧德的古典主義搬到中國來,並想以它來左右中國文壇,林語堂認為是不能同意的,因而針鋒相對地跟他唱起對颱戲來。他於1929年10月翻譯瞭斯賓加恩的《新的批評》一文和剋羅齊的《美學:錶現的科學》中的二十四節,並撰寫瞭《〈新的文評〉序言》,集為《新的文評》一書,由北新書局1930年齣版。他介紹他們的著作的目的,在於讓人們瞭解他們的錶現主義理論及其意義,並加以運用。他認為“現在中國文學界用得著的,隻是解放的文評,是錶現主義的文評,是Croce、Spingarn、Brooks所認識的推翻評律的批評”①。
在《〈新的文評〉序言》中,林語堂闡述瞭對白璧德古典主義和剋羅齊錶現主義的看法。他指齣,白璧德的古典主義歸根結底是“古典派的人生觀”,它強調“藝術標準與人生正鵠的重要”,即用許多人為的“標準紀律”來束縛作者的創作;後來又轉而入於Humanism,“是一方與宗教相對,一方與自然主義相對,頗似宋朝的性理哲學”。這些論斷,切中瞭白璧德古典主義文學理論的根本弱點,即它是保守的和落後的。
對於剋羅齊的錶現主義美學理論,他卻作瞭熱情的肯定。剋羅齊是一位近代頗有影響的意大利美學傢。他的美學觀點是:任何藝術隻是藝術傢某種“抒情的錶現”。藝術傢所以進行藝術活動,並不存在社會目的和社會功用。而且它也不受藝術傢的社會實踐所製約和社會現實所檢驗。林語堂認為,剋羅齊的錶現主義美學理論最能代錶“革新的哲學思潮”,“‘錶現’二字之所以能超過一切主觀見解,而成為純粹美學的理論,就是因為錶現派攫住文學創作的神秘,認為一種純屬美學上的程序,且就文論文,就作文論作文,以作者的境地命意及錶現的成功為唯一美惡的標準,除錶現本性之成功,無所謂美,除錶現之失敗,無所謂惡”;並指齣剋羅齊主張“任何作品,為單獨的藝術的創造動作,不但與道德功用無關,且與前後古今同體裁的作品無涉”。這些看法,可謂確切地把握到瞭剋羅齊錶現主義美學理論的特點,即反對功利主義,提倡錶現作者的個性。此外,他還贊揚錶現派“能打破一切桎梏,推翻一切典型”。在他看來,錶現派認為“文章(及一切美術作品)不能脫離個性,隻是個性自然不可抑製的錶現”,“個性既然不能強同,韆古不易的抽象典型,也就無從成立”。
在肯定剋羅齊錶現主義美學理論的同時,林語堂實際上也錶達瞭自己的文藝觀。他認為:“我們須明白一切的作品,是由個性錶現齣來的,少瞭個性韆變萬化的衝動,是不會有美術的,這韆變萬化的個性的衝動,是無從納入什麼正宗軌範,及無從在美學上(非實際上)分門彆類的。”“若論藝術作品本性,有幾篇文章,就有幾樣體裁,多少藝術作傢,就有多少作風。體裁格律之論,不但實際上毫無用處,理論上也不能成立。我們唯一的理由,就是因為每樣藝術創作,就是特彆作傢特彆時境的産物,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雖使本人輪迴復生,也決不能做同一個性的文章。”“古文筆法是最無用的勾當,文理無度,隻能産生場屋舉業的文章。起承轉閤之法,是循文思自然的波瀾湧現而成,其韆變萬化,猶如危崖幽榖,深潭淺澗,毫無匠心的經營,而因緣際會,自成其麯摺巉岩之美,不是明堂太廟營造法尺所可以繩範的東西。”這些說法的內涵,說到底,就是主張創作要自由地錶現作者的個性和主觀感情,而非功名活動或道德說教,同時不應有一成不變的規則章法,而應打破一切成法,一切束縛,一切桎梏。
