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aDB原理與實現

MariaDB原理與實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金鵬,張成遠,季锡強 著
圖書標籤:
  • MariaDB
  • 數據庫
  • 原理
  • 實現
  • 存儲引擎
  • SQL
  • 性能優化
  • 事務
  • 索引
  • 數據結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385178
版次:1
商品編碼:1166849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9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京東一綫開發人員力作

  詳細講述數據庫內部的實現原理

  深入淺齣地闡述MariaDB的設計理念

  廣泛涵蓋MariaDB區彆於MySQL的主要亮點功能

內容簡介

  《MariaDB原理與實現》由淺入深地剖析瞭MariaDB,首先簡要介紹瞭一些基礎知識、新特性、對MySQL原有功能所做的擴展以及源代碼,接著介紹瞭底層數據結構、綫程池技術、binlog、復製等內容,結尾介紹瞭分布式數據庫係統。

作者簡介

  張金鵬,京東技術專傢,MySQL數據庫專傢,京東雲數據庫組核心成員,主要負責MySQL內核優化及二次開發。多年數據庫領域以及搜索引擎領域的工作經驗,對Redis、Memcached等NoSQL數據庫,以及CGroup、LXC、Docker等容器技術有深入的研究。  新浪微博:弓長金鵬
  張成遠,京東架構師。畢業於東北大學,碩士階段研究分布式數據庫相關方嚮,2012年加入京東雲數據庫技術團隊。擅長高性能服務器開發、分布式數據庫、分布式存儲/緩存等大規模分布式係統架構。主導瞭京東分布式數據庫係統及容器係統的架構與開發工作。  新浪微博:NEU_寒水
  季锡強。京東架構師,主要負責京東分布式數據庫的架構設計及研發工作,主導容器技術在京東的應用與推廣。專注於高性能服務器、分布式數據庫、分布式存儲/緩存及容器技術,對容器核心技術及golang並發編程有深入研究。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本書對於MariaDB的各種特性如數傢珍,從基本原理到源代碼,使讀者洞悉一切。但這又不是一本隻講MariaDB的書,還詳細介紹瞭MariaDB與MySQL的差異,而且作者還無私分享瞭很多京東數據庫的實踐經驗。總之一句話, 這是一本關於MariaDB與眾不同的好書!  ——汪源,網易杭州研究院副院長
  之前國內在數據庫係統方麵的技術積纍有限,現在我看到國內越來越多數據庫方麵圖書的齣版,感到由衷的高興。  作為MySQL的一個重要源代碼分支,MariaDB包括的一些新特性使它在某些地方優於MySQL,同時基於對MySQL後續發展的擔心,包括榖歌在內的一些大公司開始逐步使用MariaDB替換MySQL。  本書從設計原理開始講解,深入淺齣地剖析瞭MariaDB以及MySQL的幾部分重要功能的具體實現細節,是作者在京東工作實踐中的提煉和總結。通過本書,你不但可以學習到數據庫方麵的基礎理論,也可以參照書中的實例進行MariaDB源代碼方麵的實踐。相信本書對使用和學習MariaDB的讀者有很大的幫助。  ——MySQL ACE Director/新浪首席數據庫架構師,楊海朝
  MariaDB不僅免費開源,而且支持一些新特性,如多源復製、綫程池、binlog group commit等,並且Google已經從MySQL遷移到瞭MariaDB。  本書由淺入深地講述瞭MariaDB的基本原理和實現細節,並結閤在京東的實戰經驗,給齣基於MariaDB的分布式數據庫的實現。  相信本書對學習MariaDB的讀者會非常有幫助。  ——京東架構師,吳元清

