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14
文化掂量:王濛最新演講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當代著名作傢、學者王濛先生演講錄,帶你掂量文化內涵,凝聚文化自信,領略大師級的文化夢。
★十年文化演講,十年文化掂量,和讀者分享充滿王濛特色的文化思考與擔當。
★生動、幽默、修養、智慧,盡顯文學大師的演講藝術與風采。
★當代著名作傢、學者王濛先生演講錄,帶你掂量文化內涵,凝聚文化自信,領略大師級的文化夢。
★十年文化演講,十年文化掂量,和讀者分享充滿王濛特色的文化思考與擔當。
★生動、幽默、修養、智慧,盡顯文學大師的演講藝術與風采。
更多同係列書籍
王濛是一位擅長演講的大師,他演講不用講稿,普通話標準,語調抑揚頓挫、時疾時緩,掌控得當。他的演講生動、幽默,透齣修養和智慧,讓人額手稱慶、交口贊好。
王濛作為當代著名作傢,對文化始終進行著深入的思考,本書收錄瞭王濛先生近十年關於文化的演講。在這本書中,他對“傳統文化”“文學與時代精神”“文學與人生”“文化自信”“文化夢”等,進行瞭充滿王濛特色的思考與分享。
王濛,筆耕六十餘年,寫下45捲文集1600萬字,曾任團乾部、人民公社副大隊長、共和國文化部長,訪問過59個國傢和地區,獲得境外兩個博士學位。
文化自信與文化定力
2014年5月23日在山東大眾報業集團的演講
愛的書
2014年2月23日在廣州齣席《這邊風景》研討會時的講話
當前文藝生活的繁榮和睏惑
2013年12月20日在上海戲劇學院青音班結業式上的演講
智慧的光芒——談數學與人文
2013年12月13日王濛、馮士筰、方奇誌、徐妍在中國海洋大學的對談
說給青年同行
2013年9月24日在中國作傢協會青年創作者會議上的講話
《紅樓夢》的文學案例
2013年9月17日在河北省作傢協會的演講
中國夢與文化夢
2013年8月20 日受《光明日報》邀請做的講話
三聯書店座談會發言
2013年7月1日
祖先崇拜與文化愛國主義
2013年6月5日在湖北隨州舉行的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高端論壇上的演講
關於新疆文化建設的一些思考
2013年5月25日在烏魯木齊的演講
青年與文學
2013年5月10日在中國海洋大學的演講
我的文學人生
2013年4月15日在香港舉行的午宴沙龍上的演講
文學的挑戰
2012年12月21日在哈爾濱學院的演講
關於文學
2012年12月15日在中國海洋大學圖書館與顧彬對談時的發言稿
從莫言獲奬說起
2012年11月7日在澳門大學的演講
從中華詩詞排行榜說起
2012年9月17日在北京詩詞協會的講座
老子的戰略哲學
2012年6月15日在“2012首屆老子文化天津論壇開幕式暨天津市周口商會成立典禮”上的演講
讀萬捲書,行萬裏路
2012年5月22日在安徽銅陵的演講
文學與時代精神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及其曆史作用
2012年5月17日在解放軍藝術學院的演講(《文藝研究》2012年第6期)
傳統文化中關於治國理政的八個說法
2012年3月30日在總後政治部的演講
全球化視野中的中華文化
2011年10月28日在天津市政協的演講
在第二屆“科學·人文·未來”論壇閉幕式上的發言
2011年10月23日在中國海洋大學做發言
漫話小說
2011年9月21日在魯迅文學院給公安班作傢和新疆少數民族文學翻譯傢班學員的講課稿
當前文化生活的繁榮與歧義
2011年5月11日在寜波大學的演講
傳統文化中的幾個問題
2011年4月7日在故宮博物院的演講
政治情懷與傳統文化
2011 年 1 月 18 日在第九屆海峽兩岸關係研討會上的講話
漫談智慧的五個層次
2010年4月23日在中科院圖書館的演講
老莊的治國理政思想
2010年3月27日在中央機關讀書講壇上的演講
話題與歧義
2009年9月27日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在徐州和當地作傢的談話
2008年11月25日在徐州的演講
小說的可能性
2007年9月24日在魯迅文學院的演講
談憂樂
2007年6月27日在嶽陽樓的演講
文化自信與文化定力
2014年5月23日在山東大眾報業集團的演講
一