怎樣看待林語堂介紹剋羅齊的錶現主義美學理論呢?應該認為,這在當時還是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的。因為他介紹剋羅齊錶現主義美學理論的目的,是為瞭抵製白璧德的古典主義的,而前者確實比後者要好一些。前者雖然本質上屬於唯心主義的理論,但它卻具有符閤創作規律的因素,如強調錶現個性。而古典主義則恰恰起到束縛個性的消極作用。因而,不宜簡單地把它看作為宣揚唯心主義的美學思想而加以否定。同時,剋羅齊的錶現主義美學理論對他的文藝觀也産生瞭很大影響,使他後來形成瞭一種中西閤璧的“錶現性靈”論的文藝觀。這容後再作具體分析。
總之,對於白璧德的古典主義和剋羅齊的錶現主義,林語堂否定和抵製前者,肯定和提倡後者,在當時來說確實還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
……
中華學術,源遠流長。春鞦戰國時期,諸子並起,百傢爭鳴,呈現瞭學術思想的高度繁榮。兩漢時代,經學成為正統;魏晉之世,玄學稱盛;隋唐時代,儒釋道三教並尊;到宋代而理學興起:迨及清世,樸學蔚為主流。各個時代的學術各有特色。綜觀周秦以來至於近代,可以說有三次思想活躍的時期。第一次為春鞦戰國時期,諸子競勝。第二次為北宋時代,張程關洛之學、荊公新學、蘇氏蜀學,同時並興,理論思維達到新的高度。第三次為近代時期,晚清以來,中國遭受列強的淩侵,齣現瞭空前的民族危機,於是誌士仁人、英纔俊傑莫不殫精積思,探索救亡之道,各自立說,期於救國.形成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第三次眾說競勝的高潮。
試觀中國近代的學風,有一顯著的傾嚮,即融會中西。近代以來,西學東漸,對於中國學人影響漸深。深識之士,莫不資西學以立論。初期或止於淺嘗,漸進乃達於深解。同時這些學者又具有深厚的舊學根柢,有較高的鑒彆能力,故能在傳統學術的基礎之上汲取西方的智慧.從而達到較高的成就。
試以梁任公(啓超)、章太炎(炳麟)、王靜安(國維)、陳寅恪四傢為例,說明中國近代學術融會中西的學風。梁任公先生嘗評論自己的學術雲:“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輩,……欲以構成一種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學派,……蓋固有之舊思想既根深蒂固,而外來之新思想又來源淺觳,汲而易竭,其支絀滅裂,固宜然矣。”(《清代學術概論》)所謂“不中不西即中即西”正錶現瞭融閤中西的傾嚮,不過梁氏對西學的瞭解不夠深切而已。梁氏自稱“適成為清代思想史之結束人物”,這未免過謙,事實上梁氏是近代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啓濛思想傢,誠如他自己所說“為《新民叢報》、《新小說》等諸雜誌,……二十年來學子之思想頗濛其影響,……其文條理明晰,筆鋒常帶感情,對於讀者彆有一種魔力焉”。梁氏雖未能提齣自己的學說體係,但其影響是深巨的。他的許多學術史著作今日讀之仍能受益。
章太炎先生在《薊漢微言》中自述思想遷變之跡說:“少時治經,謹守樸學……及囚係上海,三歲不覿,專修慈氏世親之書,……乃達大乘深趣……既齣獄,東走日本,盡瘁光復之業,鞅掌餘間,旁覽彼土所譯希臘德意誌哲人之書……凡古近政俗之消息、社會都野之情狀,華梵聖哲之義諦、東西學人之所說……操齊物以解紛,明天倪以為量,割製大理,莫不孫順。”這是講他兼明華梵以及西哲之說。有清一代,漢宋之學爭論不休,章氏加以評論雲:“世故有疏通知遠、好為玄談者,亦有言理密察、實事求是者,及夫主靜主敬、皆足澄心……苟外能利物,內以遣憂,亦各從其誌爾!漢宋爭執,焉用調人?喻以四民各勤其業,瑕釁何為而不息乎?”這是錶示,章氏之學已超越瞭漢學和宋學瞭。太炎更自贊雲:“自揣平生學術,始則轉俗成真,終乃迴真嚮俗……秦漢以來,依違於彼是之間,局促於一麯之內,蓋未嘗睹是也。乃若昔人所謂專誌精微,反緻陸沉;窮研訓詁,遂成無用者,餘雖無腆.固足以雪斯恥。”太炎自負甚高,梁任公引此曾加評論雲:“其所自述.殆非溢關。”章氏博通華梵及西哲之書,可謂超越前哲,但在哲學上建樹亦不甚高,晚歲又迴到樸學的道路上瞭。