目錄

第1章 MariaDB概述  1

1.1 MariaDB的曆史  1

1.2 MariaDB所做的事情  2

1.2.1 更豐富的存儲引擎  2

1.2.2 性能的提升  2

1.2.3 擴展和新特性  3

1.2.4 更好的測試  3

1.2.5 盡量消除錯誤和警告  4

1.3 MariaDB的版本與兼容性  4

1.3.1 MariaDB 5.1和MySQL 5.1的不兼容性  4

1.3.2 MariaDB 5.2和MySQL 5.1的不兼容性  5

1.3.3 MariaDB 5.3和MySQL 5.1、MariaDB 5.2的不兼容性  5

1.3.4 MariaDB 5.5和MariaDB 5.3的不兼容性  6

1.3.5 MariaDB 5.5與MariaDB 5.3和MySQL 5.5 的不兼容性  7

1.3.6 MariaDB 10.0和MySQL 5.6的不兼容性  7

1.4 編譯和安裝MariaDB  8

1.4.1 使用二進製安裝包進行安裝  8

1.4.2 使用源代碼進行編譯安裝  9

1.5 聯係社區  11

1.6 小結  12

第2章 MariaDB的擴展和新特性  13

2.1 更多的存儲引擎  13

2.1.1 全新的Aria存儲引擎  13

2.1.2 XtraDB存儲引擎  16

2.1.3 SphinxSE存儲引擎  17

2.1.4 FederatedX存儲引擎  17

2.1.5 TokuDB存儲引擎  18

2.1.6 Cassandra存儲引擎  18

2.1.7 CONNECT存儲引擎  18

2.1.8 Sequence存儲引擎  19

2.1.9 Spider存儲引擎  20

2.2 綫程池技術和binlog group commit技術  22

2.2.1 綫程池技術  22

2.2.2 binlog group commit技術  23

2.3 MariaDB其他擴展和新特性  23

2.3.1 更高的時間精度  23

2.3.2 虛擬列  24

2.3.3 用戶統計功能  25

2.3.4 KILL命令的擴展  27

2.3.5 命令執行進度報告  27

2.3.6 動態列  28

2.3.7 多源復製  29

2.4 小結  29

第3章 初識MariaDB源代碼  31

3.1 MariaDB源代碼的目錄組織結構  31

3.2 MariaDB對類型和函數的封裝  33

3.2.1 對類型的封裝  33

3.2.2 對函數的封裝  33

3.3 調試MariaDB  34

3.3.1 準備工作  34

3.3.2 mysqld關鍵的函數調用  37

3.3.3 調試  38

3.4 小結  40

第4章 MariaDB基礎數據結構  41

4.1 內存池MEM_ROOT  41

4.1.1 內存碎片問題  42

4.1.2 MEM_ROOT的定義  44

4.1.3 MEM_ROOT的使用  46

4.1.4 MEM_ROOT的初始化  47

4.1.5 分配內存  48

4.1.6 內存迴收  50

4.1.7 MEM_ROOT的使用場景  52

4.2 文件緩存IO_CACHE  52

4.2.1 高性能武器——緩存  53

4.2.2 IO_CACHE的定義  54

4.2.3 IO_CACHE的使用  57

4.3 NET結構  63

4.4 綫程上下文——THD  65

4.5 TABLE_SHARE  69

4.6 TABLE  73

4.7 小結  76

第5章 MariaDB綫程池  77

5.1 綫程池相關的參數  77

5.1.1 MariaDB 5.1和MariaDB 5.3中的綫程池  77

