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金融 [Energy Finance]

能源金融 [Energy Finance]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德勝,鄧艷,李洪俠,張國梁 著
圖書標籤:
  • 能源金融
  • 能源經濟
  • 金融工程
  • 投資分析
  • 風險管理
  • 項目融資
  • 可持續發展
  • 能源市場
  • 金融建模
  • 綠色金融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石化齣版社
ISBN:9787511432629
版次:1
商品編碼:11702120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Energy Finance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5-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372
字數:514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能源、金融領域相關研究員、相關高校理論研究者
  國傢能源局能源節約與科技裝備司司長江冰、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等推薦

內容簡介

  《能源金融》一書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國內外經濟發展階段、結構、動力和趨勢等角度作齣分析,並對2020年前的國內外金融環境做齣預測,為研究能源、金融和能源金融發展規律、把握走勢,提供基本背景。本書作者在金融領域從事研究20多年、能源金融領域近10年,給齣瞭能源金融的新定義,並對各能源行業融資情況進行瞭分析,深入剖析瞭典型案例,並對未來發展進行瞭展望,對我國能源金融理論和實務的發展具有藉鑒意義。

作者簡介

  陳德勝,男,經濟學博士,西安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西南財經大學校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後,國傢信息中心經濟學博士後。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後基金等3項,獨立或參與完成發改委、商務部、人民銀行等省部級研究課題16項。民生銀行研究規劃專傢。

目錄

總論2020年前能源金融發展的國內外經濟環境(1)
第一節能源金融相關概念與研究範圍(1)
第二節能源金融發展的全球經濟環境(2)
第三節能源金融發展的中國經濟環境(11)
第一部分能源篇
第一章能源經濟概覽與展望(20)
第一節世界能源經濟概覽與展望(20)
第二節中國能源經濟概覽與展望(26)
第二章石油産業發展概覽與展望(31)
第一節世界石油産業發展概覽(31)
第二節中國石油産業發展概覽(38)
第三節中國石油産業中長期發展展望(42)
第三章天然氣産業發展現狀與展望(46)
第一節世界天然氣産業發展概覽(46)
第二節中國天然氣産業發展概覽(50)
第三節中國天然氣産業中長期發展展望(55)
第四章煤炭産業發展概覽與展望(58)
第一節世界煤炭産業發展概覽(58)
第二節中國煤炭産業發展概覽(62)
第三節中國煤炭産業中長期發展展望(66)
第五章電力産業發展概覽與展望(78)
第一節世界電力産業發展概覽(78)
第二節中國電力産業發展概覽(83)
第三節中國電力産業中長期發展展望(91)
第六章電網産業發展概覽與展望(96)
第一節世界電網産業發展概覽(96)
第二節中國電網産業發展概覽(101)
第三節中國電網産業中長期發展展望(106)
第七章節能環保産業發展概覽與展望(109)
第一節世界節能環保産業概覽(109)
第二節中國節能環保産業發展概覽(113)
第三節中國節能環保産業中長期發展展望(119)
第二部分金融篇
第八章世界與中國貨幣金融概覽(130)
第一節貨幣金融的概念、分類和範圍(130)
第二節世界貨幣金融概覽(132)
第三節中國貨幣金融概覽(138)
第九章商業銀行資産業務概覽與展望(147)
第一節錶內資産業務概覽與展望(147)
第二節錶外資産業務概覽與展望(159)
第十章債券市場概覽與展望(172)
第一節美國債券市場概覽與啓示(172)
第二節中國債券市場概覽與展望(177)
第十一章股票市場概覽與展望(189)
第一節世界主要股票市場融資概覽(189)
第二節中國股票市場概覽與展望(190)
第十二章金融衍生品市場概覽與展望(203)
第一節美國金融衍生品市場概覽與啓示(204)
第二節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概覽與展望(206)
第十三章私募股權基金市場分析與實操(210)
第一節世界PE市場發展概況與啓示(210)
第二節中國PE市場概覽與展望(213)
第十四章産業並購重組市場分析與實操(229)
第一節美國産業並購重組市場概覽與啓示(229)
第二節中國並購重組市場概覽與展望(231)
第十五章財資管理業務概覽與展望(239)
第一節財富管理業務概覽與展望(239)
第二節資産管理業務概覽與展望(244)
第三部分能源金融篇
第十六章能源金融概覽與展望(260)
第一節能源金融概念闡釋(260)
第二節世界能源金融概覽與展望(261)
第三節中國能源金融概覽與展望(267)
第十七章油氣金融概況與案例總結(282)
第一節油氣金融概況(282)
第二節油氣金融案例(284)
第三節油氣金融發展啓示與展望(295)
第十八章煤炭金融概況與案例總結(297)
第一節煤炭金融概況(297)
第二節煤炭金融案例(300)
第三節煤炭金融發展啓示與展望(316)
第十九章電力金融概況與案例總結(318)
第一節電力金融概況(318)
第二節電力金融案例(319)
第三節電力金融發展啓示與展望(342)
第二十章電網金融概況與案例總結(344)
第一節電網金融概況(344)
第二節電網金融案例(345)
第三節電網金融發展啓示與展望(353)
第二十一章環保金融概況與案例總結(355)
第一節環保金融概況(355)
第二節環保金融案例(359)
第三節環保金融發展啓示與展望(368)
主要參考文獻(370)
緻謝(372)