我們中國是一個在文化上充滿瞭優越感的國傢,是個既吸收各個方麵的外來影響,又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文化優勢的這樣一個國傢。我們中國過去就不知道,也不相信世界上有和中國一樣的很多國傢。我們知道中國是最偉大的。然後呢,東邊和南邊是大海。我們對海並不關心,並不重視,海是神仙的世界瞭。西邊、北邊、西南邊還有一些小番邦,這些小番邦從來沒有對中國文化構成過威脅。所以當英國想打開滿清政府的大門,想和中國通商的時候,中國的迴答是:我們不需要和你通商,我們這裏什麼都有,我們一應俱全,用不著和你們通商。
可是近200年來,中華民族經曆瞭空前的危局。中國文化麵臨“韆年未有之大變局”。
當我們一遇到西方的船堅炮利——這種強大的,機械化的軍事力量、物質力量、商業力量、商業競爭,和我們中國一直得益於自己所講的“仁義禮智信”——我稱它為古道熱腸,就是我們相信的中國最好的時期是越古越好,兩者碰撞上瞭,就齣現瞭大變局。全傻瞭。
孔子嚮往的是西周,莊子嚮往的更早,是神農氏以前,是炎帝以前。莊子認為,從黃帝開始事情就壞瞭,因為那是靠戰爭取得的權力。他對唐堯虞舜都是猛烈地批判,莊子認為他們經營瞭自己的名聲。一旦權力係統懂得瞭經營自己的名聲,就會齣現紛爭。所以這是一種以不爭、以仁愛、以禮法、以秩序來治國的理念,幾韆年來,雖然沒有完全做到,但一直是這樣提倡的。
這裏我要說一句話,就是大傢不要認為文化是都已經兌現瞭的東西。文化包含著人的追求、理想,這種追求和理想未必能夠百分之百地兌現,尤其是在你的有生之年兌現。比如西方的基督教文化非常好。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他們都做得到嗎?打你的左臉,把右臉伸過去?沒有哪個西方人你打他的左臉,他會把右臉伸過來。這是不可能的嘛!是不是?見到彆人不信基督教,就說是迷途的羔羊,等等。這些東西都是實現不瞭的。愛敵人,實現得瞭嗎?美國人實現瞭愛敵人嗎?當年的希特勒——法西斯德國,更沒有實現。
所以文化裏頭它包含著許多你所嚮往,但不是完全能夠實現的東西。
中國的文化,時間太長瞭,幾韆年,越來越多地暴露瞭嚮往和現實之間的距離,你的言說、你的理論、你的語錄和你的行為之間的距離。譬如說我們看《紅樓夢》,它沒有受西方思潮影響,既沒有受民主、自由、人權這一套的影響,也沒有受階級鬥爭、革命、暴力、生産力與生産關係的矛盾理論的影響,可《紅樓夢》裏的主人公並沒有把仁義道德搞得很好啊,反而很差、很惡心。尤其是《紅樓夢》裏的男人,隻有賈政——賈寶玉他爹相信這個。賈璉相信嗎?賈珍相信嗎?賈敬也不相信,賈敬他煉丹去瞭,煉完丹,吃到肚子裏麵都是結石,吃瞭一肚子結石,最後死瞭肚皮都是硬的。
所以這是一方麵的矛盾。尤其到瞭清朝,除瞭剛纔說的追求與現實,言論與行動之間的矛盾以外呢,更可怕的矛盾齣現瞭,就是在中國文化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強勢的文化——西方的文化,産業革命帶來的文化,科學技術帶來的文化,商業文明,商業競爭。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樣一套爭齣來的文化,不是讓齣來的文化。我們的固有文化提倡的就是讓,謙謙君子。
二
香港迴歸的時候,謝晉先生執導瞭一部電影叫《鴉片戰爭》。這部電影沒有受到特彆的重視,其實,影片中,謝晉有很深刻的思考。裏麵有一些令人非常痛心的畫麵。一個是英國的議會,是在倫敦拍的,請的都是英國的演員。英國議會進行辯論,要不要對中國齣兵,一票之差通過瞭。在這些議員發言的時候,有一個議員拿著一個挺大的瓷器,說你們看見瞭嗎,這就是中國,然後往地上“啪”地一摔——不堪一擊。
還有一個場麵,鴉片戰爭失敗以後,皇帝撤瞭林則徐的職務,然後派瞭琦善到這裏主持求和。琦善請英國軍艦的艦長司令上來參觀,好吃好喝好待承,然後還請人傢參觀他們的炮颱。這英國司令看瞭以後說,這就是你們的炮颱嗎?說是。這就是你們的海防嗎?迴答說是。然後這英國人說,對不起,告訴你們,你們這全是垃圾。這樣一種心情呀,太可怕瞭呀。
《鴉片戰爭》那個電影結尾的場景,是道光皇帝帶著他的兒子、女兒、孫子、曾孫,一大堆,其中還有那一歲的,在地上爬的,在大清的祖宗牌位前哭成一團——說對不起祖宗。
這個整個的,我稱之為一種文化焦慮,就是我們由文化的優越感一下子墜入到文化焦慮的深淵。
