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学习指南 数据中心(640-911)

CCNA学习指南 数据中心(640-91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Todd Lammle,John Swartz 著,刘丹宁,CCIE #19920 译
图书标签:
  • CCNA
  • 数据中心
  • 640-911
  • 网络
  • 思科
  • 认证
  • 学习指南
  • 数据中心技术
  • 网络工程师
  • 考试准备
  • IT认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00017
版次:1
商品编码:11770272
品牌:异步图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读者在本书中可以读到下列内容:
第1章,“理解基本的网络互联”会对网络进行基本的介绍。这一章会从网络是什么说起,接着会讨论网络及物理拓扑的一些特征。很多读者可能打算跳过这一张不读,但建议读者至少简略地扫读一下这一章的大意,然后完成后面的笔试考试环节。
第2章,“网络互联”介绍的是网络互联的内容。读者可以按照Cisco推荐的方案学习到OSI(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的基本内容。这一章配备了很多笔试考试题和复习思考题。不过跳过本章后面的笔试考试环节!
第3章,“以太网技术”会深入探讨以太网络技术及标准。在本周中,我们会深入探讨数据封装的内容。为了帮助读者理解这一章介绍的内容,我们配备了很多笔试考试题和复习思考题。
第4章,“TCP/IP DoD模型”的主要内容是TCP/IP模型,这一章提供了通过认证考试和在实际使用环境中所必须的背景知识。同样,这一章也为了帮助读者通过考试而配备了大量的笔试考试题和复习思考题。
第5章,“IP编址”这一章深入介绍了互联网协议栈的基础知识,然后进入到了IP编址的内容,同时介绍了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之间的区别。也为了帮助读者通过考试,我们配备了大量的笔试考试题和复习思考题。
第6章,“轻松划分子网”介绍了划分子网的方法。读者在阅读了这一章的内容之后,就应该具备了独立对网络划分子网的能力。笔试考试题和复习思考题的环节必将让读者斩获颇多。?
第7章,“Nexus简介”介绍了NX-OS的基本内容以及背景知识,同时也介绍了Nexus交换网络中使用的各类硬件产品。这一章的内容相当重要,所以别忘了完成后面的笔试考试题和复习思考题。
第8章,“Nexus配置”会从头开始,向读者传授登录和配置NX-OS的方法。这一章妙趣横生,因为读者会从这一章开始完成一些动手实验。而动手实验、笔试考试题和复习思考题可以帮助读者全面掌握NX-OS的用法。
第9章,“IP路由”会介绍与IP路由选择有关的知识。这一章同样非常有趣,因为读者会从这一章开始配置自己网络的,在设备上添加IP地址,看到路由器之间的基本路由条目。笔试考试和复习思考题可以帮助读者全面掌握IP路由的内容。
第10章,“路由协议”深入介绍了路由信息协议(RIP)、增强型IGRP(EIGRP)和OSPF这几款动态路由协议。动手实验环节、笔试考试题和复习思考题可以帮助读者掌握这些路由协议,达到CCNA数据中心640-911考试的要求。
第11章,“二层交换技术”提供了二层交换的相关背景知识,同时介绍了交换机是如何学习地址,并根据地址信息作出转发和过滤判断的。第11章还介绍了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以及如何在自己的网络中运用这项技术。这一章还介绍了很多与VLAN有关的细节,以及一些经常和VLAN一道使用的概念和协议,还提供了针对VLAN的排错方法。别忘了后面的笔试考试题、动手实验及复习思考题。
第12章,“冗余交换技术”会对冗余链路进行介绍。人们需要网络具备冗余链路,但生成树协议(STP)可不这么想,因此我们需要理解STP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这项协议。在这一章中,我们会讨论网络环路的形成,以及如何通过STP协议以及802.1w RSTP和MSTP版本来避免网络中出现环路。此外,我们还会介绍如何通过Cisco汇聚端口技术(Port Channel)来绑定冗余链路。读者要完成后面的动手实验、笔试考试题以及复习思考题,以便确保自己掌握了上述二层交换技术。
第13章,“安全”介绍了安全技术以及访问控制列表,在交换机上创建这些特性的目的是为了实施过滤。本章涵盖了IP标准访问控制列表、IP扩展访问控制列表,以及命名的访问控制列表。但读者要谨记,NX-OS只能配置命名的扩展ACL。笔试考试题、动手实验和复习思考题可以帮助读者掌握CCNA数据中心640-911考试要求考生掌握的安全和访问列表知识。

