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作者提示#
周宏翔,人称“光仔”,90后作家,我们给他的封号是“最会讲故事的暖心小说家”,别不信,不信你自己看《相遇是比爱更美好的事》!
#阅读提示#
《相遇是比爱更美好的事》是由25个短篇故事和31幅创意插图组成,可供你:
●上班路上、归家途中,在拥挤的地铁或公车里阅读;
●上课偷偷藏在书桌抽屉里翻阅;
●睡前靠在床头,在温暖的灯光下细细品读;
●前往未知地点的旅途中,依窗翻阅。
#读者提示#
阅读《相遇是比爱更美好的事》可能出现如下情况:
●时而大笑不止;
●时而泪眼滂沱;
●时而心塞欲死;
●时而酣畅淋漓。
So,请身体状况不好者谨慎对待!
内容简介
25篇暖中带伤的催泪故事,13篇源于真人真事,12篇源于生命最本真的爱;
31幅创意插图,“光仔”与“问问”倾情对话。
最会讲故事的暖心小说家周宏翔,
写给所有孤独、失意、伤心之人的都市童话。
微博、微信、豆瓣、人人数以百万次争相分享……
在每一个失眠的深夜里,
在每一次归家的途中,
在每一列驶向远方的隆隆火车上,
那些关于相遇、陪伴、梦想、亲情、友情的故事,
那些有关初恋、别离、坚守、爱与等待的故事,
都会告诉你,
相遇,是比爱更美好的事。
一起出发,有的人走失了;
一起旅行,有的人落单了。
能够陪伴你前往终点的人,
渐渐被时间筛选得所剩无几。
但曾经的相遇,
我们都知道,那是难以忘却的回忆。
作者简介
周宏翔,青年作家,90年生于重庆。
曾用笔名阳光已至。
2005年起发表小说,文章既有温暖的格调,也有忧伤的情怀,持之以恒奋发图强的创作者和创业者。曾获第五届巴蜀青年文学奖。
已出版著作:
《相遇是比爱更美好的事》
《少年们无尽的夜》
《睡在你的回忆里》
《无限透明的思念》
《时间浪潮》
《叠年》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如果我们实在忍不住要把一个人群仅仅凭着他们都出生在那十年而命名为“90后”的话,那么,我拒绝演绎而期待归纳,我要看看一个个的人——他在做什么,他怎样自我表述和自我想象,他究竟认为自己和他人有何不同。而这种不同如何构成意义。
——李敬泽(《人民文学》主编) ★这部小说既为“90后”的文学崛起作了出色的宣示,也为“90后”的小说写作树立了一个较高的标尺。因而,这部小说和它的作者,都值得人们予以关注和寄予厚望。
——白烨(中国著名评论家)
★那种复杂微妙的心理写得如此细致,还是令人惊叹,内心的痛楚困扰刻画得淋漓尽致。
——陈晓明(北大教授)
目录
PARTONE此城
那些陪伴我的人啊
嘿,阿勇
半段绸
五月十二
我想用我二十四年的青春,换你一次没有顾虑的旅程
分手是恋人最后的情话
二十二岁以后还可以谈谈梦想吗
我们总是没有力气提起那沉重的爱
日出江花红胜火
夏天那么短,思念却很长
成千上万个路口,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冤家
等一个人等多久
PARTTWO彼岸
只争朝夕
在不经意的瞬间看见回忆
爱的天气预报
无名指
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男生时代
女生时代
我们开过太多的玩笑,也说了太多的谎
我在情人节关掉了淘宝店
盛夏有诗
相遇是比爱情更美好的事
谁在岛中央
后记:每个年少时的梦都是你内心最温暖的瞬间
精彩书摘
●有一天,我们离开故土,走到家乡都变成回不去的远方,我们一边期待山那头的世界,一边怀念静候你回归的故乡,路过千山万水,经历路远马亡,当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明白为何当初坚持走的路会这么长。
●你思念的人,永远不在你身边;你怀念的事,永远只有褪色的容颜;你在意的快乐,已经写成了记忆中的诗。曾经以为爱情会存活到永远的后一天,时间会停留在分别的万年前,当时过境迁,你才发现,爱情不过是一张印着年少模样的照片。
●梦想么,向前跑,总会到达。它再远,远得过人生吗?