5.1.2 MariaDB 5.5和MariaDB 10.0中的綫程池  78

5.2 何時使用綫程池  79

5.3 綫程池的實現  79

5.3.1 綫程池相關的數據結構  80

5.3.2 綫程池的初始化  82

5.3.3 添加連接到綫程池  84

5.3.4 worker綫程  85

5.3.5 get_event函數  86

5.3.6 listener綫程  89

5.3.7 timer綫程  92

5.4 小結  94

第6章 二進製日誌binlog  95

6.1 簡介  95

6.1.1 binlog的作用  96

6.1.2 index文件  96

6.2 binlog的使用  97

6.2.1 開啓binlog  97

6.2.2 選擇binlog的格式  97

6.2.3 binlog的相關參數  98

6.3 binlog事件  99

6.3.1 binlog事件格式  99

6.3.2 binlog事件類型  101

6.3.3 binlog事件的實現  108

6.4 清理binlog  109

6.4.1 手動清理binlog  109

6.4.2 自動清理binlog  109

6.4.3 purge命令的實現  109

6.5 binlog_cache_mngr結構  112

6.6 mysqlbinlog工具  112

6.7 使用binlog進行恢復  113

6.8 小結  113

第7章 binlog group commit技術  115

7.1 事務的兩階段提交  115

7.2 binlog group commit的工作原理  117

7.3 binlog group commit的實現  118

7.3.1 相關的數據結構  118

7.3.2 代碼執行流程  120

7.3.3 事務排隊  125

7.3.4 leader綫程的工作  128

7.3.5 prepare_ordered和commit_ordered接口  134

7.4 小結  135

第8章 復製  136

8.1 簡介  136

8.2 復製的作用  137

8.3 復製的工作原理  138

8.3.1 概要  138

8.3.2 relay-log  140

8.3.3 master.info文件和relay-log.info文件  140

8.4 復製的配置  141

8.4.1 在新安裝的主庫和從庫上配置復製  141

8.4.2 主庫有一定數據時的復製配置  144

8.4.3 選擇性復製  150

8.5 復製的實現  151

8.5.1 復製相關的數據結構  152

8.5.2 復製的初始化——init_slave函數  157

8.5.3 CHANGE MASTER TO命令——準備工作  159

8.5.4 START SLAVE命令——開啓復製  160

8.5.5 STOP SLAVE命令——停止復製  160

8.5.6 slave IO綫程  161

8.5.7 slave SQL綫程  164

8.5.8 master dump綫程  165

8.6 半同步復製  168

8.6.1 半同步復製的工作原理  168

8.6.2 半同步的安裝和配置  169

8.6.3 半同步復製的實現  171

8.6.4 半同步復製的變種  179

8.6.5 半同步復製的潛在問題  180

8.7 並行復製  181

8.7.1 MySQL的並行復製  181

8.7.2 MariaDB的並行復製  181

8.8 多源復製  182

8.8.1 多源復製的應用場景  182

8.8.2 多源復製相關的命令  183

8.8.3 MariaDB多源復製的實現  184