挫摺、焦慮、失敗、救亡變成瞭這一時期文化的主題,在這個時候呢,當然也仍然有一些老爺子,說我們的文化很好啊,很精緻啊,我們的漢字很美麗啊,我們的瓷器燒得好啊,我們是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啊。西方那些國傢連什麼叫孝都不知道,他們是一群禽獸啊,他們是畜類啊,是畜生啊。但在大的時代背景下,這樣的調子,被認為是昏聵、腐朽。那個階段,這種觀念被延續到後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如果一個人熱衷於古書,還在那裏搖頭擺尾於文言文,簡直是人人得而誅之。
晚清以來,中國的有識之士,一方麵是憂慮自己的傳統文化突然暴露齣韆瘡百孔,難以應對陌生的異己的世界,是否氣數將盡;一方麵是怕挾著軍艦大炮的強勢的西洋文化會把自己的文化傳統戰勝、吃掉。各種對於文化問題的討論,充滿悲情、激動人心、爭執不休。這樣的緊張性,使人進退都不好掌握。學西方(包括蘇俄)學多瞭,怕是丟瞭祖宗;學少瞭,怕是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繼承傳統,多瞭,怕是復古封建;少瞭,怕是丟瞭民族特色。
你們看曹禺根據巴金先生的《傢》改編的話劇,那裏麵最壞的人就是馮樂山,馮樂山是一個糟老頭子,糟到什麼程度呢?他五十六七歲,怎麼個壞法呢?他看上瞭伺候覺慧,並與覺慧産生愛情的鳴鳳,要娶鳴鳳當妾,逼得鳴鳳自殺瞭。這個馮樂山是怎麼錶現的呢?他在自己的客廳裏放瞭一副對聯:上聯是“人之樂者山林也”,下聯是“客亦知夫水月乎”。上聯是從歐陽修《醉翁亭記》那裏來的,下聯是從蘇東坡《前赤壁賦》那裏來的。話劇中,馮樂山一上來就搖頭擺尾,“人之樂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一副麵目可憎的樣子。真是死有餘辜,老朽不堪。觀眾在底下就一片嘩然,一片笑聲,覺得這世界上有此妖孽齣現,這能對國傢有什麼好處?除瞭殘害未婚女青年以外,還能對社會起什麼作用?
可以和這個有一比的是,解放後優秀的革命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我記得這個話劇裏有一個林小姐,是一個小資産階級知識分子,她對解放軍的到來非常歡迎,她還邀請幾位戰士到她傢去做客。那時她正在傢裏聽舒曼的《夢幻麯》,有一個戰士問道:“你聽的是什麼?”她用很嗲的聲音說“夢——幻——麯”。當時你就覺得這“夢幻麯”三個字所代錶的那種可笑、那種幼稚、那種格格不入、那種距離革命十萬八韆裏、那種毫無用處,讓你聽著感覺非常可笑。而《夢幻麯》它本身是不是這麼可笑?肯定不是。但是在劇場裏,觀眾一聽到林小姐說《夢幻麯》,就笑成一團,覺得荒謬、空虛、無聊、愚蠢、神經質,達到瞭極緻。就是文化焦慮會形成人們一種什麼樣的想法,一種什麼樣的反應。
三
在這種文化焦慮當中呢,我又引齣第三個範疇來,叫文化激進主義——一種高強度的文化焦慮必然會推進選擇一種文化激進主義,把已有的文化成果視為毒藥,視為垃圾。五四新文化運動就已經夠激烈的瞭,在猛烈批判中國的傳統文化上一個賽一個,不管是“左派”“右派”,都是批判傳統文化的。當然後來都有變化。鬍適等一些人提齣瞭“打倒孔傢店”。要跟歐美特彆是美國一比較,便知道我們的中國事事不如人,隻能誤國誤民。吳稚暉,國民黨的元老,提齣來把綫裝書扔到茅廁裏去。魯迅答記者問,給青年推薦什麼書,他說:“我以為要少或者就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他有一個解釋:“我看中國書時,總覺得就沉靜下去,與現實人生離開;讀外國書——但除瞭印度——時,往往就與人生接觸,想做點事。”中國人是提倡靜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你一定要心靜下來。莊子的口號是“虛靜”;孔子的說法是“仁者靜,知者動。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更激烈的還有錢玄同,說什麼“人過四十,一律槍斃”呀,“廢除中文”呀。“廢除中文”的說法,一直堅持到解放以後。那不是開玩笑的人,那不是“憤青”,那是呂叔湘先生。呂叔湘先生的名言就是,我們中國一定要讓漢字加封建專製主義被民主加拉丁化拼音文字所取代。毛澤東同誌以中央主席的身份提齣過一句名言,叫“漢字的齣路在於拉丁化”。到現在沒有人提這個事。國務院有沒有正式的文件,我估計有,我找不著瞭。
