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

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图北斗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编
图书标签:
  • 地图集
  • 国家地理
  • 中国
  • 地理
  • 地图
  • 参考书
  • 科普
  • 教育
  • 图鉴
  • 人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ISBN:9787503168789
版次:1
商品编码:11681201
包装:软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358
正文语种:中文
审图号:GS(2014)5225号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国家地理,带给你不一样的旅行!
  旅行之前的常备地理科普必备丛书;
  很美景点,带你走进色彩缤纷的世界;
  七大洲、四大洋,任你畅游;
  中国人很爱的热点旅行目的地,这里都有;
  精美图片大赏,不能亲游,亦可神游;
  不能错过的还有风俗、民情和故事;
  彩色地形晕眩图,地貌景观立体呈现。
  完备准确的地图索引,方便读者查阅。

内容简介

  《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在五千年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缔造了绵延不绝的传奇,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威震四方、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蜿蜒盘踞了大半个北方的万里长城,都记录着过往的辉煌……《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讲述生动的中国地理故事,演绎多彩的人文风情,展现五湖四海的博大与壮美,承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厚重与辉煌,中国如此美丽,而中国又不止如此……在这里,读懂中国。
  《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由地图、地理知识、图片三部分组成,力图将中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美食特产等完全展示给读者。另外,作为一本地图集,强烈的视觉冲力和形象美观的地形晕渲图会让你耳目一新,详细、完备的政区图是你不可缺少的完美的参考图。另外还有一些专题地图,增强你地理知识的全面性,可以自行选择阅读。

作者简介

中图北斗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和北京天域北斗图书有限公司强强联合组建而成,是国内较大的地图编制出版机构,出版发行国内外交通、旅游、政区、文化、少儿及助学等实用参考地图。公司以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百姓为目标,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全面、翔实、客观及现势性强的专业地图资讯,帮助用户获知与地理相关的知识及信息。

目录

《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
全景中国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的人口
中国的民族
中国的地形
中国的近海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水系
028 中国的自然资源
031 中国的历史
035 中国的交通
040 北京市
华夏至尊,京畿首善
040 北京市全图
042 北京市地形图
044 全景北京
047 北京
048 天津市
九河下梢,海河要冲
048 天津市全图
049 天津
050 地理广角
050 经济发展
051 全景天津
052 河北省
涿鹿之战,胡服骑射,燕赵悲歌事未消
052 河北省全图
054 河北省地形图
056 地理广角
057 经济发展
058 全景河北
059 石家庄市
060 唐山市/张家口市
061 秦皇岛市/承德市
062 保定市/廊坊市
063 沧州市/邯郸市
064 山西省
大槐树下寻祖先,煤炭大省展新颜
064 山西省全图
066 山西省地形图
068 地理广角
069 经济发展
069 全景山西
071 太原市
072 大同市/长治市
073 阳泉市/临汾市
074 内蒙古自治区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074 内蒙古自治区全图
076 内蒙古自治区地形图
078 地理广角
079 经济发展
080 全景内蒙古
081 呼和浩特市
082 包头市/鄂尔多斯市
083 赤峰市/呼伦贝尔市
084 辽宁省
渤涛鹤舞的重工业基地
084 辽宁省全图
086 辽宁省地形图
088 地理广角
089 经济发展
090 全景辽宁
091 沈阳市
092 大连市
093 鞍山市/丹东市
094 吉林省
白山松水,中华一汽
094 吉林省全图
、、、、、、