作者简介

Todd Lammle是Cisco网络技术领域,取得过CCSI、CCNA、CCNP、CCSP和CCVP认证,参与世界500强企业的计算机及网络项目逾30载。Todd是GlobalNet Training公司的总裁,也是大量Cisco畅销书的作者。

John Swartz,CCIE No.4426,Boson模拟器软件公司的创始人,拥有15年的Cisco讲师经验,当前主要执教统一计算、Nexus交换以及其他数据中心技术课程。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理解基本的网络互联 1
1.1 敲门砖:网络是什么 2
1.2 一般网络的构成 5
1.2.1 工作站 5
1.2.2 广域网 7
1.2.3 网络体系结构:端到端
还是服务器/客户端 9
1.3 物理网络拓扑 11
1.3.1 总线拓扑 11
1.3.2 星型拓扑和扩展
星型拓扑 12
1.3.3 环状拓扑 14
1.3.4 网状拓扑 14
1.3.5 点到点拓扑 15
1.3.6 点到多点拓扑 16
1.3.7 混合拓扑 17
1.4 拓扑的选择、主干和网段 17
1.5 小结 19
1.6 考试要点 20
1.7 笔试实验 20
1.8 复习思考题 21
第2章 网络互联 25
2.1 网络互联基础 26
2.2 网络互联模型 32
2.2.1 分层模型 33
2.2.2 参考模型的优点 34
2.3 OSI参考模型 34
2.3.1 应用层 36
2.3.2 表示层 37
2.3.3 会话层 37
2.3.4 传输层 37
2.3.5 网络层 43
2.3.6 数据链路层 45
2.3.7 物理层 48
2.4 小结 49
2.5 考试要点 50
2.6 笔试实验 51
2.6.1 笔试实验2.1:OSI
问题 51
2.6.2 笔试实验2.2:定义OSI
分层和设备 52
2.6.3 笔试实验2.3:识别
冲突域和广播域 53
2.7 复习思考题 53
第3章 以太网技术 59
3.1 回顾以太网络 60
3.1.1 冲突域 61
3.1.2 广播域 61
3.1.3 CSMA/CD 61
3.1.4 半双工和全双工
以太网 63
3.1.5 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 64
3.1.6 以太网的物理层 74
3.2 以太网线缆 78
3.2.1 直通线 78
3.2.2 交叉线 79
3.2.3 反转线 79
3.3 数据封装 82
3.4 小结 86
3.5 考试要点 86
3.6 笔试实验 87
3.6.1 笔试实验3.1:二进制/十
进制/十六进制转换 87
3.6.2 笔试实验3.2:CSMA/CD
工作原理 90
3.6.3 笔试实验3.3:线缆 90
3.6.4 笔试实验3.4:封装 90
3.7 复习思考题 91
第4章 TCP/IP DoD模型 95
4.1 TCP/IP简介 96
4.2 TCP/IP和DoD模型 97
4.2.1 进程/应用层协议 99
4.2.2 主机到主机层协议 106
4.2.3 互联网络层协议 115
4.3 小结 125
4.4 考试要点 126
4.5 笔试实验 127
4.6 复习思考题 127
第5章 IP编址 133
5.1 IPv4编址 134
5.1.1 IP术语 134
5.1.2 分层的IP编址机制 135
5.1.3 私有IP地址 140
5.2 IPv4地址类型 142
5.2.1 二层广播 143
5.2.2 三层广播 143
5.2.3 单播地址 143
5.2.4 组播地址 143
5.3 IPv6编址 144
5.3.1 为什么需要IPv6 144
5.3.2 IPv6的优势及其应用 145
5.3.3 IPv6编址和表达方式 147
5.3.4 IPv6地址类型 149
5.4 小结 150
5.5 考试要点 150
5.6 笔试实验 151
5.7 复习思考题 151
第6章 轻松划分子网 157
6.1 子网划分基础 158
6.1.1 IP Subnet-Zero 159
6.1.2 如何创建子网 159
6.1.3 子网掩码 161
6.1.4 无类域间路由 161
6.1.5 C类地址划分子网 163
6.1.6 B类地址划分子网 172
6.1.7 A类地址划分子网 180
6.2 小结 184
6.3 考试要点 184
6.4 笔试实验 185
6.4.1 笔试实验6.1:完成子网
练习#1 185
6.4.2 笔试实验6.2:完成子网
练习#2 185
6.4.3 笔试实验6.3:完成子网
练习#3 186
6.5 复习思考题 187
第7章 Nexus简介 193
7.1 NX-OS硬件 194
7.1.1 SFP+收发器 194
7.1.2 Console端口 195
7.1.3 管理端口 196
7.1.4 L1/L2端口 197
7.1.5 以太网端口的命名 197
7.1.6 扩展模块 197
7.1.7 统一端口 198
7.2 NX-OS软件概述 199
7.2.1 NX-OS架构 200
7.2.2 进程恢复 200
7.2.3 条件服务 202
7.3 网络虚拟化 204
7.3.1 二层网络虚拟化 204
7.3.2 交换机互联链路
虚拟化 205
7.3.3 三层接口虚拟化 206
7.3.4 路由表虚拟化 207
7.3.5 设备虚拟化 209
7.3.6 万物虚拟化 209
7.4 小结 210
7.5 考试要点 210
7.6 笔试实验 211
7.6.1 笔试实验7.1:端口 211
7.6.2 笔试实验7.2:虚拟化 211
7.6.3 笔试实验7.3:分层 212
7.6.4 笔试实验7.4:
Nexus 1000V 212
7.6.5 笔试实验7.5:
VRF和VDC 212
7.7 复习思考题 212
第8章 Nexus配置 217
8.1 NX-OS用户界面 218
8.1.1 连接到Nexus设备 219