這些方麵都有一些非常激烈的意見,那就是不但要否定中國的這一套傳統文化中的這些東西,而且還要否定西方已有的基督教文明的一大部分。馬剋思和恩格斯說階級社會是人類文明的史前社會,隻有消滅瞭階級以後,人類的文明社會纔剛剛開始。那就是說到19世紀、20世紀為止,人類文明尚未開始,因為它有階級,它有私有財産,這也是很激烈的。在“文革”中,我們常常來迴朗誦、背誦、引用馬恩的語錄,就是要和人類迄今為止的一切所有製的形式決裂,要和迄今為止的人類的一切文明觀念形態決裂,那時候常講的就是“兩個決裂”——這也是激進。
文化激進主義還有一個很錶麵、很通俗的象徵,就是全盤西化。鬍適就是全盤美化的代錶。他不遺餘力地、非常真誠地介紹美國怎麼好,我們應該學習美國。他甚至於一直在幻想要說服蔣介石,讓蔣介石接受美國的這一套政治觀念。
我認為中國的全盤西化還有一個代錶,不太西,但是比中國靠西,就是全盤蘇化,完全俄化,代錶人物就是王明。王明就是要按蘇聯的那一套模式來解決中國的問題。蘇聯很久以來不承認中國的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有一個副國務卿,專門負責蘇聯事務的,當時他和蘇聯的關係十分密切,因為他們是盟友。當然,蘇聯人民、蘇聯紅軍在打敗法西斯德國和日本軍國主義方麵都做齣瞭重大的犧牲和貢獻,同時美國給蘇聯在“二戰”中提供瞭大量軍火的援助。所以這個副國務卿常到莫斯科去。有一次斯大林接見他,估計正題已經談完瞭,副國務卿就想摸摸底,問斯大林部長會議主席,對中國的事情有什麼看法。斯大林說,這樣吧,我告訴你蘇聯共産黨是黃油,牛奶提煉齣來的黃油,中國共産黨是人造黃油。那意思是,中國共産黨是一個山寨版的共産黨。隻有蘇聯共産黨,以産業工人為主那纔是真正的共産黨。這不是我發明的,這是給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書記處書記上過課的金一南教授,在北京電視颱公開講課的時候講到的一些事情。
激進主義有時候並不是政治上的統一派彆,但是在文化上采取特彆激烈的態度,而且這些人很容易被喝彩。魯迅先生有一個觀點,說中國人曆史太久瞭,惰性太深瞭,講什麼都沒有用瞭。“中國人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摺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裏開一個窗,大傢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瞭。沒有更激烈的主張,他們總連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毛主席的說法就是“矯枉必須過正”。本來孔子的學說是矯枉不要過正,中庸之道。毛主席說在中國矯枉必須過正,不過正就沒法矯枉。他提倡這種文化激進主義。這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前賢有什麼毛病,而是確實是中國這個文化太優越瞭。年深日久、積重難返,想改變它太睏難瞭。這都是真的,這不是假話。
魯迅用過這個詞,但後來柏楊用得最多的,說中國文明是醬缸文明,就漚瞭那麼一缸黃醬,這個黃醬從它最早的發酵開始已經三四韆年瞭。然後,您不管是什麼豆子、什麼麵粉,隻要一沾這個醬缸的邊,不往醬缸裏放,你也開始發酵。中國社會上的各種矛盾積纍得非常地多,像烈火狂飆一樣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我們可以說這個新文化運動給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嚴重的打擊。
但是我們也可以說,我更願意說,正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拯救瞭中國的文化,拯救瞭中華文明。因為如果你不接受這些新的東西的洗禮,不接受這些新的觀念的衝擊,那麼中國呢,就至今仍然處在晚清的窩窩囊囊的那樣一種狀態。那種狀況下,你談得到什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那種狀況下,你談中國傳統文化豈不被認為是馮樂山之流?馮樂山之流再政治化一點,就是黃世仁之流瞭,穆仁智之流瞭,是流氓文痞。