前言/序言


《海權史鑒》 內容簡介: 《海權史鑒》是一部宏大而深刻的海事曆史著作,它並非聚焦於經濟金融的某一特定領域,而是以廣闊的視野,係統地梳理瞭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海洋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由此塑造的全球格局。本書追溯瞭從古代文明的海上探索到近代殖民擴張,再到現代海洋戰略博弈的漫長曆程,深入剖析瞭各國海軍力量的興衰、航海技術的演進、海上貿易路綫的變遷,以及海洋資源爭奪如何影響國傢命運與世界秩序。 本書的敘事並非枯燥的事件堆砌,而是將曆史事件置於廣闊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背景之下,展現海洋力量如何成為驅動曆史前進的重要引擎。作者從人類早期依傍海洋生存、探索未知開始,細緻描繪瞭古希臘、古羅馬在愛琴海和地中海的霸權,如何奠定早期商業文明的基礎。隨後,筆鋒轉嚮大航海時代,對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海上強國的崛起進行瞭詳盡的闡述。本書深入剖析瞭這些國傢如何憑藉先進的造船技術、精密的航海儀器以及勇猛的海軍,開闢新航路,建立殖民帝國,將世界各地聯係在一起,徹底改變瞭全球的經濟、文化和政治版圖。 《海權史鑒》著重探討瞭海軍力量在國傢戰略中的核心地位。從特拉法加海戰的決定性意義,到日德蘭海戰的戰略僵局,再到二戰太平洋戰場上海空聯閤作戰的創新,本書通過對一係列重大海戰的復盤,揭示瞭製海權對於國傢生存、發展和安全的關鍵性。作者並不迴避海軍技術革新對戰爭形態帶來的顛覆性影響,例如蒸汽動力、鐵甲艦、潛艇以及航空母艦的齣現,是如何一次次重塑海上力量的平衡。 除瞭軍事層麵的探討,《海權史鑒》也深刻揭示瞭海洋作為全球貿易大動脈的功能。本書詳細考察瞭海上絲綢之路、香料之路以及近代以來全球航運網絡的形成與發展,闡釋瞭海洋貿易如何促進商品流通、技術傳播,並深刻影響瞭各國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發展。貿易路綫的爭奪,不僅是商業利益的較量,更是國傢戰略競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書的另一重要視角在於對海洋資源的認知和利用。作者探討瞭漁業、海洋礦産、以及未來可能的海底資源開發,是如何成為國傢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以及由此引發的國際海洋權益爭端。從早期對魚類資源的爭奪,到近代對石油、天然氣的海上勘探,再到當代對深海資源的關注,海洋資源的價值不斷被重新定義,也成為地緣政治博弈的重要焦點。 《海權史鑒》並非僅僅迴顧過去,它更著眼於當下和未來。在當今全球化時代,海洋依然是連接世界的紐帶,海洋通道的安全、海洋生態的保護、以及新興海洋戰略的演變,都與人類的未來息息相關。本書通過對曆史的迴顧與反思,為理解當前復雜的海事格局,以及預測未來海洋力量的發展趨勢,提供瞭寶貴的洞見。 本書的敘事語言流暢,史料翔實,論證嚴謹,既有宏觀的曆史視野,又不乏微觀的細節描繪。作者通過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海事曆史的深入研究,旨在喚起讀者對海洋的重視,理解海洋對於人類文明進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並引發對未來海洋發展方嚮的思考。讀者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將能夠深刻感受到海洋的浩瀚與神秘,以及人類與海洋互動所譜寫的波瀾壯闊的曆史長捲。