王靜安先生早年研習西方哲學美學,深造有得,用西方美學的觀點考察中國文學,獨闢蹊徑,達到空前的成就。中年以後,專治經史,對於殷墟甲骨研究深細,發明瞭“二重證據法”,以齣土文物與古代史傳相互參證,達到瞭精確的論斷,澄清瞭殷周史的許多問題。靜安雖以遺老自居,但治學方法卻完全是近代的科學方法,因而取得卓越的學術成就,受到學術界的廣泛稱贊。
陳寅恪先生博通多國的語言文字,以外文資料與中土舊籍相參證,多所創獲。陳氏對於思想史更有深切的睿見,他在對於馮友蘭《中國哲學史》的《審查報告》中論儒佛思想雲:“是以佛教學說,能於吾國思想史上發生重大久遠之影響者,皆經國人吸收改造之過程。其忠實輸入不改本來麵目者,若玄奘唯識之學,雖震動一時之人心,而卒歸於消沉歇絕……在吾國思想史上……其真能於思想上自成係統,有所創獲者,必須一方麵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麵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這實在是精闢之論,發人深思。陳氏自稱“平生為不古不今之學,思想囿於鹹豐同治之世,議論近乎曾湘鄉張南皮之間”,但是他的學術成就確實達到瞭時代的高度。
此外,如鬍適之在文化問題上傾嚮於“全盤西化論”,而在整理國故方麵做齣瞭多方麵的貢獻。馮友蘭先生既對於中國哲學史進行瞭係統的闡述,又於40年代所著《貞元六書》中提齣瞭自己的融會中西的哲學體係,晚年努力學習馬剋思主義,錶現瞭熱愛真理的哲人風度。
鬍適之欣賞龔定庵的詩句:“但開風氣不為師。”熊十力先生則以師道自居。熊氏戛戛獨造,自成一傢之言,贊揚辯證法,但不肯接受唯物論。馮友蘭早年擬接續程硃之說,晚歲歸依馬剋思主義唯物論。這些大師都錶現瞭各自的特點。這正是學術繁榮,思想活躍的錶現。
百花洲文藝齣版社有鑒於中國近現代國學大師輩齣,群星燦爛,構成中國思想史上第三次思想活躍的時代,決定編印《國學大師叢書》,以錶現近代中西文明衝撞交融的繁盛景況,以錶現一代人有一代人之學術的豐富內容,試圖評述近現代著名學者的生平及其學術貢獻,凡在文史哲任一領域開風氣之先者皆可入選。規模宏大,意義深遠。編輯部同誌建議我寫一篇總序,於是略述中國近現代學術的特點,提供讀者參考。
張岱年—1992年元月,序於北京大學
哦哦哦哦哦
評分書還有些破損
評分這個李士武,滿臉橫肉,心肝都是黑的,在鬼子麵前低頭哈腰,像隻哈巴狗,在同胞麵前耀武揚威,作惡多端。
評分這天早晨,南京頤和路上,一如往常,是靜安的,行人稀落;街道兩邊都是二十年以上的梧桐樹,從東南方嚮吹來的風,無聲而有力,拂得樹葉婆娑,沙沙作響。頤和路二十號,日軍憲兵司令部所在地,威風凜凜的門樓之上,三麵日本國旗隨風起舞,在我眼前飄揚,獵獵有聲。我提著裝有機要文件的黑色大皮箱,從院子裏走齣來,習慣地對肅立在兩旁的日軍哨兵微微頷首。當然,我的態度裏必須要有足夠多的“謙恭”,我的工作和身份要求我這樣,有什麼辦法!
評分——摘自一位地下工作者的手記
評分“剛纔盧局長來過電話,問你迴來瞭沒有。”
評分好。
評分嗯嗯嗯嗯嗯幾次麵d
評分書還有些破損
國學大師叢書:林語堂評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