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玉器拍卖年鉴

2015年玉器拍卖年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邈,顾欣,王燕 编
图书标签:
  • 玉器
  • 拍卖
  • 年鉴
  • 收藏
  • 艺术品
  • 中国玉器
  • 古董
  • 文玩
  • 投资
  • 2015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766269
版次:1
商品编码:1166860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32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5大领域展现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最高成就
  2015拍卖年鉴系列从5大领域展现了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就瓷器、玉器、书画、杂项和珠宝翡翠5大艺术品种类的拍卖热点,为读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艺术品拍卖信息。

  80余个细类剖析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的细分市场
  全面的记录了中国收藏市场的最新趋势,详细的剖析了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真实情况。严格按照艺术品的分类标准,细分为80余个细类,保证信息的专业翔实。

  885家拍卖行引领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潮流
  选取了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如苏富比、佳士得、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等在内的885家拍卖行具有代表性成交价的艺术品,全面展示了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的真实情况。

  3464个拍卖专场全景展示2014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行情
  全景展示了2014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行情,由3464个拍卖专场中心遴选了具有高度代表性和确定成交价格的高端藏品,让读者充分掌握中国艺术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拍卖走势和市场行情。

  13000余副精美图片呈现中国艺术品高端价值
  以中国艺术品高端价值646311件上拍艺术品中以成交价为依据,精选13000余件成交精品,配以精美的图片和详细的拍卖数据,集艺术性、实用性、真实性于一体。

内容简介

  《2015年玉器拍卖年鉴》一书是对2014年中外重要艺术品拍卖行成交玉器拍品情况的总结。全书以时间为顺序、按照成交价格的高低进行排列,将高古玉、宋元玉器、明代玉器、清代玉器以及现代玉器等分门别类地进行讲述。全书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5000余件拍品,将拍品的基本信息、拍品详情、成交价格、成交时间等一一呈现,以彩图版的形式全面翔实地呈现了2014年度玉器拍卖的精彩全貌。《2015年玉器拍卖年鉴》是玉器收藏爱好者收藏、鉴赏、投资玉器的高效实用的玉器上拍咨询参考工具书。

作者简介

  朱邈,首都师范大学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与鉴定研究生班结业。1999-2005年,任盘龙企业拍卖股份公司书画部主管;2006-2011年,任北京雍和嘉诚拍卖有限公司书画部主管;2012-2013年,任北京东方艺都(盘古)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2014年至今,担任北京湛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运营主管。曾在《收藏家》、《艺术市场》等刊物发表《丹青难写是精神——记黄宾虹赠李一平先生的书画》《蔡吉堂藏弘一法师书《金刚波罗密经》卷》《书法绘画 今古咸备》等多篇文章。

内页插图

目录

高古玉器 JADE BEFORE SUI DYNAST/12
隋至元玉器 JADE FROM SUI TO YUAN DYNAST/17
明代玉器 MING DYNAST JADE/24
清代玉器 MING DYNASTJADE/52
民国玉器 MINGUO PERIOD JADE/236
现代玉器 MODERN JADE/237
《2015年玉器拍卖年鉴》是一部全面梳理和记录2015年度全球玉器拍卖市场动态的专业性参考书籍。本书旨在为玉器收藏家、艺术品投资者、鉴定专家、研究学者以及广大玉器爱好者提供一份详实、权威的年度市场报告。 本书内容涵盖了2015年各大知名拍卖行,如佳士得、苏富比、保利、中国嘉德等,所推出的重要玉器专场及拍品。我们精心收录了当年度的重量级拍品,从史前玉器到明清宫廷御用玉,再到近现代大师级作品,力求覆盖各个历史时期、地域风格及玉材品类。每一件重要拍品的收录都配有高清彩图,清晰展示其器型、雕刻细节、沁色、包浆等特征,并附带详细的著录信息,包括估价、成交价、拍卖日期、拍卖地点、来源出处(如重要收藏家旧藏、著名展览记录等)以及拍卖行的官方图录页码。 本书的撰写团队由一批在玉器鉴定、拍卖、收藏领域拥有多年经验的资深专家组成。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能敏锐捕捉市场脉搏。在梳理拍品信息的同时,本书还对2015年度的玉器拍卖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这包括对市场整体趋势的解读,如高端精品玉器的市场表现、不同类别玉器的价格波动、新兴藏家群体的崛起等;对重要拍卖专场进行点评,分析其主题设置、拍品精选以及市场反响;以及对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进行探讨,如宏观经济环境、文化政策导向、艺术品投资理念的变化等。 此外,《2015年玉器拍卖年鉴》特别关注了玉器鉴定和价值评估方面的内容。书中可能包含一些对典型玉器特征的解读,对仿古玉与真品的辨析方法,以及对玉器品相、工艺、题材等影响其市场价值因素的分析。这些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提升鉴赏能力,更理性地参与到玉器收藏与投资活动中。 本书的编辑原则是严谨、客观、全面。我们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并对所有数据进行了交叉核对。装帧设计上,本书采用精装,搭配高品质纸张印刷,以充分展现玉器本身的温润光泽与艺术魅力,使之不仅是一本专业参考书,也是一本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画册。 《2015年玉器拍卖年鉴》的出版,旨在为所有关心中国乃至世界玉器市场的同仁提供一个清晰、可信的年度回顾与分析平台。它既是对过往一年玉器拍卖盛况的忠实记录,也是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的有益启示。无论您是希望深入了解玉器收藏的入门者,还是资深藏家,亦或是市场研究者,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案头必备。