8.9 GTID  185

8.9.1 GTID的概念  186

8.9.2 在MySQL上配置基於GTID的復製  186

8.9.3 MySQL中GTID的實現  187

8.9.4 MariaDB中的GTID  195

8.10 小結  195

第9章 數據結構和算法  197

9.1 算法復雜度  197

9.2 B+樹和索引  198

9.2.1 磁盤的讀取  198

9.2.2 B+樹  199

9.2.3 數據庫索引  200

9.3 堆排序與快速排序  201

9.3.1 堆——優先級隊列  201

9.3.2 堆排序  202

9.3.3 快速排序——qsort  203

9.4 ORDER BY的實現  204

9.4.1 使用索引的已有順序  205

9.4.2 filesort算法  207

9.5 JOIN的實現  210

9.5.1 JOIN語句的使用  211

9.5.2 Nest Loop Join算法  212

9.5.3 Block Nest Loop Join算法  214

9.5.4 Batched Key Access Join算法  216

9.5.5 Hash Join算法  216

9.5.6 Sort Merge Join算法  217

9.6 小結  218

第10章 分布式數據庫  219

10.1 分布式數據庫概要  219

10.1.1 分布式數據庫的特點  219

10.1.2 係統的擴展方式  220

10.1.3 分布式數據庫中的技術難點  221

10.2 數據的分片方式  221

10.3 分布式數據庫實踐——京東分布式數據庫係統  222

10.3.1 京東分布式數據庫係統架構  222

10.3.2 高可用組的初始化  223

10.3.3 數據的分片  224

10.3.4 係統的高可用性  225

10.3.5 係統的可擴展性  227

10.4 小結  230

附錄A 數據庫與IO資源控製  231

前言/序言

  自從60多年前關係型數據庫齣現起,它就被廣泛使用。至今,幾乎所有IT係統都離不開關係型數據庫。在MySQL齣現前,關係型數據庫行業幾乎被Oracle、IBM DB2和Microsoft SQL Server幾個商業巨頭壟斷瞭。商業數據庫的封閉性和高昂的價格,對IT行業在深度和廣度上的使用、提升數據庫係統以及時適應各種新需求(尤其是互聯網等行業帶來的新需求)造成瞭很大的阻礙。20世紀末開源數據庫MySQL的齣現和崛起,為整個數據庫行業帶來瞭巨大的希望。可惜隨著MySQL被Oracle公司收購,存在Oracle公司將MySQL閉源的巨大潛在風險。為瞭避免這種風險,為行業提供一個永久開源免費的關係型數據庫係統,MariaDB被創造瞭齣來。雖然MariaDB最初隻是MySQL的一個分支,但近年來隨著社區的壯大和普及度的迅猛上升,它在很多方麵已經超過瞭MySQL,例如性能、復製功能和存儲引擎等,並且大有完全替代MySQL的勢頭。

  本書深入淺齣地闡述瞭MariaDB的設計理念,剖析瞭MariaDB的幾個關鍵而有趣的子係統。本書的作者是我的同事,我目睹瞭他們將日常工作實踐中總結和提煉齣MariaDB的心得轉化成書的過程。這是一本理論結閤實踐的書,讀者不但可以學習到MariaDB的理論,還可以參照書中的實例一步步地自行調試實踐。我相信本書會對有誌學習MariaDB的讀者有所幫助。

  作為一個曾經在數據庫行業耕耘8年的老兵(主要從事SQL Server存儲引擎研發),我也深深地期待國人不但能深度掌握MariaDB的使用技術,還能在MariaDB社區作齣越來越多的貢獻,為積纍和提升數據庫方麵的核心能力而努力。期待這本書能啓發和引導更多的同行來參與MariaDB社區的工作並發揮齣價值。

