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鼕齡談現代書法(修訂版)

王鼕齡談現代書法(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鼕齡 著,田淵 編
圖書標籤:
  • 書法
  • 現代書法
  • 王鼕齡
  • 書法理論
  • 藝術
  • 文化
  • 字體
  • 技法
  • 修習
  • 修訂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145211
版次:1
商品編碼:1177493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王鼕齡書法著編叢錄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30
字數:19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王鼕齡先生為當代著名書法傢,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既受中國傳統書法熏陶,又有海外教學經曆,創立現代書法研究中心,在現代書法領域獨樹一幟,頗有心得。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書法業內人士,書法愛好者

  現代書法領域的執牛耳者,王鼕齡先生扛鼎之作。

內容簡介

  《王鼕齡談現代書法》是作者關於現代書法的思想集萃,體現瞭他多年來在這一領域的探索與思考。王鼕齡先生在中國美術學院首創現代書法研究中心,並身體力行,積極進行現代書法的創作實踐。作者對“現代書法”這一概念進行瞭全麵建構,指齣現代書法應立足於傳統功底和古典學養,並對書法創作理念多有闡發,發齣“中國書法藝術前途無量”的有力呼聲。同時,這些反思也滲透在作者的創作實踐、教學工作和國際交流中,從而使他在中國傳統書法與西方現代藝術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契閤點。文後並附王鼕齡現代書法作品,相信對讀者理解作者的現代書法理念多有裨益。

作者簡介

  王鼕齡(鼕令、悟齋、眠鷗樓、大散草堂),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學院現代書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書法傢協會理事,草書委員會副主任,杭州市書法傢協會主席,蘭亭書法社社長。
  1981年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首屆書法研究生班畢業,文學碩士,留校任教。1989年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講授中國書法四年,為該校及加州大學聖剋魯斯分校客座教授。1994年迴中國美術學院執教。
  在國內外舉辦個展三十餘次。應邀在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瑞典馬爾默美術館、比利時皇傢美術館、葡萄牙東方美術館、土耳其現代美術館、中國香港藝術館,以及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公開演示巨幅大字草書創作。
  主持策劃“’94現代書法探索展”、“’95首屆國際現代書法雙年展”、“書·非書:開放的書法時空——2005杭州國際現代書法展”、“書非書——2010國際現代書法藝術展”、“書非書——2015杭州國際現代書法展暨書非書文獻展”。
  作品為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傢圖書館、故宮博物院、美國哈佛、耶魯、斯坦福、伯剋利等大學收藏。傳統價值觀看,“二王”、歐虞顔柳、蘇黃米蔡、趙董纔是最正統的書傢,而張旭、懷素、楊凝式、楊維楨、徐渭、金農則受到冷落,這正是觀念差異導緻瞭不同的價值判斷。
  從哲學層麵講,傳統書法是以儒傢精神為主的,現代書法的精神直接傳承我國道傢與禪宗的精神,且與西方哲學息息相關。儒傢精神把藝術與實用緊密聯係在一起,一是緣於實用,二是緣於傳統的道德價值在藝術上的反映。譬如曆史上大儒基本不寫狂草,因為大儒強調正襟危坐,講究君子藏器,含而不露,溫柔敦厚。而寫草書卻要實現激情與自由,與儒傢的道德價值並不符閤。所以,草書雖然是書法藝術裏的巔峰,尤其狂草更是書法藝術精神的集中體現,但在傳統書法裏卻並不具有較高價值,反而是唐代孫過庭強調的“誌氣和平,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具有較高價值。也就是說,由於儒傢哲學的深遠影響,傳統書法更強調書捲氣、廟堂氣,更講究“復歸平正”的端莊之美,這種儒傢觀念製約瞭書法的自我錶現。在儒傢正統觀念來看,凡是大膽革新、張揚個性者都入怪異之流,屬於次等,所謂旁門左道是也。而現代書法精神恰恰與之相反,它直接繼承道傢和禪宗的精神,逍遙自在,張揚個性,充分展現自我。也就是說,現代書法在藝術價值判斷上把個性,即創造性和自我的錶現放在第1位,把傳統法度擺在第二位——當然,在具體創作過程中,是高度重視法度的——因為藝術的實現來於深刻的心靈滿足,而不是倫理的完美實現。如果真正實現心靈滿足,那麼就必須在個性上得以充分地張揚,在自由中體驗心理上的高峰感受,從而實現藝術創作的目的。因此,我們特彆推崇莊子《逍遙遊》的境界和杜尚的藝術精神,因為莊子和杜尚以不同的方式企及瞭精神可能達到的自由境界,我們可以明顯地觀察到,他們是怎麼依靠精神的力量擺脫諸多作繭自縛的睏境,走嚮開放的心態,最後達到自由的。
  總之,我們現在可以觀察到現代書法的實質內涵,即它的精神性。因此,我們可以說,現代書法是傳統書法的延伸和發展,現代書法是傳統書法在當下的體現,並強調藝術的純粹錶現和觀念多元,充分發揮書法所有的藝術錶現力,從而實現精神自由的一門現代藝術。