前言/序言


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 序言 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孕育了无数奇迹,也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悠久篇章。在这片浩瀚宇宙中,中国的地理版图更是独具魅力,它以其辽阔的疆域、多样的地貌、丰富的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无数探寻者目光。 《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并非一本简单的地图册,它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地理探索之旅,一次深度对话自然与人文的盛宴。我们希望通过这本图集,让读者超越纸面上的线条与色彩,去感受中国大地的脉搏,理解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文化基因乃至当代发展。 本书的内容,围绕着“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的核心理念展开。我们力求以最客观、最科学、最详实的资料,结合最生动、最富有吸引力的视觉呈现,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立体、鲜活的中国地理画卷。从巍峨的高原到奔腾的河流,从广袤的沙漠到葱郁的森林,从古老的文明遗迹到现代化的都市图景,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和人文故事。 我们深知,地理并非孤立存在,它与气候、生物、地质、水文、人文、历史、经济等诸多领域息息相关,构成一个相互作用、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正是基于这一认知,力图打破学科界限,将地理知识融入更广阔的视角,让读者在欣赏中国大地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成因与影响。 本书的创作团队汇聚了来自地理学、测绘学、地质学、生物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共同打造了这本兼具科学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地理图集。我们不仅关注宏观的地理格局,也深入探索微观的地域特色,力求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展现中国地理的丰富内涵。 阅读《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您将踏上一段知识与美景并存的旅程。我们相信,每一次翻阅,都将是一次新的发现;每一次回味,都将加深对中国这片土地的理解与热爱。 一、 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中国的疆域,辽阔而壮丽,横跨东亚大陆,海岸线蜿蜒曲折,内陆地区腹地广阔。本书首先将清晰、准确地呈现中国的陆地边界、海岸线以及管辖的岛屿,让读者对中国的地理尺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黑龙江畔的北陲到南海的南沙群岛,从帕米尔高原的西界到太平洋的东缘,每一个边界的划定,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信息和地缘政治考量。 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特别行政区。每一级行政区划的划分,并非是简单的行政管理需要,更是基于历史演变、民族分布、地理单元、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我们将以精美的地图和详实的文字,勾勒出每个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首府等基本信息,并简要介绍其主要的地理特征和行政设置。 此外,书中还将探讨中国的地级市、县级行政区等更细致的行政层级划分,并结合其地理环境的特点,展示不同区域的行政管理模式和发展状况。我们还将关注一些具有特殊地理位置或历史意义的地区,如边境地区、沿海地区、经济特区等,分析其地理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 二、 中国的地形地貌:大地的骨骼与肌肤 中国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世界罕见的。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东部广阔的平原,从纵横交错的山脉到广袤无垠的沙漠,中国大地仿佛集结了地球上各种典型地貌的精华。 我们将通过多比例尺、多类型的地形图,全面展示中国的主要地形单元。首先,青藏高原,这片“世界第三极”,将以其雄伟的高度、壮丽的冰川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占据重要的篇幅。我们还将介绍与之相关的横断山脉、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等,解析其形成原因和对气候、水文的深远影响。 在中国东部,我们为您呈现广阔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这些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人口聚集区,我们将分析其地质构造、河流沉积以及由此形成的水系和土壤特点。 书中还将详细介绍中国蜿蜒曲折的山脉,如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祁连山脉等。这些山脉不仅塑造了中国的地貌轮廓,更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影响着气候、降水、植被的分布。我们将解析其地质成因、岩石类型以及蕴藏的丰富矿产资源。 此外,我们不会忽略中国西部广袤的沙漠和戈壁,如塔克拉玛כר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等。这些干旱地区的独特地貌、植被类型以及风蚀地貌的形成机制,都将是本书探索的重点。同时,我们也会关注中国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带,以及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独特的地理单元。 通过对地形地貌的深入剖析,读者将能够理解中国地域之间气候、物产、居民生活方式的差异是如何由地形决定的,以及这些地形如何影响着中国的交通、经济和文化发展。 三、 中国的河流与水系:生命的血脉 河流是大地生命的脉络,中国同样拥有世界上最丰富、最壮观的水系。从长江、黄河两大母亲河,到珠江、黑龙江、澜沧江等国际河流,它们不仅是重要的淡水资源,更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驱动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书将以详尽的水系图,展示中国各大流域的构成、河流的流向、长度、流域面积以及重要的支流。我们将深入介绍长江,这条亚洲第一长河,其源头、流经的主要省份、重要的支流、沿岸的城市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样,我们将聚焦黄河,这条“中国的母亲河”,追溯其古老的历史,探究其“黄”的由来,分析其泥沙的特性及其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以及中国为治理黄河所做的努力。 我们还将介绍珠江水系,其复杂的三角洲地貌和对华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黑龙江,流经中国东北北部,连接着广袤的北国风光;以及澜沧江,这条跨越多个国家的重要国际河流。 除了主要河流,本书还将关注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湖泊(如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等)的形成与演变、以及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我们将探讨水资源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能源开发、航运以及居民生活中的作用,并分析中国面临的水资源挑战,如水土流失、洪涝干旱、水污染等。 四、 中国的气候特征:地球的呼吸 中国气候多样,既有北方的严寒,也有南方的酷暑,既有沿海的湿润,也有内陆的干旱。这种气候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自然景观、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文化习俗。 本书将以气候图、气温降水分布图等多种形式,系统介绍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我们将深入分析季风气候在中国的影响,它是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决定了中国降水的季节性分布和区域差异。 我们将介绍中国东部季风区,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以及不同区域如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的具体气候差异。同时,我们将关注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原气候,其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等特点。 书中还将介绍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征,如日照充足、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等,以及其对荒漠化形成的影响。我们还会探讨沿海地区的海洋性气候,以及山区气候的垂直变化。 我们将分析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沙尘暴、霜冻等,并探讨其成因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通过对气候特征的解读,读者将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气候变化对中国未来的潜在影响。 