  何剛,京東集團技術副總裁


《數據庫內核深度剖析:從零構建高性能存儲引擎》 引言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數據已成為企業最寶貴的資産。而支撐這一切的基石,正是強大而高效的數據庫係統。我們日常使用的各種應用程序,從社交媒體到金融交易,無不依賴於數據庫來管理、存儲和檢索海量數據。然而,在用戶界麵背後,隱藏著一個復雜而精妙的世界——數據庫內核。它纔是真正決定數據庫性能、可靠性與可擴展性的核心。 本書並非一本關於某個特定數據庫産品(如MySQL、PostgreSQL、Oracle等)的“使用手冊”或“調優指南”。相反,它將帶領讀者深入到數據庫係統的“心髒”,探究其底層原理與實現細節。我們將從最基礎的數據結構與算法齣發,逐步構建一個功能完整的、高性能的存儲引擎。這本書的目標是讓讀者理解“為什麼”數據庫係統如此設計,而不僅僅是“如何”使用它們。 本書結構與內容梗概 本書的篇幅將聚焦於存儲引擎這一數據庫係統的關鍵組件,它負責數據的物理存儲、索引管理、事務處理等核心功能。我們將拋開上層SQL解析、查詢優化等抽象概念,直接麵對數據如何在磁盤上落地,如何被高效地訪問和修改。 第一部分:數據存儲的基礎 頁(Page)與塊(Block)的世界: 計算機存儲的基本單位是字節,而數據庫係統為瞭提高I/O效率,通常將數據組織成更大的單元——頁(Page)或塊(Block)。本章將深入剖析頁的結構,包括頁頭、記錄(Record)結構、空閑空間管理等。我們將探討不同頁大小對性能的影響,以及如何在內存和磁盤之間高效地組織和傳輸數據頁。 記錄(Record)的內部錶示: 數據庫中的每一行數據,在物理存儲上都被錶示為一條記錄。本章將詳細解析記錄的內部編碼格式,包括變長字段的處理、NULL值的錶示、頭部信息(如記錄頭、事務ID、迴滾指針等)的設計。理解記錄的內部錶示,是理解增刪改查操作如何映射到物理存儲的關鍵。 文件結構與組織: 數據庫的物理文件如何組織?數據文件、日誌文件、索引文件之間有什麼關係?本章將介紹常見的數據庫文件結構,例如錶空間(Tablespace)的概念,以及如何通過區(Extent)和頁來組織數據。我們將探討數據文件的增長策略,以及如何處理文件碎片。 第二部分:高效的數據訪問——索引的構建與原理 索引是數據庫性能的“加速器”。沒有索引,查詢將如同大海撈針。本部分將詳細講解各種主流索引的實現原理。 B+樹:數據庫的靈魂索引: B+樹是關係型數據庫中最廣泛使用的索引結構。本章將從二叉搜索樹、B樹齣發,逐步推導齣B+樹的設計。我們將深入講解B+樹的節點結構、查找、插入、刪除操作的算法細節,以及其在平衡性、查找效率和空間利用率方麵的優勢。我們將模擬B+樹的構建和維護過程,理解其如何應對海量數據的插入和查詢。 哈希索引(Hash Index): 對於等值查詢,哈希索引可以提供O(1)的平均查找復雜度。本章將介紹哈希索引的基本原理,包括哈希函數的設計、衝突處理(如鏈地址法、開放尋址法)以及其適用場景和局限性。我們將探討如何在動態數據量下構建和維護一個高效的哈希索引。 其他索引結構(選講): 根據實際需求,數據庫可能會引入其他索引結構,例如全文索引(Full-Text Index)、空間索引(Spatial Index)等。本章將簡要介紹這些索引的原理和應用場景,讓讀者瞭解索引技術的廣闊天地。 第三部分:事務處理的基石——並發控製與恢復 數據庫的可靠性和一緻性離不開強大的事務處理機製。本部分將深入探究事務隔離性與持久性的實現。 並發控製:多版本並發控製(MVCC): 如何在高並發環境下保證數據的一緻性?MVCC是現代數據庫普遍采用的並發控製機製。本章將詳細講解MVCC的原理,包括讀提交(Read Committed)、可重復讀(Repeatable Read)、串行化(Serializable)等隔離級彆的實現。我們將深入理解快照(Snapshot)的概念,以及如何通過版本鏈(Version Chain)和隱藏字段(如 `next_record`、`prev_record`、`transaction ID`、`roll_pointer`)來支持多版本。 鎖機製: 雖然MVCC是主流,但鎖機製在某些場景下依然必不可少。本章將介紹行鎖、錶鎖、間隙鎖等不同粒度的鎖,以及悲觀鎖與樂觀鎖的區彆。我們將探討死鎖的産生原因、檢測與預防機製。 事務日誌(Transaction Log)與預寫日誌(WAL): 數據持久性是如何保證的?本章將深入講解預寫日誌(Write-Ahead Logging, WAL)的原理。我們將剖析日誌記錄的格式,以及數據庫如何利用日誌來實現崩潰恢復(Crash Recovery)。我們將模擬日誌的寫入和迴放過程,理解其在保證數據安全中的關鍵作用。 ACID特性: 本章將把前麵講解的並發控製與事務日誌結閤起來,係統性地闡述數據庫如何實現ACID(原子性、一緻性、隔離性、持久性)四大特性。 第四部分:內存管理與緩衝池(Buffer Pool) 為瞭提高查詢效率,數據庫會將頻繁訪問的數據頁加載到內存中的緩衝池(Buffer Pool)進行緩存。 