目錄

001 現代書法精神論
009 享受現代書法的智慧
021 關於當代書法藝術創作
027 現代書藝創作散論
033 書法創作的理念
041 21世紀巨幅大字書法
053 “現代書法”論綱
062 書法藝術跨界的價值——關於2010“書非書”展覽的反思
071 關鍵是有震撼力的書法作品
073 中國書法藝術前途無量
078 實驗和反思——中國現代書法評述
088 2004年《中國“現代書法”論文選》後記
095 《中國現代書法史》序言
100 《現代書法藍皮書》序
104 《新唐書》序
111 “’94現代書法探索展”前言
113 世界現代藝術史上的奇跡——亞洲地域的藝術巨匠井上有一書法展序
117 《書非書——2010杭州國際現代書法論壇論文集》後記
120 《中國現代書法論文選》第二集後記
124 國際書法節策展感言
128 祝福書法——“平安夜書法現場”緻辭
130 當代高等書法藝術教育的先驅——關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
142 臨摹·理念·方法——對藝術學院書法專業臨摹教學的思考
151 現代書法研究方嚮博士生培養方案的思考
156 《生命現場——中國美術學院現代書法教育創新特色》序
160 圍觀書法春雨中
162 書法的中西精神融閤——談留學生的書法教學
168 《西方人看書法》序
172 美國大學書法教學經驗談
184 美國書作釋讀
189 德國書緣
195 王鼕齡現代書法作品
328 後記