●你在乎的人往往不在乎你,在乎你的人往往你不在乎,爱情往往是一场较量赛,看谁先出手谁先亮底牌,谁是“独孤求败”谁又是“西方失败”,但永久有人为爱飞蛾扑火、乐此不疲,因为他们始终相信,爱情如同梦想,只要锲而不舍,就能靠近曙光,再冰冷的心,爱了都会活过来。
●有时候停步不单单因为疲惫、休息、懒惰,或许只是想仔细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和欣赏眼前的风景;有时候仰望也不单单是因为信仰、崇拜、仰慕,据说四十五度角的抬头,是可以看起来高傲又能隐藏眼泪最好的办法。
精彩片段:
五月的时候,丁莎去北京出差,干燥的空气让她想死。夜晚到处闲逛,没想到在三里屯遇见李嘉颉,丁莎正想躲,李嘉颉便叫住了她。
李嘉颉招待了她一杯啤酒,然后拿出皮夹里的照片告诉她自己要结婚了。李嘉颉的表情从始至终都没变过,一直像个大男孩一样眯着眼睛笑嘻嘻的,摸摸头,然后说:“要不你和老刘来做我的伴娘和伴郎吧。”丁莎摇了摇头,“好歹我是你追过的女孩,你要我去看着你和别人结婚,不是在让我难堪吗?”李嘉颉被丁莎一句话给堵死了,“我……我不是那个意思……”原本就不善言辞的家伙更是解释不来这样的误会,丁莎倒是被李嘉颉焦急的表情逗笑了。丁莎一口喝完了酒,“和你开玩笑啦,不过下次你追女孩子不要只会送花。不过,应该也没有下次了。”
回酒店后,丁莎给刘奕舒打了个电话,结果电话被转接到他秘书电话上,刘奕舒又出国出差去了,一去一个月。丁莎转手自拍了一张自己和“鸟巢”的合影发给刘奕舒,然后呼呼地睡着了。
丁莎掐着手指算刘奕舒回国的日子,家里种的吊兰都发了新枝,买回来的游戏通关了又通关,终于在周末的晚上接到刘奕舒的电话。
“关东煮吃吧?”
丁莎就兴致勃勃地下了楼。
丁莎一边吃着鱼丸一边说:“你不在的时候发生了好多事情,我要慢慢和你说。”
“是吗?”
“李嘉颉要结婚了!”
“你开心了吧。”
“然后邓姐姐生了个男孩。”
“你是不是去帮忙取名字了?”
“还有,我涨工资了!”
“不错不错。”刘奕舒的语气却一下冷了下来,“丁莎,我也有事要和你说。”刘奕舒喝了一口矿泉水,然后看着丁莎圆溜溜的眼睛,“我要辞职了。”
“为什么?”
“原因有很多,自然是下家有更吸引我的地方,总之现在的你已经可以完全独立了,也不用老大一直看着了啊。”
“什么跟什么啊?”
“我走了一个月,你也一个人工作了一个月,其实我一直有问公司你的情况,发现一切正常我也就放心了。”
“刘奕舒,你真是糟糕透了!”