五、 中国的自然资源:大地馈赠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是支撑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书将对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进行梳理和介绍。 矿产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尤其在煤炭、铁矿石、稀土、钨、锡等矿产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将以矿产分布图,展示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的产地、储量以及开发利用状况。我们将重点介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以及铁、铜、铝等金属矿产,同时也会关注稀土、钨、锡等战略性矿产。 森林资源: 中国拥有广阔的森林覆盖,这些森林不仅是重要的木材资源,更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系统。我们将介绍中国主要森林的分布、类型以及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 如前所述,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相对较低。本书将再次强调水资源的战略意义,并分析中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生物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我们将介绍中国特有的动植物,如大熊猫、华南虎、朱鹮等,以及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保护现状。 其他资源: 书中还将简要介绍中国其他重要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海洋资源、地热资源等,并分析这些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六、 中国的地理与人类活动:文明的印记 地理环境并非是被动接受人类活动的。相反,地理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社会组织、经济发展乃至文化演变。《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的这一部分,将重点探讨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 人口分布与迁移: 我们将分析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解释为何人口会集中于东部沿海平原和主要河流流域,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相对稀少。我们将探讨历史上以及当代的人口迁移模式,以及地理因素(如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农业地理: 中国是农业大国,其农业的发展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我们将介绍中国主要的农业区域,如商品粮基地、经济作物产区等,分析不同地区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茶叶、甘蔗等农作物种植上的地理优势。我们将探讨灌溉技术、耕作制度等与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工业地理: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能源、交通和市场的支撑,这些因素都与地理位置紧密相关。我们将分析中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地理区位优势,如沿海港口城市的加工制造、内陆地区的资源型工业等。 城市地理: 中国的城市,如同颗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将分析中国主要城市的地理选址原因,如依山傍水、河海交汇、交通枢纽等,并探讨城市的发展如何改变着周边的地理环境,以及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空间的影响。 交通地理: 交通是连接区域、促进交流的重要动脉。我们将展示中国发达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并分析其地理分布规律,以及交通建设如何克服地理障碍,促进经济发展。 历史地理与文化地理: 我们将追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理事件,如长城修建的原因及其地理意义,大运河的开凿及其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我们还将探讨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了中国各地独特的文化景观,如民居建筑、饮食习惯、风俗节庆等。 七、 中国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自然的脉动与未来的希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本书将专题介绍中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并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 我们将介绍中国主要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以及这些区域在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我们将强调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宝库的地位,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环境问题与挑战: 我们将深入分析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土地荒漠化、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我们将通过图表和数据,直观地展示这些问题的严峻性,并分析其成因。 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书将介绍中国为应对环境挑战所采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环境保护政策、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等。我们将关注清洁能源的发展、节能减排的措施、生态修复的工程等,展现中国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的努力。 地理信息技术与未来展望: 最后,我们将简要介绍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等现代地理学工具在环境监测、资源管理、灾害预警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中国地理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 结语 《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是一部致力于展现中国大地之美、探究地理奥秘、理解人地关系的巨著。它不仅是一本地图册,更是一扇窗,一扇通往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热爱中国的大门。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中国地理的好奇心,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共同为保护和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而努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地理学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的专业性有着极高的要求。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完全没有让我失望。从地图的精度、比例尺的选择,到地理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水平。每一张地图都经过了严谨的测绘和数据处理,能够清晰地展现出地形、水系、植被、土壤等多种地理要素。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仅呈现了静态的地理信息,还通过图表、文字说明,对一些重要的地理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释,例如季风气候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板块运动在中国地形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水资源分布的特点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理解复杂的地理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地质构造的分布,感受到不同区域的水文特征差异,甚至能通过地图理解不同区域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地理背景。这本地图集,无疑是我学习和研究中国地理的得力助手,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地理认识的大门。