精彩書摘

  藝術史既有其內在的邏輯,又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現代中國社會的轉型,也深刻地影響瞭文化藝術的發展。在百年來的巨變中,中國書法雖然受影響最晚,但近二十年來,仍然不可避免地遭遇強烈的衝擊。因而現代書法的精神與傳統書法相比較,其內涵有瞭深刻的不同,藝術錶現也呈現齣新時期的特點。
  從觀念性來看,現代書法領域首先要求觀念的介入,因為在價值多元的文化語境裏,人們有賴於思想的定位來確定某一事物的屬性,然後進行價值判斷。這與相對單一恒定的傳統社會文化語境相比,顯得尤為重要。否則,人們會麵臨混亂與失語的焦慮。通俗地說,所謂看不懂,在當代社會,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知識或修養的匱乏,而是價值多元導緻的隔閡。多元化帶來瞭自由,同時伴隨著混亂與差異,因此需要溝通,而觀念上的溝通尤為重要,因為觀念層麵的溝通比現象層麵要深刻得多,更具普遍意義,觀念的溝通能達到有效的交流和互動式的認識。在書法領域中,近二十年的現代書法探索實驗,改變瞭幾韆年來既有的書法思想格局和藝術錶現形式。在崇尚個人體驗與自由創造的大環境下,各種書法思潮紛紛齣現。但是往往泥沙俱下,缺少思想深度的膚淺之作也招搖過市,博名取利。在這樣的時代境況之中,我們認識到藝術觀念是現代書法的首要精神特質,同時要深入研究這些觀念在藝術上的價值,並加以批判和認定,建立一個既多元又富於秩序的現代書法思想體係。
  從純粹性來說,現代書法的藝術純粹性與中國書法獨特的曆史進程有關。藝術起源於實用,但藝術的自覺與獨立始於脫離實用。一般而言,繪畫、雕塑、音樂與文學在較早階段就已完成這一脫離,成為自覺的藝術,從而具有藝術錶現的純粹性。中國書法卻是一個例外,雖然我們把書法的自覺期確定在魏晉時期,但事實上,中國書法的藝術純粹性與實用性的脫離卻是在20 世紀,整整推遲瞭一韆多年。因為隻有在20 世紀,中國纔廢除瞭毛筆的實用性功能,代之以硬筆和當代齣現的電腦,書法纔獲得完全的藝術解放,脫離實用,進入審美自由的範疇,從而錶現齣藝術的純粹性。因此,現代書法的第二個精神特質,就是藝術的純粹性,並且要完成曆史賦予的使命,把這種全新的純粹性發展到藝術上的極緻,使書法藝術錶現的內在力量得以全部發揮。並且,把傳統書法從強調倫理道德、人格象徵的迷霧中廓清,真正在筆墨的視覺錶現諸方麵實現新的藝術創造。我們要創造新的藝術神話,而不是傳統的人格神話。也就是說,傳統書法的價值判斷必定夾雜著人的地位諸因素,正如蘇東坡所言“苟非其人,雖工不貴”。而現代書法的價值判斷與此有異,它拋開倫理因素的影響,直接從藝術錶現的力量這個層麵來判斷藝術傢創造的藝術價值。譬如,以傳統價值觀看,“二王”、歐虞顔柳、蘇黃米蔡、趙董纔是最正統的書傢,而張旭、懷素、楊凝式、楊維楨、徐渭、金農則受到冷落,這正是觀念差異導緻瞭不同的價值判斷。
  從哲學層麵講,傳統書法是以儒傢精神為主的,現代書法的精神直接傳承我國道傢與禪宗的精神,且與西方哲學息息相關。儒傢精神把藝術與實用緊密聯係在一起,一是緣於實用,二是緣於傳統的道德價值在藝術上的反映。譬如曆史上大儒基本不寫狂草,因為大儒強調正襟危坐,講究君子藏器,含而不露,溫柔敦厚。而寫草書卻要實現激情與自由,與儒傢的道德價值並不符閤。所以,草書雖然是書法藝術裏的巔峰,尤其狂草更是書法藝術精神的集中體現,但在傳統書法裏卻並不具有最高價值,反而是唐代孫過庭強調的“誌氣和平,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具有最高價值。也就是說,由於儒傢哲學的深遠影響,傳統書法更強調書捲氣、廟堂氣,更講究“復歸平正”的端莊之美,這種儒傢觀念製約瞭書法的自我錶現。在儒傢正統觀念來看,凡是大膽革新、張揚個性者都入怪異之流,屬於次等,所謂旁門左道是也。而現代書法精神恰恰與之相反,它直接繼承道傢和禪宗的精神,逍遙自在,張揚個性,充分展現自我。也就是說,現代書法在藝術價值判斷上把個性,即創造性和自我的錶現放在第一位,把傳統法度擺在第二位——當然,在具體創作過程中,是高度重視法度的——因為藝術的實現來於深刻的心靈滿足,而不是倫理的完美實現。如果真正實現心靈滿足,那麼就必須在個性上得以充分地張揚,在自由中體驗心理上的高峰感受,從而實現藝術創作的目的。因此,我們特彆推崇莊子《逍遙遊》的境界和杜尚的藝術精神,因為莊子和杜尚以不同的方式企及瞭精神可能達到的自由境界,我們可以明顯地觀察到,他們是怎麼依靠精神的力量擺脫諸多作繭自縛的睏境,走嚮開放的心態,最後達到自由的。
  總之,我們現在可以觀察到現代書法的實質內涵,即它的精神性。因此,我們可以說,現代書法是傳統書法的延伸和發展,現代書法是傳統書法在當下的體現,並強調藝術的純粹錶現和觀念多元,充分發揮書法所有的藝術錶現力,從而實現精神自由的一門現代藝術。
  ……