刘奕舒就这样从丁莎的世界里完全消失了,丁莎还专门去了李嘉颉的婚礼,她没有看到刘奕舒,倒是看到了李嘉颉那个漂亮的新娘。
丁莎晚上又跑去陆家嘴了,只是这天晚上下大雨,雨水和泪水混在一起,没有了流浪乐队,她只有自己唱给自己听。
丁莎发高烧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回公司的时候提交了辞职信。老板非常诧异这个表现突出的新人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丁莎也没有多说什么原因,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想走自然就走了。
二十二岁的那个夏天,她站在学校的大礼堂里,看一位意气风发的男子正在做宣讲会,他说他是公司人事部的负责人,叫刘奕舒。丁莎拼死拼活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挤破头进了这家公司。她只是觉得二十二岁的夏天,应该为了爱情去疯狂一次。
再早一些,丁莎作为外联部的负责人为了晚会到处拉赞助,一边碰壁一边磨嘴皮子,最后希望全部变成了泡影。也是这个时候,一个叫刘奕舒的男人给她签了笔合同,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施舍”了她一笔钱。
或许更早一点,丁莎作为刚刚进校的大一新生,坐在入学会场上,看着马上毕业的学长刘奕舒做演讲,其他人都在为夏天烦人的蚊子苦恼时,她却津津有味地享受着汗水和急躁混杂的夏日午后。
直到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得知被分到刘奕舒手上的时候,丁莎在家里疯狂地大叫了一整夜。
“南院的小师妹啊?我也是从那里毕业的。”
“是吗是吗?师兄要多关照啊。”
丁莎翻着通讯录,翻着信息,翻着照片,看着那张自己和“鸟巢”的合影,以及下面附的文字:空中飞人,飞得再远也不要忘记返巢啊。
她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丁莎用两年来存的大笔钱去旅了游,把刘奕舒飞来飞去的城市都逛了个遍,等到丁莎逛累了,回到上海的时候,发现家里躺着一封快要过期的offer,不仅公司名字听也没听过,自己更是没有申请过什么工作。丁莎想肯定是骗子团伙,打电话过去准备好好骂对方一顿,但电话一接通,丁莎就说不出话来了。
“你终于打过来了。”刘奕舒温文尔雅的声音一下刺激了丁莎的神经。
“什么嘛?”
“挖人啊,你这么好的人才,我自然要挖到我的公司来啊。”
“你的公司?”
“对啊,之前一直在筹办中,现在正式运作了啊。”
“一下就消失,一下就出现,你把我当猴子玩啊!”
“怕之前的公司到处找我啊,我知道他们不想放我走,我只好关机了啊。”
“你……”
“明早八点来上班,入职礼物已经放在你桌上了。”
“什么?”
刘奕舒挂掉电话的瞬间,看着窗外的夜景,突然想到第一次看见丁莎的那个晚上,她站在泰迪熊的店门口站了很久很久,然后笑嘻嘻地对自己说:“我觉得看见老大就像看见泰迪熊,呆呆的,但总是让人很安心。”
刘奕舒在东京收到那张“鸟巢”的时候,他突然很想她,很想快点返巢而归。
……
《光阴的褶皱》 序章:尘埃落定 小镇被一片浓重的雾气笼罩,仿佛将所有记忆都温柔地包裹起来。老旧的灯塔在海面上孤独地闪烁,每一道光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被遗忘的故事。林晚站在码头边,海风吹乱了她额前的碎发,带来一丝咸涩的味道,也吹来了远方模糊的歌声。她知道,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就再也无法回头。 第一章:时间的信差 林晚的童年并不像大多数孩子那样色彩斑斓。她的世界里,更多的是书本、旧照片和祖母讲过的那些关于过去的故事。她生活在一栋爬满常春藤的老房子里,那里堆满了祖父留下的古董,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被时光打磨过的岁月。她的祖父是一位沉默寡言的钟表匠,一生都在与机械的精密打交道,仿佛在用滴答声丈量着生命的长度。 然而,有一件事,让林晚的平静生活泛起了涟漪。那是她在整理祖父遗物时,偶然发现的一个被精心收藏的木盒。盒子里没有贵重的珠宝,也没有泛黄的信件,只有一枚老旧的怀表,以及一张泛黄的、写满了潦草字迹的便条。便条上的字迹,是祖父的。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时间不止是流逝,它也承载着重逢。” 这句模糊的话语,像一颗种子,在林晚的心中悄然埋下。她开始对这枚怀表,以及它背后可能隐藏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怀表已经停止了走动,但指针却指向了一个特定的时刻:下午三点零七分。