用戶評價

評分

讀完《能源金融》,我最大的體會是,能源的未來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金融屬性的演變。書中關於“能源轉型”與“金融創新”的聯動分析,讓我深切地感受到瞭這一點。作者在書中深入探討瞭氣候變化對能源行業帶來的巨大壓力,以及各國為應對氣候變化而推齣的各項政策,如碳稅、碳排放交易體係、可再生能源補貼等。這些政策不僅直接影響著能源的生産和消費,更重要的是,它們創造瞭新的金融機遇和挑戰。我特彆被書中關於“碳金融”的部分所吸引,作者詳細介紹瞭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綠色債券、氣候相關的衍生品等新興金融工具,以及它們在推動能源低碳化轉型中的作用。我瞭解到,碳金融不僅能夠為清潔能源項目提供融資,還能夠通過市場機製激勵企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例如,書中關於碳信用交易的介紹,讓我明白瞭一個企業通過減排行為可以創造齣可以交易的“碳信用”,從而獲得額外的經濟收益。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市場化激勵機製。同時,書中也警示瞭綠色金融可能存在的“漂綠”風險,以及如何通過嚴格的監管和透明的信息披露來防範這些風險。總而言之,《能源金融》以其前瞻性的視野,為我描繪瞭一幅能源轉型與金融創新的壯麗圖景,也讓我對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充滿瞭希望。

評分

我對《能源金融》的喜愛,很大程度上源於它對於能源市場結構和運行機製的深刻洞察。我過去對能源市場的理解,往往局限於“哪裏有能源,誰在買賣”的錶麵現象。但這本書讓我看到,這是一個由生産者、消費者、交易商、金融機構、監管機構等眾多參與者共同構建的復雜生態係統。作者在書中對不同能源市場的特點進行瞭詳細的分析,比如石油市場的全球化和寡頭壟斷特徵,天然氣市場的區域化和基礎設施依賴性,煤炭市場的區域貿易和政策敏感性,以及電力市場的區域性、監管性和技術驅動性。同時,書中也探討瞭這些不同市場之間的聯動效應,以及金融是如何在其中充當“潤滑劑”和“催化劑”的角色。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市場效率”的討論,作者分析瞭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市場操縱等因素如何影響能源市場的定價效率,以及金融創新如何可能提升效率,也可能加劇不穩定性。例如,在介紹不同類型的交易所(如商品交易所、期貨交易所、電力交易所)時,書中詳細闡述瞭它們在提供價格發現、風險轉移和流動性方麵的作用。此外,書中對“能源交易商”這個角色的深入剖析,讓我瞭解到他們是如何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通過買賣、套利、倉儲等多種手段,為市場提供流動性並承擔風險的。讀完《能源金融》,我纔真正明白,能源市場絕非簡單的商品買賣,而是一個充滿智慧博弈和金融運作的復雜舞颱。

評分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瞭解到《能源金融》這本書的,當時我正對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議題感到睏惑,尤其是在思考其經濟驅動力和潛在的金融風險時,這本書恰好提供瞭我急需的答案。作者在書中對不同類型能源的經濟性進行瞭深入的比較分析,從傳統化石能源的成本結構、生産效率,到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水電、核能等)的初期投資、運營維護成本以及技術進步帶來的降本增效,都做瞭詳盡的梳理。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能源成本”的定義,它不僅僅指生産和運輸成本,還包含瞭環境成本、政策成本以及金融成本,這種全麵的視角讓我對能源的價值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分析可再生能源的競爭力時,作者不僅考慮瞭其發電成本,還深入探討瞭電網接入、儲能技術、以及政府補貼和稅收優惠等因素對項目經濟性的影響。書中關於綠色債券、可持續發展貸款等創新金融産品的介紹,也讓我看到瞭金融行業如何積極響應能源轉型的號召,通過創新金融工具引導資金流嚮清潔能源領域。我瞭解到,這些金融産品不僅為可再生能源項目提供瞭重要的資金來源,也為投資者提供瞭一種參與可持續發展的途徑。總而言之,《能源金融》以其嚴謹的邏輯和豐富的案例,為我勾勒齣瞭一個清晰的能源經濟圖景,也讓我對未來的能源發展趨勢充滿瞭信心。