用户评价

评分

《2015年玉器拍卖年鉴》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籍。我被它所展现的精美玉器和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深深吸引。书中对于几件唐代玉器的描述,让我尤为着迷。我一直对唐代玉器的浑厚大气、生动写实风格情有独钟,而这本书恰恰收录了几件当时拍卖会上备受瞩目的唐代玉器。作者在介绍时,不仅对玉器的造型、纹饰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还将其与唐代玉器整体的发展脉络和工艺特点相结合,让我对唐代玉器的艺术成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书中对一件唐代玉兽的描述,让我看到了古代匠人如何赋予一块玉石以生命力,那栩栩如生的神态,仿佛随时会跃出书页。此外,年鉴还对2015年玉器市场的地域性特点进行了探讨,让我了解到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玉器市场的细微差异。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让整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立体。它不仅仅是一本记录,更是一部关于玉器美学和市场价值的精彩篇章。

评分

《2015年玉器拍卖年鉴》是一部让我对中国玉器文化和市场有了更深刻理解的书籍。我被书中对几件民国时期玉器的详尽介绍所吸引。民国时期的玉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融入了一些新的审美元素和工艺技巧,展现出一种温润而典雅的风格。书中收录的几件民国玉器,例如那件雕刻着花鸟纹的白玉如意,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在介绍时,不仅对玉器的造型、材质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还探讨了其可能代表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年鉴中还对2015年玉器拍卖市场上的“新秀”藏家进行了介绍,他们的视角和对玉器的理解,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这本书的文字生动有趣,语言通俗易懂,让我能够轻松地阅读并从中获益。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件玉器,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个故事。

评分

读完《2015年玉器拍卖年鉴》,我深切感受到它是一本集学术性、艺术性和市场性于一体的宝贵书籍。我被书中对几件宋代玉器的深入剖析深深打动。宋代玉器以其婉约、细腻、写实的风格著称,而这本书收录的几件宋代拍品,正是这一风格的绝佳代表。作者在描述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造型,更着重于对玉器纹饰的文化寓意和雕刻技法的考究。例如,书中对一件宋代仕女佩饰的解读,让我看到了宋代女性的温婉气质和审美情趣如何在玉器上得以体现。那精细的衣褶,生动的表情,无不彰显出宋代匠人的高超技艺和对美的深刻理解。年鉴中还对2015年玉器拍卖中的一些“黑马”拍品进行了专题分析,挖掘了它们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这对于我们理解市场变化和发现潜在价值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这本书的文字流畅,逻辑清晰,图片精美,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

评分

《2015年玉器拍卖年鉴》对我而言,是一次关于中国玉文化深度探索的旅程。我被书中对几件战国时期玉器的详细讲解所折服。战国时期的玉器,尤其是礼器和佩饰,常常展现出一种古朴、神秘而又充满力量的美。书中收录的几件战国玉器,例如那件造型独特、纹饰繁复的玉璧,让我仿佛穿越回那个古老的时代,感受到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地、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的追求。作者在解读时,不仅对玉器的形制、纹饰进行了严谨的考证,还结合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献记载,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些玉器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年鉴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玉器鉴定和养护的实用知识,这对于我这样的爱好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补充。它让我认识到,一件玉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市场价格,更在于其背后承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这本书的设计也非常人性化,阅读体验极佳。

评分

初次翻阅《2015年玉器拍卖年鉴》,我脑海中浮现的绝非冰冷的数字和刻板的图录,而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玉石对话。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年鉴,不如说是一位博学的老友,娓娓道来那些在2015年光影中闪耀的温润之魂。它不仅仅记录了成交价格,更重要的是,它捕捉了每一件玉器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温度、工艺精湛以及市场价值的微妙起伏。我尤其被书中对几件明清宫廷玉器的详尽解读所吸引,那些曾经在皇家园林中辗转、在帝王手中把玩过的器物,如今重现于拍场,仿佛将那段辉煌的历史重新鲜活起来。作者的描述,细致到玉器表面的包浆、沁色,甚至是对玉质矿物成分的推测,都让我身临其境,仿佛能触摸到那历经沧桑的温润触感。而且,书中的选材也颇具匠心,既有赫赫有名的“明星拍品”,也有一些虽然名气稍逊,但工艺和历史价值却同样令人惊叹的“遗珠”。这种平衡,让整个年鉴既有宏观的市场视野,又不失对个体珍品的深度挖掘,对于像我这样对玉器市场充满好奇,又渴望了解其背后文化意涵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场精神盛宴。它让我看到了玉器市场并非单纯的商业行为,而是一场文化、历史与资本交织的精彩演绎。