8.1.2 启动NX-OS设备 220
8.2 命令行界面 222
8.2.1 进入CLI 222
8.2.2 NX-OS模式概述 224
8.2.3 CLI提示符 224
8.2.4 编辑和帮助特性 226
8.2.5 收集基本信息 231
8.3 管理性配置 233
8.3.1 主机名 233
8.3.2 设置用户名和密码 233
8.3.3 描述 236
8.4 设备接口 238
8.4.1 启动接口 239
8.4.2 创建SVI 241
8.4.3 交换端口设置 242
8.5 查看、保存和删除配置 244
8.5.1 删除配置并重启设备 246
8.5.2 检查你的配置 246
8.6 小结 255
8.7 考试要点 255
8.8 笔试实验 256
8.9 动手试验 257
8.9.1 动手实验8.1:删除
现有配置 257
8.9.2 动手实验8.2:探索用户
执行模式和配置模式 258
8.9.3 动手实验8.3:使用帮助
和编辑特性 258
8.9.4 动手实验8.4:保存
NX-OS配置 259
8.9.5 动手实验8.5:设置主机名、
描述和IP地址 260
8.10 复习思考题 260
第9章 IP路由 267
9.1 路由基础 268
9.2 IP路由过程 272
9.3 小结 281
9.4 考试要点 282
9.5 笔试实验 282
9.6 复习思考题 283
第10章 路由协议 287
10.1 动态路由 288
10.2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290
10.2.1 RIP 291
10.2.2 EIGRP的特性和
工作原理 293
10.2.3 邻居发现 294
10.2.4 路由发现和维护 296
10.2.5 OSPF基础 297
10.2.6 OSPF术语 299
10.3 配置路由协议 302
10.3.1 静态路由 303
10.3.2 RIP 304
10.3.3 EIGRP 306
10.3.4 OSPF 308
10.4 小结 311
10.5 考试要点 311
10.6 笔试实验 312
10.7 动手实验 312
10.7.1 动手实验10.1:设置
交换机端口 313
10.7.2 动手实验10.2:配置
静态路由 314
10.7.3 动手实验10.3:配置
RIP路由 316
10.7.4 动手实验10.4:配置
EIGRP路由 318
10.7.5 动手实验10.5:配置
OSPF路由 319
10.8 复习思考题 321
第11章 二层交换技术 327
11.1 交换服务 328
11.1.1 二层交换的限制 329
11.1.2 桥接与局域网交换机
大比拼 330
11.1.3 二层交换机三大功能 330
11.2 VLAN基础 334
11.2.1 广播控制 336
11.2.2 安全 336
11.2.3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337
11.3 分辨VLAN 340
11.3.1 标记数据帧 342
11.3.2 VLAN标识的方法 343
11.4 VT