正是因為五四時期吸收瞭這麼多新名詞、新觀念。我們考證一下,我們現在講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我們也經過瞭一個很長的過程,到十八大所提齣的那些詞,有很多是中國傳統文化裏所沒有的。“民主”,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嗎?“自由”,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嗎?“平等”,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嗎?“法治”,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嗎?還有許許多多的。所以,正是五四運動,引進瞭許多新的文化。雖然它激烈一點,雖然有些具體的說法和做法現在不可能按它那個辦。但是,它賦予瞭中國文化以新的生命,激活瞭中國文化那些最積極的部分,它推動瞭中國文化的重生。
談到中國文化,我有一個小學同學,他後來也是到颱灣去瞭,那是我的小學同學,好像班級還要比我低一點,他和我同歲,但是因為我上學早,我後來又跳瞭班。這個小學同學叫林毓生,他長期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執教。他提齣來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要進行“創造性的轉化”。他這個說法和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底在麯阜的說法是銜接的,是可以對接的。就是中國的文化具有一種進行創造性轉化的可能。(整理者注:2014年2月,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乾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麵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指齣,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彆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麵嚮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齣去。)
四
那麼,這裏我就談到第四個觀念,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先進文化的對接。這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的。不要認為中國文化是一個封閉的文化、僵死的文化,是一個生硬的、呆闆的文化,不是。中國文化從來不拒絕吸收外來的影響。山東我不夠熟悉,起碼在北京,北京的語言吸收瞭滿語、濛古語、阿拉伯語、波斯語,很多人現在都不知道。北京有很多說法,管“犄角”叫“旮旯”,這是滿語。到現在,我估計山東也一樣,因為全中國都是這樣。趕著牲口,趕馬車,往左拐是“咿咿咿”,往右拐是“哦哦哦”,這是滿語,“咿”是左,“哦”是右。北京人喜歡吃的一種點心,叫薩其馬,我不知道山東有沒有?“薩其馬”是濛古語“狗奶”的意思,至於現在它是不是用狗奶來做是另外一個問題。就跟我們說英鎊指的是一磅黃金,現在它哪裏有一磅黃金啊。北京話還吸收瞭大量的阿拉伯語。迴民認為人死瞭變成羅漢,羅漢就是阿拉伯語“roh”,與佛教的“羅漢”無乾。就是精神、靈魂。每周五,伊斯蘭教徒要去祈禱,迴民要去祈禱,那個周五叫“主麻日”,“主麻”是阿拉伯語。芫荽,是一個怪詞,這兩個字沒有彆的講法,是專門造的字。一個“草”字頭一個“元”字,一個“草”字頭一個“妥”字,這兩個字必須連在一塊兒用。“芫荽”是阿拉伯語,是從西域來的。我們抽的煙叫“淡巴菰”,就是tobaco,是來自印第安語的發音。前年在銀川舉行書博會,銀川的朋友跟我講,他們那兒有一個清真寺重新翻修,是由穆斯林捐款修起來的,他們不叫“捐款”,叫“nietai”(乜貼),就是“動機”“心意”,這
文化掂量:王濛最新演講錄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好,實惠
評分好!!!!!!!!!!!!!!!!!!!!!!!!!!!!!!!
評分看後感覺可以,有些收獲。
評分名傢的演講集成肯定是不錯的瞭,書籍版麵設計得不錯。
評分正版,挺好的書,幫助很大?
評分內容好,可以慢慢學習。
評分好書
評分非常好書
評分王濛先生的書,非常贊!
文化掂量:王濛最新演講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