緩衝池的設計與管理: 本章將深入探討緩衝池的組織結構,包括頁框(Page Frame)的管理、Free List、Clock Replacement Algorithm等。我們將分析不同替換算法(如LRU、LFU)的優缺點,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緩存命中率。 髒頁(Dirty Page)處理: 當內存中的數據頁被修改後,它就變成瞭髒頁。本章將講解髒頁的檢測、寫迴(Write-back)策略,以及相關的後颱綫程(如Checkpoint)的作用。 第五部分:存儲引擎的集成與展望 存儲引擎的插件化設計: 現代數據庫通常采用插件式存儲引擎架構,允許用戶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的存儲引擎(如InnoDB、MyISAM、RocksDB等)。本章將探討這種架構的設計理念,以及不同存儲引擎的特點與適用場景。 高性能存儲引擎的未來趨勢: 隨著硬件技術的發展(如SSD、NVMe),以及大數據、實時計算等新需求的齣現,存儲引擎也在不斷演進。本章將展望未來高性能存儲引擎的設計方嚮,如內存數據庫、混閤存儲、分布式存儲等。 目標讀者 本書適閤以下人群閱讀: 對數據庫底層原理充滿好奇的開發者: 希望深入理解SQL語句背後發生瞭什麼。 數據庫開發工程師: 想要提升對數據庫係統理解,寫齣更高性能、更可靠的代碼。 數據庫內核開發者: 作為入門和深入研究的參考。 對計算機係統結構、操作係統、數據結構與算法有一定基礎的讀者。 學習本書的收獲 通過本書的學習,您將能夠: 理解數據庫如何管理和存儲數據。 掌握B+樹等核心索引結構的實現原理。 深入理解MVCC和鎖機製如何保證數據的一緻性。 瞭解事務日誌和崩潰恢復的機製。 掌握內存緩衝池的原理與優化。 構建一個具備基本功能的存儲引擎,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數據庫的運作。 結語 數據是現代社會的血液,而數據庫內核則是承載這血液的血管與心髒。理解數據庫內核的原理與實現,如同掌握瞭數據世界的“內功心法”。本書旨在揭開數據庫內核的神秘麵紗,帶領您一起探索這個充滿挑戰與智慧的領域。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深度剖析數據庫內核的精彩旅程!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人,金屬質感的MariaDB Logo搭配深邃的藍色背景,給人一種專業、嚴謹又不失現代感的感覺。翻開第一頁,我就被其厚實的紙張和精美的排版所摺服,字體清晰,間距適宜,閱讀體驗極佳。內容方麵,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概念的梳理能力,雖然這本書的題目是《MariaDB原理與實現》,但我預期它會像一本精心打磨的工藝品,將那些看似枯燥的技術細節,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和深入淺齣的講解,呈現在讀者麵前。我期望書中不僅能看到數據庫的底層架構,如存儲引擎的演進、事務隔離級彆的實現細節,甚至是對SQL解析和執行計劃生成過程的剖析,更能體會到作者在其中傾注的心血,如何將復雜的係統工程化,並最終轉化為穩定、高效的服務。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將多年積纍的智慧與實踐心得,毫無保留地分享齣來,帶領讀者一步步探索MariaDB的精髓,解鎖其背後的運行機製,讓我對學習和掌握MariaDB的信心倍增,仿佛已經站在瞭通往精通的大道上。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在知識廣度上的深度挖掘。雖然題目明確指嚮MariaDB,但我預感作者在梳理其原理時,必然會涉及到數據庫係統的一些基礎理論和演進曆程。比如,書中或許會從關係型數據庫的發展曆史談起,介紹SQL語言的誕生和演變,再引申到ACID特性、事務的本質、索引的多種實現方式(B-tree, hash等)等通用概念,然後再具體到MariaDB是如何實現和優化的。這種由淺入深、由通用到具體的講解方式,對於我這樣的讀者來說,能夠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不僅僅是學習MariaDB,更是對整個數據庫領域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包含對不同存儲引擎(如Aria, MyRocks)的深入對比分析,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場景,這對於我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最閤適的存儲方案非常有幫助。相信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能夠更加遊刃有餘地駕馭MariaDB,甚至可以將學到的知識遷移到其他數據庫係統中。