这个数字,在林晚的生活中,似乎也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熟悉。 她开始翻阅祖父留下的笔记,那些曾经让她觉得枯燥乏味的记录,如今却成了她寻找答案的线索。她发现,祖父年轻时,曾经有过一段轰轰烈烈、却最终无疾而终的感情。虽然笔记中关于女主角的描述寥寥数语,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深情,却让林晚感受到了那段感情的重量。 她还发现,祖父曾经在一个叫“星辰港”的地方居住过一段时间,那里是她从未听过的名字。便条上的“重逢”,是否与“星辰港”有关?那枚怀表,又为何停在了下午三点零七分? 林晚决定,她要去“星辰港”寻找答案。这趟旅程,与其说是一次寻根,不如说是一场与时间、与过去,与那份被遗忘的情感的追溯。 第二章:星辰的低语 “星辰港”比林晚想象中更加偏远和宁静。那里坐落着一座古老的灯塔,灯塔的顶端,有着一个巨大的、由齿轮组成的装置,据说可以观测星象。港口的小镇几乎被遗忘在时间的角落,居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简单生活。 在那里,林晚遇到了一个名叫顾言的年轻人。他继承了他祖母的衣钵,也守护着一座老旧的钟表店。顾言的钟表店,和林晚祖父的旧屋一样,弥漫着浓厚的时光气息。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古朴精致的钟表,每一件都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在寂静中低语。 顾言的目光,在看到林晚手中的怀表时,明显地闪过一丝惊异。他认出了那枚怀表,并且知道它属于林晚的祖父,李明。顾言的祖母,曾经是李明在“星辰港”时期的好友,甚至……情人。 在顾言的引导下,林晚逐渐拼凑起了祖父年轻时的故事。原来,李明和顾言的祖母,名叫苏晴,曾在那座灯塔下相遇。苏晴是一位对星象有着浓厚兴趣的女子,她相信,宇宙的运行规律,也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羁绊。而李明,则着迷于机械的精准,他认为,每一个齿轮的咬合,都蕴含着宇宙的奥秘。 他们因共同的爱好而走到一起,在星辰港的夜晚,一同仰望星空,一同拆解研究古老的星象仪。那枚怀表,是李明送给苏晴的定情信物,上面刻着他们第一次相遇的时间——下午三点零七分。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此刻发生了错位。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迫使李明不得不离开“星辰港”,远走他乡。他来不及向苏晴告别,也来不及解释一切。他只留下了那枚怀表,以及对未来的承诺。 “苏晴,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带着最好的光阴,和你一起,看尽星辰的变幻。” 但时光荏苒,命运的河流滚滚向前,他们最终未能再次相遇。李明带着遗憾,在时间的洪流中,将那份爱深埋心底,直到生命的尽头。 第三章:时间的齿轮 林晚听着顾言讲述的故事,心中百感交集。她看到了祖父年轻时的热烈与深情,也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空的遗憾。她看着顾言,眼中闪烁着和祖父相似的智慧和温柔。 “下午三点零七分,”林晚轻声说道,“祖父的怀表,停在了那个时间。” 顾言苦笑了一下:“我祖母的手表,也一样。她总说,那个时刻,是她生命中最重要,也最痛苦的时刻。” 原来,在李明离开的那天下午三点零七分,苏晴在灯塔下等待了许久,却没有等到她心爱的人。那枚怀表,成为了她心中永远的伤痕,也成为了她思念的载体。 顾言带着林晚爬上了灯塔。古老的星象仪依然矗立在那里,虽然布满了灰尘,但依稀可见当年的精密。顾言熟练地操作着那些齿轮,让星象仪缓缓转动。 “我的祖母说,”顾言看着缓缓移动的星盘,“有些爱,虽然未能走到最后,但它们的力量,却足以穿透时间和空间。它们会以另一种方式,在生命的某个节点,重新连接。” 林晚看着顾言,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她想起祖母的便条:“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时间不止是流逝,它也承载着重逢。” 或许,这不仅仅是关于祖父和苏晴的故事。或许,时间和命运,正在以另一种方式,为他们和他们的后代,开启一段新的篇章。 第四章:光阴的重奏 在“星辰港”的日子里,林晚和顾言一起修复了祖父和苏晴当年一起研究的星象仪。他们一起清理灰尘,一起调试齿轮,一起在夜晚仰望星空,听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 林晚发现,顾言不仅仅是一个继承了祖母技艺的钟表匠,他更是一位懂得如何倾听时间的人。他能从钟表的滴答声中,听出岁月的痕迹;他能从星辰的运转中,看到生命的轨迹。 