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孙思邈(541~682年),隋唐著名医药学家。自号孙真人。世人尊称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孙思邈聪颖过人,勤奋诚笃,7岁就学,“日诵千余言”,被人们赞为“神童”。10多岁时崇尚医学典籍,博涉经史文献,20岁左右就能谈论庄老、佛典及百家学说,拥有丰富的文史哲方面的知识。《旧唐书》称其“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对于“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一生博学多闻,对中医学的研究尤为精深,专心行医,为乡邻亲友治病,每多良效,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不为利禄所惑,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医学事业。临证之余,著述立说,将自己的见解和临证经验,撰写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虽明为方书,实乃各科兼备、理法俱备的医学巨著。
《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主要包括医学总论、妇人、少小婴孺、伤寒、解毒、养性、平脉、针灸等,计232门,共载方5300余首,有纲有目,分门别类,内容博深,晖丽万有,具有许多独到、精辟的论述。首先,对医德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同时,十分重视妇产科,以全书十分之一的篇幅论述妇人之胎、产、经、带诸病及围产期卫生和优生思想。在医理方面,博采群经,辑录了《内经》和扁鹊、仲景、华佗、王叔和、巢元方等名家论述,是研究魏、晋、隋、唐医药的重要文献;在方药方面,广泛裒集了前代医家的大量方剂,以及当时流传民间的许多有效方药,并参以己说,总结了用药经验,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医学类书。
《千金翼方》三十卷。主要包括妇人、小儿、养性、补益、色脉、针灸、本草、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疡等,凡189门,合方、论、法2900余条,收载药物800余种。《千金翼方》是《备急千金要方》的续篇,取名《千金翼方》,寓有两部书“相辅相济,比翼交飞,互为所补”之意。体例与《备急千金要方》基本相同,内容虽有重复之处,但又新增了不少资料,如采集了仲景《伤寒论》的有关论述,对传播和推广《伤寒论》的学术内容,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还增加了“药录纂要”和“本草”,突出强调了采药时节、道地药材、临床处方用药的原则和方法,是我们研究唐代药物学的珍贵资料。
孙氏提出“一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把人的生命,看得比黄金还要贵重,因而将他的著作命名为《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广闻博采,内容丰富,它是继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后,医药学的又一次大总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的医学“百科全书”。书中提出的许多重要理论、治疗原则和方法,对后世医学流派,如易水学派、伤寒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孙思邈医学全书》是一部较全面、系统,有分析、有见解的总结、整理和研究孙氏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的书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适合于各级各类中医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孙思邈医学学术思想研究
附录:孙思邈医学研究论文题录