前言/序言


驾驭数字洪流:下一代数据中心架构与运营精要 在一个信息爆炸、数据指数级增长的时代,企业对稳定、高效、安全的计算和存储基础设施的需求前所未有的迫切。数据中心,作为这一切的核心枢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再仅仅是容纳服务器和网络的物理空间,而是演变成一个复杂、动态、智能的生态系统,支撑着从企业核心业务到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应用的飞速发展。本书旨在为所有致力于在现代数据中心领域深入探索、掌握核心技能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全面的、与时俱进的学习指南。 本书的编写初衷,是为希望在迅速发展的网络和计算领域建立扎实基础的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网络技术人员,以及有志于成为数据中心架构师或运营商的IT专业人士,提供一套清晰、系统、深入的学习路径。我们深知,理解数据中心不仅仅是掌握一些零散的技术点,更需要建立起全局观,理解各个组件之间如何协同工作,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服务于业务需求。因此,本书的内容组织,从最基础的网络连接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数据中心的核心架构、关键技术、部署实践,以及日常的运营与维护。 第一部分:奠定基石——网络基础与数据中心互联 任何数据中心的核心都离不开高效可靠的网络连接。本部分将从最基础的网络模型入手,回顾TCP/IP协议栈的工作原理,重点讲解IP寻址、子网划分、路由协议(包括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基本概念,如OSPF和BGP在数据中心环境中的作用),以及VLAN和Trunking等构建分层网络的关键技术。 随后,我们将视角聚焦于数据中心特有的网络架构。理解传统三层架构(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的优势与局限性,并深入探讨当前主流的叶脊(Leaf-Spine)架构。我们将详细解析叶脊架构的设计理念、工作原理、带来的好处(如更低的延迟、更高的带宽、更好的可扩展性),以及在实际部署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此外,还会涉及端口通道(Port Channeling)和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技术,它们如何提升带宽和冗余性,以及在数据中心网络设计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计算与存储的脉搏——虚拟化与存储技术 现代数据中心离不开虚拟化技术的强大支持。本部分将全面深入地介绍计算虚拟化的核心概念,包括虚拟机(VM)的原理、Hypervisor的类型(Type 1和Type 2),以及常用的虚拟化平台(如VMware vSphere、Microsoft Hyper-V、KVM等)的架构和关键组件。我们将探讨虚拟机的生命周期管理、资源分配、高可用性(HA)和容错(Fault Tolerance)机制,以及如何通过vMotion、DRS等功能实现资源的动态平衡和业务连续性。 同时,存储是数据中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各种存储技术,从传统的DAS(Direct-Attached Storage)、NAS(Network-Attached Storage)到SAN(Storage Area Network)。我们将深入解析SAN的工作原理,包括Fibre Channel和iSCSI协议,LUN(Logical Unit Number)的概念,以及存储虚拟化技术如何提升存储资源的利用率和灵活性。此外,还会介绍对象存储、软件定义存储(SDS)等新兴存储技术,以及它们在云原生环境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构建弹性的防火墙——安全与访问控制 数据中心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本部分将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地讲解数据中心的安全策略和技术。我们将从数据中心整体安全设计原则出发,强调纵深防御的概念。 随后,我们将深入到网络安全层面,详细介绍防火墙的类型、工作原理和配置要点。重点讲解无状态防火墙和有状态防火墙的区别,以及下一代防火墙(NGFW)提供的深度包检测、入侵防御系统(IPS)、应用控制等高级功能。我们将探讨访问控制列表(ACL)的配置与管理,以及如何利用其实现精细化的流量控制。 