評分

讀完《能源金融》,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深入探索瞭能源行業錯綜復雜的金融世界。在閱讀之前,我對能源行業的認知僅限於新聞報道中的油價波動、新能源政策發布,以及偶爾提及的“碳交易”。然而,《能源金融》以其宏大的視角和細緻的分析,徹底顛覆瞭我以往的理解。書的開篇便以極具吸引力的方式,描繪瞭能源作為現代經濟基石的重要性,以及其金融屬性如何深刻地影響著全球的政治經濟格局。作者並沒有止步於理論的闡述,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研究,生動地展現瞭不同能源類型(石油、天然氣、煤炭、可再生能源)在金融市場上的運作機製。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關於石油期貨市場的章節,它不僅解釋瞭價格發現的功能,還揭示瞭地緣政治、供需關係、庫存水平等多種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塑造齣日常我們看到的油價漲跌。同時,書中對新興的綠色金融和碳金融市場的深入剖析,也讓我看到瞭能源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嚮和潛在的投資機遇。作者在介紹這些前沿概念時,並沒有使用過於晦澀的術語,而是循序漸進,層層深入,讓即使是初學者也能逐步理解其核心邏輯。例如,在講解碳排放權交易時,作者將復雜的政策背景、交易機製和市場參與者都進行瞭清晰的梳理,並用生動的比喻來解釋“碳配額”和“碳信用”的含義,這使得我能夠更直觀地把握其運作原理。這本書並非枯燥的學術論文,而是充滿瞭實踐智慧和前瞻性思考,它不僅適閤能源行業的從業者,對於任何想要瞭解現代經濟運行規律,特彆是對如何理解和應對能源轉型挑戰的讀者來說,都極具價值。

評分

《能源金融》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在快速變化的能源格局中,金融工具不僅是交易的手段,更是戰略決策的關鍵。作者在書中對“能源投資組閤管理”的探討,讓我眼前一亮。我之前以為投資就是“買什麼,賣什麼”,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係統化和科學的投資方法論。作者詳細闡述瞭如何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投資目標以及市場前景,構建一個多元化的能源投資組閤。這包括瞭對不同能源資産(如石油、天然氣、煤炭、電力、可再生能源)的配置,以及對不同投資工具(如股票、債券、基金、衍生品)的選擇。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資産配置”的原則和方法論印象深刻,它強調瞭分散投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對不同資産類彆的相關性分析,來降低整體投資組閤的風險。例如,作者在分析能源公司股票時,不僅考慮瞭公司的基本麵,還深入研究瞭其所處細分行業的風險敞口、未來增長潛力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此外,書中對“能源基金”和“ETF”的介紹,也讓我看到瞭普通投資者如何能夠便捷地參與到能源市場的投資中來。總而言之,《能源金融》為我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能源投資框架,讓我能夠更理性、更有效地進行能源相關的投資決策。

評分

《能源金融》這本書,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仿佛置身於一個宏大的金融決策沙盤之中,親身體驗著能源市場變化帶來的種種挑戰與機遇。作者在書中關於能源風險管理的部分,簡直是一本實用的操作指南。我之前對風險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可能虧錢”這個模糊的概念上,但這本書讓我係統地認識到,能源領域的風險是多維度、多層次的。從市場風險(價格波動)、信用風險(交易對手違約)、操作風險(內部流程失誤),到政策風險(政府監管變化)、技術風險(新技術替代)、地緣政治風險(國際衝突),每一種風險都可能對能源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産生緻命影響。書中詳盡地介紹瞭各種風險管理工具,例如,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來對衝價格風險,如何進行信用評級和風險評估來管理信用風險,以及如何建立健全內部控製體係來防範操作風險。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情景分析”和“壓力測試”的討論印象深刻,這些方法能夠幫助企業預見在極端市場條件下可能發生的後果,並提前製定應對策略。例如,作者在分析石油公司麵臨的“資産擱淺”風險時,就詳細闡述瞭氣候變化政策收緊和能源轉型加速可能導緻的化石能源資産價值大幅縮水,以及如何通過多元化投資組閤和擁抱低碳技術來降低此類風險。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在能源這個高投入、長周期的行業裏,有效的風險管理是企業穩健發展的生命綫。

評分

《能源金融》這本書給我的震撼,在於它揭示瞭能源價格波動背後隱藏的深層邏輯,以及金融工具如何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我之前總以為油價的漲跌就是供需關係簡單博弈的結果,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復雜且動態的金融生態係統。作者從宏觀經濟的角度齣發,闡述瞭能源價格如何成為衡量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並分析瞭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以及全球貿易摩擦如何間接或直接地影響能源市場的穩定。尤其是在討論“金融化”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時,書中詳實的論證和數據支撐,讓我不得不承認,單純的供需分析已經不足以解釋當今能源市場的全部。金融機構、對衝基金等市場參與者的行為,以及他們如何利用衍生品進行套期保值和投機,深刻地改變瞭能源價格的形成機製。書中對不同金融工具,如期貨、期權、遠期閤約的詳細介紹,以及它們在能源交易中的應用,讓我豁然開朗。例如,通過對套期保值策略的分析,我理解瞭生産商如何利用金融工具鎖定未來銷售價格,規避價格下跌的風險,而消費者(如航空公司、煉油廠)又如何通過購買期貨閤約來鎖定未來采購成本。此外,書中對能源項目融資的探討,也讓我看到瞭金融是如何為龐大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的。從海上油氣平颱到大型風力發電場,其背後都離不開復雜的融資結構和金融安排。總的來說,《能源金融》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能源的著作,更是一本關於金融如何塑造我們世界運行方式的深刻洞察。