精彩书摘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孙思邈医学全书》:
又一法,凡儿生三十二日始变,变者,身热也。至六十四日再变,变且蒸,其状卧端正也。至九十六日三变,定者,候丹孔出而泄。至一百二十八日四变,变且蒸,以能咳笑也。至一百六十日五变,以成机关也。至一百九十二日六变,变且蒸,五脏成也。至二百二十四日七变,以能匍匐也。至二百五十六日八变,变且蒸,以知欲学语也。至二百八十八日九变,以亭亭然也。凡小儿生至二百八十八日九变,四蒸也。当其变之日,慎不可妄治之,则加其疾。变且蒸者,是儿送迎月也。蒸者,甚热而脉乱,汗出是也,近者五日歇,远者八九日歇也。当是蒸上,不可灸刺妄治之也。
紫丸治小儿变蒸,发热不解,并挟伤寒温壮,汗后热不歇,及腹中有痰癖,哺乳不进,乳则吐观,食痫,先寒后热者方。
代赭赤石脂各一两巴豆三十枚杏仁五十枚
上四味,末之,巴豆、杏仁别研为膏,相和,更捣二千杵,当自相得,若硬,入少蜜同捣之,密器中收。三十日儿服如麻子一丸,与少乳汁令下,食顷后,与少乳勿令多,至日中当小下,热除,若未全除,明旦更与一丸。百日儿服如小豆一丸,以此准量增减。夏月多热,喜令发疹,二三十日辄一服佳。紫丸无所不疗,虽下不虚人。
黑散治小儿变蒸中挟时行温病,或非变蒸时而得时行者方。
麻黄半两大黄六铢杏仁半两
上三味,先捣麻黄、大黄为散,别研杏仁如脂,乃细细纳散,又捣令调和,纳密器中。一月儿服小豆大一枚,以乳汁和服,抱令得汗,汗出,温粉粉之,勿使见风。百日儿服如枣核,以儿大小量之。
择乳母法
凡乳母者,其血气为乳汁也。五情善恶,悉是血气所生也。其乳儿者,皆宜慎于喜怒,夫乳母形色所宜,其候甚多,不可求备。但取不胡臭、瘿瘘、气嗽、瘑疥、痴癃、白秃、疬疡、沈唇、耳聋、齄鼻、癫痫,无此等疾者,便可饮儿也。师见其故灸瘢,便知其先疾之源也。初生出腹第二论二首十二事
论日:小儿初生,先以绵裹指,拭儿口中及舌上青泥恶血,此为之玉衡一作衔。若不急拭,啼声一发,即入腹成百病矣。
儿生落地不作声者,取暖水一器灌之,须臾当啼。儿生不作声者,此由难产少气故也。可取儿脐带向身却捋之,令气入腹,仍呵之至百度,啼声自发。亦可以葱白徐徐鞭之,即啼。
儿亦生,即当举之,举之迟晚,则令中寒,腹内雷鸣。乃先浴之,然后断脐,不得以刀子割之,须令人隔单衣物咬断,兼以暖气呵七遍,然后缠结,所留脐带,令至儿足趺上。短则中寒,令儿腹中不调,常下痢。若先断脐,然后浴者,则脐中水,脐中水则发腹痛。其脐断讫,连脐带中多有虫,宜急剔拨去之,不尔,入儿腹成疾。断儿脐者,当令长六寸,长则伤肌,短则伤脏。不以时断,若挼汁不尽,则令暖气渐微,自生寒,令儿脐风。
生儿宜用其父故衣裹之,生女宜以其母故衣,皆勿用新帛为善。不可令衣过厚,令儿伤皮肤,害血脉,发杂疮而黄。儿衣绵帛,特忌厚热,慎之慎之。凡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宜时见风日,若都不见风,则令肌肤脆软,便易中伤。皆当以故絮衣之,勿用新绵也。凡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不至疾病。若常藏在帏帐之中,重衣温暖,譬犹阴地之草木,不见风日,软脆不堪风寒也。
凡裹脐法,捶治白练令柔软,方四寸,新绵厚半寸,与帛等合之,调其缓急,急则令儿吐哯。儿生二十日,乃解视脐。若十许日儿怒啼,似衣中有刺者,此或脐燥还刺其腹,当解之,易衣更裹。裹脐时,闭户下帐,燃火令帐中温暖,换衣亦然,仍以温粉粉之,此谓冬时寒也。若脐不愈,烧绛帛末粉之。若过一月,脐有汁不愈,烧虾蟆灰粉之,日三四度。若脐中水及中冷,则令儿腹绞痛,夭礼啼呼,面目青黑。此是中水之过,当炙粉絮以熨之,不时治护。脐至肿者,当随轻重,重者便灸之,乃可至八九十壮;轻者脐不大肿,但出汁,时时啼呼者,捣当归末,和胡粉敷之,炙絮日熨之,至百日愈,以啼呼止为候。若儿粪青者,冷也,与脐中水同。
儿洗浴、断脐竟,棚抱毕,未可与朱蜜,宜与甘草汤:以甘草如手中指一节许,打碎,以水二合,煮取一合,以绵缠蘸取,与儿吮之。连吮汁,计得一蚬壳入腹止,儿当快吐,吐去心胸中恶汁也。如得吐,余药更不须与。若不得吐,可消息计,如饥渴,须臾更与之。若前所服及更与并不得吐者,但稍稍与之,令尽此一合止。如得吐去恶汁,令儿心神智慧无病也。饮一合尽都不吐者,是儿不含恶血耳,勿复与甘草汤,乃可与朱蜜,以镇心神、安魂魄也。
……
前言/序言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孙思邈医学全书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