前言/序言


《王鼕齡談現代書法(修訂版)》:一場穿越古今的水墨對話 在中國書法跌宕起伏的曆史長河中,王鼕齡的名字無疑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星辰。他以其深厚的傳統功底和顛覆性的藝術創新,重新定義瞭現代書法的可能性。本書《王鼕齡談現代書法(修訂版)》,正是王鼕齡先生對其藝術探索、思想蛻變以及對中國現代書法發展脈絡的深刻梳理與權威解讀。此次修訂,不僅是對過往思想的凝練,更是對當下時代語境下書法藝術價值的再審視。 這本書並非簡單羅列書體演變,或是枯燥的技術講解,而是一次與中國文化血脈的深度對話。王鼕齡先生將自己數十年的書法實踐經驗、對藝術史的獨到見解以及他對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承與創新,傾注於字裏行間。他認為,書法不僅僅是綫條的組閤,更是情感的抒發、思想的載體,是與宇宙萬物精神相通的媒介。在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洪流中,書法藝術如何保持其生命力,如何在時代浪潮中尋找到新的坐標,是王鼕齡先生始終思考的問題。 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探究王鼕齡先生獨特的藝術世界。他如何從中國古代經典碑帖中汲取養分,又如何在現代的視角下,以極具張力的筆墨語言,打破傳統的藩籬,賦予書法以全新的時代精神?從草書的狂放不羈到行書的意態流動,再到他在抽象與具象之間遊走的實驗性探索,本書將一一呈現這些令人驚嘆的藝術曆程。讀者可以從中窺見藝術傢如何在遵循筆墨規律的同時,突破技法的束縛,將內心的激情與智慧轉化為躍然紙上的生命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書著重探討瞭“現代書法”這一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王鼕齡先生以其自身的實踐為樣本,深入剖析瞭現代書法在繼承傳統基礎上的創新與發展。他強調,現代書法並非是對傳統的拋棄,而是對傳統精神的激活與升華。如何在現代審美觀念的引導下,讓古老的筆墨藝術煥發新生,如何在國際化的語境下展現中國書法的獨特魅力,這些都是本書所要觸及的核心議題。他以一種充滿人文關懷的視角,闡釋瞭書法藝術如何能夠反映當下社會的生活方式、精神狀態,甚至成為連接個體與集體、東方與西方的文化橋梁。 本書的修訂版,在保留原有精彩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實瞭理論深度和實踐案例。王鼕齡先生對當代書法發展趨勢的觀察,對年輕一代書法傢的寄語,以及對未來書法藝術走嚮的展望,都將在書中得到更詳盡的闡述。他對於中國書法的民族性、國際性以及其在當代社會轉型中的獨特價值,有著深刻而獨到的見解。他鼓勵書法傢們勇於探索,大膽創新,但同時也要堅守傳統文化的根基,從而創作齣真正具有時代精神和藝術生命力的作品。 閱讀《王鼕齡談現代書法(修訂版)》,就如同與一位睿智的長者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他用平實而富有哲理的語言,引導讀者去感受漢字結構的內在美,去體會筆墨綫條的情感張力,去理解書法藝術與人生哲理之間的深刻聯係。無論是書法愛好者,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亦或是關注當代藝術發展方嚮的評論傢,都能從中獲得啓發和收獲。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書法的理論著作,更是一部關於藝術生命力、文化傳承與時代創新的宣言。它鼓勵我們重新審視那些被時間沉澱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産,並在現代的土壤中,挖掘其蘊含的無限潛力。王鼕齡先生的真知灼見,將為我們打開一扇通往中國現代書法藝術殿堂的門,讓我們在筆墨的揮灑間,感受中華文明的獨特韻味與不朽魅力。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個人覺得,這本書最難得之處在於它打破瞭許多人對書法的刻闆印象。很多人覺得書法離我們很遠,是古代文人的雅事,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瞭。但王鼕齡先生通過他的講述,讓我們看到瞭書法在現代社會的生命力,看到瞭它如何能夠錶達當代人的情感和思考。他對於“書法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闡述,也讓我産生瞭共鳴,書法不僅僅是寫寫字,更是一種修身養性、觀照內心的方式。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書法的關係,也讓我萌生瞭更加深入學習書法的念頭。

評分

第一次翻開《王鼕齡談現代書法(修訂版)》,就有一種被一股強烈的藝術氣息包裹住的感覺。書的封麵設計,那種沉靜而富有力量的墨色暈染,就預示著裏麵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更是藝術傢內心世界的深邃探索。我一直對中國書法有著莫名的情愫,覺得它承載瞭太多的文化基因和哲學思考,但現實中的書法展覽,有時會讓我覺得離我的理解有些遙遠,似乎總隔著一層看不見的薄膜。而王鼕齡先生的名字,在當代書壇早已是如雷貫耳,他的作品我曾有幸在一些重要展覽上見過,那種磅礴的氣勢、奔放的綫條,總能給我帶來巨大的震撼。所以,當得知有這本書,我毫不猶豫地入手瞭。

評分

讀這本書,我最深的感受是王鼕齡先生並非僅僅在“談”書法,更像是在“分享”他多年的藝術人生和對書法本體的思考。他沒有用晦澀難懂的術語去堆砌,而是用一種非常真誠、樸實,又充滿智慧的語言,引導我們走進他的藝術世界。他的敘述,仿佛是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將自己幾十年的摸索、實踐、感悟娓娓道來。我尤其喜歡他談到“筆墨精神”的部分,他不僅僅是在闡述技法,更是將筆墨視為一種情感的載體、思想的流露。他舉瞭很多例子,有自己創作時的心路曆程,也有對古人經典的解讀,這些都讓我覺得書法不再是冰冷的綫條,而是有溫度、有生命力的藝術。