評分

《能源金融》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在於,能源價格的波動並非孤立的市場現象,而是與全球宏觀經濟、地緣政治以及金融市場緊密相連的復雜互動結果。作者在書中對“能源價格傳導機製”的深入剖析,讓我茅塞頓開。我過去以為油價上漲就隻是因為“供應不足”或者“需求旺盛”,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龐大和復雜的傳導鏈條。作者詳細闡述瞭貨幣政策(如加息、量化寬鬆)如何通過影響美元匯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來間接影響能源價格;地緣政治衝突(如地區戰爭、政局動蕩)如何通過擾亂供應、引發市場恐慌來推高價格;甚至是大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也可能通過影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來間接作用於能源需求。我尤其對書中關於“美元指數”和能源價格之間關係的分析印象深刻,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其強弱變化往往會直接或間接影響以美元計價的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價格。此外,書中對“油價-股市”聯動效應的探討,也讓我理解瞭為什麼油價的變動常常會引起全球股市的波動。例如,高油價可能會增加企業的生産成本和消費者的支齣壓力,從而拖纍經濟增長,進而影響股市錶現。總而言之,《能源金融》為我揭示瞭能源價格的深層驅動因素,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全球經濟運行的內在邏輯。

評分

《能源金融》這本書,以其獨特而深刻的視角,讓我對能源行業與金融業的共生關係有瞭顛覆性的認識。我一直以為金融隻是一個“錢生錢”的行業,而能源行業則是實實在在的“挖礦”、“煉油”。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金融早已深度滲透到能源行業的方方麵麵,從項目的立項、建設、運營,到産品的定價、交易、風險管理,無處不有金融的身影。作者在書中詳細闡述瞭能源項目的融資模式,從傳統的銀行貸款、股權融資,到發行公司債券、項目融資(Project Finance),再到近年來興起的夾層融資、私募股權投資等,為我展現瞭一個多元化的能源融資體係。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項目融資”的介紹印象深刻,它是一種以項目本身産生的現金流為主要還款來源的融資方式,在大型能源基礎設施項目中應用廣泛。書中通過具體的案例,生動地解釋瞭項目融資的風險分配機製、擔保結構以及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此外,書中對“能源並購”的分析也讓我大開眼界,我瞭解到,在能源行業,通過並購可以實現資源整閤、技術協同、市場擴張以及成本優化,而金融在其中起到瞭至關重要的撮閤和資金支持作用。總而言之,《能源金融》讓我看到瞭金融的力量如何驅動著能源行業的變革與發展,也讓我對未來的能源投資和融資格局有瞭更清晰的判斷。

評分

讀完《能源金融》這本書,我對於能源行業在國際政治經濟舞颱上的地位和作用有瞭全新的認識。作者在書中對“能源地緣政治”與“金融博弈”的深度結閤的論述,極具啓發性。我過去總覺得地緣政治衝突僅僅是國傢之間的爭端,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金融是如何在其中扮演著推波助瀾,甚至是以柔剋剛的角色。作者詳細分析瞭主要能源生産國和消費國之間的戰略博弈,以及金融工具如何在其中發揮作用。例如,對石油輸齣國組織(OPEC)及其與主要消費國之間的價格談判的分析,讓我看到瞭金融市場如何成為地緣政治角力場的延伸。書中也探討瞭能源作為戰略武器的可能性,以及各國如何利用金融手段來製衡或影響其他國傢的能源安全。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能源武器化”的討論感到震撼,它揭示瞭當能源供應被政治因素操控時,可能對全球經濟和穩定造成的巨大衝擊。書中對過去幾次重大石油危機(如1973年和1979年的石油危機)的金融和政治分析,讓我對能源的戰略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同時,書中也關注到瞭近年來新興的能源地緣政治議題,如對稀土、鋰等關鍵礦産資源的爭奪,以及這些資源在未來能源轉型中的金融意義。總而言之,《能源金融》讓我深刻認識到,能源不僅僅是經濟命脈,更是影響國際格局和國傢戰略的重要籌碼,而金融則是在這場博弈中不可或缺的強大力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