在身份认证和授权方面,我们将介绍RADIUS、TACACS+等远程认证拨号用户服务协议,以及如何与Active Directory等身份管理系统集成,实现统一的用户认证和权限管理。此外,还会涵盖VPN技术,如IPsec VPN和SSL VPN,它们如何为远程访问和站点间互联提供安全通道。 第四部分:智能化的神经系统——自动化与编排 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提升,手动管理已不再可行。自动化和编排是提升数据中心效率和弹性的关键。本部分将引领读者进入自动化管理的世界。 我们将首先介绍自动化脚本编程的基础,包括Python、Bash等语言在系统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自动化重复性任务,如设备配置、日志分析、故障排查等。 随后,我们将重点讲解配置管理工具,如Ansible、Puppet、Chef等。我们将深入探讨它们的架构、工作原理、核心概念(如Playbooks、Manifests、Recipes),以及如何利用它们实现大规模设备的自动化部署和配置一致性。 更进一步,我们将介绍自动化编排的概念,以及Kubernetes等容器编排平台在现代数据中心中的核心作用。我们将讲解容器化技术(如Docker)如何打包应用程序及其依赖,以及Kubernetes如何实现容器的部署、扩展、管理和自愈。理解这些自动化和编排工具,是应对云原生时代挑战的必备技能。 第五部分:持续的生命线——监控、故障排除与运维 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离不开持续的监控和高效的故障排除。本部分将专注于数据中心的运营与维护。 我们将详细讲解各种监控策略和工具。从网络设备的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监控,到服务器的性能指标(CPU、内存、磁盘I/O、网络流量)监控,再到应用程序日志的集中管理和分析。我们将介绍诸如Zabbix、Nagios、Prometheus等主流的监控系统,以及如何利用它们建立全面的监控体系,实现主动式预警。 在故障排除方面,我们将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从如何收集信息、分析日志、定位问题根源,到如何制定和执行恢复计划。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常见数据中心故障场景的处理流程,例如网络中断、性能瓶颈、存储故障、应用服务不可用等。 此外,我们将讨论数据中心容量规划、性能优化、补丁管理、灾难恢复(DR)和业务连续性计划(BCP)等关键运维实践。理解这些,能够帮助IT专业人士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确保业务的平稳运行。 结语 本书的内容设计,力求从概念到实践,层层递进。我们鼓励读者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动手实践。理解这些技术和架构,不仅能帮助您通过相关的专业认证,更能为您在日新月异的数据中心领域中开辟更广阔的职业道路,成为构建和维护未来数字基础设施的关键力量。希望本书能成为您探索数据中心奥秘、掌握核心技能的忠实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已经在IT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深知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对于数据中心领域,我虽然有过一些接触,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和深入。这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CCNA学习指南 数据中心(640-911)》,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一本考试指南,更像是一本全面而深入的数据中心技术百科全书。我注意到书中涉及了非常多的前沿技术,比如SDN(软件定义网络)、NFV(网络功能虚拟化)以及容器技术等,这些都是当前数据中心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清这些复杂的技术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在我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优化现有的数据中心架构,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深入研究其中的内容,相信它一定会为我带来新的启发和突破。