他们一起研究李明留下的笔记,林晚将祖父的文字转化为口述,顾言则用他的知识和经验,为那些模糊的线索补充细节。他们发现,李明和苏晴,不仅仅是对钟表和星象感兴趣,他们还对一种古老的“时间之窗”理论有着共同的探索。 “时间之窗,”顾言解释道,“是一种理论,认为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节点,过去、现在和未来,可能会短暂地交汇。如果能够找到正确的‘钥匙’,或许就能窥探到时间的真相,甚至……与过去产生某种联系。” 林晚手中的怀表,那枚停在下午三点零七分的怀表,会不会就是他们寻找的“钥匙”? 他们尝试着将怀表放置在星象仪的某个特定位置,在那个特定的时间节点,当灯塔的光芒穿过星象仪的缝隙,照亮怀表时,一种奇妙的现象发生了。 怀表发出微弱的光芒,指针开始缓缓地、却又异常清晰地移动起来。仿佛穿越了漫长的岁月,回到了它最初走动的时刻。而灯塔的光芒,也仿佛在那一刻,变得更加耀眼,照亮了整个“星辰港”。 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怀表在走动。他们看到的,是模糊的影像,是年轻时的李明和苏晴,在灯塔下,微笑着,互相凝视。那画面,虽然短暂,却充满了无尽的温情。 林晚的眼眶湿润了。她知道,祖父和苏晴的故事,终于在此刻,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延续。他们的爱,并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如同陈年的美酒,越发醇厚。 第五章:遗忘的沙漏 “星辰港”的生活,让林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充实。她不再只是一个被过去束缚的女孩,她开始学会,如何用新的眼光去审视时间和生命。 她和顾言,在这段共同的探索中,建立起了一种超越友谊的默契。他们分享着祖辈的故事,也分享着对未来的憧憬。顾言欣赏林晚的细致和坚持,林晚则被顾言的智慧和温柔所吸引。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星辰港”的宁静被打破。灯塔受到了损伤,星象仪也险些被毁。 在抢修灯塔的过程中,林晚在灯塔底部的一个隐秘角落,发现了一个被海水侵蚀得几乎看不清字样的金属盒子。打开它,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枚泛黄的信件,以及一张年轻女子的照片。 照片上的女子,正是苏晴。而信件,是苏晴写给李明的。 信中,苏晴并没有责怪李明的离开,反而表达了对他的理解和祝福。她告诉李明,她会一直在这里等待,等待他回来,或者,等待一个能够代替他,来到她身边的人。她相信,他们的相遇,不是偶然,而是命运的安排。 “我的李明,”信中写道,“不要因为分别而伤感。每一次相遇,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或许,我们无法在同一个时空里相守,但我们的心,却永远可以交织在一起。相信我,总有一天,我们会以另一种方式,再次重逢。” 林晚读着信,泪水模糊了双眼。她明白了,祖父的“重逢”,不仅仅是指他和苏晴的再见,更是指他们曾经拥有的那份感情,会以一种新的形式,在新的生命中,得到延续。 尾声:时间的赠礼 暴风雨过后,“星辰港”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灯塔重新点亮,星象仪也得到了修复。林晚和顾言,看着他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们知道,祖父和苏晴的故事,并没有真正的结束。他们的爱,化作了“星辰港”的风,化作了灯塔的光,化作了钟表的滴答声,化作了夜空中闪烁的星辰。 林晚决定离开“星辰港”。她带走了祖父的怀表,也带走了顾言的祝福。她知道,这段旅程,让她找到了自己,也让她明白了,时间的真正意义。 时间,不仅仅是流逝。它承载着记忆,承载着情感,承载着那些永远不会被遗忘的爱。而每一次的相遇,无论是短暂的,还是漫长的,都可能成为生命中最美好的赠礼。 在离开“星辰港”的那一天,夕阳将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林晚站在码头,回望着灯塔。她知道,无论走到哪里,她心中都会有一个角落,属于这个宁静的港湾,属于那段穿越时光的爱,也属于那个在星辰下,与她一同仰望过星空的人。 她相信,正如祖父和苏晴一样,她和顾言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他们会带着这份对时间的敬畏,对爱的理解,继续前行,去迎接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比爱更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