评分

翻开《2015年玉器拍卖年鉴》,我仿佛走进了一个精美的玉器博物馆,只是这里的展品更加生动,因为它们都曾真实地出现在2015年的拍卖舞台上,并被赋予了市场最新的认可。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呈现拍卖结果时的专业性。它不仅仅列出了一件玉器的拍品编号、估价和最终成交价,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详细的品鉴和背景信息。比如,书中对一件清代白玉山子进行的描述,不仅细致地描绘了山子的造型、雕刻技法,还深入探讨了其可能所属的年代风格和文化背景,甚至引用了相关历史文献来佐证其价值。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深信书中信息的可靠性,也让我能够更客观地理解每一件玉器的市场价值是如何形成的。此外,年鉴还包含了对当年玉器拍卖市场整体趋势的分析,对于像我这样希望通过观察市场动态来学习和投资的爱好者来说,这是极其宝贵的参考。它让我看到了不同玉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玉器的表现差异,以及影响这些差异的宏观因素。这本书的结构清晰,排版精美,即使是对玉器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乐趣,因为它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了玉器的美,以及它们在现代市场中的价值。

评分

在我看来,《2015年玉器拍卖年鉴》是一部关于美玉与市场碰撞的精彩编年史。我被书中对几件辽金元时期玉器的精彩呈现所吸引。这个时期,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玉器风格也因此呈现出独特的魅力。书中收录的几件辽金元玉器,无论是其粗犷豪放的线条,还是其充满民族特色的纹饰,都让我眼前一亮。作者在介绍这些玉器时,并没有简单地描述其外观,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玉器在当时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它们可能作为礼器、陪葬品,或是贵族日常佩戴的饰品。这种多维度的解读,让我能够更立体地认识玉器的价值。年鉴中还对2015年玉器拍卖市场上的“仿古”现象进行了讨论,这对我们区分真伪、辨别价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趣味,读起来非常享受。

评分

我一直对玉器有着浓厚的兴趣,而《2015年玉器拍卖年鉴》无疑满足了我对这个领域深入了解的渴望。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数据,而是通过对2015年拍卖市场上那些引人注目的玉器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玉器文化和市场的新窗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件明代龙首衔芝纹玉带钩的解读,它不仅描述了玉带钩精巧的造型和流畅的线条,更深入探讨了“龙首衔芝”纹饰在明代所代表的寓意,例如吉祥、长寿和权力。这种文化解读,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了玉器的价值,它不仅仅是材料和工艺的体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象征意义的载体。年鉴中还特别关注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玉器类型,例如炉瓶盒、人物摆件等,并对它们在2015年的市场表现进行了比较分析。这种分类介绍,让我对不同类型玉器的市场偏好和价值波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穿插的图片质量也非常高,每一件玉器都呈现出其最迷人的细节,配合文字描述,仿佛能够感受到玉器本身的质感和光泽。

评分

《2015年玉器拍卖年鉴》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现代市场价值之间联系的窗户。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几件商周时期玉器的细致描绘。商周玉器,尤其是礼器,常常以其庄重、神秘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著称,代表了中国早期玉器文化的辉煌成就。书中收录的几件商周玉器,例如那件雕刻着饕餮纹的玉戈,让我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祭祀的庄严和王权的威严。作者在解读时,不仅对玉器的造型、纹饰进行了深入的考究,还结合了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些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年鉴中还对2015年玉器拍卖市场中,一些“潜力股”的玉器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我这样希望能够发掘市场新机遇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这本书的排版精美,图片高清,阅读过程十分愉悦。

评分

《2015年玉器拍卖年鉴》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冰冷的拍卖记录,而是一本充满温度和故事的玉器百科。我读到其中关于一件汉代青玉龙纹佩的描述时,简直被深深吸引。书中详细介绍了这枚龙纹佩的造型、雕刻手法,以及与汉代玉器工艺特点的对比。更重要的是,它还探讨了这件玉器可能在当时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它可能象征着怎样的权力或地位,以及它所承载的哲学思想。这种将玉器置于历史文化语境中的解读,让我看到了玉器超越其物质属性的深刻意义。它不再仅仅是一块精美的石头,而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甚至是古代先民精神世界的映射。年鉴中还穿插了对几位知名收藏家和鉴定专家的访谈摘要,他们的真知灼见,为我理解玉器的价值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这些大师级的见解,让我意识到,在玉器拍卖的背后,是深厚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人性化,不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复杂的玉器知识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