评分

收到这本书后,我立刻被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技术覆盖所震撼。我本身是一名初学者,对CCNA认证一直心存向往,但又担心会因为知识体系庞大而无从下手。这本《CCNA学习指南 数据中心(640-911)》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系统地梳理了CCNA数据中心领域的核心知识点,从最基础的网络概念,到数据中心特有的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以及相关的管理和自动化技术,都有详尽的阐述。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对于实际操作的指导,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实践,但从目录和章节的编排来看,它应该包含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模拟实验,这对于我这样的实践型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通过学习这本书,能够建立起扎实的数据中心基础知识,为我日后深入研究更高级的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的CCNA认证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评分

拿到这本书,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它极其详尽的章节划分和内容的深度。我之前也阅读过一些IT相关的书籍,但很少有像这本书这样,能够如此细致地解析每一个知识点。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数据中心网络设计和部署的部分,包括VLAN、STP、HSRP等基础协议的深入讲解,以及Nexus交换机和ASAv防火墙等设备的配置细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这些复杂网络设备的协同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构建一个高可用、高性能的数据中心网络。此外,书中关于存储区域网络(SAN)和IP存储(iSCSI)的介绍也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如何规划和管理数据中心的存储资源,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高效访问。这本书的篇幅之大,足以见其内容的丰富性,我期待在其中找到我需要的答案。

评分

在我决定系统学习数据中心技术之前,我曾对市面上各种资料做过一番考察。最终,我选择了这本《CCNA学习指南 数据中心(640-911)》。它的内容涵盖了CCNA数据中心认证考试所涉及的绝大部分技术点,并且以一种非常结构化的方式呈现。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的具象化描述,比如通过图示和流程图来解释数据包在数据中心网络中的传输路径,以及不同设备之间的交互方式。这对于我这种需要直观理解才能加深记忆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帮助我通过考试,更能让我真正理解数据中心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原理,为我未来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全面性让我感到安心,我相信它一定会成为我学习过程中的得力助手。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充满了科技感,深邃的蓝色背景上,点缀着抽象的数据流和网络节点,光是看着就让人联想到复杂的网络架构和高速的数据传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这预示着它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我一直对数据中心领域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支撑着互联网运转的庞大基础设施,它们是如何被设计、构建和管理的,一直是我想要深入了解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走进数据中心的核心,理解那些看不见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从服务器的部署到网络的连接,再到存储的解决方案,一切都充满了神秘感。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将这些复杂的技术概念呈现在我面前,让我能够一步步地掌握数据中心的技术精髓。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虚拟化和云计算的内容,因为这已经是现代数据中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解它们如何与传统数据中心技术相结合,将是我学习的重点。

评分

送货很慢,等了4天,不过书还是很不错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评分

第6章,“轻松划分子网”介绍了划分子网的方法。读者在阅读了这一章的内容之后,就应该具备了独立对网络划分子网的能力。笔试考试题和复习思考题的环节必将让读者斩获颇多。?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读者在本书中可以读到下列内容:

评分

第7章,“Nexus简介”介绍了NX-OS的基本内容以及背景知识,同时也介绍了Nexus交换网络中使用的各类硬件产品。这一章的内容相当重要,所以别忘了完成后面的笔试考试题和复习思考题。

评分

东东不错,需要好好学习一下

评分

第10章,“路由协议”深入介绍了路由信息协议(RIP)、增强型IGRP(EIGRP)和OSPF这几款动态路由协议。动手实验环节、笔试考试题和复习思考题可以帮助读者掌握这些路由协议,达到CCNA数据中心640-911考试的要求。

评分

双十一前夕买的,199-100超划算!!!

评分

好书推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