评分

第一次翻开这本《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就被它那宏伟的气魄和精美的细节深深吸引。我一直对中国的地理地貌充满好奇,从巍峨的山脉到浩渺的江河,从广袤的沙漠到神秘的盆地,每一个角落都蕴藏着无尽的故事。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向导,用最直观的地图语言,为我一一解读。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图叠加,更是在每一页都融入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地质演变、气候特征,甚至是动植物的分布。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特殊地貌的详细描绘,比如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长江和黄河的源头探秘,还有那些隐藏在深山老林中的喀斯特地貌,每一个标注都仿佛在诉说着地球亿万年的变迁。翻阅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仔细研究那些等高线和色彩的运用,去想象地表的起伏,去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差异。这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知识的洗礼,让我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敬畏。它让我意识到,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如此独特而珍贵。

评分

《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对传统地图册的认知。它不再是枯燥的线条和数字的堆砌,而是变成了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画卷,诉说着中国大地亿万年的故事。我一直对中国的地理多样性感到着迷,从北方的广袤草原到南方的水乡泽国,从西部的巍峨雪山到东部的绵延海岸,每一个区域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这本书巧妙地将这些多样性呈现在我的眼前,通过精美的地图和详尽的文字,让我得以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的地质构造、气候特征、水文状况,甚至生物多样性。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地的详细标注,让我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这些珍贵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翻阅过程中,我时常会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会对中国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的辉煌文明感到自豪。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地图集,更是一次关于中国地理和人文的深刻探索,它让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评分

说实话,我最初购买《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只是抱着一种“随便看看”的心态,因为我对地图的印象往往停留在一些基础的指引上。然而,当我真正打开它的时候,才发现我对地图的认知是多么的浅薄。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超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而是在每一处细节中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例如,在标注一些古老的交通线路时,它会顺带提及相关的历史事件,或者一些已经消失的地名,让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足迹。地图的版式设计也非常考究,色彩的搭配和谐,字体的选择也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到非常舒适。我特别喜欢它在地图边缘处加入的一些小知识点,比如一些地方的特产、民俗风情,甚至是濒危物种的介绍,这些细微之处,让地图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它不仅仅是一本地图集,更是一部关于中国这片土地的百科全书,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

评分

作为一名旅行爱好者,我一直梦想着能够走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有了这本《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我的旅行计划变得更加清晰和可行。它提供的不仅是路线规划的基础,更是对目的地文化、历史、经济的深入解读。例如,当我计划去西北地区旅行时,地图集上关于新疆地形、气候、主要城市交通枢纽的详细信息,让我对行程的安排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它还会标注出一些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历史遗迹,甚至是一些鲜为人知的地质奇观。我发现,它不仅仅是一本地图册,更是一部活的地理百科全书,为我的每一次出行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我喜欢它对不同行政区划的精细划分,能够让我快速找到目标区域,并了解其周边的地理环境。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优势和面临的挑战。这本地图集,已经成为了我旅行背包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对未知充满期待,也让我对已经走过的地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评分

东西不错图片很清楚内容丰富有趣

评分

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

京东活动200-100时购买,凑单买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一直购买的。

评分

书比较大,角有一些折,整体还行

评分

非常好的地图集,非常好的旅游指南,印刷精美。

评分

老爸很喜欢

评分

图文并茂,不错

评分

价钱略贵,但是值得这个价,纸质很好

评分

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使用方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