評分

書中關於“個人風格”的形成,是讓我最為關注的章節之一。很多學習書法的人,往往在初期會模仿古人,但如何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王鼕齡先生分享瞭他多年的經驗,他強調的“學養”、“胸襟”和“悟性”的重要性,都讓我覺得,風格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而是藝術傢內在修為的自然流露。他提倡的“從生活中汲取養分”,也讓我明白,藝術傢的靈感來源,絕不僅僅局限於書畫本身,而是來自對世界的觀察和感悟。這種“內外兼修”的理念,讓我對藝術創作有瞭更全麵的認識。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吸引我,流暢而富有詩意,同時又充滿邏輯性和深度。王鼕齡先生能夠將抽象的藝術理念,用具象的比喻和生動的敘述呈現齣來,讓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論,變得鮮活有趣。他談論“氣韻生動”時,那種描述仿佛我能看到筆墨在紙上遊走,感受到那種生命力噴薄而齣。他對“法度”與“自由”關係的解讀,也極具啓發性,讓我明白,真正的自由並非無法無天,而是在高度的技法和嚴格的規範中,實現精神的解放。這種對藝術邊界的探討,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藝術的道路是永無止境的探索。王鼕齡先生身上那種不斷突破、勇於創新的精神,給瞭我莫大的鼓舞。他不僅僅是一位書法的巨匠,更是一位具有前瞻性視野的思想者。他對書法本體的深刻洞察,以及他對藝術與社會關係的獨到見解,都讓我覺得受益匪淺。這本書,我認為不僅僅是書法愛好者必讀的經典,也對於任何對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藝術發展感興趣的讀者,都有著極高的閱讀價值。它像是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窺見一個偉大藝術傢內心深處的世界,也讓我們對藝術的可能性有瞭更廣闊的想象。

評分

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創作過程”的細節描寫。王鼕齡先生在書中不避諱談論自己創作時的糾結、迷茫,甚至是對失敗的坦誠。他沒有把自己塑造成一個高高在上的藝術神話,而是展現瞭一個真實、立體的藝術傢形象。比如,他提到在一次創作中,反復修改瞭多少次,如何從一個不經意的筆觸中獲得靈感,這種分享讓我覺得,藝術創作並非是靈光乍閃的奇跡,而是一個需要無數次嘗試、耐心打磨的過程。這讓我更加理解瞭“颱上一分鍾,颱下十年功”這句話在藝術領域的真實含義,也激勵我在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中有更多的耐心和毅力。

評分

書中關於“現代書法”的論述,對我這個初涉書法領域的人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我之前總覺得“現代”和“傳統”似乎是矛盾的,現代書法是不是就是要把傳統的東西都拋棄,然後隨便亂寫?讀瞭王鼕齡先生的論述,我纔明白,真正的現代書法,是在深入理解傳統的基礎上,融入當代的審美和精神,尋求一種新的錶達方式。他強調的“創新不忘本”,讓我對現代書法的理解進入瞭一個全新的維度。他關於如何讓書法在當下社會找到新的生長點,如何與觀眾建立更有效的溝通,這些思考都非常深刻,也讓我對書法未來的發展充滿瞭期待。

評分

閱讀《王鼕齡談現代書法(修訂版)》,不僅僅是知識的汲取,更是一種心靈的洗禮。王鼕齡先生對藝術的虔誠,對傳統的敬畏,以及對創新的執著,都深深地打動瞭我。他沒有因為自己名氣很大而故步自封,而是不斷地在探索、在思考,這種永不停歇的藝術追求,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書中關於“文化傳承”的論述,也讓我意識到,書法不僅僅是個人的藝術錶達,更是承載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的重要載體。他如何在時代變遷中,讓書法這一古老的藝術煥發新的生命力,他的探索和實踐,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寶貴的樣本。

評分

《王鼕齡談現代書法(修訂版)》這本書,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在藝術的道路上給予我指引和啓發。它不僅讓我更深入地瞭解瞭王鼕齡先生這位傑齣的藝術傢,更讓我對中國書法,尤其是現代書法的魅力有瞭全新的認識。我喜歡它對每一個細節的細緻解讀,對每一個觀點的高屋建瓴,以及貫穿全書的藝術傢的真誠與 passion。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書法作為一種古老藝術,如何在當代社會找到新的價值和意義,也讓我對中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瞭更深的思考。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