評分

從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字體選擇來看,就透露著一種“工匠精神”,這讓我對內容充滿瞭期待。我猜想,在《MariaDB原理與實現》這本書中,作者必然會投入巨大的精力去剖析MariaDB的核心技術細節,比如它如何處理並發連接、如何管理內存和磁盤 I/O、以及其復製機製的底層原理。我特彆希望能看到關於 MariaDB innoDB 存儲引擎的深度解析,包括其頁結構、聚簇索引、二級索引、MVCC(多版本並發控製)的實現細節,以及迴滾段(rollback segment)和 redo log / undo log 的工作流程。此外,對於 MariaDB 在安全性方麵的設計,例如權限管理、用戶認證、數據加密等,我也希望能有詳盡的講解。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關於 MariaDB 性能調優的實際案例,比如如何通過調整參數、優化SQL語句、設計閤理的錶結構來提升查詢速度和並發能力,那將是錦上添花。這本書無疑會成為我理解和掌握MariaDB的寶貴資源。

評分

讀到這本書,首先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其內容的高度實踐性。從書名《MariaDB原理與實現》可以看齣,它並非那種泛泛而談的理論書籍,而是更加側重於將抽象的原理與實際的數據庫操作緊密結閤。我期待書中會包含大量的代碼示例、配置文件的解讀,甚至是實際故障排除的案例分析,讓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立刻上手,驗證理論的可靠性。想象一下,書中可能詳細講解瞭如何優化慢查詢,如何進行性能調優,如何搭建高可用集群,這些都是日常工作中非常棘手的問題。而且,作者很可能還會深入剖析MariaDB的各個組件,比如查詢優化器、存儲引擎(特彆是InnoDB)、日誌係統等,並解釋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的,這對於理解數據庫的深層運作機製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手中的一把利器,在遇到數據庫相關的難題時,能夠迅速找到解決方案,並且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能夠從根源上理解問題,從而預防類似問題的發生,提升整個係統的穩定性和效率。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MariaDB原理與實現》給我帶來瞭一種探索未知領域的興奮感。我設想,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次深入MariaDB“內心世界”的旅程。作者很可能不僅僅是介紹如何使用MariaDB,而是會深入到其源代碼層麵,或者至少是基於對源代碼的理解,來闡述其工作原理。比如,書中或許會詳細解釋MariaDB是如何解析SQL語句的,不同的SQL語句是如何被轉換為內部執行計劃的,以及查詢優化器是如何進行工作的。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有對 MariaDB 架構的詳細圖解,例如其連接器/綫程池、SQL解析器、查詢優化器、執行引擎、存儲引擎等模塊是如何劃分和交互的。對於復製(replication)部分,我也希望能夠看到其主從同步的原理,包括binlog的生成、傳輸和應用過程,以及半同步復製、多源復製等高級特性的實現。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將是我對MariaDB有全麵、深刻認識的關鍵。

評分

互相監督麵對麵名字

評分

還沒開始看,看瞭幾頁,蠻專業的

評分

正版 實用隨時翻閱,正適閤現在使用

評分

花瞭2個多小時,將書閱讀完畢。源代碼堆砌的比較多,而且對於優化的新特性,一筆帶過。購買的時候太過高估本書能帶給我的知識瞭,對於看過5.6/MariaDB 官方文檔的人 不推薦購買此書。

評分

很好。行傢寫的書。已經看完瞭。

評分

據說非常非常不錯,所以買來看看先

評分

正在研讀中

評分

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評分

正品,不錯,送貨速度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